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2)
2023(17668)
2022(14819)
2021(13703)
2020(11201)
2019(25690)
2018(25489)
2017(47757)
2016(25623)
2015(28844)
2014(29043)
2013(28427)
2012(26266)
2011(24024)
2010(24527)
2009(22511)
2008(21949)
2007(19625)
2006(17777)
2005(16150)
作者
(73581)
(60945)
(60648)
(58077)
(38924)
(29306)
(27786)
(23641)
(23358)
(21993)
(20906)
(20742)
(19727)
(19355)
(18972)
(18802)
(17892)
(17713)
(17581)
(17499)
(15583)
(14856)
(14760)
(14303)
(13844)
(13716)
(13559)
(13473)
(12554)
(12087)
学科
(123398)
经济(123269)
管理(71397)
(68700)
(52881)
企业(52881)
方法(45579)
数学(39638)
数学方法(38901)
(38521)
中国(33839)
地方(31761)
业经(28111)
农业(25832)
(25207)
(23640)
(22199)
环境(19102)
理论(19030)
(18874)
银行(18854)
(18343)
金融(18341)
(18134)
(17842)
贸易(17823)
(17408)
地方经济(17259)
(17155)
(16981)
机构
学院(365337)
大学(360488)
(153476)
经济(150036)
管理(138462)
研究(124712)
理学(117550)
理学院(116248)
管理学(113929)
管理学院(113242)
中国(97424)
(76861)
科学(74009)
(70602)
(61852)
中心(59024)
(58612)
(58237)
研究所(55322)
财经(54425)
业大(50585)
(50447)
师范(49978)
(49093)
北京(49083)
经济学(46761)
(46535)
(45181)
农业(44157)
经济学院(41596)
基金
项目(236128)
科学(186483)
研究(177300)
基金(168961)
(145796)
国家(144496)
科学基金(124980)
社会(112807)
社会科(106755)
社会科学(106734)
(94290)
基金项目(88154)
教育(82516)
自然(78328)
(78183)
自然科(76445)
自然科学(76429)
自然科学基金(75006)
编号(73494)
资助(69709)
成果(59597)
(55487)
重点(53501)
课题(51666)
(51208)
(49014)
国家社会(46446)
创新(45740)
发展(44581)
教育部(44409)
期刊
(186358)
经济(186358)
研究(112946)
中国(81318)
(57259)
(54916)
管理(54295)
学报(51353)
科学(49588)
教育(46386)
大学(40832)
(38271)
金融(38271)
农业(38145)
学学(38112)
技术(37341)
业经(31781)
经济研究(28881)
财经(26836)
问题(23371)
(23235)
技术经济(19297)
统计(19068)
图书(18981)
(18721)
(17447)
(17153)
商业(16620)
资源(16600)
(16522)
共检索到573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晓媚  
生态经济综合开发是指在特定的农村生态经济地域范围内,对没有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资源,通过现代科技、设备、智力、生产和经济活动,进行不同形态的再投入,其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发展新的产业和产品,以求得系统整体性,结构优化性,生态平衡性和经济最佳性。对村级生态经济综合开发的运作模式进行探讨的目的在于以农村基本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出一整套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经济综合开发新路径,从最基层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晋财  王春燕  
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城乡分离城市化的推进,使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经济衰退、生态恶化、社会矛盾丛生的综合性系统危机,影响美丽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广西红岩村的案例表明,将村庄视为一个由经济、生态、社会子系统拟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推动村庄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外部环境吸收资金、技术、人才等物质能量,使村庄走出平衡态;强化"经济—生态"协同整治、协调发展,使村庄远离平衡态;注意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村庄与外界环境的能量交换形成负熵流,可以促进村庄系统形成耗散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央政府对提升农业功能、优化产业组织、改善技术条件等方面给予农村的种种支持为村庄系统进入耗散结构状态提供了重要的外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婧  陈彬  齐静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村地区是能源集约消耗的薄弱区域,其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受到制约。沼气工程作为一种清洁用能方式,在优化用能结构、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文选择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这一沼气工程建设全国示范县为案例,针对户用8m3沼气池,对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和消费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足迹、减排效益、经济收益和生态价值方面进行核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沼气池的建设与正常使用年限内,该县农户通过替代燃煤、柴薪和秸秆等共可减排CO2约1.24×106t。从户用沼气池建设及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价值的来看,仅通过节约炊事燃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皓杰  曾鸣  
农村土地银行这一概念在国外已存续百年之久,但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初探期。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土地银行农民满意度的座谈调查,总结出目前我国土地银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与农业政策配合不佳、提供的金融服务效果不突出、群众普遍认知度低等。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结合实际国情,引导我国土地银行向政策性银行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提高农户的参与积极性,不断完善我国土地银行的运行机制,以便更好地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银行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文军  魏美才  
本文以广西富川县秀水村的乡村旅游开发为例,结合秀水村的具体情况,系统地分析了相关开发模式,提出了秀水村以政府为主导、旅游投资商与村民合作合股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蔡湘文  唐蜜  宋玥凝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的重要举措。以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为研究区,从农田自身禀赋条件和外部资源配给条件两方面,选取11个指标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体系,并以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基本农田图斑为基础,运用ArcGIS软件对7 794个耕地图斑进行潜力测算。结果表明:恭城瑶族自治县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值在0.066 6~0.112 5之间,平均潜力值为0.107 6,高、中、低潜力区分别占基本农田总面积的20.4%、53.29%、26.30%,中等潜力水平占优,表明该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挖潜能力大。其中,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前景较好的乡镇有西岭镇、平安乡与嘉会镇。这为恭城瑶族自治县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道品  郑文俊  黄燕玲  罗盛锋  
恭城县红岩村乡村旅游开发效果显著。本文介绍了其旅游发展历程,总结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四大特色和三条举措,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循环经济、旅游扶贫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的三大效应。最后提出了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加强旅游管理、打造红岩品牌等五点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汤志华  
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并需要采用多渠道引入资本、实施部门联动、村企结对等措施,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顺波  张雅丽  
社会系统学派认为组织应由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信息联系三要素构成。村级组织机构的建立 ,应以农民诉求的利益为基础。农民诉求的利益可分为个人私利最大化和公共福利最大化两种 ,所以必须建立与农民诉求利益相适应的两套组织机构 ,即农会——谋求农民福利最大化的社团法人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谋求农民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财团法人。借鉴台湾农会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 ,勾画出农会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及其架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解书森,陈冰,尚向东  
土族是我国人数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159,426人,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居第27位。这个民族的大部分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该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平均海拔2,700米。全县面积3,9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65万亩,森林72.59万亩。 封闭的单一小农经济一直是互助县的主要经济形式。近几年来,这里的生产条件虽然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凑贵  陈聿华  秦慧豹  
本文基于生态农业系统的模糊性,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对鄂中丘陵区具有代表性的5个村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评价中建立了各子目标的隶属函数,计算了各村子目标及综合的隶属不同类别的隶属度。评价结果显示:扬港村属于较高水平的生态农业类型,星火等另外4个村属中等水平生态农业类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天祥  梁志鹏  龚佳林  周萌  沈文杰  张介棠  范东升  卢燕回  
【目的】实现耕地土壤综合肥力评价的标准化、快捷化和自动化,以指导作物种植布局和土地资源利用。【方法】以富川瑶族自治县植烟区为研究对象,选定广西植烟区1038个样点作为训练数据。在考虑土壤条件、气候环境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取15种影响因子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采用Stacking算法构建回归预测模型,实现对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的评价。【结果】基于6种关键因子的Stacking02模型在测试集上性能优秀,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和R~(2)决定系数分别为0.0066、0.0084和0.9529。应用Stacking02模型评估研究区综合肥力,结果显示研究区北部综合肥力优于南部,其优质产区占比更高。低综合肥力指数地区土壤pH偏高而全氮速效钾含量偏低。【结论】相较初级学习器,Stacking模型性能提升。采用6种关键因子建立的Stacking02模型具有优异的泛化性能,简化了计算流程并节省算力,该方法可扩展至其它地区及作物的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从而制定针对性的作物利用方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湛  虞冰  李亚光  
禾子涧旅游生态村综合开发规划,是在客观分析禾子涧村环境资源优劣势的基础上,保持和发扬本土旅游资源,重视历史的延续和文脉的传承,保护现有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自然为本,保持“天人合一”的良好生态状态。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和开发有机食品,开发山区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满足城市居民向往田园生活、同归自然的欲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发展山区经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望超凡  
资源下乡背景下,部分农民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的不合作行为是阻碍村级公共品得到充分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意识所在。实地研究发现,项目落地会对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造成破坏,形成村级公共品供给的"落地成本",农民不愿承担这一成本是其不合作行为的产生根源。广西星村的经验表明,通过转变资源下乡形式、调整基层治理单元并强化规则供给,可以建立村级公共品供给的"村社包干"模式。该模式能够重构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并激活基层民主,从而有效激发农民承担"落地成本"的意识与意愿,实现对农民不合作行为的有效治理。"村社包干"模式的提出为资源下乡背景下的村级公共品供给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财政局课题组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罗城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至2010年年底,财政收入尚未突破2个亿,在这样一个贫困县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09年9月,罗城县率先在广西河池市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截至2011年8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已实施三年,建设成效显著。以罗城县为研究对象,及时分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大力探索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