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54)
- 2023(20245)
- 2022(17243)
- 2021(16074)
- 2020(13484)
- 2019(30983)
- 2018(30683)
- 2017(58620)
- 2016(32119)
- 2015(36406)
- 2014(36523)
- 2013(36108)
- 2012(34114)
- 2011(31042)
- 2010(31598)
- 2009(29342)
- 2008(29585)
- 2007(26934)
- 2006(23800)
- 2005(21846)
- 学科
- 济(137161)
- 经济(136973)
- 管理(95910)
- 业(93475)
- 企(74905)
- 企业(74905)
- 方法(58509)
- 数学(50590)
- 数学方法(49883)
- 农(44206)
- 财(38661)
- 中国(38633)
- 业经(32402)
- 制(31715)
- 地方(31711)
- 农业(29412)
- 学(29128)
- 银(24393)
- 银行(24335)
- 贸(24266)
- 贸易(24247)
- 融(23509)
- 金融(23502)
- 务(23475)
- 易(23444)
- 财务(23398)
- 财务管理(23329)
- 行(23256)
- 企业财务(22223)
- 体(20984)
- 机构
- 大学(468481)
- 学院(467803)
- 济(189920)
- 经济(185712)
- 管理(176181)
- 研究(162168)
- 理学(150165)
- 理学院(148394)
- 管理学(145588)
- 管理学院(144713)
- 中国(125310)
- 京(100113)
- 科学(99338)
- 财(93670)
- 农(84468)
- 所(83696)
- 中心(75741)
- 研究所(75172)
- 江(74698)
- 财经(72367)
- 业大(69881)
- 经(65485)
- 农业(65227)
- 北京(63416)
- 范(63398)
- 师范(62726)
- 州(59087)
- 院(58251)
- 经济学(58136)
- 省(53980)
- 基金
- 项目(304763)
- 科学(239988)
- 研究(221498)
- 基金(220872)
- 家(192996)
- 国家(191334)
- 科学基金(163434)
- 社会(140582)
- 社会科(133014)
- 社会科学(132975)
- 省(120703)
- 基金项目(115934)
- 自然(105732)
- 自然科(103265)
- 自然科学(103228)
- 教育(103073)
- 自然科学基金(101386)
- 划(101264)
- 资助(91360)
- 编号(89375)
- 成果(74822)
- 重点(69462)
- 部(67900)
- 发(67717)
- 课题(63488)
- 创(62718)
- 创新(58710)
- 科研(58577)
- 教育部(58046)
- 国家社会(57827)
- 期刊
- 济(220086)
- 经济(220086)
- 研究(141149)
- 中国(100658)
- 农(80237)
- 学报(76204)
- 财(74677)
- 科学(69823)
- 管理(66292)
- 大学(58198)
- 学学(54779)
- 农业(53245)
- 教育(53109)
- 融(50821)
- 金融(50821)
- 技术(40709)
- 业经(37207)
- 财经(36581)
- 经济研究(33440)
- 经(31406)
- 问题(29375)
- 业(26913)
- 版(24113)
- 统计(23090)
- 贸(22808)
- 技术经济(22620)
- 理论(21668)
- 图书(21642)
- 策(20866)
- 科技(20771)
共检索到723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立辉 杨奇明 刘西川 李俊浩
基于5省160个样本村调查数据,本文概括中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主要特点,并在揭示该组织治理问题具体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评价其治理制度的有效性。调查分析表明:(1)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理事会既是日常管理机构,又是最高权力机构,其成员由乡村精英构成;资金来源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分配上注重积累并淡化盈余分配。(2)激励机制仅强调对管理者与借款者的激励,而对净储蓄者激励不足;监事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外部监督亟须加强和完善。(3)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呈净借款者主导倾向,且成员与管理者之间关系仍未得以彻底理顺。本文认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治理的关键点在于平衡净储蓄者—净借款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仅依...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西川 李渊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在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时借鉴了小额信贷原则以控制信贷风险,其中的分期还款机制更是得到了理论研究的普遍认可,但缺乏实证研究的检验。本文基于5省160个样本村互助资金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实行分期还款对其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实行分期还款有利于降低其不良贷款率。为此,应当在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中大力推行分期还款机制,从而有助于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西川
本文以四川省小金县四个样本村为案例,从目标瞄准、还款机制及供给成本三个方面考察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实施情况。研究发现,四个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未能瞄准当地贫困群体,其原因是贫困群体缺乏生产性贷款需求;通过将联保机制与贷款用途、贷款限额、未来贷款机会及国家其他补助"捆绑"起来,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建立起了有效的还款机制,并采用"轮"的办法保证了信贷资金分配的公平;从利率与管理支出来看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一种成本较低的农村金融供给模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西川 陈立辉 杨奇明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成员既是所有者和管理者,又是客户。针对此类组织内部不同角色之间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需结合其组织目标与客观环境的特殊性在组织治理方面做出相应设计。通过建立一个贯穿治理问题、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比较分析了仪陇、霍山两种互助资金组织的治理模式。研究表明:以民主协商为准则的组织结构、相对清晰界定的产权结构、灵活方便的抵押担保制度以及对贫困群体赠股等制度设计有效缓解了组织内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但仍存在管理人员激励不足及大户主导等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秦月乔 刘西川
基于5省15个县160个样本村的调研数据,本文采用DEA和Tobit模型考察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作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重要制度内容,成员入股、民主管理、微型金融运营方式和政府支持在影响因素分析中被给予了足够重视。研究发现:(1)样本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技术效率普遍不高,且省际差异较大,纯技术效率大于规模效率,规模效率偏低是导致技术效率不高的原因;(2)理事会成员入股比例对组织效率起到关键性作用。(3)灵活的还款制度以及小额贷款能够有效提高互助资金组织效率。(4)政府增股配股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凌 王健 彭媛媛
本文从理论层面建立双层多方动态博弈模型,对中央政府、县乡政府、农民组织化、第三方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合作供给机制进行研究,并依据湘、鄂、赣、贵、粤5省93个样本村的调查数据,对多方动态博弈模型的策略选择进行验证性分析。研究发现,在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博弈中,中央政府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县乡政府在合作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农民和第三方的策略选择主要依据县乡政府的行为而确定。农民谨慎欢迎第三方投资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第三方选择有利可图的项目投资农村公共产品,并有与基层政府"合谋"的动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凌 王健 彭媛媛
本文从理论层面建立双层多方动态博弈模型,对中央政府、县乡政府、农民组织化、第三方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合作供给机制进行研究,并依据湘、鄂、赣、贵、粤5省93个样本村的调查数据,对多方动态博弈模型的策略选择进行验证性分析。研究发现,在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博弈中,中央政府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县乡政府在合作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农民和第三方的策略选择主要依据县乡政府的行为而确定。农民谨慎欢迎第三方投资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第三方选择有利可图的项目投资农村公共产品,并有与基层政府"合谋"的动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四川作为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省之一,在试点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初步成效。深入总结四川已有的成功经验,及时发现仍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更广泛地推广村级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模式,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发展资金不足的突出矛盾,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全面深化,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创新 村级资金互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西川 陈立辉 杨奇明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具有缓解正规信贷约束、降低资金供给成本的制度优势,但现实中仍面临资金动员困难、贷款风险高等难题。本文在反思与澄清四个认识误区的基础上,从目标、产权、治理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探讨完善互助资金治理制度的条件与路径。扶贫是互助资金的首要使命,不应为了追求可持续而置扶贫于不顾。净储蓄者才是互助资金真正的所有者,该组织治理的要点在于平衡净储蓄者—净借款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特别要保护净储蓄者利益,而对于此仅依靠民主管理是无法解决的。政府不应将资金交给社区后放手不管,而应运用配股等手段促使内部成员实现激励相容,同时应承担互助资金制度创新成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劼
新一轮林改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是赋予农户共同制定林改方案的权利。不同村庄的农户对该赋权政策做出何种反应,显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8省257个村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村庄农户共同制定的林改方案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发现:不同村庄选择的林权模式具有趋同性,即61%的村选择了农户经营与集体经营相结合的混合经营模式;不同村庄林权结构的变化也具有趋同性,即林权到户率上升,不同村庄之间林权到户率的差异缩小;林地资源禀赋差异是造成不同村庄林权到户率差异的重要原因;除户均林地面积极小的村庄林权到户率的高低具有不确定性外,户均林地面积与林权到户率呈"倒U型"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季婵燕
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金融组织形式。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以江山和龙游两县(市)为样本,对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特征及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转高效、灵活,能够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但是也存在着资金仅限于内部循环和潜在信用风险的问题。因此,应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创新型模式设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清华 董晓林 朱敏杰
本文关注宁夏地区村级互助资金运行现状和扶贫目标瞄准问题,并基于宁夏11个县29个村庄49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村级互助资金瞄准贫困的准确度及农户参与和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互助资金的主要受益人群集中在中低和中等收入组农户,未能充分涵盖最贫困的人群。与传统金融扶贫相比,互助资金服务目标有所下沉,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据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规范互助资金、提高互助资金扶贫瞄准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清华 董晓林 朱敏杰
本文关注宁夏地区村级互助资金运行现状和扶贫目标瞄准问题,并基于宁夏11个县29个村庄49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村级互助资金瞄准贫困的准确度及农户参与和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互助资金的主要受益人群集中在中低和中等收入组农户,未能充分涵盖最贫困的人群。与传统金融扶贫相比,互助资金服务目标有所下沉,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据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规范互助资金、提高互助资金扶贫瞄准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付娆
新农村建设是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推进的,实施的是因村施治,整村推进,分层建设,逐次展开的基本战略。因此,村极经济是新农村建设最为重要的基础层次。但由于总体经济发展基础水平不同,中国农村村极经济地区差异明显。本文以四川成都市的两个近郊县为研究对象,对其农村村极经济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极经济 发展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丽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调查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行为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特别是外出打工提高了家庭收入水平,增加了农业投资,提高了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小范围内推动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不确定性影响。因此,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平稳转型,必须在城乡关系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引导。
关键词:
劳动力资源 配置 农业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研究进展
对村级互助担保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丽水为例
村规民约与制度性社会资本——以一个城郊村村级治理的个案研究为例
村级治理及村庄公益事业发展研究——基于121个行政村的调查报告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村级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福建省永安市15村调查报告
村级债务的现状、体制成因及其化解——对223个行政村及3个样本县(市)的调查
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用、问题与思考——基于浙江省138个村的调查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扶贫模式的经验与发展——基于四川实践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和收入的影响——基于宁夏13县37个贫困村655户农户的经验证据
我国村级债务的变迁及区域差异——基于全国5省101个村两期跟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