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79)
- 2023(20348)
- 2022(16999)
- 2021(15704)
- 2020(13075)
- 2019(29661)
- 2018(29026)
- 2017(55658)
- 2016(29977)
- 2015(32878)
- 2014(32306)
- 2013(32318)
- 2012(30050)
- 2011(26909)
- 2010(27123)
- 2009(25163)
- 2008(24892)
- 2007(22424)
- 2006(20170)
- 2005(18004)
- 学科
- 济(134681)
- 经济(134530)
- 业(109791)
- 管理(93241)
- 企(88557)
- 企业(88557)
- 方法(58107)
- 农(53813)
- 数学(48677)
- 数学方法(48195)
- 财(40141)
- 业经(37612)
- 农业(36209)
- 中国(35944)
- 地方(29518)
- 制(26274)
- 务(25392)
- 财务(25348)
- 财务管理(25297)
- 企业财务(24103)
- 贸(23957)
- 贸易(23939)
- 易(23236)
- 学(22550)
- 技术(22307)
- 银(20315)
- 银行(20258)
- 和(20097)
- 融(19992)
- 金融(19991)
- 机构
- 学院(430099)
- 大学(424652)
- 济(183233)
- 经济(179827)
- 管理(169672)
- 理学(146161)
- 理学院(144645)
- 研究(144427)
- 管理学(142370)
- 管理学院(141581)
- 中国(113794)
- 京(88610)
- 科学(87098)
- 农(86764)
- 财(84964)
- 所(72987)
- 业大(68113)
- 中心(67735)
- 农业(67033)
- 财经(66677)
- 江(66425)
- 研究所(65781)
- 经(60744)
- 经济学(55667)
- 北京(55239)
- 范(52654)
- 州(52256)
- 师范(52000)
- 院(51784)
- 经济学院(50336)
- 基金
- 项目(287397)
- 科学(227794)
- 基金(211103)
- 研究(206850)
- 家(185303)
- 国家(183626)
- 科学基金(158328)
- 社会(135191)
- 社会科(128047)
- 社会科学(128013)
- 省(113072)
- 基金项目(111281)
- 自然(102604)
- 自然科(100321)
- 自然科学(100293)
- 自然科学基金(98563)
- 划(94603)
- 教育(93429)
- 资助(85999)
- 编号(81647)
- 发(65263)
- 成果(64604)
- 重点(64326)
- 部(63587)
- 创(61592)
- 创新(57069)
- 国家社会(56558)
- 课题(56170)
- 科研(55284)
- 业(54908)
- 期刊
- 济(209444)
- 经济(209444)
- 研究(123920)
- 中国(86533)
- 农(85209)
- 学报(68589)
- 财(67404)
- 管理(65580)
- 科学(64961)
- 农业(57452)
- 大学(53177)
- 学学(50986)
- 融(45566)
- 金融(45566)
- 业经(39220)
- 技术(37872)
- 教育(37667)
- 财经(33402)
- 经济研究(32114)
- 业(30413)
- 经(28779)
- 问题(28060)
- 技术经济(23044)
- 版(22105)
- 世界(21486)
- 贸(20774)
- 统计(20573)
- 商业(20162)
- 科技(19687)
- 现代(19642)
共检索到650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清华 朱敏杰 董晓林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缩小贫困地区金融供需缺口,实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互助资金的运行与减贫机制,利用宁夏13个县37个贫困村655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SM方法克服截面数据可能带来样本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评估互助资金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助资金利用合作金融制度优势增加了贫困村农户的信贷机会;参与互助资金会使农户农业生产投资显著增加101%,农业收入显著增加97%,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13%。据此提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扶贫的资金撬动和放大作用,进一步推动互助资金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结合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 农业生产投资 PSM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清华 朱敏杰 董晓林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缩小贫困地区金融供需缺口,实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互助资金的运行与减贫机制,利用宁夏13个县37个贫困村655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SM方法克服截面数据可能带来样本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评估互助资金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助资金利用合作金融制度优势增加了贫困村农户的信贷机会;参与互助资金会使农户农业生产投资显著增加101%,农业收入显著增加97%,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13%。据此提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扶贫的资金撬动和放大作用,进一步推动互助
关键词: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 农业生产投资 PS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茹玉 林万龙
互助资金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户发展生产所面临的"贷款难"问题,但有限的财政资金无法覆盖所有贫困村。为了合理选择互助资金试点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对我国辽宁、山东、江西、安徽、云南和贵州6个省的24个村展开调研;通过Logit模型和Heckman模型分别对农户选择互助资金贷款的意愿和实际利用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正规金融会通过影响农户贷款可得性进而对农户利用互助资金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具体而言,正规金融机构距离远、信贷价格高会抑制正规金融贷款可得性,但会促进农户对互助资金的利用。政府在选择互助资金试点时应重点关注与正规金融机构距离远,以及正规金融信贷价格高的地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亚 李秉龙
本文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考察互助资金的借贷行为,探讨互助资金是否瞄准贫困户。研究发现,互助资金没有瞄准贫困户,瞄准目标上移既有机构贷款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贫困户贷款需求小的原因。贫困户缺乏需要大额资金的生产投资机会是互助资金偏离瞄准目标的客观原因;小组连带责任贷款也能把信贷资源传递给更多农户是增强金融普惠性的重要机制;分期还款机制和高利率降低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但高利率会增加互助资金向农户贷款的可能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尤亮 申洲尧 张珩
本文以2016年和2021年陕西富县两个行政村414户的追踪调查数据为基础,将收入渴望引入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的分析框架中,运用双栏模型探讨家庭决策者的收入渴望对其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渴望指数每提高一个标准差,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金额就会提高23.3%,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渴望对低年龄组农户、高家庭资产农户和低教育程度农户的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渴望对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的影响受到风险偏好的正向调节作用。此外,对于借贷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农户而言,与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相比,收入渴望越高的家庭决策者更倾向于同时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借贷 收入渴望 双栏模型 整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茹玉 张莉琴 林万龙
在部分贫困地区,除正规金融和私人借贷以外,由财政出资的互助资金也有效地缓解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环境、家庭特征、地区差异对农户的这3种信贷渠道选择有显著影响。正规金融获贷额度高、从事非农经营的农户倾向于选择正规金融;农信社贷款利率高、有生产性借款需求、家庭收入高的农户,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户热衷于互助资金;而互助资金贷款利率高、从事非农经营、距离正规金融机构远的农户更多地利用私人借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龙 李萌 汪三贵
贫困村互助资金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户信贷问题的重要探索。本文在5省1213个农户三期面板数据基础上,使用预期贫困的脆弱性测量方法计算农户脆弱程度,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以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分析贫困村互助资金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贫困户在未来也有较大可能性陷入贫困。随贫困标准提高,高度脆弱农户的占比显著提高。基于是否使用借款、使用不同额度借款两个处理变量的分析发现,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没有明显降低农户脆弱性。以上结论的政策含义是,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关注贫困户,也应关注当前不是贫困户但未来可能陷入贫困的农户。应提升贫困村互助资金降低农户脆弱性的作用,而非仅关注其减贫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夏林
论文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甘肃省399户农户参与贫困村互助资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入社后收入变化、是否了解互助资金章程、资金占用费率、借款发放繁琐程度、贫困户认定、决策是否民主、财务是否透明、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满意度;农户经济特征显著负向影响其满意度;其他因素则无显著影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建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系,增加农民收入;强化财务监督,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与正规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规范贫困户认定标准,提高贫困瞄准度;加强对各级成员的培训,提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霍增辉 吴海涛 丁士军 刘家鹏
村域地理环境通过影响农户面临的风险冲击和收入能力进而影响农户贫困持续性,本文利用2005~2010年湖北农户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农户贫困持续性。结果表明,民族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非民族村农户,山区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平原和丘陵村农户,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其他农户;非农业劳动时间对民族村、山区村和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影响效应显著减弱;村人均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时间的交叉作用对农户退出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建议扶贫政策应向民族村、山区村及距离乡镇5~10 km村的农户倾斜。一方面,通过适度扩大耕地规模和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霍增辉 张玫 吴海涛
新时代社会条件下,相对贫困的基本要素"需要"已然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古典经济学需要的主体间性认识论观点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为基础,从美好生活需要视角界定相对贫困内涵、构建相对贫困识别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贫困视为潜在的构念,运用双参数项目反应理论IRT模型系数估计,结果表明,3个物质需要、5个文化需要和4个社会需要指标符合难度系数和辨别度系数的要求,适合用于刻画相对贫困的内在结构。样本农户"过年发红包、给父母养老钱、合意小学与合意中学"等文化需要剥夺程度最严重,"小汽车、正装"等物质需要剥夺程度相对较轻。另外,有效性检验表明,需要剥夺指数与收入贫困有较高的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万龙 杨丛丛
一般认为,扶贫型小额信贷可有效瞄准贫困农户,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的金融约束。但是,本文对仪陇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实证研究显示,即便在信贷供给充足、贫困甄别严格的前提下,由于缺乏对贷款的有效需求,有劳动能力但处于最低收入水平的贫困农户仍难以有效利用互助资金的贷款服务;扶贫型小额信贷仅仅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农户能否有效利用这个平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指望仅仅通过提供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即可解决贫困农户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
扶贫 小额信贷 贫困村互助资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秋纯 李谷成
农户兼业化是农民分化的重要特征,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探讨农户兼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评估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和控制函数法实证分析两者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兼业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采用;农户兼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相较于专业性农户和自有机械农户而言,兼业农户和外购机械服务的农户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由此认为:应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引导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正确认识农户兼业化的发展趋势,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减轻农户兼业可能对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秋纯 李谷成
农户兼业化是农民分化的重要特征,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探讨农户兼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评估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和控制函数法实证分析两者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兼业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采用;农户兼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相较于专业性农户和自有机械农户而言,兼业农户和外购机械服务的农户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由此认为:应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引导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正确认识农户兼业化的发展趋势,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减轻农户兼业可能对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浩栋 王瑜 汪三贵
本文构建了农村金融市场不同部门之间替代或互补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三年数据,采用PSM-DID模型分析了三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贫困村互助资金与农村金融市场的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尤其是替代了非正规金融部门贷款,且这种替代关系在贫困群体以及消费性借贷中表现更突出。上述发现为合理引导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尤亮 申洲尧 霍学喜
本文以陕西富县两个整村的610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Logit模型探讨家庭决策者的经济自我效能感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发生借贷行为的农户相比,家庭决策者的经济自我效能感越高,越不倾向于借贷农业生产性投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自我效能感会通过影响家庭决策者的经济压力、自尊心,进而影响农户借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发生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未发生借贷行为相比,中青年家庭决策者越不倾向于借贷农业生产性投资,而中老年家庭决策者更倾向于借贷消费性支出;家庭资产少的家庭决策者越不倾向于借贷非农生产性投资;家庭资产多、风险偏好高的家庭决策者更倾向于借贷非农生产性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