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50)
- 2023(19603)
- 2022(16111)
- 2021(15002)
- 2020(12702)
- 2019(29222)
- 2018(29094)
- 2017(55631)
- 2016(30153)
- 2015(34050)
- 2014(34144)
- 2013(33743)
- 2012(30822)
- 2011(27529)
- 2010(27907)
- 2009(26230)
- 2008(26165)
- 2007(23762)
- 2006(20907)
- 2005(18797)
- 学科
- 济(126030)
- 经济(125869)
- 业(107983)
- 管理(93860)
- 企(88400)
- 企业(88400)
- 方法(56717)
- 农(52635)
- 数学(46940)
- 数学方法(46202)
- 业经(37534)
- 财(36103)
- 农业(34912)
- 中国(32840)
- 制(27475)
- 学(25698)
- 务(24515)
- 财务(24440)
- 财务管理(24393)
- 企业财务(23083)
- 地方(22885)
- 理论(22587)
- 贸(22569)
- 贸易(22552)
- 易(21943)
- 技术(21608)
- 和(20457)
- 银(20302)
- 银行(20241)
- 策(19970)
- 机构
- 学院(434228)
- 大学(428997)
- 济(173132)
- 管理(169879)
- 经济(169389)
- 理学(145507)
- 理学院(143993)
- 研究(141208)
- 管理学(141171)
- 管理学院(140412)
- 中国(112801)
- 京(91141)
- 科学(89033)
- 农(88206)
- 财(80345)
- 所(72570)
- 业大(70265)
- 江(69036)
- 农业(68494)
- 中心(67556)
- 研究所(65622)
- 财经(63253)
- 经(57389)
- 北京(56775)
- 州(54233)
- 范(54226)
- 师范(53565)
- 经济学(51624)
- 院(51169)
- 省(47128)
- 基金
- 项目(288249)
- 科学(226080)
- 基金(208143)
- 研究(207751)
- 家(182663)
- 国家(181041)
- 科学基金(155502)
- 社会(130690)
- 社会科(123472)
- 社会科学(123437)
- 省(115183)
- 基金项目(109603)
- 自然(102387)
- 自然科(100042)
- 自然科学(100011)
- 自然科学基金(98222)
- 教育(95915)
- 划(95428)
- 资助(85605)
- 编号(85406)
- 成果(68574)
- 重点(64809)
- 部(62939)
- 发(61831)
- 创(61247)
- 课题(58521)
- 创新(56791)
- 科研(55656)
- 业(54144)
- 国家社会(53733)
- 期刊
- 济(197855)
- 经济(197855)
- 研究(119648)
- 中国(91147)
- 农(85770)
- 学报(71127)
- 科学(66218)
- 财(65508)
- 管理(64887)
- 农业(57865)
- 大学(54425)
- 学学(51506)
- 教育(43739)
- 融(42743)
- 金融(42743)
- 技术(41281)
- 业经(37919)
- 财经(31183)
- 业(31162)
- 经济研究(29627)
- 经(26832)
- 问题(26575)
- 版(23209)
- 技术经济(22810)
- 图书(21800)
- 统计(21400)
- 策(19822)
- 世界(19770)
- 现代(19746)
- 商业(19645)
共检索到653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小农家庭经营的现代化构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矛盾。以土地托管和联耕联种为代表的农业服务规模化实践,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益探索。研究发现,两种模式共同的运作机制在于,村社组织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关键生产活动整合起来形成规模,再作为中介对接外部的农业服务主体,从而实现农业服务的规模化。其中的关键在于,村社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将分散的农民进行组织化,从而弥补小农家庭经营的不足。在此过程中,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又要发挥行政力量的推动作用。而当前在农民意愿协调、村社统筹作用发挥和政府部门推动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直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祥云
受小农户数量仍然众多和目前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中国的农业转型必须强调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而推进小农户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土地托管的实践在这方面表现出有效性。对土地托管的治理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半托"和"全托"的托管模式中,托管公司与小农户之间形成了市场和准纵向一体化的治理结构。但这两种治理结构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一定问题,包括与小农户的交易成本高,小农户的组织水平仍需要得到提高等。然而,托管公司与小农户间的交易行为嵌入政治环境和村庄社会,受到政策法规、风俗习惯、关系网络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在有利的政治环境中,托管公司可以获得政治合法性,减少政治阻力,顺利推进土地托管。同时,托管公司积极主动与村庄社会对接,满足农民利益,尊重农民习惯,在长期互动中,双方可以建立起双向信任关系,逐渐培育出关系治理结构。在关系治理结构下,村集体的统筹作用得到有效激活,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此外,小农户对土地托管模式更加信任,有利于土地托管模式的稳定和进一步创新。在此基础上,农民建设农村和发展农业的积极性被激发,这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
土地托管 小农户 嵌入性 治理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啸 张新文 戴芬园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政学两界的主流观点是通过土地大规模流转来培育多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以联耕联种和按户连片为代表的规模化家庭经营模式创新证明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村级组织的统筹领导、社会化服务的统一供给是弥补小农家庭经营模式不足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应明确村级组织的权责边界、协调分化农民的利益需求、实现系统化的政策支持。如此才能使两种农地制度创新具有可推广性,最终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家庭经营 联耕联种 按户连片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在"服务规模化"背景下,通过实地调查,考察了鲁西南W县供销社推动的土地托管模式,试图讨论分散的小规模生产者如何与规模化服务对接的问题。供销社的土地托管不同于一般社会化服务,其不仅涉及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还涉及村两委和供销社等主体。文中分别考察了四类主体在土地托管中的行动逻辑和动力机制。分析发现,以农资商为代表的农业企业在利润驱动下,最有动力推动土地托管;而村两委和基层供销社的参与动力尚不足。本文认为,只有土地托管产生的收益高于市场,才能解决托管的组织成本问题。县供销社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民的组织化,以使托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焦新颖 许玉兰
本文从土地制度功能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革思路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利弊,认为现阶段我国土地制度创新应坚持和完善集体所有制,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流转使用权。本文以鹿泉市"联民土地托管合作社"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土地制度 承包权 使用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海霞
基于小块土地之上的农户金融需求是小额和碎片化的,不具备规模开发的价值,因无法满足农村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要求而长期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多重交易困境;实践中,农村社会组织对旗下农户金融需求做了组织化和规模化整合,较好对接和匹配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偏好,交易效率明显改进。未来农村金融纾困的重点,应着力帮扶那些能够带领农民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各类农村社会组织的金融功能培育,为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出更多、更合格的规模化交易对手和交易盟友,促进农村金融供求规模化对接。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组织化 规模化 农村社会组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建华
土地托管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益探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土地托管合作社以"菜单式"托管、"全程服务"托管、"收益"托管等多种模式为社员提供服务,顺应了农户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不同需求。在土地托管中需要注意解决农民需求多样化与经营管理的矛盾,应加强土地托管的规范化管理、切实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防范土地托管经营风险,并且优惠政策应进一步向土地托管合作社倾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盐城市农委课题组
联耕联种作为农业农村改革的一项实践创新,历经自发探索、试点、推广三个阶段,形成联耕分管、联耕联管、联耕联营三种模式。推进联耕联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科技到位率、环境友好率,是一举多得、多方共赢的大好事、大实事。联耕联种在发展趋势上,联耕分管只是一个初级阶段、过渡阶段,联耕联管、联耕联营具有生命力,联耕联营将是最终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什么发展模式,关键要注重建立群众自愿、科学合理、符合市场规律的"村组-合作社-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风险共担、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负盈亏,真正实现土地效益和农民收入双提高。
关键词:
联耕联种 土地规模经营 发展趋势与对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纪平
在分工经济与交易费用交互作用下,农业生产组织演化出具体技术、制度条件下的最优形式及规模。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的最佳生产组织形式,因此农场的规模决定于农业中土地面积与家庭数目的相对比例。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在短期内将保持较低水平,长期变化趋势取决于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的数量和方式。目前要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并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应该提高农地交易效率并破除城乡劳动市场的分割,而不是片面扩大农场规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领 成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劳动与收益挂钩,从而解决了农民自身的激励问题,但土地的小块均分却限制了规模化经营。农民的大量外出为土地流转方式提供了条件,继而为解决规模经济创造条件。但是,土地是农民的保障基础,在农民"乡-城"流动的模式下,政府示范的家庭联产制度才是实现规模经营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承包经营权流转 规模化经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丽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业生产成本逐步攀升,农业产出效益不断下降。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生产环节服务需求上升。从根本上来说,当前要使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就必须用新的生产关系和先进的生产力相匹配,通过开展农业服务规模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文章以山东省供销社系统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为例,系统总结了其创新做法,培育经营服务主体,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建立为农服务协同体系,探索以服务规模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咸春龙
以家庭承包制为内容的双层经营制 ,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 ,但却面临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为此 ,90年代初开始 ,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农业产业化热潮 ,“公司 +农户”模式成功地缓解了这一矛盾 ,但近年来小农户与大公司的矛盾凸现 ,多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主体地位仍不对称 ,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 ,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不利地位 ,无法分享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笔者认为 ,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组织化严重滞后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展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俊淼 董铠进
粮食生产组织模式的创新涉及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组织模式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社会化服务的多元主体共生”的粮食生产组织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农民自组织的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下,通过土地托管,让多元粮食生产主体能够在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结合生产主体生产过程的短板,能够有效配置自身资源,提高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并能有效的对接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形成适合中国特色需求的粮食生产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赵成伟
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如何为小农户提供适宜的技术服务,实现其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一直是中国农业技术供给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对山东丰信农业公司类似"平台经济"的技术供给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丰信农业以小农户为服务对象,以技术托管为主要方式,是在土地碎片化的现实制约下实现农业技术服务规模化的典型探索。但是,以其为代表的农业科技服务型企业目前存在交易成本高、资源共享困难、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技术来源受限等共同问题,需要在政策层面予以关注和解决。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服务规模化 丰信农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繁荣 戎爱萍
低碳农业的发展要求土地的大规模经营,在我国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前提下,只有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才可能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论述对于建立新型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发展低碳农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土地规模化 土地流转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