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8)
- 2023(16124)
- 2022(14014)
- 2021(13162)
- 2020(10927)
- 2019(25020)
- 2018(24727)
- 2017(47568)
- 2016(26105)
- 2015(29416)
- 2014(29219)
- 2013(29195)
- 2012(26583)
- 2011(24087)
- 2010(24049)
- 2009(22251)
- 2008(22138)
- 2007(19852)
- 2006(17796)
- 2005(15626)
- 学科
- 济(106901)
- 经济(106768)
- 业(81551)
- 管理(74639)
- 企(60130)
- 企业(60130)
- 农(51841)
- 方法(46472)
- 数学(40027)
- 数学方法(39592)
- 农业(34219)
- 业经(28962)
- 中国(26972)
- 财(26392)
- 学(23139)
- 制(22411)
- 地方(21272)
- 贸(20096)
- 贸易(20084)
- 易(19475)
- 技术(17201)
- 银(17093)
- 银行(17020)
- 理论(16452)
- 务(16271)
- 财务(16197)
- 财务管理(16163)
- 行(16146)
- 策(15913)
- 环境(15567)
- 机构
- 学院(378922)
- 大学(377923)
- 管理(151134)
- 济(149979)
- 经济(146723)
- 理学(131054)
- 理学院(129620)
- 管理学(127396)
- 研究(127360)
- 管理学院(126739)
- 中国(97832)
- 农(84399)
- 科学(81234)
- 京(80224)
- 财(67333)
- 业大(66058)
- 所(65756)
- 农业(65417)
- 研究所(59802)
- 中心(58876)
- 江(55971)
- 财经(53827)
- 北京(50296)
- 经(49006)
- 范(48780)
- 师范(48237)
- 州(45484)
- 院(44726)
- 经济学(43041)
- 农业大学(41557)
- 基金
- 项目(258898)
- 科学(202068)
- 基金(187437)
- 研究(185697)
- 家(165251)
- 国家(163782)
- 科学基金(139449)
- 社会(116629)
- 社会科(110063)
- 社会科学(110030)
- 省(102113)
- 基金项目(100503)
- 自然(92311)
- 自然科(90125)
- 自然科学(90097)
- 自然科学基金(88514)
- 划(85347)
- 教育(83642)
- 资助(76184)
- 编号(76118)
- 成果(60808)
- 重点(57429)
- 部(56571)
- 发(55099)
- 创(53863)
- 课题(51330)
- 创新(50162)
- 科研(49552)
- 教育部(47663)
- 计划(47530)
- 期刊
- 济(171091)
- 经济(171091)
- 研究(108554)
- 农(84069)
- 中国(73670)
- 学报(67657)
- 科学(60384)
- 农业(56499)
- 管理(51999)
- 大学(50802)
- 财(50161)
- 学学(48369)
- 融(37352)
- 金融(37352)
- 教育(36857)
- 业经(33761)
- 技术(29755)
- 业(27130)
- 财经(26137)
- 经济研究(24501)
- 问题(23730)
- 经(22283)
- 版(20945)
- 科技(19506)
- 业大(19243)
- 理论(18491)
- 技术经济(18386)
- 图书(17830)
- 商业(17094)
- 现代(17043)
共检索到558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剑辉
村民自治组织的市场关系能力对农户经营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市场关系能力—知识和资源获取—农户经营绩效"的理论模型,以208家农户的问卷调查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村民自治组织市场关系能力能从正向影响资源和知识获取,而资源和知识的获取也能正向影响当地农户的经营绩效。同时,研究发现这些正向关系影响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实证结果了理论假设得到了很好的支持,为后续关于村民自治关系能力的研究和各种企业及组织在市场上实施关系能力战略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思凯 邓泉国
中国农村基层自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创新,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已经逐渐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适度分离而又相互制约的组织结构体系。文章从村民自治的自身资源特质以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大背景出发,重点分析了村民自治组织主体系统的结构与关系,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组织体系的建议,以利于推动农村村民自治和农村各项公共事业与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村民自治组织 结构 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娅
本文通过对农村组织化程度偏低,现代组织资源缺乏和自治组织功能萎缩等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现代组织建构、组织形态与组织形式关系的探讨,提出农村发展不仅是组织形式的民主,更需要建构现代组织形态。以现代组织形态打造农村组织进而实现村民自治和农村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农村组织 组织形态 组织形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梦熊
本文在作者长期观察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村民自治的惟一主体和实践者——农民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切身感受和看法为依据,针对当前对村民自治的一些不同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包括:农民民主思想观念的确立是村民自治"搞好了"的主要标志;"选错了人"是农民在学会民主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贿选"这一消极现象能够反映出积极意义;民主实际上是粗茶淡饭,民主与生产力水平和公民素质只是一种相对关系;村民自治与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是能够统一起来的。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农民 党的领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军 张治荣
通过实地考察和思考,认为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应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定位为村集体事务决策和执行机构;“两委”权责中关于党支部权责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变为党支部只把握政治方向及在党内活动,不干预村民委员会的具体事务;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应明确规定其具体内容为计划生育、征兵、公共设施及遵纪守法方面的监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祝海波 程兴火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是一项基本的农村社会制度,无论是从改革开放成果,还是从目前现状,这项新的制度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村民、村委会和乡政府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不太明确,内生委托人行为能力差、外生委托人角色错位、以及代理人经济基础薄弱、素质不高,使得目前我国村民自治委托代理关系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提出明确内生委托人、外生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责权利,提高代理人的素质、培养内生委托人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素质、营造民主氛围等措施和对策,并且得出一些的基本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毓
目前,会计委托代理模式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农村财务管理中,有效地监督与服务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但会计委托代理没有行政约束力,其监督功能不强,实际的会计工作又与监管部门同属,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监督难的实情,应从多方面入手加以改善。其中依靠人民群众,发挥村民自治管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村民对农村财务状况行使知情权,确保村干部规范使用集体资金,实现农村基层的民主自治。本文从农村管理的实际情况入手,就农村财务民主自治方面的有关内容展开分析。
关键词:
农村财务 村民自治组织 财务管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裴志军
从村民感知的视角,对浙江省的杭州、温州、衢州、嘉兴、金华等5个市的40个村进行调查,数据表明,村民对社会资本的满意度最高,对村民自治绩效的满意次之,对党群关系的满意度较低。研究发现,在农村中和谐的党群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对村民自治绩效有显著影响。研究认为,通过构建和谐的农村党群关系,可以提升农村的社会资本,进而提高村民自治绩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峻 李会林
将村干部的领导方式分为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类型,从经济绩效、政治绩效(分为民主管理绩效、公民参与绩效)、社会绩效、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绩效4个方面衡量村民自治绩效,根据对多个省份16个村庄的问卷调查,分析村干部领导方式对村民自治绩效的影响。分析表明,权威型领导方式与社会绩效以及公民参与绩效显著正相关,民主型领导方式与经济绩效、民主管理绩效、公民参与绩效、社会绩效、公共供给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因此,村干部民主型领导方式我国农村治理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权威型的领导方式也有一定的适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林焕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历史性创造。虽然经历了 10多年的发展,但普遍地、完整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才刚刚开始。实践中存在发展不平衡、认识上不一致的问题。本文从村民自治实践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阐述二者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揭示村民自治实践与市场经济发展对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村民自治 主体意识 独立人格 农村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崔智友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现行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与 村民自治组织具有某种同构关系。在完善现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中 ,必须坚持和维护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民主议定、平等互利和协商一致以及公平合理与诚实信用等一 系列原则。由于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具有凝固性 ,农民和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具有长 期性 ,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转让、继承以及土地承包经营 合同的履行、变更与解除等影响农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土地承包 集体经济组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龙顺
利用CSS2017全国微观调查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遵循"能力—意愿—行为"作用链条探讨农民可持续生计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我国村民自治的农民参与度严重不足;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村民自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金融资本影响效应最大,人力资本影响效应次之,社会资本影响效应最小,而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并不显著;人力资本层面的受教育程度、政治知识和能力贡献较大,金融资本层面的影响效应存在不确定性,社会资本层面的社会网络具有较大的显著正效应,而社会信任显著性正效应较小;政治兴趣和政治信任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村民自治影响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部分中介效应或遮掩效应,而政治兴趣中介效应量较大。因此,需要从参与整体现况、参与能力制约和参与心理意愿的维度提高村民自治中农民的参与水平。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可持续生计 基层治理 生计资本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洪曙
本文认为,公共选择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核心机制。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如下的认识:政治主体和经济主体在"经济人"假说上的同一性;集体行动的背后总是能找出个人的动机;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可以应用交易行为的同一分析框架。进一步说,完整的个人产权,尤其是农村土地产权,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动力与前提条件。所以,村民自治的构架应该按照明确个人产权→个人利益驱动→自由、独立的决策的思路去建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燕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8—2018年的村民自治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后,发现农村村民自治研究的热点为民主、制度建设、基本单元和实现形式。研究演变路径表现为:在研究热度上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在研究视角上由"价值—意义"向"治理—效用"转变,在研究内容上由"制度—规范"向"内在—本源"转变。影响研究演变路径的主要原因为: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的冲突、民主权力与利益诉求的脱节、治理资源与有效治理的矛盾。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民主权力 利益诉求 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宝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在1998年的正式颁布以及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农村村委会1998年的换届选举,标志着我国村民民主自治体制的确立。这是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当前村民自治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也应予以充分注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