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0)
2023(11670)
2022(9782)
2021(9125)
2020(7065)
2019(16362)
2018(15759)
2017(28695)
2016(15348)
2015(17646)
2014(17382)
2013(17409)
2012(16903)
2011(15832)
2010(15949)
2009(14807)
2008(14455)
2007(12930)
2006(11907)
2005(10925)
作者
(43626)
(36719)
(36611)
(34702)
(23317)
(17702)
(16556)
(14306)
(14252)
(13074)
(12772)
(12309)
(11889)
(11810)
(11474)
(11230)
(10579)
(10540)
(10391)
(10321)
(9458)
(8917)
(8815)
(8601)
(8304)
(8249)
(8069)
(8014)
(7548)
(7431)
学科
(76876)
经济(76708)
(39801)
(35134)
管理(33604)
中国(29197)
方法(24401)
(24323)
企业(24323)
农业(23788)
地方(21639)
业经(20338)
数学(19865)
数学方法(19754)
(15647)
贸易(15631)
(15222)
(14643)
(14619)
(13509)
(13211)
金融(13208)
(13140)
银行(13130)
(12935)
(12794)
发展(11646)
(11617)
(11615)
环境(11335)
机构
学院(223011)
大学(221919)
(103409)
经济(101516)
研究(89784)
管理(79193)
中国(70512)
理学(66389)
理学院(65477)
管理学(64665)
管理学院(64203)
科学(49659)
(48726)
(45704)
(45116)
(41563)
中心(40446)
研究所(40433)
财经(34949)
(34002)
(33742)
师范(33507)
经济学(32858)
北京(32060)
(31897)
(31460)
农业(30946)
业大(29615)
经济学院(29427)
(27473)
基金
项目(141615)
科学(112859)
研究(110445)
基金(103066)
(88883)
国家(88013)
社会(75357)
科学基金(74271)
社会科(70212)
社会科学(70198)
(53312)
基金项目(53264)
教育(49158)
(45390)
编号(44659)
自然(41756)
资助(41193)
自然科(40754)
自然科学(40747)
自然科学基金(40037)
成果(38145)
(37430)
(32968)
重点(32385)
课题(32110)
国家社会(31994)
发展(31315)
(30805)
中国(29221)
(28937)
期刊
(129616)
经济(129616)
研究(77491)
中国(57417)
(45855)
科学(33158)
(32514)
学报(32396)
农业(30993)
管理(29561)
教育(29511)
(27438)
金融(27438)
大学(26041)
学学(24129)
业经(23218)
经济研究(20653)
财经(18107)
技术(17700)
问题(17108)
(15867)
世界(15245)
(14952)
(14600)
国际(13631)
农业经济(11727)
经济问题(11359)
(11192)
农村(11187)
(11187)
共检索到372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勇  
本文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认为中国村民自治的成长从上看需要体制性的行政放权,从下看则需要现代社会组织的发育。村民自治是现代民主-国家建构中产生的,其制度设计中蕴含着现代民主理念。但中国的村民自治具有国家赋权的特点,民主自治的立法精神能否落实取决于行政放权所提供的体制空间。村民委员会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制度性的自治平台,需要农民组织化参与。传统的家族组织不可能为村民自治提供所需要的组织资源,反而会扭曲村民自治的精神。只有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理性化社会和农民的自我组织,才能为村民自治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而民主自治社会将是一个长期发育的过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伍柳氏  
村民自治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等历史性成就。但同时,村民自治也存在角色定位不当、制度设计不足、主体素质不高等不利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等问题。为此,应该重新定位村民自治的角色功能,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提高村民自治的主体素质。惟有如此,村民自治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才能得以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能稳步有效深入推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村民自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村民参与热情下降,自治动力衰减;村级集体经济羸弱,自治财力匮乏;村庄精英能人流失,自治能力欠缺。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并分析成因,才能找到发展出路,创建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仝志辉  
本文讨论村民自治制度原初安排时的理由、推进过程以及在村庄实际运行的机制。村民自治被理解为国家在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重新组织农民的一部分,目前这一过程还没有结束,又已经面临着基层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已经展现的制度推进过程表现出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特征,但是,由于制度的规范和一致,自治的色彩和制度选择的多样性不突出。村民自治的实际效果受到其他制度的影响,目前遭遇无财政支持、精英外流和村庄共同体解体的挑战。村民自治的未来应脱离政治社会管理的框架,而从农村发展和农村与国家关系的全局上来设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先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林焕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历史性创造。虽然经历了 10多年的发展,但普遍地、完整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才刚刚开始。实践中存在发展不平衡、认识上不一致的问题。本文从村民自治实践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阐述二者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揭示村民自治实践与市场经济发展对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大伟  
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相互参照、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进程。农村村民自治既促进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又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汲取经验促进了自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小平  卢福营  
在中国社会转型中 ,农村居民呈现出多元分化的态势。本文从村治的角度出发 ,把  现今的村民分为管理者、非管理精英和普通村民三个群体 ,认为当今农村已基本形成由管  理者群体———非管理精英群体———普通村民三个层面构成的社区权力结构。根据三个群  体在村治中所起作用的组合状况 ,村民自治大致可分为非充分自治、准充分自治和充分自  治三种模式 ,它们分别代表着村民自治纵向发展的三个阶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永生  
我国实施的村民自治强调村民自主管理,这对提高农民参与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传承农村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以美国著名政策科学家金登的多源流理论分析我国村民自治的问题现状、政策选择和政治架构,从而选择有效的政策实现机制创新,能够促进我国村民自治的全面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合平  王卫东  
村民自治是农村村民在民主的基础上自主处理集体事务的权利,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自治,它是村民所应该享有的一种固有权利。我国的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其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市民社会学说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少雄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管理的制度创新,是国家在农村治理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它促进了我国的法治建设。村民自治实质上是农村法治,它蕴藏着三个方面的法治价值内容,即维系秩序、维护正义和保障人权。其中,维系秩序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价值追求,维护正义是村民自治的核心价值追求,保障人权是村民自治的目标价值追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党国英  
本文在对我国村民自治历程回顾的基础上,认为推进乡林民主政治的真正难题在于政府权力过大,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权力生成机制以及精英阶层对农村社会稳定的担忧。而乡村公共管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大量乡村公共部门为收费而存在,没有为农民提供所需的公共品服务。文章认为应该建立一种公共品供需平衡的乡村治理结构,并提出应将村民自治制度函步推进到乡镇一级,推动乡村民间组织发展等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军  
:本文就村民自治的经济、政治基础 ,村民自治的社会动员机制 ,村民自治进程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调整 ,以及实行村民自治可能引发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家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家庭、家族和社会不同集团的利益最大化构成了社会动员机制的主要内容 ;村民自治制度将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新调整、对国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村庄提出新的要求 ,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兰  
村民自治制度是对传统村治模式反思的结果,自其实施以来历经了萌芽、推广、完善等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入新时期后,村民自治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不仅需要与时俱进的具体完善措施,更需要宏观视野下的政治体制审思。只有如此,才能使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进一步得以完善。在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推进的道路上,起到更大的作用与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