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4)
2023(7023)
2022(6035)
2021(5499)
2020(4652)
2019(11105)
2018(10715)
2017(20816)
2016(11440)
2015(12970)
2014(13209)
2013(13328)
2012(12690)
2011(11710)
2010(12012)
2009(11454)
2008(11584)
2007(10977)
2006(9503)
2005(8202)
作者
(34644)
(29384)
(29284)
(27983)
(18193)
(14151)
(13468)
(11570)
(10882)
(10442)
(9894)
(9756)
(9360)
(9190)
(9166)
(9081)
(9009)
(8395)
(8374)
(8301)
(7377)
(7161)
(7126)
(6766)
(6693)
(6652)
(6636)
(6362)
(6093)
(5989)
学科
(52650)
经济(52595)
(33795)
(30560)
管理(26724)
方法(23531)
数学(21247)
数学方法(21074)
农业(20539)
(20479)
企业(20479)
业经(13543)
中国(13150)
(12296)
地方(11528)
(10439)
(10369)
(10269)
贸易(10268)
(10000)
收入(8191)
(7837)
(7756)
银行(7735)
农业经济(7541)
(7445)
金融(7441)
(7360)
(6989)
(6851)
机构
学院(174021)
大学(171742)
(71424)
经济(69807)
管理(64341)
研究(58264)
理学(55323)
理学院(54692)
管理学(53736)
管理学院(53414)
中国(44511)
(39336)
科学(36249)
(35289)
(31905)
(30159)
农业(29865)
业大(29036)
中心(28296)
研究所(27425)
(27058)
财经(25343)
(23954)
师范(23735)
(22810)
经济学(22234)
北京(21968)
(21655)
经济学院(20336)
(19816)
基金
项目(112689)
科学(87215)
研究(84092)
基金(79930)
(69022)
国家(68320)
科学基金(57254)
社会(52957)
社会科(49765)
社会科学(49748)
(45595)
基金项目(42768)
教育(38190)
(37560)
编号(36262)
自然(35151)
自然科(34263)
自然科学(34251)
自然科学基金(33637)
资助(32093)
成果(30047)
(25605)
重点(25226)
(25073)
课题(24430)
(23157)
(22774)
(21874)
科研(21633)
国家社会(21436)
期刊
(84545)
经济(84545)
研究(47889)
(42649)
中国(33627)
学报(29179)
农业(27849)
科学(26359)
(24495)
大学(22083)
学学(20988)
管理(18586)
业经(18191)
(17378)
金融(17378)
教育(16802)
技术(13923)
财经(12216)
经济研究(12106)
问题(12032)
(11910)
(11119)
(10473)
农村(9857)
(9857)
农业经济(9853)
技术经济(8894)
经济问题(8430)
商业(8423)
统计(8327)
共检索到254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村民自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村民参与热情下降,自治动力衰减;村级集体经济羸弱,自治财力匮乏;村庄精英能人流失,自治能力欠缺。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并分析成因,才能找到发展出路,创建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梦熊  
文章认为,《村组法》正式实施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农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一个有别于中国传统治理方式的现代乡村治理机制正在发育形成。但从实践来看,出现的问题也确实不少,包括两委关系、乡村关系等在内的多种关系问题还没有理顺,应该借这次《村组法》修订机会,尽量予以规范和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永生  
我国实施的村民自治强调村民自主管理,这对提高农民参与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传承农村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以美国著名政策科学家金登的多源流理论分析我国村民自治的问题现状、政策选择和政治架构,从而选择有效的政策实现机制创新,能够促进我国村民自治的全面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合平  王卫东  
村民自治是农村村民在民主的基础上自主处理集体事务的权利,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自治,它是村民所应该享有的一种固有权利。我国的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其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市民社会学说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勇  
本文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认为中国村民自治的成长从上看需要体制性的行政放权,从下看则需要现代社会组织的发育。村民自治是现代民主-国家建构中产生的,其制度设计中蕴含着现代民主理念。但中国的村民自治具有国家赋权的特点,民主自治的立法精神能否落实取决于行政放权所提供的体制空间。村民委员会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制度性的自治平台,需要农民组织化参与。传统的家族组织不可能为村民自治提供所需要的组织资源,反而会扭曲村民自治的精神。只有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理性化社会和农民的自我组织,才能为村民自治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而民主自治社会将是一个长期发育的过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景峰  
从法哲学的视角来看 ,村民自治是社会和国家适度分离与互动的体现 ,村民自治高  举着民主和法治两面大旗 ,村民自治是基层自治权直接行使、间接行使与委托行使的结   合 ,村民自治受到现实经济状况的制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新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村民自治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村民自治制度和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具体实施中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创新充满活力的民主自治机制,是促进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文钊  张黎黎  
村民自治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困扰着中国学者和实践者的重大问题。村民自治是农村公共治理的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度基础。通过提出研究村民自治和自主治理的制度框架,对赶场坡村村组自治实践的分析,提出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村民能否通过自主治理来解决自身的公共物品供给和维护,社会规范的提供,以及社会冲突的解决和处理。赶场坡村组自治的实践,它意味着中国村民可以在小范围内成功自发和自主治理解决其所面临的公共问题,其试验的示范意义甚至高于试验本身,它预示着只要具备一定的制度环境,中国村民也拥有自治能力,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公共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余斌  
"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对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村民自治整体水平不高、整体绩效欠佳,村民自治组织作为村民自治运作和实现的主要"组织平台",由于受到"过度行政化"、"两委"关系摩擦、财务困难、管理幅度过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承担村级治理之责时往往表现得"力不从心",与新型城镇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对村民自治的应然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实践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余斌  
"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对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村民自治整体水平不高、整体绩效欠佳,村民自治组织作为村民自治运作和实现的主要"组织平台",由于受到"过度行政化"、"两委"关系摩擦、财务困难、管理幅度过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承担村级治理之责时往往表现得"力不从心",与新型城镇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对村民自治的应然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实践创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津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村民参与村治事务不足并同时存在积极与消极两种矛盾性的行动态度。分析认为,村民两种矛盾性的行动态度其实遵循统一的行动逻辑:利益最大化逻辑、合法性逻辑和道义性逻辑。这三种逻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村民与村治组织之间形成了“强管理-弱互动”的关系结构。这种呈锁定状态的关系结构不利于农村治理制度的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以及村民对基层治理组织信任的维系,也导致村民在村治当中参与不足。为破解困境,需要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保障村民合法财产和相关利益,用发展的眼光持续推进农村治理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福营  
80年代以来,各地农村在改革和发展中自主探索社区经济发展道路,使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一部分村庄通过村办集体企业的发展,以集体化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并形成集体经济发达的农村社会;另有一部分村庄主要依靠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推动村域经济的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邵成  
取消农业税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支农惠农政策接连不断地出台,农民从中受益匪浅。农民收支状况是反映农村实际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考量支农惠农政策的关键。本文选择辽西北地区的一个普通村组进行调查,分析了2010年该村组的农民收支及负担状况,发现政策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还有许多潜力和空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小平  卢福营  
在中国社会转型中 ,农村居民呈现出多元分化的态势。本文从村治的角度出发 ,把  现今的村民分为管理者、非管理精英和普通村民三个群体 ,认为当今农村已基本形成由管  理者群体———非管理精英群体———普通村民三个层面构成的社区权力结构。根据三个群  体在村治中所起作用的组合状况 ,村民自治大致可分为非充分自治、准充分自治和充分自  治三种模式 ,它们分别代表着村民自治纵向发展的三个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惠文  
农村村民的资格、一户的标准和一宅的标准,很难通过立法予以规定。农村村民一户一宅,是计划经济的分配规则,不是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则。集体没有足够多的空闲地,以户为单位无偿分配,无法有效实施。法院将农村房屋买卖有效的范围局限于集体成员,背离了法律文本。由于制度设计缺陷,集体收回宅基地使用权困难重重。未来应当取消农村村民一户一宅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