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8)
- 2023(13760)
- 2022(12077)
- 2021(11384)
- 2020(9457)
- 2019(21746)
- 2018(21762)
- 2017(41680)
- 2016(22977)
- 2015(26097)
- 2014(26358)
- 2013(25931)
- 2012(24030)
- 2011(21662)
- 2010(21939)
- 2009(20616)
- 2008(20486)
- 2007(18510)
- 2006(16588)
- 2005(14810)
- 学科
- 济(90252)
- 经济(90106)
- 管理(70240)
- 业(69048)
- 企(54634)
- 企业(54634)
- 方法(38195)
- 农(35932)
- 数学(32343)
- 数学方法(31838)
- 财(26067)
- 中国(24282)
- 农业(23803)
- 业经(23660)
- 制(22894)
- 学(19890)
- 地方(18183)
- 务(16022)
- 财务(15942)
- 体(15939)
- 财务管理(15899)
- 理论(15593)
- 贸(15538)
- 贸易(15529)
- 银(15432)
- 银行(15391)
- 易(15101)
- 企业财务(15057)
- 行(14578)
- 和(14267)
- 机构
- 大学(332790)
- 学院(331181)
- 管理(130355)
- 济(127895)
- 经济(124723)
- 理学(111923)
- 理学院(110665)
- 研究(109844)
- 管理学(108682)
- 管理学院(108081)
- 中国(83639)
- 京(71482)
- 科学(67906)
- 财(62783)
- 农(56878)
- 所(55457)
- 中心(50541)
- 江(50235)
- 业大(49800)
- 研究所(49753)
- 财经(48793)
- 北京(45448)
- 范(44859)
- 师范(44492)
- 经(44022)
- 农业(43206)
- 州(40854)
- 院(39301)
- 经济学(37318)
- 财经大学(35831)
- 基金
- 项目(219409)
- 科学(171952)
- 研究(163839)
- 基金(158113)
- 家(136335)
- 国家(135102)
- 科学基金(115984)
- 社会(102152)
- 社会科(96395)
- 社会科学(96370)
- 省(85974)
- 基金项目(84021)
- 教育(74805)
- 自然(74292)
- 自然科(72497)
- 自然科学(72483)
- 划(71572)
- 自然科学基金(71147)
- 编号(68476)
- 资助(64854)
- 成果(57525)
- 重点(48374)
- 部(48333)
- 课题(46911)
- 发(46103)
- 创(44940)
- 制(43288)
- 创新(41876)
- 项目编号(41671)
- 教育部(41585)
- 期刊
- 济(151462)
- 经济(151462)
- 研究(100841)
- 中国(68047)
- 农(57291)
- 学报(52906)
- 财(49100)
- 科学(48527)
- 管理(48131)
- 大学(40992)
- 教育(39913)
- 学学(38360)
- 农业(38275)
- 融(31673)
- 金融(31673)
- 技术(28182)
- 业经(26448)
- 财经(24061)
- 经济研究(21230)
- 经(20431)
- 问题(19918)
- 图书(18116)
- 版(17311)
- 理论(17274)
- 业(16791)
- 科技(15929)
- 实践(15755)
- 践(15755)
- 技术经济(15512)
- 现代(15057)
共检索到500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军 张治荣
通过实地考察和思考,认为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应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定位为村集体事务决策和执行机构;“两委”权责中关于党支部权责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变为党支部只把握政治方向及在党内活动,不干预村民委员会的具体事务;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应明确规定其具体内容为计划生育、征兵、公共设施及遵纪守法方面的监督。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贺雪峰
本文认为 ,目前学术界在研究农村村民自治的问题中 ,存在着种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和判断 ,已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研究的深入 ,亟待澄清。因此 ,本文针对人们在农民的民主素质、宗族因素和黑金势力、制度供给与裁量手段、经济发展水平与村民自治状况、村民自治制度对国家层面民主的贡献、地方领导人的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和判断 ,阐述了自己的不同观点。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宗族 民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玉龙
本文从村民自治过程中所出现的由于自下而上的监督弱化甚至虚化而导致的农民负担过重、村务决策专制、管理非规范化以及乡镇政府权力失控等现象 ,提出了无党性派别的民监会 ,并对其概念、功能、成立目的、组成人员及运作过程等进行了初步界定和描述 ,进而分析民监会与村民、村“两委”、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 ,由此得出民监会成立及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民监会 村“两委” 乡镇政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宝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在1998年的正式颁布以及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农村村委会1998年的换届选举,标志着我国村民民主自治体制的确立。这是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当前村民自治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也应予以充分注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剑辉
村民自治组织的市场关系能力对农户经营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市场关系能力—知识和资源获取—农户经营绩效"的理论模型,以208家农户的问卷调查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村民自治组织市场关系能力能从正向影响资源和知识获取,而资源和知识的获取也能正向影响当地农户的经营绩效。同时,研究发现这些正向关系影响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实证结果了理论假设得到了很好的支持,为后续关于村民自治关系能力的研究和各种企业及组织在市场上实施关系能力战略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万纯
村民自治既是农村居民的一项权利,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地方进行了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加强村民小组(自然村、村落)自治、增强乡村治理力量、试点政社分离和政经分离、创新村务公开模式等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同时,村民自治实践还面临农村居民自治能力有限、自治组织行政化、四个民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就如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出了明确各个基层组织职能、引导多种自治模式、加强民主协商、增强乡村治理力量、创建有效的村务公开模式等建议。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四个民主 民主协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海龙
本文首先提出村民自治就是上级利益、村民利益与村干部自身利益的"三元利益"博弈的过程。然后从现实案例出发,以激励控制手段为分析视角,阐述了在村财乡管以后,在村干部选举与任职阶段,广大村民与上级部门"错位博弈"现状。最后提出用"双评议"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反控制"是破解村民自治困境、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同位博弈 错位博弈 双评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合平 王卫东
村民自治是农村村民在民主的基础上自主处理集体事务的权利,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自治,它是村民所应该享有的一种固有权利。我国的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其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市民社会学说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法理 市民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少雄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管理的制度创新,是国家在农村治理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它促进了我国的法治建设。村民自治实质上是农村法治,它蕴藏着三个方面的法治价值内容,即维系秩序、维护正义和保障人权。其中,维系秩序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价值追求,维护正义是村民自治的核心价值追求,保障人权是村民自治的目标价值追求。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法治 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党国英
本文在对我国村民自治历程回顾的基础上,认为推进乡林民主政治的真正难题在于政府权力过大,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权力生成机制以及精英阶层对农村社会稳定的担忧。而乡村公共管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大量乡村公共部门为收费而存在,没有为农民提供所需的公共品服务。文章认为应该建立一种公共品供需平衡的乡村治理结构,并提出应将村民自治制度函步推进到乡镇一级,推动乡村民间组织发展等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仝志辉
本文讨论村民自治制度原初安排时的理由、推进过程以及在村庄实际运行的机制。村民自治被理解为国家在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重新组织农民的一部分,目前这一过程还没有结束,又已经面临着基层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已经展现的制度推进过程表现出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特征,但是,由于制度的规范和一致,自治的色彩和制度选择的多样性不突出。村民自治的实际效果受到其他制度的影响,目前遭遇无财政支持、精英外流和村庄共同体解体的挑战。村民自治的未来应脱离政治社会管理的框架,而从农村发展和农村与国家关系的全局上来设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村民自治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之间存在冲突;有关监督组织的制度安排之间存在冲突;民主评议制度安排中存在制度真空;罢免制度安排中存在制度真空;村民监督权救济制度安排中存在制度真空;民主监督的组织机构缺位。青县模式的创新价值与启示在于:监督组织制度创新有助于实现权力资源配置的均衡化、监督主体的组织化和监督行为的规范化。实现村民自治中监督制度耦合的对策在于制度创新:通过进一步完善《村组法》以化解其中有关监督制度安排之间的冲突、弥合有关民主监督的制度真空;创新民主监督组织制度以实现民主监督的组织化、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制度冲突 制度真空 制度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