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9)
2023(10154)
2022(8501)
2021(7990)
2020(6590)
2019(14726)
2018(14793)
2017(27153)
2016(15407)
2015(16808)
2014(17050)
2013(16380)
2012(15239)
2011(13837)
2010(14381)
2009(13574)
2008(13559)
2007(12434)
2006(11368)
2005(10362)
作者
(43648)
(36530)
(36084)
(35280)
(22972)
(17509)
(16492)
(14031)
(13724)
(13340)
(12591)
(12231)
(11911)
(11710)
(11666)
(11170)
(10728)
(10529)
(10441)
(10300)
(9486)
(9014)
(8828)
(8583)
(8273)
(8245)
(8219)
(8077)
(7597)
(7521)
学科
(53550)
经济(53457)
管理(43916)
(41298)
(29449)
企业(29449)
(29391)
(21841)
(21769)
税收(20325)
(20140)
农业(19587)
(17558)
方法(17143)
中国(17039)
业经(15522)
数学(14368)
数学方法(14152)
(13790)
(13687)
地方(12811)
环境(11893)
(11508)
银行(11490)
(11045)
财政(10742)
(10590)
金融(10582)
(9973)
财务(9941)
机构
学院(209117)
大学(207290)
(80641)
经济(78587)
研究(74885)
管理(73709)
理学(61774)
理学院(61037)
管理学(59991)
管理学院(59557)
中国(58332)
(49445)
科学(45161)
(44257)
(42244)
(38501)
(36016)
财经(35492)
中心(34963)
研究所(34115)
(32005)
农业(31734)
业大(31101)
(28903)
(28607)
师范(28564)
(28118)
北京(27991)
(26701)
财经大学(25756)
基金
项目(132939)
科学(103481)
研究(100301)
基金(94873)
(83170)
国家(82404)
科学基金(69274)
社会(63596)
社会科(59829)
社会科学(59814)
(52704)
基金项目(49104)
教育(45646)
(43949)
自然(42399)
编号(41792)
自然科(41362)
自然科学(41346)
自然科学基金(40608)
资助(38438)
成果(37038)
重点(30015)
课题(29882)
(29208)
(29053)
(28912)
(27169)
国家社会(26676)
(26126)
创新(25510)
期刊
(101513)
经济(101513)
研究(71287)
中国(51871)
(44407)
(40230)
学报(36492)
科学(30700)
教育(29341)
农业(28440)
大学(27803)
学学(25996)
管理(25837)
(23782)
金融(23782)
业经(18531)
财经(17464)
(16740)
技术(16015)
(15785)
经济研究(15165)
(14957)
税务(14033)
问题(13069)
(12584)
(12030)
农村(10509)
(10509)
图书(10351)
农业经济(9926)
共检索到343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军  
:本文就村民自治的经济、政治基础 ,村民自治的社会动员机制 ,村民自治进程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调整 ,以及实行村民自治可能引发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家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家庭、家族和社会不同集团的利益最大化构成了社会动员机制的主要内容 ;村民自治制度将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新调整、对国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村庄提出新的要求 ,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党亚飞  
政府是农民行动空间的决定者,它既扩展行动空间,又挤压行动空间。农民的行动空间又影响着村民自治的有效性。通过对北京、湖北和安徽三个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个案研究发现,政府干预的策略是原则性政策和规则性政策的组合,两者决定政府的类型:集权支配型、赋权引导型、分权互动型。在这三类政府主导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中,农民的行动空间依次增大,村民自治有效性随之增强。同时,政府类型的相对性、行动空间的多变性,又导致了自治有效实现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小平  卢福营  
在中国社会转型中 ,农村居民呈现出多元分化的态势。本文从村治的角度出发 ,把  现今的村民分为管理者、非管理精英和普通村民三个群体 ,认为当今农村已基本形成由管  理者群体———非管理精英群体———普通村民三个层面构成的社区权力结构。根据三个群  体在村治中所起作用的组合状况 ,村民自治大致可分为非充分自治、准充分自治和充分自  治三种模式 ,它们分别代表着村民自治纵向发展的三个阶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胥爱贵  韩卫兵  
一事一议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合理界定村级事务的范围,议事之前充分酝酿,议事程序不断完善,项目实施严格监督,把村民民主决策的权利落到实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邵祥东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在中国基层民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文章探讨了"后税费时代"下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不足之处,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合平  王卫东  
村民自治是农村村民在民主的基础上自主处理集体事务的权利,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自治,它是村民所应该享有的一种固有权利。我国的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其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市民社会学说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少雄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管理的制度创新,是国家在农村治理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它促进了我国的法治建设。村民自治实质上是农村法治,它蕴藏着三个方面的法治价值内容,即维系秩序、维护正义和保障人权。其中,维系秩序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价值追求,维护正义是村民自治的核心价值追求,保障人权是村民自治的目标价值追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党国英  
本文在对我国村民自治历程回顾的基础上,认为推进乡林民主政治的真正难题在于政府权力过大,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权力生成机制以及精英阶层对农村社会稳定的担忧。而乡村公共管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大量乡村公共部门为收费而存在,没有为农民提供所需的公共品服务。文章认为应该建立一种公共品供需平衡的乡村治理结构,并提出应将村民自治制度函步推进到乡镇一级,推动乡村民间组织发展等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仝志辉  
本文讨论村民自治制度原初安排时的理由、推进过程以及在村庄实际运行的机制。村民自治被理解为国家在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重新组织农民的一部分,目前这一过程还没有结束,又已经面临着基层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已经展现的制度推进过程表现出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特征,但是,由于制度的规范和一致,自治的色彩和制度选择的多样性不突出。村民自治的实际效果受到其他制度的影响,目前遭遇无财政支持、精英外流和村庄共同体解体的挑战。村民自治的未来应脱离政治社会管理的框架,而从农村发展和农村与国家关系的全局上来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毓  
目前,会计委托代理模式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农村财务管理中,有效地监督与服务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但会计委托代理没有行政约束力,其监督功能不强,实际的会计工作又与监管部门同属,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监督难的实情,应从多方面入手加以改善。其中依靠人民群众,发挥村民自治管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村民对农村财务状况行使知情权,确保村干部规范使用集体资金,实现农村基层的民主自治。本文从农村管理的实际情况入手,就农村财务民主自治方面的有关内容展开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志亮  郭桂环  
农村财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村财会工作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政府必须立足村民自治的立法精神,既要兼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决策权和财务自主权,又要加强对农村公共管理事务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确保最广大村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只有结合农村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治理,才能真正解决农村财务的规范化问题,实现农村长治久安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海  
20世纪初以来,国家政权逐渐开始扩张,历代政权都竭尽全力企图将国家权力延伸到乡村社会,以此来汲取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资源。在总结20世纪上半叶几乎所有尝试失败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逐渐确立起村民自治,真正开启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村民自治又陷入一种"设计原则相悖"及治理性困境的"十字路口",这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本文认为,村民自治的走向应不断强化村治的实体性与"草根性"、自主性与多样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贺东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对于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的效果,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对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研究,不仅要注意制度创新的条件与原因,也应注意制度创新后影响该制度继续演进的轨迹与因素。被创新出来的制度,不应被理所当然地认为会不断地自我强化并进行线性发展,应注意到"制度内卷"在中国的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