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0)
2023(5617)
2022(4635)
2021(4326)
2020(3511)
2019(7913)
2018(7666)
2017(13816)
2016(7515)
2015(8197)
2014(8070)
2013(8253)
2012(7819)
2011(7437)
2010(7986)
2009(7755)
2008(7777)
2007(7533)
2006(6993)
2005(6147)
作者
(22588)
(18752)
(18503)
(17808)
(11897)
(8880)
(8487)
(7231)
(7230)
(6922)
(6451)
(6280)
(6246)
(6074)
(5753)
(5706)
(5432)
(5404)
(5129)
(5105)
(4830)
(4617)
(4615)
(4560)
(4211)
(4181)
(4147)
(4105)
(3926)
(3779)
学科
(34499)
经济(34462)
(22571)
(22488)
管理(18556)
农业(14955)
(14927)
企业(14927)
业经(11873)
中国(10778)
方法(9745)
(9344)
(7831)
地方(7822)
理论(7237)
数学(7144)
(7037)
数学方法(7003)
农业经济(6775)
(6727)
银行(6715)
(6709)
(6485)
(6473)
(6470)
金融(6469)
(5982)
(5971)
贸易(5967)
教育(5960)
机构
学院(115265)
大学(115246)
(45973)
经济(44781)
研究(41391)
管理(39865)
理学(32754)
理学院(32367)
中国(32324)
管理学(31728)
管理学院(31492)
(24966)
科学(23402)
(23334)
(22445)
(20764)
(19342)
中心(18693)
研究所(18402)
(18346)
师范(18253)
财经(17612)
北京(16091)
农业(16072)
业大(15903)
(15771)
(15695)
师范大学(14484)
(14316)
经济学(14103)
基金
项目(67778)
研究(54531)
科学(52801)
基金(47289)
(40307)
国家(39834)
社会(34893)
科学基金(33471)
社会科(32703)
社会科学(32697)
(27185)
教育(25030)
基金项目(23903)
编号(23569)
(22049)
成果(21777)
资助(18822)
自然(18363)
自然科(17937)
自然科学(17930)
自然科学基金(17610)
课题(17364)
(15273)
重点(15236)
(14867)
(14706)
国家社会(14330)
(14159)
(13396)
项目编号(13298)
期刊
(62867)
经济(62867)
研究(39641)
中国(29168)
(27790)
学报(19191)
教育(18835)
(18531)
农业(17757)
科学(17078)
大学(15647)
管理(14802)
学学(14245)
(14015)
金融(14015)
业经(12836)
技术(10043)
财经(9965)
(8652)
经济研究(8419)
问题(8382)
农村(7779)
(7779)
农业经济(7773)
(7772)
(6946)
图书(6827)
社会(6583)
(6423)
世界(6199)
共检索到192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涛  吴思红  
学术界的主体研究思路认为,村支书与村主任关系不合是因为村委会选举改变了权力来源,从而形成的体制性的"村两委矛盾"。本研究认为,在中国乡村的政治生态中,村委会选举对村主任和村支书的角色定位影响力较弱,村庄政治中的派系斗争才是二者关系不和的主要根源,这种村庄内部的权力斗争虽然无法上升为体制性冲突,但却披上了体制性冲突的外衣。支书主任"一肩挑"并不能消除派系斗争,但可以起到降低开支,减少村干部摩擦的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文成  朱荣康  
新时代,全面推行村支书“一肩挑”是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一肩挑”过程中各地结合实际,开创不同的“一肩挑”治理模式,加强了党的领导,化解了“两委”间的矛盾冲突,密切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联系,有效提升了村级组织的治理效能。同时,“一肩挑”也存在党的政策与现行村委会组织法之间的张力、退出人员因利益受损易引发矛盾冲突、村庄中党员的数量和质量不足、“一肩挑”村支书权力集中监督难等问题。为保证“一肩挑”顺利实施,必须化解“一肩挑”政策与现有法律之间的张力,妥善安置退出人员,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构建权力制约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崔宝玉  王孝璱  
为评估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的实施效应,本文在梳理“一肩挑”实施的制度背景和历史演进基础上,利用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主观效能和客观效能两个层面考察了实行“一肩挑”对乡村治理效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其一,实行“一肩挑”显著提升了农户主观层面的治理效能,但对客观层面的治理效能没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二,上级政府传递的支持“一肩挑”的政治信号对“一肩挑”实施效果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但强力的推动方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其三,“一肩挑”实施效果会随着时间累积而增进,而且,在中型、中部地区、有1~2个大姓和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村,“一肩挑”的实施效果更为明显。其四,实行“一肩挑”会通过集体行动机制、组织动员机制和政治关联机制提升村“两委”的集体行动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和凝聚共识能力,进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徐增阳  任宝玉  
本文认为 ,村支部与村委会的冲突包含个人间冲突、组织间冲突和权力间冲突三个  层次。村委会直选后 ,这三个层次的冲突都被放大。而“一肩挑”并不能真正解决“两委”  冲突 ,其对解决个人间冲突是有效的 ,对组织间冲突的解决是有限的 ,而对权力间冲突则  无能为力。文章最后提出了解决“两委”冲突的若干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寿建  
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新型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以扬州市216个村支书的问卷调查为依据,系统分析了村支书视角下的新型农民培训的相关问题。结果显示,村支书整体素质较高,对新型农民培训问题能做出理性选择,但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尚需提升;政府主导的培训单一性、培训内容的供需脱节和农民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影响了农民参加培训;培训对象选择上应有所选择,主要以中青年的农民为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凯斌  
在不少地方,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 部的关系不协调,影响农村的稳 定和发展。为了摆脱困境,近年来有 些地方试图通过“两票制”、“两推一 选”等办法,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 委会主任“一肩挑”。董江爱博士在山 西某县的调查发现“两票制”、“两推 一选”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村党支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顺圣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建设一支“双强型”村支书队伍才能推动乡村振兴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本文分析了“双强型村支书”的内涵及“双强”的辩证关系,总结了现有的“双强型”村支书队伍建设在“选拔任用、后续培训、科学管理、业绩考评、纪律监督、激励机制”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并立足新时代和新形势,提出了“抓住核心,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赓续传统,发扬不怕困难、敢闯敢拼的精神;因地制宜,全面带动乡村发展”等通过“双强型”村支书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质量进一步提升的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红岩  苏鹏飞  
当下我国村庄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有种种富有影响的先进模式,例如,治理层级下移的广东"清远模式"、江西"分宜模式",政经分离的江苏苏州"枫桥模式",浙江东部的"联村制度模式",移民村庄的网络化"立体型治理模式"等。这些村治新模式的共性在于对准村庄治理某一方面的问题所推行的单项村治模式创新,所成就的当然也是村庄治理某一方面治理绩效的改善。而要实现村庄治理绩效的整体提升,村庄经济、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汤灿晴  董志强  
本文讨论组织中派系斗争的类型和危害,分析影响派系斗争的各种因素,并初步探索了控制派系斗争的手段和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卫东  许杰  
"双肩挑"管理模式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因行政权与学术权在行使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而颇受争议。通过对"双肩挑"干部利益冲突现象的分析,对高校"双肩挑"现象进行重新审视,并提出防止利益冲突的对策思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素豪  
全面推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乡村治理模式在国家政策层面已经达成共识,然而“一肩挑”如何影响农村基层治理效能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理论和实证问题。基于行政村层面的微观数据,考察了“一肩挑”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显著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从作用机制来看,“一肩挑”的协调功能有助于提高村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村庄集体经济发展,进而提高村集体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一肩挑”的控制功能通过重构乡村治理组织权责,推动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效率提升,进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此外,在城市郊区、人口规模较大或村干部主体素质较高的行政村,“一肩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应更加明显。据此提出完善“一肩挑”制度设计、优化“一肩挑”推行策略、健全“一肩挑”监督机制的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素豪  
全面推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乡村治理模式在国家政策层面已经达成共识,然而“一肩挑”如何影响农村基层治理效能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理论和实证问题。基于行政村层面的微观数据,考察了“一肩挑”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显著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从作用机制来看,“一肩挑”的协调功能有助于提高村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村庄集体经济发展,进而提高村集体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一肩挑”的控制功能通过重构乡村治理组织权责,推动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效率提升,进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此外,在城市郊区、人口规模较大或村干部主体素质较高的行政村,“一肩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应更加明显。据此提出完善“一肩挑”制度设计、优化“一肩挑”推行策略、健全“一肩挑”监督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卢福营  
文章以一个村庄的一次村委会选举为个案 ,考察了村委会选举中新凸现的派系竞争现象 ,分析了当前村委会选举中派系竞争的特点 ,并指出了派系竞争作为嵌入村委会选举的新变量 ,向村委会选举的制度与运作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