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6)
- 2023(16693)
- 2022(13949)
- 2021(13111)
- 2020(11015)
- 2019(25160)
- 2018(24645)
- 2017(47289)
- 2016(25080)
- 2015(27720)
- 2014(26998)
- 2013(26686)
- 2012(24152)
- 2011(21589)
- 2010(21589)
- 2009(19761)
- 2008(19189)
- 2007(17081)
- 2006(14964)
- 2005(13320)
- 学科
- 济(102342)
- 经济(102189)
- 业(76708)
- 管理(70756)
- 企(54918)
- 企业(54918)
- 农(51612)
- 方法(42673)
- 数学(37764)
- 数学方法(37238)
- 农业(34283)
- 财(28938)
- 业经(27391)
- 中国(26933)
- 制(24223)
- 贸(21368)
- 贸易(21357)
- 易(20971)
- 地方(18980)
- 学(18909)
- 体(17155)
- 银(16490)
- 银行(16462)
- 务(16285)
- 财务(16229)
- 财务管理(16182)
- 技术(15999)
- 行(15752)
- 融(15598)
- 金融(15594)
- 机构
- 学院(343475)
- 大学(342495)
- 济(145572)
- 经济(142798)
- 管理(133925)
- 理学(116024)
- 研究(115098)
- 理学院(114828)
- 管理学(112772)
- 管理学院(112131)
- 中国(89137)
- 农(71210)
- 京(70430)
- 财(68896)
- 科学(68215)
- 所(56396)
- 业大(55268)
- 中心(54753)
- 农业(54513)
- 财经(53862)
- 江(52157)
- 研究所(50932)
- 经(49296)
- 经济学(44894)
- 范(43368)
- 北京(43131)
- 师范(42917)
- 院(41482)
- 经济学院(40514)
- 州(40281)
- 基金
- 项目(237329)
- 科学(188852)
- 基金(175707)
- 研究(174317)
- 家(154019)
- 国家(152458)
- 科学基金(131402)
- 社会(113853)
- 社会科(107791)
- 社会科学(107765)
- 基金项目(92839)
- 省(92215)
- 自然(84033)
- 自然科(82141)
- 自然科学(82115)
- 自然科学基金(80675)
- 教育(79475)
- 划(77047)
- 资助(70459)
- 编号(69550)
- 成果(55985)
- 部(53649)
- 重点(53148)
- 发(50845)
- 创(49999)
- 制(48399)
- 国家社会(48378)
- 课题(47147)
- 创新(46736)
- 教育部(46296)
- 期刊
- 济(161664)
- 经济(161664)
- 研究(99693)
- 农(73171)
- 中国(72280)
- 学报(55121)
- 财(54428)
- 科学(50935)
- 农业(49441)
- 管理(48346)
- 大学(44044)
- 学学(41706)
- 融(35071)
- 金融(35071)
- 教育(34003)
- 业经(31250)
- 技术(29649)
- 财经(26793)
- 业(24699)
- 经济研究(24147)
- 经(23023)
- 问题(22587)
- 版(19086)
- 世界(17718)
- 贸(17244)
- 技术经济(16038)
- 农村(15977)
- 村(15977)
- 科技(15970)
- 农业经济(15362)
共检索到518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晋洪涛 郭秋实 史清华
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但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并不高。本文基于制度嵌入性理论,通过对河南省柘城县农户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家意识”和“面子观”两种非正式制度对传统农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分化对传统农区宅基地退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各类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都较为薄弱。由“家意识”衍生出的乡土情结、落叶归根观念等,是非农户和兼业户不愿退出宅基地的重要原因;“面子竞争”与传宗接代观念的结合使农村形成了激烈的子代婚备竞赛,由此导致的严重代际剥削引发农户对“老有所居”的担忧,并进一步弱化了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传统的“家意识”与“面子观”共同促使农户形成了对宅基地的心理依赖,进而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了很强的削弱作用。当前在传统农区推进宅基地退出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尊重农户“归有其根”“老有所居”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户观念的引导,实现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互补与适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新华
现行的户籍制度黏附着城乡差别化的入学、住房、养老保障等权利配置功能,严重制约着农村宅基地的社保功能向资产功能转化,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基本假设,并运用加入控制变量的"双差"分析法,以重庆(实验地区)和武汉(控制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户籍制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时间哑变量和地区哑变量的交叉项(即户籍制度改革效应)通过了1%的正显著性检验,说明户籍制度改革对实验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使得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比例增加了37%;而且在户籍改革力度较大的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相对较大。另外...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宅基地退出 双差法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靳相木 杨学成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广泛解释力的村庄结构模型,并将它应用于中国人口城市化问题分析。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形态的村庄,它所具有的组织结构的复合性、非契约性和封闭性,都是为现代城市社会所不相容的传统要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继续非均衡发展的重要根源就在于村庄制度对城市化铁律的“抗拒”和对“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的“偏好”。
关键词:
村庄制度 工业化 城市化 “两栖”农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玉珍
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跨学科方法,分析经济补偿之外农户不愿意进行宅基地腾退的认知及心理因素。影响农户宅基地有偿腾退认知和意愿的因素包括农户个体认知中的禀赋效应、环境不确定下农户的现状偏见与模糊厌恶、信息不完全下农户认知的锚定心理以及群体规范中农户的利他互惠行为等。通过对河南省3地市1105个农户的宅基地有偿腾退认知及意愿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个体特征中户主年龄负向影响宅基地有偿腾退,户主受教育水平、农户兼业程度等正向影响宅基地有偿腾退;禀赋效应抬高宅基地主观估价,负向影响宅基地有偿腾退;现状偏见、模糊厌恶、锚定心理导致农户认知偏差,负向影响宅基地有偿腾退;从众、利他、互惠行为等群...
关键词:
宅基地 有偿腾退 锚定心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韦彩玲 蓝飞行 宫常欢
作为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经济主体,农户和政府的行为选择是其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综合权衡的结果。基于在广西农村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等传统观念以及"祖宅意识"降低了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老年人)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在城市生产生活的稳定性和保障性较弱的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意愿较低,还有的农业转移人口由于不确定远期利益得失而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对此,地方政府一方面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价值理性,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并通过有效利用集体土地彰显宅基地退出带来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引导农户合理退出宅基地;另一方面要坚持"量力而行""因时因地制宜""多举并行"的工具理性,不但要在补偿标准上尽量满足农户的现实需求,更要以持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能力和程度以及农户退出宅基地后的生产生活质量为重心,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宝通 王志彬
[目的]探究收入质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希望能找到二者的关系,并发现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着力点,适度推动宅基地退出,从而达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方法]该文首先将农户的收入质量分为收入充足性、稳定性、结构性、成本性和知识性5个维度。其次,运用熵值法对收入质量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再次,计算收入质量各个分维度的数值大小,进而通过求和得到每个农户的收入质量数值。最后,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收入质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1)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会随着收入质量的增长先下降后上升。(2)随着收入质量的增长,小规模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先于大规模农户迎来拐点。[结论]收入质量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两者之间是“U”型曲线关系,且收入质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建议拓宽农户收入渠道,给予农户工作技能培训机会,持续推动农户增收,切实提升农户的收入质量,促进有意愿且有条件的人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勇 彭长生 包婷婷
对安徽省无为县、庐江县、埇桥区和潜山县821户农户家庭宅基地利用、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意愿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的被调查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的农户更愿意退出宅基地。(2)针对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大多希望通过退出现有宅基地来改善目前的居住生活条件,获得相应的福利政策,同时考虑到为了避免宅基地常年闲置而愿意退出宅基地;而针对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则对宅基地有感情、担心退出后家庭住房得不到保障、相关经济补偿不合理,同时预计农村土地未来有升值潜力而不愿
关键词:
宅基地利用 宅基地退出 补偿意愿 安徽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勇 彭长生 包婷婷
对安徽省无为县、庐江县、埇桥区和潜山县821户农户家庭宅基地利用、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意愿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的被调查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的农户更愿意退出宅基地。(2)针对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大多希望通过退出现有宅基地来改善目前的居住生活条件,获得相应的福利政策,同时考虑到为了避免宅基地常年闲置而愿意退出宅基地;而针对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则对宅基地有感情、担心退出后家庭住房得不到保障、相关经济补偿不合理,同时预计农村土地未来有升值潜力而不愿意退出。(3)绝大多数农户对选择退出宅基地后是否进城十分谨慎,很多农民即使选择退出宅基地也不愿意进城。鉴于上述结论,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实施多元化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确定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政策保障机制和合理安排农村宅基地退出时序。
关键词:
宅基地利用 宅基地退出 补偿意愿 安徽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子坤 邹伟 王雪琪
研究目的:探寻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悖离原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分化通过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作用于理性行为人的意愿和行为;农户分化、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是造成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与意愿悖离的主要原因;农户意愿向行为转换的过程中,会弱化邻居的行为态度,强化村干部的组织号召作用,并且会重点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而忽视其经济条件。研究结论: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改善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强村干部培养、完善退出方案制定和促进非农就业等切实扭转农户行为与意愿悖离局面,进一步推动有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农户退出宅基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宏龄
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双增"趋势对资源利用与耕地保护的挑战,从宅基地功能角度出发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阶段宅基地承载着生活居住、风险保障、归属承继、支持生产、情感寄托及资本化等多重功能。由于持有宅基地的情形存在差异,宅基地在各种类型农户家庭中所发挥的功能也因此各有不同,进而形成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差异化影响,因此,倡导宅基地退出需针对不同持有情况区别对待。从影响农户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来看,安居工程、风险保障和资金补偿是构建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需考虑的重点问题,其中如何确保农户的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贯成 陈盈蒙
以推拉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利用CLES团队2020年在苏北调研的10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下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退出选择的重要推力和拉力因素,进一步揭示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生命周期是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退出决策的重要因素,按照退出意愿强度大小可排列为:稳定家庭<空巢家庭<抚养家庭<扩大家庭<赡养家庭;(2)老人比、户主受教育年限、农地转出面积占比等因素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推力因素,而家庭恩格尔系数、家庭平均年龄和宅基地继承认知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拉力因素;(3)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农户家庭选择退出宅基地的推拉力因素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推拉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 宅基地 退出意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晋洪涛 郭秋实 史清华
通过对传统农区豫东Z县205个RⅡ代农户的样本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代际剥削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农户分化对传统农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且当分化程度深化时,分化水平对RⅡ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现加强效果;二是在一定范围内,代际剥削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但当代际剥削压力超过这个范围后,农户不愿意退出的态度比例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三是代际剥削减弱了农户分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正向影响。基于此,为解决宅基地退出不畅难题,地方政府需要在农村加快建立杜绝不良婚嫁习气的有效屏障以降低农户代际剥削程度,并对受到不同代际剥削压力的农户实行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扬彬 顾汉龙 宇阳 何雨晴
本文基于沈阳市3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了农户分化和宅基地价值认知在两者间的中介及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地转入行为显著削弱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而农地转出行为显著增强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农户分化对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起完全中介作用,农地转入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削弱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6.81%,农地转出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增强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7.33%;农户宅基地价值认知发挥部分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入户,宅基地保障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出户,宅基地资产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对于明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群体,针对农地流转行为不同的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俞振宁 邱纪东 夏楚瑜
研究目的:梳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实证研究,基于农户认知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检验,促进宅基地退出政策完善和研究发展。研究方法:元分析(Meta-analysis)。研究结果:基于38篇文献、115个效应值、21 559个农户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服务评价、市民化感知和所有权认知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风险预期和祖业观的负向影响;在影响程度方面,行为态度、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相对较强,市民化感知较弱;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欠发达地区的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和所有权认知的影响比发达地区强,而服务评价影响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建立宅基地退出政策设计、执行、评估、宣传及配套保障的完善流程和分类治理体系;探索多种方式促进宅基地改革与农户祖业观等非正式制度的融合;欠发达地区需更重视农户的资源禀赋状况和宅基地认知水平,发达地区要更注重提升政策执行水平;更多视角的影响因素和异质性来源探索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关键词:
农户认知 宅基地退出 退出意愿 元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方成 靳永广
集体所有的制度安排、产权与政治的密切关联以及层级制的行政治理机制使村级组织和基层政府共同行动于土地制度改革场域中。本文的核心议题是探究土地制度改革中行政与自治能否以及如何有效联动。Y县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表明,行动的关键是构建集体自主治理的行动机制,实则是政府嵌入式治理与村庄自组织管理联动的过程。其中,前者以弹性制度嵌入、涉农项目进村和内生组织赋权等村庄面向的行政嵌入调动村民事务理事会主导改革积极性,而宗族性村庄具有的强关联特性和外部行政赋权则为后者通过情感与利益动员提供了条件。宅基地利用现状及未来需求、"尽量不得罪人"的心理定位、村庄集体收入水平以及制度赋予的行动自主性,分别从自然和社会层面约束或激励理事会的具体行动,由此改革呈现多样性结果样态。组织的非正式性与激励的单一性为自组织管理的长期存续埋下了消退的潜在可能性。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窗口透视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认为应通过行政资源培育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从而实现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关键词:
宅基地 行政嵌入 自组织 治理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