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3)
- 2023(10964)
- 2022(8429)
- 2021(8072)
- 2020(6241)
- 2019(14047)
- 2018(14163)
- 2017(26202)
- 2016(14551)
- 2015(16474)
- 2014(16469)
- 2013(15978)
- 2012(14877)
- 2011(13264)
- 2010(13425)
- 2009(12401)
- 2008(12459)
- 2007(11526)
- 2006(10575)
- 2005(9564)
- 学科
- 济(59423)
- 经济(59362)
- 农(49618)
- 业(41571)
- 农业(33179)
- 管理(32587)
- 业经(20570)
- 企(20341)
- 企业(20341)
- 中国(19333)
- 地方(17768)
- 方法(15556)
- 发(13642)
- 数学(12901)
- 制(12786)
- 数学方法(12643)
- 农业经济(12587)
- 发展(11449)
- 展(11434)
- 学(11170)
- 财(11092)
- 村(9665)
- 农村(9639)
- 体(9627)
- 策(9581)
- 土地(9324)
- 建设(9180)
- 贸(8820)
- 贸易(8810)
- 理论(8557)
- 机构
- 学院(199713)
- 大学(194275)
- 济(76011)
- 经济(73952)
- 管理(71820)
- 研究(70751)
- 理学(60301)
- 理学院(59573)
- 管理学(58346)
- 管理学院(57990)
- 中国(56307)
- 农(54774)
- 科学(44074)
- 京(42921)
- 农业(41387)
- 业大(36441)
- 所(35487)
- 中心(35156)
- 江(34312)
- 财(33199)
- 研究所(31768)
- 范(29953)
- 师范(29689)
- 州(29136)
- 北京(26489)
- 省(26010)
- 农业大学(25734)
- 院(25219)
- 财经(24766)
- 师范大学(23235)
- 基金
- 项目(129846)
- 研究(100815)
- 科学(100768)
- 基金(89614)
- 家(77547)
- 国家(76666)
- 科学基金(65000)
- 社会(62009)
- 社会科(57879)
- 社会科学(57864)
- 省(54009)
- 基金项目(47758)
- 编号(44816)
- 教育(44679)
- 划(43535)
- 自然(39423)
- 自然科(38417)
- 自然科学(38409)
- 自然科学基金(37678)
- 成果(36559)
- 资助(34237)
- 农(31349)
- 课题(30893)
- 发(30416)
- 重点(28781)
- 部(27394)
- 创(26123)
- 年(25927)
- 性(25280)
- 国家社会(24952)
- 期刊
- 济(102650)
- 经济(102650)
- 农(61299)
- 研究(59534)
- 中国(52879)
- 农业(41645)
- 学报(32931)
- 科学(30582)
- 教育(28963)
- 大学(26172)
- 财(25349)
- 学学(24206)
- 业经(23392)
- 管理(23198)
- 融(21612)
- 金融(21612)
- 业(19703)
- 技术(19503)
- 农业经济(14961)
- 问题(14881)
- 农村(14817)
- 村(14817)
- 版(13849)
- 图书(12556)
- 经济研究(11913)
- 资源(11809)
- 财经(11323)
- 世界(11272)
- 社会(10697)
- 经济问题(10440)
共检索到324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为径
2000年后,社会学界关于"农民市民化"主题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主要致力于回应两大问题:其一,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关切为何;其二,农民市民化进路何在。文章通过对广东广州城郊K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果调查与文件梳理,试图窥探村庄规划如何通过达标机制、生成机制、发展机制有效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其特征与局限性,并由此回应上述两大问题,论证新型现代性、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市化"对当前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为径
2000年后,社会学界关于"农民市民化"主题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主要致力于回应两大问题:其一,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关切为何;其二,农民市民化进路何在。文章通过对广东广州城郊K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果调查与文件梳理,试图窥探村庄规划如何通过达标机制、生成机制、发展机制有效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其特征与局限性,并由此回应上述两大问题,论证新型现代性、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市化"对当前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芹芳 许晓婷 杨成斌 段刚
在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管理好新农村,是我们必须关注、思考的一个话题。面对农村人口越来越少、"空心村"现象日益严重的局面,不少地方实行村庄合并的措施与政策。本文以宝鸡市金台区为例,探索新农村建设中村庄合并规划的思路,并提出村庄合并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庄合并规划 聚集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瑞红
村庄规划作为关系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居民福祉的一项基础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应该充分体现出当地农民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的影响因素,找出了当前村庄规划存在布局乱、配套弱、资源浪费等突出问题,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坚持科学管理,优化规划内容,完善规划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采取上下结合的参与式规划方法,最大程度地让当地农民积极参与,使规划既突出农村特色,又符合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全民参与 和谐村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静
当前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村庄规划。农村"村庄集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它有利于村容的整洁,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等。结合农村自身的特点,合理规划,推进"村庄集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 村庄集并 土地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管驰明 李昌峰 熊国平
研究目的:探索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庄调整规划。研究方法:利用SPSS和Mapinfo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法和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剖析了江阴市农村居民点建设现状,提出村庄调整和规划的原则、依据和标准,提出江阴市未来农村村庄调整和规划的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利斌 张敏 朱惜晨 詹顺龙 李冬林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分析了苏南地区农民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知态度和参与性特征。结果表明:①90%以上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植树,并愿意为村庄绿化建设义务投劳。72%的村民认为植树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在村庄绿化树种选择上比较喜欢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等常绿阔叶树种或花灌木,在建设内容上首先关注与自己居住、出行等活动密切相关的道路、庭园等环境的绿化和美化。②有近一半的农民对村庄绿化的现状持满意态度。农民希望政府对新村绿化建设提供的帮助首先是经费补助,其次为提供绿化苗木。③不同地区、年龄、学历层次和从事职业的农民对村庄绿化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理财
文章认为,农村社区认同建立在社区居民的互动基础之上,没有一定的互动不可能形成社区认同,并且社区认同与这个社区的社会资本相互关联,它促进社区成员的利益趋同,从而增进公共利益。社区认同感越高,社区成员越乐意为社区尽义务和责任,而社区认同感减弱导致社区参与不足,同时,社区参与不足也将进一步削弱人们的社区认同感。此外,社区认同感越强,社区的公共舆论越能规制人们的行为。社区认同跟社区记忆是一种正向关系,社区记忆越强,社区认同也越强。社区认同感的减弱跟社区文化的消解不无关系。社区越开放,越难建立社区认同。总之,生产方式的根本变化决定了社区认同的变化。
关键词:
农村社区认同 农民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日新 吴剑辉
通过市场、政府行政干预、非营利组织等要素配置机制的共同作用,形成资源配置的良性机制,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改善、农村公共品投入的增加、农民道德水平的上升、农村民主管理机制的形成。本文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试图从要素配置的角度,寻求建立新农村建设的理论逻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庞淼
村级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村级规划应体现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当地社区和农民为主体的新的规划理念,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参与式规划方法,最大限度地让当地农民积极参与,使规划符合农村社区和农民近期、中期及长远的实际需求,突出农村特色;同时,应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和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级规划 理念 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飞 段西
本文与时俱进地确立"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规划内容框架,指出应从建设"两型社会"的角度,合理确定村庄性质与发展主题,并以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赵村为例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规划策略,包括应基于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进行村庄经济发展规划;尊重环境的工程管线规划;公建设施的按需配套;提供多样化的户型,满足村庄经济发展对公建设施的弹性需求等。本文还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规划策略,包括基于调整用地的空间发展策略;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的面积,建设节约型新农村;因地制宜地共享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海真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步伐进程的加快与地区经济差异扩大,发达地区农民将田地以签定合同或达成口头协议的方式租给落后地区农民耕种,出现了“代耕农”群体。由于与传统的租佃关系形成制度背景不同,产生了新型的农业租佃关系。本文分析了新型的农业租佃关系构成,与传统农业租佃关系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对“新农村”建设中“租约”农民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代耕农 定额租金 农业风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祖佩
基于对某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成效的实证分析,展示项目化公共品供给具体实施中的诸种组织困境:"以县为主"的供给模式下乡村组织失语、乡村组织自利性凸显以及村庄内部整合能力弱化成为项目化公共品供给中遭遇到的组织困境。诸种组织困境的生成是后税费时期基层组织运作逻辑、乡村社会治理样态以及乡村社会内在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展示困境出现的复杂逻辑。组织困境造成供给与需求之间错位、公共品质量低下、资源大量浪费、国家资源下乡并没有带来基层治理组织合法性的相应提升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燕 吴正刚 高翔
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对于平等实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权利证成理论上来说,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应有之义。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必须要国家以公平为价值准则来进行金融资源配置,并同时完善相关金融立法,平衡执法利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也是保护农民金融权利的必要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文章首先从农民现状及存在问题、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新型农民培养的对策和途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仍需要进一步从总体上加以研究和解决的结论。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型农民 研究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