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67)
- 2023(17895)
- 2022(14937)
- 2021(13731)
- 2020(11517)
- 2019(26219)
- 2018(25302)
- 2017(47814)
- 2016(26412)
- 2015(29538)
- 2014(29404)
- 2013(28526)
- 2012(26210)
- 2011(23477)
- 2010(23257)
- 2009(21188)
- 2008(20889)
- 2007(18646)
- 2006(15939)
- 2005(13790)
- 学科
- 济(104958)
- 经济(104817)
- 业(77332)
- 管理(72739)
- 企(55510)
- 企业(55510)
- 农(51579)
- 方法(47523)
- 数学(42438)
- 数学方法(41932)
- 农业(34119)
- 财(30108)
- 中国(28974)
- 业经(27871)
- 制(21698)
- 学(20408)
- 地方(20226)
- 贸(19822)
- 贸易(19813)
- 易(19338)
- 务(17365)
- 财务(17317)
- 财务管理(17275)
- 技术(16671)
- 企业财务(16413)
- 银(15500)
- 体(15448)
- 银行(15441)
- 环境(15308)
- 理论(15023)
- 机构
- 学院(372500)
- 大学(366329)
- 济(149198)
- 经济(146187)
- 管理(142390)
- 理学(124625)
- 理学院(123310)
- 研究(121381)
- 管理学(121088)
- 管理学院(120426)
- 中国(90841)
- 农(82382)
- 科学(76608)
- 京(74600)
- 财(67436)
- 农业(64101)
- 业大(63653)
- 所(61199)
- 中心(58312)
- 研究所(55948)
- 江(55058)
- 财经(54082)
- 经(49341)
- 范(48108)
- 师范(47531)
- 经济学(45535)
- 北京(45487)
- 院(43202)
- 州(43181)
- 经济学院(41447)
- 基金
- 项目(258865)
- 科学(203808)
- 基金(187854)
- 研究(186503)
- 家(165786)
- 国家(164310)
- 科学基金(140348)
- 社会(119091)
- 社会科(112528)
- 社会科学(112497)
- 省(103400)
- 基金项目(100058)
- 自然(91613)
- 自然科(89511)
- 自然科学(89482)
- 自然科学基金(87888)
- 教育(87161)
- 划(87090)
- 编号(75779)
- 资助(74747)
- 成果(59453)
- 重点(59026)
- 部(57503)
- 发(56364)
- 创(54342)
- 课题(52517)
- 创新(50810)
- 科研(50506)
- 国家社会(49416)
- 教育部(48927)
- 期刊
- 济(160344)
- 经济(160344)
- 研究(97718)
- 农(82267)
- 中国(70993)
- 学报(63898)
- 科学(56845)
- 农业(55694)
- 财(52343)
- 大学(48544)
- 学学(46562)
- 管理(46364)
- 教育(39532)
- 技术(34520)
- 业经(32820)
- 融(32639)
- 金融(32639)
- 业(27326)
- 财经(25934)
- 经济研究(24160)
- 问题(22673)
- 经(22200)
- 版(21179)
- 业大(17483)
- 技术经济(17309)
- 科技(17281)
- 统计(17132)
- 世界(16664)
- 资源(16404)
- 商业(16271)
共检索到529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秋霖 王博 符刚
提升村庄治理质量的目标之一是要提高农民生活满足感。本文利用四川、陕西、甘肃和宁夏的农民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模型探讨了村庄治理质量对农民生活感受满意度的影响,并从收入分化和职业分化视角分析了村庄治理质量对农民生活感受满意度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村庄治理质量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感受满意度,进一步从收入分化视角来看,村庄治理质量对中等收入的农民影响效应最大,其次是低收入农民,最小的是高收入农民,从职业分化的视角来看,村庄治理质量对纯农业型农民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是非农业型农民,最小的是兼业型农民。基于该研究结论,建议强化村庄治理质量,重视农民收入和职业分化以增进农民生活感受满意度。
关键词:
村庄治理质量 农民 分化 生活感受满意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亚娟 叶凌云 赵敏娟
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关键,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点,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主体作用,可以提高生活垃圾治理的效率与效果,从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陕西省863名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从村庄制度视角出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研究框架,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村庄制度对农村居民的主观规范和治理态度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并且进一步显著提升其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意愿及行为;主观规范、分类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分类意愿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另外,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受到村庄制度与亲戚朋友等周围人行为的影响,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村庄制度越完善,周围人参与分类的积极性越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随之增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亚娟 叶凌云 赵敏娟
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关键,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点,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主体作用,可以提高生活垃圾治理的效率与效果,从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陕西省863名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从村庄制度视角出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研究框架,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村庄制度对农村居民的主观规范和治理态度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并且进一步显著提升其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意愿及行为;主观规范、分类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分类意愿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另外,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受到村庄制度与亲戚朋友等周围人行为的影响,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村庄制度越完善,周围人参与分类的积极性越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随之增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志强 唐轲 王青
运用杨凌周边调研数据,对杨凌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宅基地被征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入对数、抚养系数与社会资本对家庭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财产状况、家庭支出状况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针对目前农民生活满意度状况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生活满意度 影响因素 杨凌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试行的典型区域为实例,运用定序logit模型进行评估研究耕地保护补偿区域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作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试点区域,成都市受访农户的总体生活水平较高农户的生活满意度指数随村庄经济水平的上升而增加;耕地保护补偿政策使农户的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农户个体特征和区域位置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相关政府部门应通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设施,多样化耕地保护补偿形式,提升农户的就业率以改善农户的生活质量,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萌 郑华伟 高春雨 罗其友
[目的]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基于农民主体视角的村庄环境整治评估工作开展并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有效探索,明确农民对当前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析制约当地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更好地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方向,使村庄环境整治更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方法]以江苏省姜堰区、高邮市、大丰市和涟水县271个有效样本为基础,构建了包括4个方面21个具体指标的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个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进行总体评价,借助四象限对比分析找出制约当地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4个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7.07分,当地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得到了农民的基本认可;四象限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对其需求较为强烈,但是目前的整治现状尚不能达到农民期望值的制约因素主要为河塘污染治理、人禽粪便处理、乡村道路和排水管网设施,其次房屋内外装修、工业污染治理、文化娱乐设施、公厕数量与质量和娱乐活动等指标农民满意度偏低,需要进一步的改善。[结论]当前村庄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总体较高,影响满意度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文末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民参与性3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荣华 陈琰
本文将Logistic回归方法运用于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选取五个影响因素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调查数据,科学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家庭年收入、居住区域和对社会公平的看法这三个因素对江苏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因此,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以社会公平为目标推进政治经济建设将成为提高江苏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康慧 张晓林
引入"农村居民收入质量"视角,在对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充足性、结构性、稳定性、成本性、知识性等5个维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对山西省11个地市的664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质量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变量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解释变量收入的充足性(花销后节余满意度)、结构性(最主要收入来源占比)、稳定性(近三年更换工作次数)、成本性(获取收入的活动范围)、知识性(工作技能水平)对农村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均有影响,基于此,依赖于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拓展农村居民增收的第三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居民就地就业的同时增加了收入来源,提高了收入充足性,降低了收入获取成本,最终可实现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辉 白新杰
本文从内在社会认同的视角出发,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和自编的农民生活满意度问卷对河南和云南的在村农民、不在村农民和两栖农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当前农民的社会认同呈明显的不均衡分布,中层以下群体的人数远多于中层以上群体的人数;(2)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下层类属群体在总体生活满意度及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p<0.001)低于其他各类属群体;(3)环境领域能够显著地预测不同类属群体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心理领域对中层、中下层和下层类属群体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地预测力;相对于在村农民,中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罗小锋
基于6个省158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次序Logit模型,探讨农村计划生育、农村卫生事业、区域环境特征、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计划生育的两个因素中只有是否享受奖扶政策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是否受过超生惩罚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农村卫生事业的两个因素,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后看病是否改善和医疗支出负担对农民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在今后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政府应渐进增加农村公共事业支出比重,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适当提高奖励扶助标准,加大对农村超生家庭的处罚力度,使惩罚标准与收入及财产相对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台辉 林知远 杨钦豪 郑小红
文章用三种指标体系测量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从他们的心理认同关注国家治理水平。文章采用自编问卷,对东部沿海城市1277名农民工进行调查,以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农民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如何影响国家治理认同。结果显示,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对国家治理认同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其中,城市生活满意度在企业生活满意度对国家治理认同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而"亲属陪伴"在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中有调节作用。该研究结论对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国家治理认同均具有可操作性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台辉 林知远 杨钦豪 郑小红
文章用三种指标体系测量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从他们的心理认同关注国家治理水平。文章采用自编问卷,对东部沿海城市1277名农民工进行调查,以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农民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如何影响国家治理认同。结果显示,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对国家治理认同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其中,城市生活满意度在企业生活满意度对国家治理认同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而"亲属陪伴"在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中有调节作用。该研究结论对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国家治理认同均具有可操作性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丹 黄莉鳗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业用地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导致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失地农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其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不容忽视。以四川省荣县220位失地农民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征地意愿、就业现状、是否得到就业扶持、是否有医疗保险等6个因素对失地农民生活是否满意影响为正,而征地补偿标准、住房面积、交通条件等5个因素的影响为负。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完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银莺 朱兰兰
以四川省成都市3个镇18个村庄208户农户为例证,构建生计资产六边形分析农户生计资产状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定序Logit方法探讨农户生计资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联存在性和影响度。研究表明:1农户生计资产和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及个体差别。永安镇农户生计资产产值最低,且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在50%~90%的一兼农户生计资产产值最高,家庭农业收入占比为10%~50%的二兼农户生计资产产值最低;江源镇农户生活满意度相对最高,非农业户和纯农业户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兼业农户。2农户生活满意度与生计资产间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农户生计资产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为0.482 2。其中,心理资产与农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代彦 吴宝新
收入分配通常被认为具有负的公共物品特征,收入差距越大,人们受到的负面影响也越大,生活满意度越低。与通常的看法不同,本文利用在湖北和湖南两省收集到的农户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村庄内部的农业收入差距越大,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越低,但村庄内部的非农业收入差距对农民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原因在于这种收入差距不是由制度因素而是由个人能力不同所致。因此,收入差距并不总是产生负的福利效应,关键是要消除导致收入差距的制度因素,使人们享受制度公平。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生活满意度 制度 个人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