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7)
- 2023(6047)
- 2022(5023)
- 2021(5001)
- 2020(4039)
- 2019(9163)
- 2018(9332)
- 2017(18841)
- 2016(10212)
- 2015(11602)
- 2014(11608)
- 2013(11925)
- 2012(11235)
- 2011(10485)
- 2010(10896)
- 2009(10384)
- 2008(10188)
- 2007(9511)
- 2006(8931)
- 2005(8088)
- 学科
- 农(48848)
- 济(47510)
- 经济(47364)
- 业(34019)
- 农业(32374)
- 管理(21205)
- 业经(18234)
- 中国(16734)
- 方法(15949)
- 企(13595)
- 企业(13595)
- 制(13162)
- 数学(12772)
- 数学方法(12724)
- 农业经济(12324)
- 发(10607)
- 地方(10008)
- 村(9501)
- 农村(9482)
- 财(9196)
- 发展(9162)
- 展(9150)
- 体(8820)
- 银(8673)
- 银行(8670)
- 策(8449)
- 行(8435)
- 贸(8313)
- 贸易(8301)
- 易(8181)
- 机构
- 学院(150428)
- 大学(145413)
- 济(67135)
- 经济(65759)
- 管理(58015)
- 研究(50382)
- 理学(49532)
- 理学院(49074)
- 管理学(48450)
- 管理学院(48191)
- 农(44622)
- 中国(43253)
- 农业(33294)
- 财(32027)
- 京(30444)
- 科学(27646)
- 业大(26839)
- 所(25212)
- 中心(24686)
- 江(24165)
- 财经(23842)
- 研究所(22065)
- 经(21505)
- 农业大学(20178)
- 范(19997)
- 师范(19901)
- 经济管理(19263)
- 北京(19228)
- 经济学(19100)
- 州(18982)
- 基金
- 项目(89209)
- 研究(72647)
- 科学(70215)
- 基金(63591)
- 家(53383)
- 国家(52712)
- 社会(48509)
- 科学基金(44622)
- 社会科(44342)
- 社会科学(44328)
- 省(35902)
- 基金项目(34288)
- 编号(32858)
- 教育(31559)
- 划(28459)
- 农(27455)
- 成果(27184)
- 自然(24576)
- 资助(24289)
- 自然科(23914)
- 自然科学(23910)
- 自然科学基金(23502)
- 课题(21230)
- 部(21150)
- 发(21088)
- 性(19408)
- 国家社会(19204)
- 制(19196)
- 重点(19009)
- 社科(18158)
共检索到245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军奎
由于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体系的过度依赖,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主体性明显不足。基于对中国国情和村庄特点及实际处境的判断,文章提出村庄本位的农村社会工作推进导向和发展思路,强调农村社会工作导向应从个人、家庭服务转向村庄服务,从问题解决转向关系调适,从经济帮扶转向文化帮扶。村庄本位的农村社会工作可以在村庄社会关系调适、经济资源整合与共同体意识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助力培植农村发展的内源动力,其要义在于更好地推进农村社会工作的主体性发展,并在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实务模式创新上推进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关键词:
村庄本位 农村社会工作 推进导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军奎
由于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体系的过度依赖,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主体性明显不足。基于对中国国情和村庄特点及实际处境的判断,文章提出村庄本位的农村社会工作推进导向和发展思路,强调农村社会工作导向应从个人、家庭服务转向村庄服务,从问题解决转向关系调适,从经济帮扶转向文化帮扶。村庄本位的农村社会工作可以在村庄社会关系调适、经济资源整合与共同体意识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助力培植农村发展的内源动力,其要义在于更好地推进农村社会工作的主体性发展,并在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实务模式创新上推进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关键词:
村庄本位 农村社会工作 推进导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思斌
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改善基本民生、服务弱势群体、促进乡村社区发展是其基本任务。农村社会工作面对的问题具有综合性,社会工作的服务和干预也相应地具有综合特征。农村问题和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呼唤"大农村社会工作",即坚持专业理念、灵活运用专业方法,对社会工作任务进行综合考虑和界定,直接服务与增强权能相结合,专业方法与本土方法相结合,协同多方资源服务农村居民和社区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政府切实实施相关制度和政策,也需要社会工作者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农村社会工作 综合性 大农村社会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思斌
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改善基本民生、服务弱势群体、促进乡村社区发展是其基本任务。农村社会工作面对的问题具有综合性,社会工作的服务和干预也相应地具有综合特征。农村问题和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呼唤"大农村社会工作",即坚持专业理念、灵活运用专业方法,对社会工作任务进行综合考虑和界定,直接服务与增强权能相结合,专业方法与本土方法相结合,协同多方资源服务农村居民和社区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政府切实实施相关制度和政策,也需要社会工作者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农村社会工作 综合性 大农村社会工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当前正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初期,全国一些省份正在开展声势浩大的村庄整治工作。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出发,分析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层干部容易陷入的四种误区,进而提出村庄整治必须做到五个“先行”来确立正确的方针政策,同时还强调必须在整治过程中同步建立五种长效机制来纠正我国农村公共品提供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庄整治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连伟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辖19个乡镇,1042个行政村,总人口110.9万人,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2007年以来,沂水县实施村庄合并、拆迁、改造,两年间共立项262个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拆迁改造闲置和低效利用宅基地1.02万户,拆迁危旧房屋80万平方米;建设新房屋25万平方米,安置4500户;复垦总面积7479亩,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成功探索了一条村庄整治之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胜利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组织分化现象日益明显,农村组织分化对村庄治理与和谐村庄建设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必须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鼓励、规范和引导农村组织充分合理分化,打击各种非法组织等对策,发挥农村组织分化对村庄治理与和谐村庄建设的积极影响,抑制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
农村组织 分化 村庄治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中农阶层是中国农村社会中的治理主体阶层,中农阶层成为维系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社会阶层力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农阶层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结构性位置与农村社会阶层的深层结构有关,农村社会阶层关系的区隔化使得数量庞大的中产阶层不仅无法在村庄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中间价值",反而被吸纳进由富人治村与派性格局所形塑的治理结构之中。在富人治村不可逆的结构性背景下,国家的农村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到村庄社会的阶层结构现状,加大对合适的阶层特别是农村中产阶层的扶植力度,以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建设具有可供倚靠的治理主体阶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光辉
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研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汉川市为例,分析了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对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战略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国河
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专业价值与新农村建设高度契合,社会工作者能够在新型农民培养、村庄发展和规划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培育、文明乡风形成、基层角色互动与资源整合等领域发挥专业服务功能,有助于弥补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局限,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工引领这样一种良性互动的新农村建设格局,促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当前,要从加强理念嵌入,构建组织体系,完善规划、考核、评估体系,改善新农村建设的资源配置机制改进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社会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新农村建设 功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木明
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及方法嵌入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可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社区文化缺失等问题,为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与人文保障。当前,农村社会工作面临社会认可度低、政策配套少、资源支持少等困境。通过实证分析,大学生作为协调者、资本输送者、服务者、资源链接者,能输送优秀文化,提供优质服务以及链接内外部资源,促进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可从学习需要、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内部动力系统以及培训机制、实践机制、激励机制等外部动力系统构建大学生参与农村社会工作动力机制,助推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 农村社会工作 工作机制 探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雪 毛世平
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有利于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力支撑。因此,本文选取与中国国情相似的日本为例,分析其自1955年至今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四个演进阶段,研究发现日本致力于做好前瞻布局,坚持"城乡等值"理念,培育农产品特色品牌,以数据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且日本的成功经验与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内涵形成有效契合。采用比较研究法,归纳了中日两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异同,以及中日两国在建设目标、面临的人力短板问题、推进农村绿色发展方面存在的共同点。但与日本相比,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性不足且主体单一,区域间不协调且忽视后期管护,政策规划及财政投资存在短板。基于日本经验及中国国情,本文提出强化智能设施应用,加快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地建设村庄,创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机制,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助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前恒 职嘉男
运用中国中西部地区4个省8个县64个村庄956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村庄直接民主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庄直接民主能够显著增加农村居民幸福感,村民大会召开次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来的幸福感增加相当于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62个百分点带来的幸福感增加;把穷人与非穷人分开进行分析时,村庄直接民主对非穷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穷人幸福感的增加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村庄直接民主仍是必要的,并应采取适当的政策促使村庄直接民主能够增进穷人的幸福。
关键词:
村庄直接民主 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静
当前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村庄规划。农村"村庄集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它有利于村容的整洁,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等。结合农村自身的特点,合理规划,推进"村庄集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 村庄集并 土地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