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7)
2023(13303)
2022(11707)
2021(11115)
2020(9178)
2019(21159)
2018(21072)
2017(40231)
2016(22154)
2015(24801)
2014(25157)
2013(24799)
2012(22962)
2011(20756)
2010(20806)
2009(19295)
2008(18972)
2007(16856)
2006(14850)
2005(12603)
作者
(65867)
(54609)
(54078)
(51810)
(34663)
(26557)
(24669)
(21587)
(20705)
(19686)
(18796)
(18425)
(17242)
(17131)
(16800)
(16644)
(16566)
(15992)
(15546)
(15429)
(13629)
(13516)
(13244)
(12560)
(12339)
(12224)
(12103)
(11938)
(11178)
(10983)
学科
(87356)
经济(87251)
(62000)
管理(61802)
(49155)
企业(49155)
方法(40530)
数学(34906)
数学方法(34367)
(32717)
中国(22420)
(21837)
农业(21675)
业经(21400)
(21207)
地方(18269)
(17101)
理论(15102)
(14185)
贸易(14177)
(14019)
财务(13949)
(13938)
财务管理(13918)
(13750)
技术(13323)
企业财务(13224)
(13190)
银行(13148)
环境(12983)
机构
大学(317390)
学院(315521)
管理(124766)
(118110)
经济(115138)
理学(108290)
理学院(107032)
研究(106114)
管理学(104947)
管理学院(104386)
中国(78038)
科学(68910)
(68243)
(58119)
(54075)
(53870)
业大(50891)
研究所(49246)
中心(48819)
(46334)
农业(44687)
财经(43429)
(43401)
师范(42984)
北京(42876)
(39388)
(38711)
(37937)
师范大学(34681)
经济学(33995)
基金
项目(218499)
科学(170435)
研究(157675)
基金(157270)
(137735)
国家(136520)
科学基金(116439)
社会(97661)
社会科(92186)
社会科学(92161)
(86110)
基金项目(83906)
自然(76860)
自然科(75056)
自然科学(75036)
自然科学基金(73638)
(72512)
教育(71952)
资助(65047)
编号(64626)
成果(52869)
重点(48417)
(47488)
(45879)
课题(44520)
(44404)
科研(41858)
创新(41385)
大学(40267)
教育部(40132)
期刊
(132232)
经济(132232)
研究(91016)
中国(61402)
(56771)
学报(55236)
科学(50159)
管理(43514)
大学(41730)
(40825)
学学(39218)
农业(38683)
教育(36652)
技术(26736)
(26227)
金融(26227)
业经(23450)
财经(20521)
经济研究(19221)
(17912)
(17409)
图书(17365)
(17297)
问题(17185)
科技(16237)
理论(15401)
业大(15122)
技术经济(15119)
资源(14444)
实践(14307)
共检索到458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曹银贵  王静  袁春  乔陆印  
研究目的:构建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对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对迁村并点进行条件判别。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自然条件的角度构建了迁村并点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了指标体系因素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地形条件是迁村并点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权重比较大。(3)界定了迁出与合并的适宜性分值分别为小于0.20和大于0.70。(4)分析得出了迁村与并点两种模式的判别条件。研究结论:开展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评价与判别是必要的,一方面有利于进行合理的搬迁与集中选址,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居民点的条件进行快速地迁村并点判别。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薛继斌  徐保根  李湛  赵建强  
研究目的:构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试点村建设用地适宜性状况。研究方法:基于可拓工程的优度评价法。研究结果:通过优度评价法,计算得出各评价单元的综合优度分值。根据优度值域,结合分值分布的频率直方图,将适宜性分为高度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暂时不适宜和永久不适宜5个层次。新增建设用地区中75.46%处于高度适宜,其余24.54%处于中等适宜的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于新增建设用地区的选择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研究结论: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更微观,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优度评价法应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显示了较好的区分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保根  赵建强  薛继斌  顾慧娜  方爱军  董传德  
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对比分析、权重和法。研究结果:新安置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可分为城镇型、集镇型、中心村型三种基本类型,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民就业结构、农民经济实力、村集体经济实力、村所在乡镇和县市的经济实力等;义乌市活鱼塘村和西澄村可建成城镇型农村居民点,海盐县横港村和百联村可建成集镇型农村居民点。研究结论:建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及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信顺  
当前,很多地区都在进行村庄改造,有的合村并庄搞起了动迁,让零星分散的村庄集中,其目的是使村庄布局合理,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但是这其中还存在着规划滞后的问题,有的村甚至没有规划,就搞起了动迁,造成了行动无目标,农民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古拉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规划是实用性村庄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当前,一些地方的产业规划在目标定位、规划策略、成果表达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规划成果不够实用。本文提出,规划师要加强对农村产业的研究,从梳理政策“明”规矩、依托县乡“强”力量、深挖潜力“找”空间、多方参与“定”内容等4个方面着手,探索编制高水平的产业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晓瑞  周国艳  
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开发区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安徽固镇经济开发区为例,运用GIS技术对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中的用地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研究。在ArcGIS9.2支持下,通过建立开发区的数字高程模型,提取高程、坡度因子,同时建立水域、居民点和道路交通因子图层,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最后在ArcGIS9.2的空间分析模块中进行多因子叠加分析,从而得到开发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很适宜用地占11.95%,基本适宜用地占69.08%,不适宜用地占18.97%。通过应用GIS旨在为科学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开发区土地资源提供定量化的分析手段和结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枫  王占岐  张红伟  柴季  
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是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布局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解决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土地资源的转型、优化利用,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对小规模已知样本的学习实现大规模未知数据的高精度分类与评价,从方法可行性、数模结合、优化策略和预测实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湖北省房县农村居民点利用的适宜性问题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房县农村居民点适宜性受其可通达能力、海拔高度、地块面积及当地农业生产活跃程度的影响较大,也与农民生活、收入水平紧密相关;(2)训练模型的性能受特征(评价因子)规模变化的影响较小,其中,16维特征集合模型的测试精度可达83.54%;(3)不同训练模型的预测结果均反映出房县的非适宜型居民点规模较大,该算法的鲁棒性强,评价结果稳定可靠。研究表明,机器学习方法能较好地支撑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工作,评价结果能为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和基层治理提供数据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培基  李得发  李巍  王录仓  
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同时乡村人口持续性地向城市迁移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衡、空心村的数量逐渐增多、城乡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等诸多问题。由此看来,乡村人口持续向城市迁移不利于乡村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从现实问题来看,对区域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控,减少空心村的数量和防止城市人口过渡集中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分区整治规划,把乡村分散的和规模较小的村庄首先向重点村和中心村整合,其次向乡镇集中,分散城市人口,集中乡村人口,使区域的人口空间分布适度集中而有机分散,是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闾海  
以睢宁县完全新建的两个村庄规划为例,在进行主题策划和功能策划的基础上,探讨新建村庄从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农村地域习俗等方面塑造空间特色的有效设计途径,从而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农村景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本礼  吴丹  王也  王显奇  
本文基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规划背景,梳理了村庄规划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之间的潜在联系,并提出了有关规划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向虎  
实际工作中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缺乏前瞻性,没有实现"多规合一"。如重庆市,各区县多数村庄规划没有与城镇体系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有机结合,也没有与本地产业发展、自然禀赋、人文禀赋等充分融合,村庄规划内容更多地集中在农房美化、治污改厕、垃圾处理、村庄绿化等方面,对于乡村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内容涉及篇幅较少,还没有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村庄建设的"多规合一"。很多村庄规划仅等同于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靳相木  张闯  李乃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发18号文)要求,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详细规划,报县级政府审批。实用性是村庄规划的生命力所在,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文章从6个方面探讨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郭熙  
村庄规划是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任务的最终落实,是我国空间治理的基础,而实用性是村庄规划的生命力。本文在分析当前各地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村庄规划实用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连伟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辖19个乡镇,1042个行政村,总人口110.9万人,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2007年以来,沂水县实施村庄合并、拆迁、改造,两年间共立项262个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拆迁改造闲置和低效利用宅基地1.02万户,拆迁危旧房屋80万平方米;建设新房屋25万平方米,安置4500户;复垦总面积7479亩,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成功探索了一条村庄整治之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润春  肖继先  
本文给出了两个线性规划求解的例子,分别说明了文[1]、文[2]中的两个定理是错误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