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6)
2023(10085)
2022(8773)
2021(8383)
2020(6950)
2019(16118)
2018(16055)
2017(30892)
2016(17157)
2015(19484)
2014(19943)
2013(19885)
2012(18668)
2011(17204)
2010(17678)
2009(16370)
2008(16648)
2007(15591)
2006(13801)
2005(12260)
作者
(50831)
(42932)
(42908)
(40925)
(26967)
(20954)
(19478)
(16911)
(16047)
(15536)
(14766)
(14389)
(13692)
(13577)
(13442)
(13329)
(13135)
(12524)
(12415)
(12286)
(10882)
(10717)
(10504)
(10044)
(9863)
(9830)
(9719)
(9427)
(8917)
(8829)
学科
(75227)
经济(75068)
(53796)
(50414)
管理(42879)
(33612)
企业(33612)
农业(33373)
方法(31331)
数学(26001)
数学方法(25778)
业经(22420)
中国(18901)
(18682)
(16285)
地方(16144)
(15387)
(13247)
贸易(13242)
(12879)
农业经济(12499)
(12412)
理论(12215)
(11797)
(11177)
财务(11146)
财务管理(11109)
(11106)
(10973)
(10850)
机构
学院(253316)
大学(247543)
(101555)
经济(99227)
管理(94245)
研究(84247)
理学(80500)
理学院(79595)
管理学(78196)
管理学院(77734)
中国(66524)
(64201)
科学(53105)
(52217)
农业(49206)
(46418)
(44449)
业大(44380)
(41370)
中心(40874)
研究所(39790)
财经(36174)
(34084)
师范(33793)
(32589)
北京(32550)
(32528)
农业大学(30395)
(30281)
经济学(29652)
基金
项目(159959)
科学(123797)
研究(119807)
基金(112973)
(97933)
国家(96903)
科学基金(81628)
社会(75278)
社会科(69812)
社会科学(69783)
(64991)
基金项目(60669)
教育(54399)
(53171)
编号(52125)
自然(51262)
自然科(49931)
自然科学(49915)
自然科学基金(49036)
资助(45241)
成果(42515)
(35682)
重点(35679)
(35596)
(35520)
课题(34995)
(32517)
(31146)
科研(30384)
创新(30252)
期刊
(124334)
经济(124334)
研究(71730)
(68161)
中国(55345)
农业(45980)
学报(42354)
科学(38365)
(37645)
大学(32290)
学学(30509)
管理(28503)
教育(27499)
业经(27042)
(25540)
金融(25540)
(22089)
技术(21390)
财经(17797)
问题(17674)
经济研究(16351)
(16144)
农村(15333)
(15333)
(15243)
农业经济(15210)
世界(13206)
资源(12906)
经济问题(12731)
技术经济(12639)
共检索到386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勤  周静  
村庄成员权与农地承包权的初始契合随村庄成员数量和农地政策变动而错位。两权错位中村庄成员分化,导致集体权属虚化、治理资源匮乏、社区认同消解、道义观念分化等共同体瓦解的社会后果。在稳定农地承包权基础上,现行农地制度需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村庄生活共同体的再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返乡农民工从经济、社会、精神和治理等四个层面对村庄社会产生剧烈的影响和冲击。他们正在挣脱村庄社会的束缚,以现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引领村庄,形成"在地市民化"的局面,最终致使村落共同体走向瓦解。"在地市民化"意味着农民在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与城市市民趋同。这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城市化和市民化的状态,是没有城市化的市民化。返乡农民工的"在地市民化"状态,呼唤国家和社会各界从生产生活条件、福利保障待遇、思想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德福  桂华  
基于一起由行政力量主导的大规模农地流转案例,分析大规模农地流转分别在经济层面与社会层面产生的后果,以及对农民生活与乡村治理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从经济效果看,在从事粮食种植的条件下,大规模雇工经营不如中等规模的家庭经营效益高;土地流转将更多农民推向劳动力市场,改变了农民家庭经济生活方式。从社会效果看,它切断了自发流转形成的农户循环,消解了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对农村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屈茂辉  
农村承包经营权改革问题探析屈茂辉近年来,尤其是国家将物权法列入立法规划以来,一些学者主张对农村承包经营权进行改革。其主要理由有两个:一是承包经营权属于债权;二是承包经营权存在诸多弊端。鉴于承包经营权是我国民事立法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确认,且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治辛  
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正通过各种方式流转到那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手中。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势在必行。同时农村土地流转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去制约和保障,才能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顺畅进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洁  
农地承包权是一种基于成员身份而设定的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产权制度安排,随着实践的发展,它逐步由债权向物权转化,由此为其转让的价格形成奠定了理论可行性和现实的必要性。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价格实质是一种虚假的社会价值,其基础构成来自农地的生产力价值与我国国情下特殊的社会功能价值,其价格高低则受到农地所提供的效用高低的制约,以及受到农地所提供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制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邢成举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财政现象正在向村庄地域延伸,但是村庄生成土地财政的原因却有别于城市,其集中表现为村干部要"找回过去"、治理当下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村民社会分化与流动。从村庄的层面看,土地财政主要引起了三方面的社会后果,即新农村建设的异化发展、村干部的逐利化及其治理能力的降低,村民社会分化的加速以及社会结构的固化和扭曲村干部的增收观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傅晨  刘梦琴  
本文界定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以及必然性和可能性,描述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足的现状,分析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足的经济原因,认为现阶段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足的经济原因主要是土地流转的租金低,土地在转入方没有产生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没有明显提高务农收入,无力支付高租金。由于流转土地的双方都没有明显的经济利得,因而缺乏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龙  刘帅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了强化农户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在行政和立法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农村集体组织内部设置的权利(对内权)逐渐上升为一种对世权,成为一种可以流转的物权。这一改革是基于人口城市化的需要而开展的,与乡村的发展、村落社会的稳定、乡村公益公共设施的建设存在很大矛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龙  刘帅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了强化农户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在行政和立法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农村集体组织内部设置的权利(对内权)逐渐上升为一种对世权,成为一种可以流转的物权。这一改革是基于人口城市化的需要而开展的,与乡村的发展、村落社会的稳定、乡村公益公共设施的建设存在很大矛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银球  
当前的承包经营权制度已表现出主体范围封闭、承包经营权权能不完整、不充分、弱保护性、弱稳定性等缺陷,并导致了承包经营权易受行政权力的支配与侵害,农民对土地的投入缺乏保证及细碎化的经营等,因此,承包经营权主体范围应有限封闭,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完备,充盈并强化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以实现承包经营权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持续跃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娟  
土地承包法的颁发与实施是为了赋予农户安全稳定的农地产权,以加快农地市场流转,促进农地有效、可持续利用。但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在实施上长期过度依赖于农村集体,因而出现偏差。以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地登记制度的引入,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农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较高的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越发达,农户对农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越高,农地交易费用越低。中国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要求,继续农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权典  
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 ,不仅是理论研究已形成的共识 ,更是回应我国农地立法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 ,被确立为一种基本的立法理念与制度设计思路 ,有其必然性、逻辑性与渐进性 ;回顾与展望这一历史进程并对其应然结构加以研究 ,有助于构建完善我国新型的农地使用法律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启宇  
本文对农地承包经营权"长久流转"模式的内涵、法律依据、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长久流转"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实行,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建立科学合理的"长久流转"价格评估机制,帮助农民"长久流转费"保值增值,警惕工商资本剥夺农民,保障农民的农地承包经营成员权和转入方的合法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