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6)
2023(9861)
2022(8063)
2021(7280)
2020(6065)
2019(13479)
2018(13235)
2017(24726)
2016(13209)
2015(15029)
2014(15291)
2013(15030)
2012(13986)
2011(12947)
2010(13023)
2009(11939)
2008(11723)
2007(10645)
2006(9309)
2005(7890)
作者
(40663)
(34505)
(33968)
(32261)
(21651)
(16374)
(15412)
(13340)
(13093)
(12139)
(11742)
(11694)
(11057)
(10855)
(10831)
(10656)
(9904)
(9880)
(9715)
(9712)
(8550)
(8451)
(8390)
(7835)
(7798)
(7586)
(7524)
(7444)
(7106)
(6948)
学科
(63377)
经济(63307)
(40791)
管理(37899)
(28967)
企业(28967)
(28178)
方法(28003)
数学(25522)
数学方法(25260)
农业(19081)
中国(15947)
业经(15052)
地方(14582)
技术(14067)
(13952)
(13563)
(12554)
(9657)
贸易(9652)
(9458)
(9455)
金融(9450)
(9413)
土地(9390)
(9335)
(8972)
银行(8942)
(8583)
理论(8530)
机构
学院(197705)
大学(195104)
(80088)
经济(78282)
管理(75245)
研究(67777)
理学(64965)
理学院(64268)
管理学(63134)
管理学院(62767)
中国(51412)
科学(41948)
(41081)
(40990)
(36225)
(33912)
业大(32841)
中心(32188)
农业(31179)
研究所(30832)
(30359)
财经(28792)
(26219)
(25951)
师范(25624)
北京(25405)
(24917)
经济学(24681)
(24125)
技术(22614)
基金
项目(136532)
科学(107232)
研究(99256)
基金(98456)
(86934)
国家(86189)
科学基金(73362)
社会(63811)
社会科(60390)
社会科学(60374)
(54865)
基金项目(51865)
自然(46628)
(45673)
教育(45634)
自然科(45482)
自然科学(45470)
自然科学基金(44622)
资助(40130)
编号(39853)
成果(31936)
重点(30881)
(30218)
(30163)
(28784)
课题(28591)
创新(27053)
国家社会(26929)
科研(25750)
教育部(25501)
期刊
(91464)
经济(91464)
研究(54747)
中国(44682)
(41950)
学报(34136)
科学(31527)
农业(27762)
(26658)
大学(26295)
管理(26072)
学学(25236)
教育(21441)
技术(20029)
(18665)
金融(18665)
业经(17598)
财经(14161)
经济研究(13696)
(12247)
(12163)
问题(12107)
(11292)
技术经济(10710)
科技(10631)
业大(9646)
统计(9447)
资源(9350)
农村(9094)
(9094)
共检索到294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王国芳  
[目的]为了推动村庄压煤区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协调利用,促进开采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方法]文章论述了压煤区土地整治转型中的转型方向、整治内容和整合技术,并以泽州县4个压煤村为综合示范区进行实证。[结果]基于"地—矿"资源协调利用优化路径及其驱动下集成的压煤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应用于实践,结果表明整治后示范区耕地面积增长17.79%,粮食产能增长率33.33%,耕地质量提高等级1个等级,平均地块面积变化率为261.54%,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面积增长13.72%,田间路网密度增加量12.88m/hm~2,煤炭压覆面积干扰度减少3.12%,煤炭可采量提升率4.56%,机耕面积增长率为17.79%,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统筹城镇建设用地率71.97%,农地地均年收入变化率33.33%,集约用地面积增长3.9%,工矿废弃地面积减少100%,复垦后土地再利用率100%,生态用地面积增长率6.345%,植被覆盖提高率3.8%,风景休闲用地面积提升0.007%。[结论]在压煤区"地—矿"资源利用冲突逐渐加剧的背景下,协调"地—矿"资源利用关键在于田块修筑、压煤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建设地复垦、资源循环再利用及生态修复等项目联动实施,而基于以上内容的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体系优化,能够为压煤区"地—矿"资源协调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静  马骁  宋双双  
乡村在国土空间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职责和发展定位。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村庄的多元属性差异,探索对村庄的详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村庄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雷娜  
针对黄土丘陵区空心村地形复杂、生态脆弱的地域特点及其整治的科技创新需求,基于土地调查管理数据和遥感信息技术进行农村空心化类型诊断,从废弃宅基地(微观)-废弃村庄(中观)-空心村区域(宏观)3个层面,系统开展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技术、空心村立地整理技术、空心村整治规划设计技术、空心村环境生态重建技术研究,积极探索丘陵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生态友好、人地和谐、环境优美的科学途径,构建丘陵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并以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浴河子村和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项目区为例,介绍了4项技术以及综合整治技术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硕研   夏薇   孙小宇   杨钢桥  
提升乡村舒适性水平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需求、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土地综合整治为舒适性驱动型乡村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基于地方消费主义理论、乡村多功能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构建乡村舒适性的概念框架与指标体系,从土地利用多功能视角解析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舒适性的影响机理,利用武汉都市圈6个区县10个旅游村庄村民和游客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双重差分法探究研究区域舒适性水平以及土地综合整治的舒适性提升效应。研究发现:(1)乡村舒适性是一种体现地方消费品质量、具有消费性功能、能够满足外来游客对乡村式生活与本地村民对生活品质需求、促使人们感到舒服安逸的乡村特性,包括自然舒适性、生产舒适性、社会舒适性和文化舒适性。(2)由于村民和游客需求不同,两者对乡村舒适性的评价存在差异。(3)村民视角下土地综合整治能显著提升乡村舒适性总水平及各维度水平,且具有稳健性。因此,今后应增加整治资金的投入、扩大整治范围,在充分考虑村民和游客的利益诉求特别是村民利益诉求的基础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欣  林艳丽  邵长勇  
在分析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概念引入到土地综合整治评价当中,论述了GEP与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土地综合整治GEP评价指标体系。土地综合整治GEP评价体系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生态效益指标,在保留传统的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的基础上,强调了生态结构优化,增加了土地生态系统功能指标,部分实现了生态效益指标量化,使土地综合整治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收益得到体现,真实地反映了土地综合整治的长期综合效益,提高了土地综合整治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管栩  金晓斌  魏东岳  陈原  杨晓艳  周寅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全生命周期,系统整合现有监测措施和方法,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以规范监测环节、统一监测指标、集成监测方法,实现监测目标。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形成5个监测目标类、16个监测类型类、86个监测指标类。研究结论:研究构建的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对规范中国土地整治制度体系和完善土地整治监管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振琪  李文彬  杨耀淇  
长期以来,大面积的煤炭开采,造成大面积土地沉陷,不仅毁坏了大量耕地,而且损坏了村庄房屋等建构筑物,迫使村庄搬迁,给农村、农民造成较大损失。据目前统计,东部平原煤炭基地中的鲁西基地共有压煤村庄及重要建筑物1100多处。据测算,其中仅济宁市在2020年以前,已经和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孔晴晴  陈玉福  唐海萍  
我国平原农区农村空心化问题尤为突出,亟待开展综合整治工程。空心村综合整治需要规划先行,规划中需要充分了解并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山东省禹城市典型村庄为例,通过面对面的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从生产、生活、生态、文化风俗等方面分析农民对空心村综合整治意愿。结果表明,在生产方面,100%农户希望将细碎的耕地进行整合和在本村镇附近就业,74.24%的农户支持土地流转;在居住生活方面,90%以上的农户支持社区分区规划、建养老院和停放农业机械的场所,70%左右的农户希望住宅有院落、私家车库和居住区人车分行;在生态环境方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孔晴晴  陈玉福  唐海萍  
我国平原农区农村空心化问题尤为突出,亟待开展综合整治工程。空心村综合整治需要规划先行,规划中需要充分了解并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山东省禹城市典型村庄为例,通过面对面的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从生产、生活、生态、文化风俗等方面分析农民对空心村综合整治意愿。结果表明,在生产方面,100%农户希望将细碎的耕地进行整合和在本村镇附近就业,74.24%的农户支持土地流转;在居住生活方面,90%以上的农户支持社区分区规划、建养老院和停放农业机械的场所,70%左右的农户希望住宅有院落、私家车库和居住区人车分行;在生态环境方面,绝大多数农户支持使用环保道路材料和污水处理设施,但多数农户基本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在文化风俗方面,绝大多数农户认为应该简化婚丧嫁娶习俗、建设统一墓地,农户期望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有广场舞、球类运动、棋牌等。研究表明,农民有着自己对空心村整治规划、对未来生产生活状态的愿望表达和诉求。因此,在进行空心村综合整治规划时,需要做好功能分区、整合农地,社区规划要以民生为本、结合农村实际设计生活环境保护措施和乡村文化传承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艳华  赖庆标  
福建省为统筹资金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村"综合整治工作,选择长汀县南山下村和半坑村作为试点,以山、水、林、田、湖、村和产业共同体作为规划对象,以"统筹财政资金、创新建设机制"为规划理念,以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态美丽新农村为目标,研究编制了村级"山水林田湖村"生命共同体综合整治创新规划,努力实现村一级的多规合一,为进一步深化村级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艳华  赖庆标  
福建省为统筹资金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村"综合整治工作,选择长汀县南山下村和半坑村作为试点,以山、水、林、田、湖、村和产业共同体作为规划对象,以"统筹财政资金、创新建设机制"为规划理念,以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态美丽新农村为目标,研究编制了村级"山水林田湖村"生命共同体综合整治创新规划,努力实现村一级的多规合一,为进一步深化村级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忠伟  张奔  郑皓  丁金华  
村庄整治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地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是规划工作者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苏州村庄为例,通过对整治过程中的难点分析,结合难点创新性地提出"显性"特征的概念,并利用"显性"特征组合成村庄特征综合模型,提出一种全面的村庄整治规划新思路,使得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整治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对于苏州村庄的整治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苏维  唐华  杨闳炜  
现阶段,农村土地整治被纳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格局中,成为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新要求与生态建设结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晶  祁毅  曹大贵  
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与河流间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市内河整治作为一项环境工程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综合效益。文章尝试综合使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手段,构建城市内河整治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对工程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分别进行调查和测算。并结合对南京秦淮河的评估结果,指出政府应正确关注内河整治的外部效益,采取必要对策进行转移支付,从而可持续地提供优质的城市公共产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新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国土整治工作,虽然在一些地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基本上仍然属于"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并未根本改变国土开发利用失序状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导致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日益成为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制约的重要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