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9)
2023(11931)
2022(9948)
2021(9364)
2020(7793)
2019(18060)
2018(17786)
2017(34556)
2016(18390)
2015(20644)
2014(20294)
2013(19800)
2012(17705)
2011(15441)
2010(15449)
2009(14068)
2008(13299)
2007(11525)
2006(9837)
2005(8013)
作者
(48961)
(41528)
(40879)
(38870)
(25796)
(19840)
(18563)
(16300)
(15541)
(14421)
(13954)
(13914)
(12627)
(12578)
(12499)
(12370)
(12159)
(12070)
(11789)
(11710)
(10096)
(10038)
(9966)
(9611)
(9316)
(9214)
(9099)
(8859)
(8302)
(8202)
学科
(79285)
经济(79215)
(60378)
(49920)
管理(49619)
(39371)
企业(39371)
方法(38052)
数学(34806)
数学方法(34179)
农业(33283)
业经(22432)
(21532)
中国(18166)
地方(14602)
(13511)
农业经济(12428)
(12409)
贸易(12400)
收入(12237)
(12139)
(12111)
(12020)
财务(11965)
财务管理(11938)
技术(11913)
(11467)
企业财务(11366)
(11308)
理论(11143)
机构
学院(252939)
大学(244938)
(105328)
管理(103811)
经济(103438)
理学(91871)
理学院(91083)
管理学(89176)
管理学院(88736)
研究(74510)
中国(57933)
(57303)
(48451)
科学(45302)
(44914)
农业(43633)
业大(43396)
中心(37603)
财经(36597)
(35949)
(35090)
(33666)
研究所(31990)
经济学(31831)
(30445)
经济管理(30437)
师范(30155)
经济学院(29010)
北京(28723)
(28286)
基金
项目(180697)
科学(144520)
研究(133577)
基金(132996)
(114835)
国家(113802)
科学基金(100180)
社会(86667)
社会科(81957)
社会科学(81934)
(72913)
基金项目(70562)
自然(64647)
自然科(63246)
自然科学(63235)
自然科学基金(62085)
教育(61952)
(59139)
编号(55241)
资助(54213)
成果(41731)
(40349)
重点(39952)
(39122)
(38516)
课题(36532)
国家社会(36158)
创新(35815)
科研(34918)
教育部(34872)
期刊
(110998)
经济(110998)
研究(63416)
(61812)
中国(46190)
农业(42435)
学报(36745)
科学(35323)
(34128)
管理(33796)
大学(30286)
学学(29039)
业经(26251)
技术(24683)
教育(22719)
(21393)
金融(21393)
(19532)
财经(16744)
问题(15898)
经济研究(15895)
农业经济(14670)
(14355)
(14307)
农村(14264)
(14264)
统计(14128)
技术经济(12938)
(12912)
世界(11897)
共检索到348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海兵  张华  
在市场经济变革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冲击下,具有差序格局的农村人情信任日渐缺失。本文从村庄内部收入差距视角探讨农村人情信任动态变迁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1)村庄内部收入差距对农村人情信任呈现非线性影响,即随着村庄内部收入差距的拉大,村民之间的人情信任将经历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变化轨迹;且这一基本结论在模型设定、估计方法、测量误差、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村庄内部收入差距对农村人情信任的影响具有收入阶层异质性。具体而言,收入差距拉大使低收入阶层更容易表现出不信任他人,使高收入阶层更容易引发他人的不信任。(3)收入差距对人情信任的影响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且这一影响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永兴  陆凤芝  
普惠金融通过农村资本的形成、配置及技术创新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依据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非线性与线性面板模型检验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全国而言,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的非线性特征;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表现为先加剧后放缓的动态特征,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表现为持续拉大的线性特征,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与农村资金是否逃逸到非农行业或产业,是制约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症结。因此,普惠金融政策的制定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应努力降低农村居民与乡镇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永兴  陆凤芝  
普惠金融通过农村资本的形成、配置及技术创新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依据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非线性与线性面板模型检验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全国而言,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的非线性特征;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表现为先加剧后放缓的动态特征,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表现为持续拉大的线性特征,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与农村资金是否逃逸到非农行业或产业,是制约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症结。因此,普惠金融政策的制定要统筹规划、因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浩  李瑞晶  
金融扶贫是我国农村减贫的重要环节,但金融减贫的实际效果如何却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以金融生态环境为门限变量的双重门限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非线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伴随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商业金融缓解农村居民收入贫困和综合贫困的作用都逐渐增强;但由于不同渠道的支农金融存在相互替代效应,财政金融的减贫效果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与缓解收入贫困相比,缓解农民综合贫困的金融生态环境门槛更高;农户自有投资、地区经济增长等控制变量的减贫效果也各有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浩  李瑞晶  
金融扶贫是我国农村减贫的重要环节,但金融减贫的实际效果如何却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以金融生态环境为门限变量的双重门限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非线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伴随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商业金融缓解农村居民收入贫困和综合贫困的作用都逐渐增强;但由于不同渠道的支农金融存在相互替代效应,财政金融的减贫效果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与缓解收入贫困相比,缓解农民综合贫困的金融生态环境门槛更高;农户自有投资、地区经济增长等控制变量的减贫效果也各有差异。文章最后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减贫绩效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敬石  郭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居民总体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问题日益严峻。影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因素很多,农村金融作为直接关系到农户生产的外在资本工具,其规模和运行效率与这种内部差距可能存在某种关系。本文试图使用中国2000—2008年分省面板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验证。通过面板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农村金融规模扩大会加剧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效率提高能够缓解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王敏  宋瑜  
本文首先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将收入差距问题简化抽象为要素市场的分配问题;然后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变量确定为农村居民的要素禀赋和村庄外部市场环境,并分别对这两个变量影响村庄内部和村际收入差距水平、收入差距变化的途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阐述;最后通过基尼系数静态分解、基尼系数变化的动态分解分别对村庄内部收入差距和村际间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中所提出来的外部市场环境通过改变收入结构来影响村庄内收入差距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环境主要通过改变要素收入集中程度并同时改变收入比重来影响村际间收入差距变化的假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新权  朱运法  
一、引言 宏观经济模型可以分为两类:决定的宏观经济模型与随机宏观经济模型。在模型设定上,决定的宏观经济模型可分为线性与非线性决定的宏观经济模型,随机宏观经济模型又可分为线性与非线性随机宏观经济模型。决定它们的根据是作为基础的数据生成过程,因为宏观经济模型都是由数据生成过程结构形成的。由于人们都认识到宏观经济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聪  
文章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5个维度19项指标权重,综合评价了2011—2017年31个省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2017年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表现出东部高于中、西部的区域特征;从整体来看,农村公共品供给有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就区域而言,农村公共品供给对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对东部地区城乡差距的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农村公共品供给数量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正效应具有边际递减的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金楼  
"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背景下,将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和日益严峻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联系起来,厘清两者之间的客观联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价值。在阐明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机理的前提下,运用我国1994-2014年的省级年度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实证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寻求缩小这一差距的改革路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军  湛泳  
大多数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金融发展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它们从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角度进行了理论阐释。本文则从农村自身经济发展层面出发运用1978-200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资金的不断外流和非正规金融的不规范发展,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现实的出路是遏制农村资金外流,提供更多的农村正规金融资源;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防范农村金融风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博  朱玉春  
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一直是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领域探讨的焦点话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下如何克服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所面临的集体行动困难将成为实现农村公共事务善治的重要方面。采用"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在对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困难展开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应用两点分布对博弈模型进行了转换,并使用调研的1600户农户数据对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村民的思想意识、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对村民的社会理性程度有重要影响,是决定村民是否选择参与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的关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桂龙  宋方钊  
基于对1978~2010年间的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总量和人均值进行多模型检验,对比分析后发现:FDI不是城乡收入总差距变化的原因,对其间接的传导影响较小且具较大不确定性;人均外商直接投资是人均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但短期效果大于长期效果。因此,在城乡收入总差距方面,政策的重心不是外资政策,而要从农村等政策入手,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等。而人均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则应该进一步调整外资政策,引导外资流向农村和农业,并制定更加有利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政策,从而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华林  宋平凡  郭静艳  
基于非一致风险偏好现象对微观个体保险购买意愿的作用,本文从宏观理论层面阐述了收入差距影响保险需求收入效应的内在机理,并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和OECD 29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2年的数据,建立多个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与保险需求收入效应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轻微增加对保险需求收入效应影响不确定,但当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无论是寿险还是财险的需求,其收入效应都会削弱。这表明,过大的收入差距对保险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文章最后指出: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社会公平程度,发达的保险业是社会高度均富的重要标志。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平  陈启杰  杨烨军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信息消费是公共投资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和公共投资是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而反向因果关系均不存在;从长期看,公共投资是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居民收入和公共投资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产生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中短期,公共投资的作用显得相对较小,在长期,公共投资的作用将增大;信息消费和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