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3)
- 2023(7491)
- 2022(6357)
- 2021(5687)
- 2020(4836)
- 2019(11328)
- 2018(10945)
- 2017(21200)
- 2016(11566)
- 2015(13032)
- 2014(13232)
- 2013(13481)
- 2012(12758)
- 2011(11779)
- 2010(12016)
- 2009(11434)
- 2008(11551)
- 2007(10847)
- 2006(9359)
- 2005(7964)
- 学科
- 济(55683)
- 经济(55630)
- 业(33836)
- 管理(29415)
- 农(27602)
- 方法(26255)
- 数学(23793)
- 数学方法(23623)
- 企(22571)
- 企业(22571)
- 农业(18204)
- 业经(14008)
- 中国(13414)
- 财(13183)
- 地方(11685)
- 制(10716)
- 学(10534)
- 贸(10251)
- 贸易(10250)
- 易(9956)
- 银(8198)
- 银行(8177)
- 发(8028)
- 融(7995)
- 金融(7993)
- 行(7781)
- 务(7477)
- 财务(7463)
- 财务管理(7439)
- 环境(7387)
- 机构
- 学院(179134)
- 大学(178013)
- 济(76636)
- 经济(75038)
- 管理(67781)
- 研究(59265)
- 理学(58830)
- 理学院(58175)
- 管理学(57235)
- 管理学院(56887)
- 中国(44850)
- 农(38035)
- 科学(36433)
- 京(36113)
- 财(34258)
- 所(30327)
- 业大(29111)
- 农业(29073)
- 中心(28567)
- 财经(27736)
- 研究所(27643)
- 江(27068)
- 经(25129)
- 经济学(24648)
- 范(23653)
- 师范(23436)
- 经济学院(22668)
- 北京(22288)
- 州(21375)
- 财经大学(20361)
- 基金
- 项目(118564)
- 科学(92914)
- 研究(86654)
- 基金(86154)
- 家(74726)
- 国家(74044)
- 科学基金(62879)
- 社会(56392)
- 社会科(53283)
- 社会科学(53266)
- 省(47107)
- 基金项目(46081)
- 教育(39248)
- 自然(39167)
- 划(39024)
- 自然科(38242)
- 自然科学(38229)
- 自然科学基金(37554)
- 编号(35748)
- 资助(34646)
- 成果(28869)
- 部(26848)
- 重点(26498)
- 发(26388)
- 创(24262)
- 课题(24011)
- 国家社会(23493)
- 科研(22958)
- 教育部(22845)
- 创新(22741)
共检索到256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静
村庄兼并的效应分析何静始于山东半岛的农村村庄兼并现象,近年来,已经扩展到中国的广大农村。村庄兼并冲破了地域限制,甚至重组了行政区划,科学合理地配置了各种资源,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创举,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之一。农村村庄的贫富兼并同城市企业的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
文章考察了横向兼并所形成的新企业进行产品范围选择以及替代关系调整时,兼并行为所产生的效应问题:通过一个3企业的两阶段博弈研究了兼并行为对行业内各企业的净利润以及对社会福利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普遍存在兼并动机;兼并所形成的新企业选择保留原有产品范围时,如果替代系数降低的幅度比较大,整个社会的福利将会增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爱军 孙康 吴绪亮
本文采用博弈论方法研究兼并和伯特兰德竞争对价格、竞争等的影响。首先,分布在两个市场中的寡头公司分别选择同市场或跨市场的兼并活动,其次,两个市场中的寡头公司进行伯特兰德竞争。结论显示,有关需求函数的各种约束条件是决定价格升高或下降的关键因素,从而揭示了价格效应产生的原理。美国航空业的案例研究支持模型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
博弈论 兼并 伯特兰德竞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樊鹏飞 张兰 苏敏 冯淑怡
本文基于江苏、辽宁、江西、重庆四省(市)的村庄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剖析了农地流转目标考核对村庄农地流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村庄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其一,农地流转目标考核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村庄农地流转,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二,村庄制度环境在农地流转目标考核对村庄农地流转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其中,作为正式制度的基层民主负向调节了农地流转目标考核对村庄规模化流转率、规模化流转合同签订率的影响;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宗族网络正向调节了农地流转目标考核对村庄流转合同签订率、规模化流转率、规模化流转合同签订率的影响。村干部与宗族网络的“权威耦合”可能是形成上述正向调节作用的原因。因此,未来要完善政府的农地流转目标考核政策,激励基层政府和村集体在农地流转市场中发挥好监管与服务功能;要高度重视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制度环境建设,在农村基层民主和非正式治理方面采取配套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旭
村庄治理是构造村庄秩序,维护村庄有序良性运行的综合性活动。村民自治一度作为国家外缘式引入村庄的组织形式,是要在农村社区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一制度却遭遇诸多矛盾,以致陷入困境。村庄精英作为内生于村庄内部的特殊群体,在社区公共事务中自发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立足一个西北村庄的个案研究,试图在分析村庄精英形成机制和角色实践的基础上,寻找他们引导村民集体实践的行动逻辑,进而置于国家—精英—村民的框架内探讨他们的功能,发掘村庄精英角色整合对村庄治理的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郑风田 程郁 阮荣平
本文以永联村和永钢集团为例,探讨了乡镇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的村企关系以及后乡镇企业时代"公司型村庄"的效率。分析结果表明,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会导致村企关系中企业、政府与乡村社区之间权力发生相对变化,但并不必然导致企业与村庄的相互独立,一种可能的村企关系发展路径是由"村庄型公司"转变为"公司型村庄"。永联村的案例表明,这种后乡镇企业时代的"公司型村庄"模式对企业和村庄而言均有较高的效率,可以实现企业与乡村社区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据此,本文进一步指出,乡镇企业产权改革不应"一刀切"地"私有化"到底,而应充分考虑企业与乡村社区的合作逻辑,在进行产权改革的同时,应通过确立新的制度化方式弥补"硬性"市场合约...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产权改革 村企关系 社会性合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卫平,朱佩慧
通过对山西省闻喜县东鲁村实施调查,分析了东鲁村经济、村组织与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变化情况,提出了改革前农村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是由于医疗卫生部门成功地利用了当时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组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社区医疗合作的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外源力量的卫生行政部门或社会保障部门要善于利用各种新型合作关系,在有条件的村庄推动重建社区医疗保障则有可能是可行的,而不宜将合作医疗作为“运动”去大规模地“强制”推行。
关键词:
村庄经济 社区组织 医疗保健事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文敬 赵玉敏F752
零售业是中国对外开放较晚的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出台的各项有关中外合资经营的法律和政策中,中国从未将国内零售业和批发业列入允许合资经营的范围。直到1992年初之后,中国零售业才启动了对外开放的试点工作,这比制造业的对外开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费钧
文章基于对江苏省南部A村近三十年空间形态变迁的分析,探讨村庄空间形态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村办企业的发展与村庄空间形态变迁紧密相关,而其变迁方向又受到土地资本化与权力科层化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村办企业扩大规模和效益的动力与上级政府推动的土地资本化相契合,使得村庄空间形态呈现功能分化;另一方面在权力科层化的作用下,村庄的住房形态以官僚和企业利益考虑为主,而忽视了普通村民的空间权利。文章对村庄空间形态变迁中企业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有助于从资本—权力互动的角度解释村庄空间形态的变迁。
关键词:
村庄空间形态 土地资本化 权力科层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费钧
文章基于对江苏省南部A村近三十年空间形态变迁的分析,探讨村庄空间形态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村办企业的发展与村庄空间形态变迁紧密相关,而其变迁方向又受到土地资本化与权力科层化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村办企业扩大规模和效益的动力与上级政府推动的土地资本化相契合,使得村庄空间形态呈现功能分化;另一方面在权力科层化的作用下,村庄的住房形态以官僚和企业利益考虑为主,而忽视了普通村民的空间权利。文章对村庄空间形态变迁中企业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有助于从资本—权力互动的角度解释村庄空间形态的变迁。
关键词:
村庄空间形态 土地资本化 权力科层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莉 左停 唐丽霞
本文基于150个村庄调查,对1978年到2008年间村庄环境变化的感知和评判,分析了村庄农业气候资源、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变迁。文章认为,变化的环境影响了村民日常的生产生活,村民自身的行为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环境。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 人居环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磊
选择广州城中村、城边村和远郊村的典型案例,分析和比较各类型村庄治理模式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受城镇化影响比较大的城中村、城边村,集体收入增加,行政村、经济社两级集体组织对于村民个体的影响力也上升,村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也增强,所以形成了多元治理、经济精英治理的模式,而在远郊村则依然保持由传统政治精英主导的治理模式;在城中村和城边村,村社之间对于村庄公共事务责任边界也形成惯例,行政村集体组织负责基本公共服务,而社则负责提供更高水平服务和村民分红,形成事实上的分权关系;对城镇化过程中,村庄共同体逐渐弱化的理论进行了修正,研究发现广州的村庄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经济集体收益增加、共同的开发利益诉求,村庄共同体的凝聚力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有所增强。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村庄治理模式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杰贵
村庄治理现代化体系由村庄治理价值、村庄治理制度、村庄治理模式、村庄治理主体、村庄治理行为、村庄治理能力和村庄治理绩效等七个部分组成。村庄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关键在于突破村庄治理系统困境。而村庄治理系统困境可细分为村庄治理价值滞后、村庄治理制度不完善、村庄治理模式复杂化、村庄治理主体一元化、村庄治理行为不当、村庄治理能力不强和村庄治理绩效低下等七个方面。村庄治理现代化路径可细化为七个方面:重构村庄治理价值、完善村庄治理制度、改进村庄多元治理模式、实现村庄治理主体多元化、实现村庄治理行为科学化、提升村庄治理能力、提高村庄治理绩效。
关键词:
村庄治理现代化 框架体系 系统困境 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锡福 张纯广 邹宗云
在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推行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共同作用下,转型期村庄权力结构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最显著特征是非治理精英权力的突显。非治理精英的崛起增加了村庄权力运作的复杂性,也为村级权力合法性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此外,村庄权力的价值目标是一种以经济动机为主,渗透着社会动机的目的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