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2)
2023(2186)
2022(1645)
2021(1475)
2020(1015)
2019(2253)
2018(2068)
2017(3638)
2016(1795)
2015(1866)
2014(1910)
2013(2006)
2012(1919)
2011(2002)
2010(2176)
2009(2174)
2008(2087)
2007(2116)
2006(1961)
2005(1321)
作者
(5687)
(5087)
(4805)
(4640)
(2866)
(2394)
(2143)
(1907)
(1893)
(1744)
(1640)
(1603)
(1581)
(1445)
(1401)
(1379)
(1350)
(1340)
(1237)
(1218)
(1191)
(1181)
(1177)
(1139)
(1122)
(1122)
(1084)
(1069)
(1054)
(981)
学科
(18681)
农业(12571)
(10227)
经济(10216)
(8069)
业经(6452)
农业经济(5999)
(4172)
(4120)
农村(4103)
发展(4013)
(4012)
建设(3487)
地方(3405)
(3348)
收入(3258)
分配(3105)
经济建设(3087)
土地(3012)
中国(2976)
农民(2798)
工作(2796)
方针(2709)
(2598)
人口(2594)
政策(2486)
及其(2480)
农民工(2438)
民工(2438)
(2410)
机构
学院(31496)
大学(28289)
(12496)
经济(12123)
管理(11735)
(11582)
理学(10163)
理学院(10066)
研究(10001)
管理学(9922)
管理学院(9859)
中国(8406)
农业(7708)
业大(6125)
中心(5579)
科学(5544)
(5136)
(5055)
农业大学(5046)
(4933)
(4900)
师范(4881)
(4508)
(4462)
(4182)
(4176)
研究所(3993)
社会(3920)
发展(3919)
(3912)
基金
项目(20784)
研究(17340)
科学(16606)
基金(14880)
(12302)
社会(12288)
国家(12081)
社会科(11291)
社会科学(11290)
科学基金(10497)
(9171)
(8713)
(8418)
基金项目(8043)
编号(7980)
教育(6956)
(6629)
成果(6505)
农村(5960)
(5397)
自然(5167)
课题(5111)
资助(5054)
自然科(5032)
自然科学(5032)
国家社会(5020)
自然科学基金(4928)
(4730)
(4699)
发展(4654)
期刊
(21114)
经济(21114)
(18222)
农业(11561)
中国(7944)
研究(7781)
业经(7572)
农业经济(6520)
农村(5879)
(5879)
科学(5477)
(5069)
金融(5069)
学报(4997)
大学(4598)
学学(4540)
农村经济(3961)
(3564)
社会(3562)
社会科(3359)
社会科学(3359)
问题(2801)
(2726)
(2700)
经济问题(2532)
业大(2423)
农业大学(2373)
管理(2121)
教育(2091)
中国农村(1725)
共检索到47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必亮  
本文在对温州一个村庄的标会情况进行了比较详尽调查的基础上 ,将村庄共同体理论和信任理论与该村的非正式金融发展现实相结合 ,初步地建立了“村庄信任”这样一个全新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框架。借助这一分析框架 ,文章认为 :(1 )标会将自由竞标过程与程序、竞争性利率决定、自愿性合作、大众参与、信任等因素实现了有机结合 ,是一种很有效率、活力与竞争力的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 (2 )因为村庄共同体与区域性文化等因素对标会行为的嵌入 (embeddedness) ,小规模、社区性标会在现实运作过程中的风险很小。 (3 )政府在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的同时 ,应该允许各种非正式金融的存在与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魏超杰  
~~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必良  孟晓志  耿鹏鹏  
“稻米理论”基于我国“南稻北麦”的种植格局,对南方集体主义文化之下的特殊信任和北方个人主义文化之下的一般信任的形成根源进行了理论阐释。但现实证据表明,中国南北村庄的信任模式正在发生重要转换,即北方的特殊信任高于南方,南方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一般信任,从而出现了“Talhelm悖论”。南北市场化发育程度的差异及其对传统村落原生秩序的冲击,可能是形成“Talhelm悖论”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南稻北麦”的种植文化虽然在信任的塑造中有着重要影响,但市场化发育程度在种植类型与信任的关系转换中发挥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市场发育弱化了种植文化对信任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南北方信任格局的反差与转变;(2)机理分析表明,市场化发育一方面冲击着村社传统耕作方式所决定的互助协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活跃并畅通农村要素市场,弱化了种植文化对信任的内生性影响。本文强调,由“南稻北麦”种植方式所镌刻的文化遗产及其村庄信任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解构与转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必良  孟晓志  耿鹏鹏  
“稻米理论”基于我国“南稻北麦”的种植格局,对南方集体主义文化之下的特殊信任和北方个人主义文化之下的一般信任的形成根源进行了理论阐释。但现实证据表明,中国南北村庄的信任模式正在发生重要转换,即北方的特殊信任高于南方,南方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一般信任,从而出现了“Talhelm悖论”。南北市场化发育程度的差异及其对传统村落原生秩序的冲击,可能是形成“Talhelm悖论”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南稻北麦”的种植文化虽然在信任的塑造中有着重要影响,但市场化发育程度在种植类型与信任的关系转换中发挥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市场发育弱化了种植文化对信任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南北方信任格局的反差与转变;(2)机理分析表明,市场化发育一方面冲击着村社传统耕作方式所决定的互助协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活跃并畅通农村要素市场,弱化了种植文化对信任的内生性影响。本文强调,由“南稻北麦”种植方式所镌刻的文化遗产及其村庄信任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解构与转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霖  
本文分析了村庄信任的内涵及其在小额信贷活动中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五种将村庄信任嵌入到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活动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广东清远中和农信自立服务社和邮储银行清远分行充分利用村庄信任机制创新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案例,印证了村庄信任机制对于控制信贷风险、促进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曙光  
一、引言:作为共同体的村庄:已有成果及其意义农户经常被视为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研究的逻辑起点,然而,从更为广阔的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春梅  梅欢欢  
以公共空间拓展和公共精神培育为内核的村庄公共性建设是乡土价值重塑的关键。村庄公共性由改革开放前的理想化向改革开放后的理性回归过程中,出现了公共空间传统退现代进以及公共精神阶段性缺失的困境,亟待在协同治村、合力并进中实现真正的蜕变。强化村庄公共性对培育时代新农民的耦合和递进效应,有利于攻克农民靠农业农村无望的难关;强化其对和谐村庄建设的协调和联动效应,有利于攻克农民善分不善合的难关,助力共建共治、共享共担、共赢共富理念下的乡村振兴伟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剑阁  韩俊  秦中春  张云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日前就新农村建设现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涉及17省(市、区)、20个地级市、57个县(市)、166个乡镇、2749个村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兴  
~~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静文  
印象中的村庄曾由这些组成:泥泞狭窄的土路,低矮破旧、墙壁掉渣的瓦屋,在贫瘠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的父亲,遇到旱涝就愁云满面的母亲,被谆谆教诲不好好学习就得修地球的我们……那时的土地明明很亲近,却又很遥远。儿时的我们总是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有些土地耕种了却长不出好庄稼,换来的总是一阵叹息。那时,我们有个愿望:离开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连伟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辖19个乡镇,1042个行政村,总人口110.9万人,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2007年以来,沂水县实施村庄合并、拆迁、改造,两年间共立项262个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拆迁改造闲置和低效利用宅基地1.02万户,拆迁危旧房屋80万平方米;建设新房屋25万平方米,安置4500户;复垦总面积7479亩,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成功探索了一条村庄整治之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信顺  
当前,很多地区都在进行村庄改造,有的合村并庄搞起了动迁,让零星分散的村庄集中,其目的是使村庄布局合理,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但是这其中还存在着规划滞后的问题,有的村甚至没有规划,就搞起了动迁,造成了行动无目标,农民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健民  
村庄公司化再造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现代文化向农村渗透。资本下乡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政治逻辑。应创新“政府+村集体+农户”的共富架构,形成政府、村集体、农户“三位一体”权力制衡机制有序引导村庄再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谢治菊  
村庄经济类型是影响村民政治信任的重要变量: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贵州L村,村民的政治信任低且层级差异过大;而以私营经济为主的江苏Y村,村民的政治信任普遍较高,层级差异也较小。并且,L村与Y村村民不信任基层政府的主要原因迥异:在L村主要是基层政府效率低下,而在Y村则主要是基层政府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公平。然而,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却发现,促进私营经济发达的村庄村民政治信任高且较为均衡的因素并不是经济本身,而是经济背后村民高度的公共参与热情和参与水平。由此,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不同村庄村民政治信任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