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9)
- 2023(13375)
- 2022(10939)
- 2021(10069)
- 2020(8004)
- 2019(17646)
- 2018(17380)
- 2017(32301)
- 2016(17632)
- 2015(19489)
- 2014(19680)
- 2013(19450)
- 2012(18468)
- 2011(17032)
- 2010(17631)
- 2009(16739)
- 2008(15637)
- 2007(14345)
- 2006(13131)
- 2005(12232)
- 学科
- 济(78760)
- 经济(78666)
- 业(55776)
- 农(50098)
- 管理(42846)
- 农业(33630)
- 企(32901)
- 企业(32901)
- 中国(31139)
- 融(27068)
- 金融(27061)
- 地方(25842)
- 银(25459)
- 银行(25434)
- 行(24780)
- 业经(23316)
- 方法(21827)
- 制(19790)
- 数学(18356)
- 数学方法(18218)
- 财(17879)
- 发(15617)
- 学(15075)
- 体(14247)
- 贸(13351)
- 贸易(13335)
- 易(12848)
- 农业经济(12818)
- 发展(12601)
- 展(12563)
- 机构
- 学院(253241)
- 大学(246273)
- 济(106250)
- 经济(103806)
- 研究(93336)
- 管理(91467)
- 中国(77695)
- 理学(77214)
- 理学院(76297)
- 管理学(75042)
- 管理学院(74597)
- 农(62164)
- 科学(54979)
- 京(52846)
- 财(49014)
- 所(48041)
- 农业(47311)
- 中心(44519)
- 研究所(43065)
- 业大(42113)
- 江(41371)
- 财经(37255)
- 范(35675)
- 师范(35308)
- 经(33735)
- 北京(33470)
- 州(33468)
- 院(32575)
- 省(31437)
- 经济学(31133)
- 基金
- 项目(160116)
- 科学(125421)
- 研究(122854)
- 基金(112578)
- 家(97512)
- 国家(96465)
- 科学基金(81529)
- 社会(78286)
- 社会科(73679)
- 社会科学(73665)
- 省(65828)
- 基金项目(59231)
- 教育(54508)
- 划(53592)
- 编号(52365)
- 自然(48770)
- 自然科(47584)
- 自然科学(47576)
- 自然科学基金(46713)
- 资助(44559)
- 成果(43067)
- 发(41207)
- 课题(36983)
- 重点(36035)
- 部(34859)
- 农(34255)
- 发展(33822)
- 创(33603)
- 展(33281)
- 国家社会(31838)
- 期刊
- 济(134913)
- 经济(134913)
- 研究(79977)
- 农(66890)
- 中国(64272)
- 农业(44709)
- 融(41799)
- 金融(41799)
- 学报(40053)
- 科学(37609)
- 财(35718)
- 管理(32623)
- 教育(31956)
- 大学(31420)
- 学学(29828)
- 业经(28283)
- 技术(21894)
- 业(20888)
- 经济研究(18944)
- 财经(18251)
- 问题(18186)
- 农村(16008)
- 村(16008)
- 经(15722)
- 农业经济(15467)
- 版(14489)
- 世界(14460)
- 经济问题(13058)
- 科技(11947)
- 技术经济(11937)
共检索到414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曙光
一、引言:作为共同体的村庄:已有成果及其意义农户经常被视为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研究的逻辑起点,然而,从更为广阔的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Hiranya D.Dias 王洁
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里,发展中国家为寻求经济发展,采取了多种措施,诸如城市—工业化模式、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型增长、农村综合发展、"两条腿走路"、满足基本的人类需求和减缓贫困等。这些措施并不相互排斥。然而,一些措施在某些国家效果显著,在另一些国家却以失败告终。在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春凤
村庄共同体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在内的社会结构,它依循农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逻辑而展开,学界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权力-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等研究范式。改革开放以来,“村改居”的中国城镇化及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使得村庄共同体呈现不同于以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利益格局由分化趋向整合,权力配置由国家向社会倾斜,传统价值认同由强劲向式微转化。在中国城镇化实践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村改居”类村庄要实现生活进城、文化还乡,就需要根据国家倡导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治理战略,撷取城与乡的各自优势,科学构建利益关系协调机制,把集体经济的蛋糕做大分好,重塑村庄共同体的经济秩序;推动形成“三治”融合治理格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塑村庄共同体的政治秩序;传承弘扬村庄传统文化,激活村庄集体记忆,重塑村庄共同体的文化秩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春凤
村庄共同体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在内的社会结构,它依循农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逻辑而展开,学界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权力-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等研究范式。改革开放以来,“村改居”的中国城镇化及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使得村庄共同体呈现不同于以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利益格局由分化趋向整合,权力配置由国家向社会倾斜,传统价值认同由强劲向式微转化。在中国城镇化实践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村改居”类村庄要实现生活进城、文化还乡,就需要根据国家倡导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治理战略,撷取城与乡的各自优势,科学构建利益关系协调机制,把集体经济的蛋糕做大分好,重塑村庄共同体的经济秩序;推动形成“三治”融合治理格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塑村庄共同体的政治秩序;传承弘扬村庄传统文化,激活村庄集体记忆,重塑村庄共同体的文化秩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必亮
本文在对温州一个村庄的标会情况进行了比较详尽调查的基础上 ,将村庄共同体理论和信任理论与该村的非正式金融发展现实相结合 ,初步地建立了“村庄信任”这样一个全新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框架。借助这一分析框架 ,文章认为 :(1 )标会将自由竞标过程与程序、竞争性利率决定、自愿性合作、大众参与、信任等因素实现了有机结合 ,是一种很有效率、活力与竞争力的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 (2 )因为村庄共同体与区域性文化等因素对标会行为的嵌入 (embeddedness) ,小规模、社区性标会在现实运作过程中的风险很小。 (3 )政府在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的同时 ,应该允许各种非正式金融的存在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伟
政府干预是目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模式,而我国政府干预的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路径是一种渐进性的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包含着制度的多种变革。
关键词:
路径 政府干预 制度变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永亮 张记伟
农村民间金融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其作用是体制内金融部门所不能替代的。政府应为其发展提供一个与国有金融体系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构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体系应以产权制度理论为指导,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机制,把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纳入统一的金融体系之中。
关键词:
民间金融 政策建议 制度变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小勇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民间金融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民间金融的引导和规范化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大事,应该在整体改革发展框架内加以认真解决,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亮
当前,信贷融资难成为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及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而正规金融机构又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可以弥补这一点。但是如何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成为当前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农村民间金融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龙
国有商业银行收缩营业网点,撤出农村金融领域,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业务性质等宏观因素促进农村民间金融增长;民间金融快速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就是频繁互动产生的人际信任和信息交流充分;农村民间金融活动与经济主体之间具有双向的利害关系,具有微观信息灵敏的特征,交易费用相对较低,成本优势是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发展的重要微观因素。
关键词:
民间金融 人际信任 交易费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柳钦
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运行形式有: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小额信贷等。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民间借贷的利率失控,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以及还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等。因此,规范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我们要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龙柯宇
信息经济学视域下,农村民间金融市场风险的生成机理源于信息在农村民间贷款人与借款人、农村民间金融机构所有者与经营者、农村民间金融中介机构与借贷双方、农村民间金融监管部门与被监管者等金融活动主体间的非对称性分布。应当以实现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治理对应的目标定位,力求形成优胜劣汰的金融竞争机制,增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公信力,促进相关金融创新与自律活动。在制度性对策层面上,应从激励相容约束下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经理人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法制背景下农村民间金融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化,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适度监管法律机制的优化,农村民间金融的民事责任制度架构等方面,对农村民间金融道德风险行为进行科学治理...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信息经济学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琪 卢福营
本文从经济与政治关联的特定视角分析了中国农村村庄治理方式的发展趋向。指 出中国农村现行的村民自治制度是特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 ,随着农村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和迅速变迁 ,村民自治模式将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并有可能最终突破村民自治框架 , 实现村庄治理方式的转换。基于此 ,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思路。
关键词:
村庄治理方式 经济变迁 发展趋势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艺
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历史源革与发展,具体来说,我国农业金融发展主要分恢复阶段、扩展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和新世纪的深化改革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格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已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历史源革 金融格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胜利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组织分化现象日益明显,农村组织分化对村庄治理与和谐村庄建设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必须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鼓励、规范和引导农村组织充分合理分化,打击各种非法组织等对策,发挥农村组织分化对村庄治理与和谐村庄建设的积极影响,抑制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
农村组织 分化 村庄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