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3)
2023(12055)
2022(10652)
2021(9868)
2020(8144)
2019(18829)
2018(18694)
2017(36646)
2016(19526)
2015(21982)
2014(21928)
2013(21925)
2012(20089)
2011(18354)
2010(18312)
2009(16746)
2008(16250)
2007(14234)
2006(12444)
2005(10281)
作者
(56017)
(46331)
(45974)
(43983)
(29569)
(22392)
(20940)
(18255)
(17691)
(16551)
(16048)
(15639)
(14566)
(14394)
(14252)
(13926)
(13849)
(13556)
(13242)
(13014)
(11473)
(11272)
(11143)
(10584)
(10371)
(10181)
(10177)
(10152)
(9324)
(9177)
学科
(83031)
经济(82844)
(56417)
管理(55050)
(44347)
企业(44347)
方法(41292)
数学(35385)
数学方法(35080)
(31492)
中国(21231)
业经(21003)
农业(20948)
(20270)
地方(17114)
(16549)
(14779)
理论(13804)
(13519)
(13463)
贸易(13457)
(12997)
(12739)
财务(12674)
财务管理(12649)
企业财务(12074)
技术(11970)
环境(11829)
(11378)
银行(11344)
机构
大学(282213)
学院(280323)
管理(115925)
(111558)
经济(109108)
理学(101712)
理学院(100621)
管理学(99044)
管理学院(98514)
研究(89439)
中国(65595)
(58703)
科学(54669)
(50545)
(46446)
(43174)
业大(42444)
财经(41483)
中心(41298)
(39411)
研究所(39361)
(37840)
(37534)
师范(37256)
北京(36728)
农业(35159)
经济学(33484)
(32246)
(32102)
财经大学(30994)
基金
项目(197163)
科学(155933)
研究(146438)
基金(144424)
(124070)
国家(122976)
科学基金(106899)
社会(94558)
社会科(88734)
社会科学(88707)
基金项目(77426)
(76422)
自然(68505)
自然科(66880)
自然科学(66868)
教育(66658)
自然科学基金(65692)
(63783)
编号(60197)
资助(59003)
成果(48820)
(44098)
重点(43030)
(41195)
(40481)
课题(40435)
教育部(38353)
国家社会(38330)
人文(37978)
创新(37605)
期刊
(121296)
经济(121296)
研究(81352)
中国(49918)
(46629)
学报(43937)
科学(40790)
管理(39202)
(36542)
大学(34215)
学学(32206)
农业(31566)
教育(30321)
(24113)
金融(24113)
技术(22284)
业经(21969)
财经(20111)
经济研究(18079)
(16939)
问题(16023)
图书(14899)
理论(14403)
(13890)
科技(13412)
(13348)
实践(13323)
(13323)
技术经济(13102)
现代(12375)
共检索到396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昱利  朱文  李强  
本文研究5·12汶川地震后,在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和农户家庭情况等均相同条件下,村干部家庭相对于普通受灾家庭是否获得更多数量(金额)的社会救助。利用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基本情况调查数据,我们发现村干部家庭只比普通群众家庭平均多获得一点食品救助,而村干部家庭在货币资金、衣物、帐篷、永久性住房援助、医疗等方面与普通群众家庭并没有显著差异。我们还发现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增加,将显著增加农户获得货币资金救助及其它社会救助的金额。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浩杰  王征兵  李嘉晓  
通过对海阳市留格镇的调查,发现农业免税后村干部职能重点较免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村民还是村干部都对免税后村干部职能有了新的要求和认识。对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增收致富职能是村民和村干部都希望的,但是该职能不宜再作为对村干部的硬性要求及其职能重点,"后税费时代"村干部的职能重点应当转向公共事业服务职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甫永民  
在对村干部职务行为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农村调查,实证分析了村干部在免税前后的职务行为变迁,认为村干部职务行为重心在免税后发生了重大转变,村干部作为村民代理人的角色成为村干部工作的重心,三种职务行为变得协调。因此在后税费时代,村干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为村民服务的过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琳  钟文晶  
农业的分工可以通过农户获得社会化服务来实现。基于广东省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村干部在获取这些服务上存在显著优势:在市场交易中,村干部身份虽对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服务的获得无促进作用,但有利于获得资本密集型生产环节的服务;在配额交易中,村干部身份有利于获得全环节的服务,且与资本密集型环节相比,对获得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服务的作用更大。原因在于:在市场交易中,村干部身份虽有利于促进交易,但不能降低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监督和计量成本;在配额交易中,社会成本过高导致资本密集型生产环节的服务被市场交易所替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琳  钟文晶  
农业的分工可以通过农户获得社会化服务来实现。基于广东省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村干部在获取这些服务上存在显著优势:在市场交易中,村干部身份虽对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服务的获得无促进作用,但有利于获得资本密集型生产环节的服务;在配额交易中,村干部身份有利于获得全环节的服务,且与资本密集型环节相比,对获得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服务的作用更大。原因在于:在市场交易中,村干部身份虽有利于促进交易,但不能降低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监督和计量成本;在配额交易中,社会成本过高导致资本密集型生产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仁杰  何爱平  
利用CHIPS2002的村级调查数据,本文验证了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以村长和村支书为代表的村干部的高等教育背景与企业管理经验对农民收入的提升作用。本文发现村干部个人素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农民收入:第一,高素质的村干部更有利于带动村庄引进外部投资,更能为村庄提供良好的支农服务以增加农民收入;第二,高素质的村干部与上级政府部门的交流更加密切,这种政治关联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着显著影响。另外,在基层民主制度下进一步考察村干部的个人素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发现基层民主制下选拔出来的学历高、懂管理的高素质村干部对农民收入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结论对于通过完善村干部选拔机制和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来提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宣喻  陈金  余秀江  
本文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广东省各地村干部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增加,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增加更快;村干部违法犯罪行为的内容和性质都与土地有关,主要是贪污行为,在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村委会主任犯罪的几率比村支书高;最近几年村干部集体犯罪的趋势非常明显;村干部违法犯罪的事实主要通过举报这条途径被发现,但是,被发现的时间距最初的犯罪时间要滞后4年多;网络披露是相关案件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叶平  何劲韬  王安富  
本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考察村干部工作动机因素及其动机取向,揭示当前村干部工作动机的构成。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和梅州140个村为样本,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村干部工作动机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可以划分为5个维度:经济利益动机、升迁动机、宗族动机、贡献动机和荣誉动机;在这5个动机取向中,贡献取向的动机强度最高;学历、年龄、收入水平对村干部工作动机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工作经验、任职年限和区域条件对工作动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斌  宁泽逵  
当代以徐勇等为代表提出的村干部双重角色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该双重角色理论缺少量化分析支撑。作为双重代理人的村干部,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偏不倚的"中间人",还是有所偏重?皆需要量化、验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村干部角色代理权重的概念,并试图在这一分析框架下量化村干部角色代理倾向。并认为,村干部具有天生的向村民代理人角色倾斜的潜质,同时指出,当代村干部角色代理方向应是在村民自治的精神下更多的为民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宇翔  王征兵  王珺  
村干部是我国政府与农民联系的基层的组织,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农业政策不断改进,村干部职能也发生了转变,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使村干部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不积极等。因此,激发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鲲鹏  陈埙吹  陈曼莉  姚岚  
目的: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医疗救助(治)服务包的开发进行实证研究,以帮助当地民政部门制定相关灾后医疗救助(治)政策,并希望对今后自然灾害后的医疗救助(治)工作起到借鉴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不同灾区共调查住户6416户(15788人),并在此基线数据基础上,依据相关原理及方法,制定灾后医疗救助服务包。结果:灾后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急剧增加,灾区居民疾病谱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居住环境的变化引起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精神健康问题严重。结论:增加慢性病的门诊救助服务包;为严重伤残等特殊困难群众制定必要的救助服务包;加强对灾区居民的精神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裴志军  
论文基于CGSS数据,以村干部的薪酬及其决定为自变量,置村干部于国家、村庄和家庭的三维互动关系中,以标准的经济人为假设,把村干部的角色定位和行为选择作为因变量,分析了村干部作为共同代理人在多任务执行中的代理行为问题。研究发现,村干部的角色定位和行为选择与其的薪酬高低显著相关,村干部工资越高越倾向于代理国家从事政府交予的各项管理任务;村干部的补助越高,就越可能代理村民从事村庄治理事务。村干部的角色定位和行为选择与其的薪酬决定主体显著相关,无论是村干部的工资还是补助,如果是由乡镇政府决定,那么村干部成为国家的代理人可能性较大,如果由村两委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那么村干部成为村庄代理人的倾向较明显。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锋  孙锦帆  
村干部因直接接触上访群体和落实信访政策而成为信访研究热点。多数研究文献对村干部的定位是上访事件筛选者,忽视了村干部在信访制度中的多重身份。在转型时期的信访制度下,村干部不仅是沟通"国家—社会"的双向代理人:既协助国家维持基层稳定又嵌入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中;而且可能成为上访制造者:或因侵害村民合法利益使自己成为信访事由,或因治理需求和私利驱动参与村民上访。这些都表现出信访场域中村干部的身份的复杂性,其生成与"国家—社会"的结构夹缝、信访制度的刚性和资源下乡的拐点密不可分,分析这三重逻辑有助于全面理解基层官员与制度运作之间的互动和乡村治理权力再生产的过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唐镖  
在当今农村,什么人最有可能成为村干部?本文的分析表明:多数村干部拥有中学文化程度;在村主要干部职位上,中共党员和男性村民拥有绝对的优势。宗族之外的宗教、协会等民间组织背景尚未成为促成村干部出任的因素。村干部在乡村已乏道德权威,其权力与权威出现分离。从村干部的成长路径看,相当部分人曾在外村工作过或有非农经历,并有部分人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曾参军“;富人村官”和“村官谋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村支书是从其他村干部位置转任过来。对出任村干部,家庭成分和父辈职业已无明显影响,但父辈的文化程度却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区域之间的村干部群体尽管有着共同的特征,但在村庄、宗族与职业背景等方面却有一定的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冲  王征兵  
村干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层领导,担当着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历史重任。然而,许多村干部脱离群众,作风简单粗暴,腐化堕落,甚至以权谋私,完全没有服务于民奋发上进的精神。为此,如何有效地激发与调动村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解决农村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