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3)
2023(5331)
2022(4169)
2021(4006)
2020(3140)
2019(7133)
2018(6833)
2017(12324)
2016(6957)
2015(7732)
2014(7609)
2013(7498)
2012(7372)
2011(6671)
2010(7020)
2009(6556)
2008(6328)
2007(5999)
2006(5317)
2005(4500)
作者
(19800)
(17002)
(16337)
(15998)
(10421)
(7969)
(7395)
(6640)
(6418)
(6151)
(5763)
(5635)
(5362)
(5121)
(4999)
(4910)
(4874)
(4820)
(4779)
(4515)
(4174)
(4105)
(4018)
(3943)
(3852)
(3797)
(3783)
(3646)
(3460)
(3429)
学科
(27009)
经济(26957)
(23812)
(21033)
农业(16289)
管理(15438)
(11397)
企业(11397)
业经(10261)
中国(8937)
(8138)
地方(7995)
(7993)
方法(7756)
农业经济(7125)
数学(6782)
数学方法(6711)
(6201)
发展(5466)
(5451)
(5412)
金融(5411)
(5215)
银行(5197)
(5048)
(5031)
收入(4998)
(4886)
农村(4866)
(4706)
机构
学院(95693)
大学(94081)
(39160)
经济(38221)
研究(35348)
管理(34736)
理学(29273)
理学院(28890)
中国(28636)
管理学(28442)
管理学院(28248)
(24318)
(19901)
科学(19828)
(19391)
农业(17957)
中心(17780)
(17532)
(15810)
业大(15787)
研究所(15603)
财经(14729)
(14662)
师范(14572)
(13877)
(13523)
(12213)
北京(12196)
(12183)
经济学(12167)
基金
项目(63389)
研究(50160)
科学(49814)
基金(45384)
(39116)
国家(38612)
科学基金(32668)
社会(32502)
社会科(30359)
社会科学(30350)
(25835)
基金项目(24008)
教育(22471)
编号(21382)
(20665)
自然(18903)
成果(18651)
自然科(18382)
自然科学(18371)
自然科学基金(18070)
资助(17909)
课题(15038)
(15005)
(14788)
(14768)
重点(14344)
(13588)
国家社会(13389)
(13336)
(12832)
期刊
(52076)
经济(52076)
研究(30193)
(29804)
中国(25905)
农业(19666)
学报(15776)
(14914)
科学(13917)
(13711)
金融(13711)
教育(13375)
大学(13101)
学学(12220)
业经(11189)
管理(10170)
农村(8042)
(8042)
(7919)
农业经济(7780)
财经(7043)
(6663)
世界(6451)
问题(6431)
技术(6420)
经济研究(6026)
(6017)
社会(5637)
农村经济(5297)
业大(4975)
共检索到158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琴  
村干部依法实施各项职能是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方式。湖北省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村干部在性别构成上未能实现男女平等,年龄分布上没有达到年轻化的要求,而且学历水平也不算高,但这些都暂时没有对当地村民自治的推进构成实质性障碍,也不影响村干部开展各项工作。然而,村干部对自身职能的认知途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对职能内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这必将对法定职能的兑现不利。通过对职能实施过程考察可知,当前村干部任务重、工作时间长、难点多。因此,今后应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待遇,《村组法》中关于村干部不能脱产的规定需要修改,同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奉宪  杨雨佳  姜艺  
为探索农村社会资本存量,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资本发挥村委会的农业减灾公共品供给职能,解决我国农村减灾公共品供给不足,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湖北省3个县市7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法,对农村社会资本对村委会农业减灾公共品供给职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是影响村委会供给职能的主要因素;2)共享和社会参与对村委会的供给职能有一定负向影响;3)社会信任对村委会供给职能影响不显著。因此,村委会应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空心化"的现状,重视村内人际关系建设,有针对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潇  Peter Ho  
农民收入较低、增收缓慢是中国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近年来,村委会、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非法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不但破坏了乡村治理的效果,而且也使农民收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将村委会、村干部因素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北京大学CFPS2010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村委会的政治、经济行为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较大;村干部的基本特征也能够明显地影响农民收入;此外,村庄的自然状况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辉  魏建  
城市郊区土地被征收后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土地红利的产生,并进一步在地方政府、用地企业和村委会(农民)之间分配;其二,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即(被动)城镇化过程。而城镇化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土地红利分配的格局。当前的土地红利分配格局不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虽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合理提高个人的土地红利份额,但为了有效地提高城镇化水平,村委会需要承担失地农民的谈判代表、土地红利分配方式的决定主体、土地股份公司的实际管理者三个职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永济  谢克俭  周国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郑广琯  
本文基于对辽宁省8市74村1205个村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村委会选举公正程度对村干部行为的影响以及村干部行为对农村干群关系的影响。计量分析发现,在村委会选举中,严格按照制度规定举行选举、改进选举的宣传工作、防范候选人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都有利于提升村民对选举公正程度的评价;在从村干部工作成绩、对村民的关心状况、遵纪守法表现三个方面测量村干部行为的基础上,本文研究发现,提高村委会选举公正程度将显著改善村干部行为,而村干部行为的改善对农村干群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辉  茆雪瑞  
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但农业投入资金不足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因,而农业PPP项目为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中的资金不足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已有研究对农业PPP的研究主要从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展开研究,而忽略了"特别法人"村委会在农业PPP项目中的影响。本文首先将农业PPP项目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并从理论上讨论村委会在不同时期的职能。其次,通过现实案例讨论村委会发挥职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福云  
本文根据我国法律和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实际操,作过程将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划分为不同层次的五种选举模式:普遍模式、无候选人选举模式、整体提名模式、定位选举模式与组合竞选模式。本文在考察分析各种模式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选举模式各自的合法性及其特征、优缺点等,并在最后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琴  
中央立法中关于村委会职能的规定是村委会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相关立法的依据。但是,考察中央立法,我们发现,由这些职能规定所反映的村委会性质在不同立法中不能保持恒定;指导及协助关系不仅存在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立法中的某些职能设置没有充分考虑村委会的适格性问题;个别法律条款的文字表达极易产生歧义,不利于实施,进而影响中央立法的权威性及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友叶  陈义平  徐理响  
村级选举是考察村民自治、村庄自主和乡村治理的可视化窗口。探究村级选举实践中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是中国农村研究的重要论题。通过对安徽省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证性剖析发现,村级选举表现出"高票当选、低票落选"的弱竞争性样态。本文立足于政治系统论,以"制度—生活"为核心机制建构村级选举生态系统,深度分析该生态结构的生成逻辑、运行秩序与实践困境。制度权威影响下选举的规范化与乡村秩序中选举的生活化共同塑造"竞而不争"的选举生态。制度化选举赋予"竞"的生态属性与选举行为,生活化选举形塑"不争"的选举策略与乡土规则。"竞而不争"的选举生态反映了现代性的制度规范与乡土性的生活智慧,在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活三重维度上营造良性选举秩序。由于村级选举中制度性因素与生活化要素的共同作用,在一些选举场域中造成自治空间的消解、选举程序的虚置与选举运行的非均衡化等实践困境。对于如何化解选举中的困境,平衡制度化选举与生活化选举在基层实践中的矛盾性与差异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叶琳  
土地确权是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起点,但是推进的速度滞后于中央的目标。当前土地确权的推进除了法律、政策支撑和政府主导意志外,村委会的参与是影响进程的重要因素。以确权工作的还权赋能为切入点,虽然法律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但村委会是当前情景下现实意义上的集体产权代理人;同时新时期村委会具有"群众性自治和基层政府代理人"这一"政社合一"的特性,因而在土地改革中村委会不能"去行政化"。对于土地确权,需要明确村委会土地确权推进执行者的历史责任、依靠村委会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加强村委会土地确权的动态管理。特别地,需要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促进权责对等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送春  
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因监督意识淡薄、法律规范不完善、奖惩机制不健全而出现委托人监督缺失、代理人自我监督乏力、政策对象监督失效等现象,这不利于村委会权力的良性运行和村民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不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以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强化监督意识、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完善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体系,确保监督主体的独立性、监督过程的合法性、监督结果的有效性,以提高村委会政策执行效率,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林波  李甜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村委会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有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法,研究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角色冲突、作用发挥与角色整合问题。研究表明:在农地流转中,村委会同时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代表机构、行政管理的代理机构和公共事务的治理机构等法律地位,身兼权利人、管理者和服务者等角色,角色边界模糊,角色定位机制不明,角色之间存在内在冲突,不利于发挥村委会提升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为此,需要在农地流转中进行角色整合,弱化村委会的民事主体地位、中化村委会的管理主体地位、强化村委会的服务主体地位,以激励村委会提供优质的农地流转公共服务,发挥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肖唐镖  邱新有  
本文对 40个样本村的选民在选举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投票取向及其理性程度、选民  在选举中参与行为以及竞争理念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 ,在村委会选举中 ,选民的选  择行为已趋于理性化 ,越来越多的选民能积极参与选举 ,并敢于在选举中公开争取和维护  自身的民主权利。即使是那些对选举活动弃权或冷漠的选民 ,他们的行为与其说是由于  观念与素质所限 ,倒不如说是对选举的失望所致。不过 ,目前村民的政治文化是分层的、  多元的 ,既有公民文化、顺民文化 ,也有臣民文化 ,还有暴民文化。因此 ,村民选举与村民  自治的发展尚需长期的努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唐鸣  
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制度既在各省(区、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也与人大选举中的规范有一些不同。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实际上的委托投票率大大超过统计上的委托投票率。委托投票问题很多,弊大于利,应当废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