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6)
- 2023(11289)
- 2022(9046)
- 2021(8128)
- 2020(6852)
- 2019(15559)
- 2018(15434)
- 2017(29834)
- 2016(16506)
- 2015(18583)
- 2014(19007)
- 2013(18914)
- 2012(17730)
- 2011(16003)
- 2010(16317)
- 2009(15225)
- 2008(15481)
- 2007(14499)
- 2006(12658)
- 2005(11434)
- 学科
- 济(73459)
- 经济(73383)
- 业(47564)
- 管理(42972)
- 企(33902)
- 企业(33902)
- 农(32380)
- 方法(31237)
- 数学(27499)
- 数学方法(27246)
- 农业(21440)
- 中国(20859)
- 业经(19014)
- 财(18273)
- 学(15672)
- 制(15667)
- 地方(15553)
- 贸(12372)
- 贸易(12367)
- 银(12289)
- 银行(12261)
- 易(12000)
- 行(11681)
- 融(11500)
- 金融(11498)
- 发(11375)
- 务(10918)
- 财务(10891)
- 财务管理(10857)
- 体(10441)
- 机构
- 学院(246082)
- 大学(245706)
- 济(101052)
- 经济(98769)
- 管理(90240)
- 研究(85678)
- 理学(77199)
- 理学院(76291)
- 管理学(74844)
- 管理学院(74372)
- 中国(65281)
- 科学(53469)
- 京(51966)
- 农(51609)
- 财(47143)
- 所(44582)
- 研究所(40437)
- 中心(40251)
- 业大(39671)
- 农业(39655)
- 江(38798)
- 财经(37059)
- 经(33552)
- 范(33395)
- 师范(33045)
- 北京(32452)
- 经济学(31718)
- 州(30686)
- 院(29876)
- 经济学院(28732)
- 基金
- 项目(160751)
- 科学(125633)
- 研究(116710)
- 基金(116063)
- 家(101870)
- 国家(100976)
- 科学基金(85161)
- 社会(74466)
- 社会科(70309)
- 社会科学(70288)
- 省(63644)
- 基金项目(61372)
- 自然(53994)
- 教育(53228)
- 划(53224)
- 自然科(52709)
- 自然科学(52692)
- 自然科学基金(51773)
- 编号(48038)
- 资助(46690)
- 成果(39948)
- 重点(36541)
- 发(35645)
- 部(35640)
- 课题(33107)
- 创(32689)
- 性(31149)
- 国家社会(31073)
- 科研(30937)
- 创新(30630)
共检索到369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宁泽逵 柳海亮 王征兵 柴浩放
文章通过对村干部“公职化 /职业化”理论探讨与经验实践的述评 ,以及从评判村干部职业化的三个表征 :“村干部工资的来源及发放主体、村干部工作的流动性、村干部的职业生涯设计”和村干部职业化可行性的四个维度 :“国家宏观政治经济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群众基础和组织机构环境以及村干部自身的基本素质”的分析 ,认为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 ,尤其是中西部传统农业型地区的农村 ,村干部公职化 /职业化的条件还不成熟 ,并进一步澄清了经济发展与村干部职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经济发展是村干部职业化 /公职化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而村干部职业化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 ,社会经济、法律法规、民众政治生活习惯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村干部 职业化 可行性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唐镖
在当今农村,什么人最有可能成为村干部?本文的分析表明:多数村干部拥有中学文化程度;在村主要干部职位上,中共党员和男性村民拥有绝对的优势。宗族之外的宗教、协会等民间组织背景尚未成为促成村干部出任的因素。村干部在乡村已乏道德权威,其权力与权威出现分离。从村干部的成长路径看,相当部分人曾在外村工作过或有非农经历,并有部分人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曾参军“;富人村官”和“村官谋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村支书是从其他村干部位置转任过来。对出任村干部,家庭成分和父辈职业已无明显影响,但父辈的文化程度却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区域之间的村干部群体尽管有着共同的特征,但在村庄、宗族与职业背景等方面却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农村 村干部 社会政治资本 群体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毅
With regard to the behavior of and the role played by village officials, all general studies position them as proxies of the nation and kingpins of the village.But we think that this theory of "double-role" is only a general static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not a situational study in terms of pro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博文 吕悦 余劲
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者”与“领路人”,在基层村庄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社会角色理论,以秦、甘、滇三个典型村的实际案例为对象,将村干部角色凝练为应然理想角色、资源汲取角色与宗族势力角色三种类型,并分析村干部角色对村政双向联动、政府资源驱使与宗族权威依赖三种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当村干部扮演应然理想角色时,村庄治理呈现村政双向联动的结构模式,并显著促使其治理高效;当村干部扮演资源汲取角色时,村庄治理呈现政府资源驱使的结构模式,并显著促使其治理低效;当村干部扮演宗族势力角色时,村庄治理呈现宗族权威依赖的结构模式,并显著促使其治理无效。提高乡村治理有效性应充分发挥村干部应然理想角色功能,在利用好村庄内生性社会资源的同时重塑干群关系,建立和完善对村干部小微权力的监察机制,在推进村政双向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最终目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斌 甄静 王征兵 王兵涛 刘文科
随着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免农业税以后村干部传统行政性职能开始逐渐弱化、消失,服务性职能将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免税时代村干部普遍存在职能空缺和思想困惑。村干部何去何从?以未来农村组织变化的趋势为视角,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下考察了村委会组织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村委会组织与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指出在现实条件下村干部职能应明确定位在:协调各种要素、资源以发展农村经济,并积极为农村社区便民事业提供各种公益服务。
关键词:
免税时代 村干部 职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叶平 何劲韬 王安富
本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考察村干部工作动机因素及其动机取向,揭示当前村干部工作动机的构成。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和梅州140个村为样本,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村干部工作动机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可以划分为5个维度:经济利益动机、升迁动机、宗族动机、贡献动机和荣誉动机;在这5个动机取向中,贡献取向的动机强度最高;学历、年龄、收入水平对村干部工作动机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工作经验、任职年限和区域条件对工作动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村干部 工作动机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斌 宁泽逵
当代以徐勇等为代表提出的村干部双重角色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该双重角色理论缺少量化分析支撑。作为双重代理人的村干部,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偏不倚的"中间人",还是有所偏重?皆需要量化、验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村干部角色代理权重的概念,并试图在这一分析框架下量化村干部角色代理倾向。并认为,村干部具有天生的向村民代理人角色倾斜的潜质,同时指出,当代村干部角色代理方向应是在村民自治的精神下更多的为民服务。
关键词:
村干部 代理权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彦峰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微观经济主体的内生动力始终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乡村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提高的重要因素。虽然目前关于我国村干部的研究成果
[期刊] 求索
[作者]
余练
当前,基层政府的目标设定权、检查验收权和激励分配权发生了变化。治理转型下的基层目标设定权从“结果管理”转向“过程管理”,基层检查验收权从“及格达标”转向“末位淘汰”,基层激励分配权从“监督较软”转向“监督下乡”。针对部分村干部胜任力出现的困境,应通过强化正式激励和拓宽非正式激励,引导本土性人才、返乡农民工和青年创业群体充实基层干部队伍,优化农村干部年龄结构,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浩杰 王征兵 李嘉晓
通过对海阳市留格镇的调查,发现农业免税后村干部职能重点较免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村民还是村干部都对免税后村干部职能有了新的要求和认识。对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增收致富职能是村民和村干部都希望的,但是该职能不宜再作为对村干部的硬性要求及其职能重点,"后税费时代"村干部的职能重点应当转向公共事业服务职能。
关键词:
村干部 职能定位 后税费时代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唐晓腾
本文从乡村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选择这一视角 ,分析了村民自治中村官被依法 “罢免”、行政撤换和主动辞职三种现象背后的制度因素 ,提出中国农村社会的利益结构正 加速分化 ,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出现“疏离” ;从而指出造成村干部“角色冲突”的真正 原因 ,是现有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与农民之间的需求性职能矛盾和制度性职能矛盾。
关键词:
村干部 角色冲突 农村村民自治 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丽
乡村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组织者,他们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的现实状况和需求。调查显示,乡村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有信心的,这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基于这种判断和对新农村建设话语的分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五个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干部 认知 问卷调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明月 陈宝峰 任金政
农户需求对确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重点和投资模式至关重要。村干部的观点较一般农民更具全局性和长远性。文章利用问卷调查的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对比农户和村干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的需求,分析其对投资模式的观点,进而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
农户 村干部 农村基础设施 投资 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万纯
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政策的执行情况、村干部对农村政策的评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政策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少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按村干部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值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农业税减免政策、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接补贴政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男性村干部对政策总体效果的评价显著高于女性的评价,西部地区村干部的评价要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村干部的评价,而村干部的受教育年...
关键词:
农村政策 执行情况 评价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雪梅 王征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正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作为农村社会的当家人——村干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分析村干部发挥作用的基础上,运用矩阵博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村干部在农村基础设施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村干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村民 农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