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8)
- 2023(7726)
- 2022(6315)
- 2021(5753)
- 2020(4533)
- 2019(10020)
- 2018(9523)
- 2017(17750)
- 2016(9529)
- 2015(10077)
- 2014(9761)
- 2013(9734)
- 2012(8869)
- 2011(8090)
- 2010(8008)
- 2009(7441)
- 2008(7304)
- 2007(6448)
- 2006(5636)
- 2005(4356)
- 学科
- 济(39424)
- 经济(39377)
- 业(33575)
- 农(27436)
- 管理(27069)
- 企(21676)
- 企业(21676)
- 农业(18670)
- 方法(16087)
- 数学(14568)
- 数学方法(14494)
- 业经(12767)
- 财(10379)
- 中国(9405)
- 制(8666)
- 学(8201)
- 贸(7686)
- 贸易(7682)
- 易(7520)
- 地方(7443)
- 农业经济(7022)
- 收入(6842)
- 发(6741)
- 策(6711)
- 技术(6638)
- 体(6482)
- 务(6041)
- 财务(6037)
- 财务管理(6026)
- 划(5990)
- 机构
- 学院(139384)
- 大学(136741)
- 济(56161)
- 经济(55132)
- 管理(54961)
- 理学(49113)
- 理学院(48571)
- 管理学(47834)
- 管理学院(47585)
- 研究(46308)
- 农(39797)
- 中国(34250)
- 科学(31077)
- 农业(30415)
- 业大(29175)
- 京(26671)
- 所(23764)
- 财(23473)
- 研究所(22208)
- 中心(21889)
- 农业大学(20639)
- 江(19730)
- 财经(19141)
- 经(17541)
- 省(17195)
- 范(16720)
- 经济学(16610)
- 师范(16399)
- 经济管理(16256)
- 院(16077)
- 基金
- 项目(103392)
- 科学(81159)
- 基金(76645)
- 家(69991)
- 国家(69325)
- 研究(69177)
- 科学基金(58535)
- 社会(47069)
- 社会科(44363)
- 社会科学(44352)
- 基金项目(41890)
- 省(41749)
- 自然(39160)
- 自然科(38268)
- 自然科学(38255)
- 自然科学基金(37612)
- 划(34641)
- 教育(30065)
- 资助(28953)
- 编号(26128)
- 重点(23132)
- 农(22987)
- 发(22662)
- 创(22195)
- 部(21969)
- 计划(20992)
- 创新(20706)
- 科研(20391)
- 国家社会(20003)
- 业(19713)
共检索到190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峻 李会林
将村干部的领导方式分为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类型,从经济绩效、政治绩效(分为民主管理绩效、公民参与绩效)、社会绩效、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绩效4个方面衡量村民自治绩效,根据对多个省份16个村庄的问卷调查,分析村干部领导方式对村民自治绩效的影响。分析表明,权威型领导方式与社会绩效以及公民参与绩效显著正相关,民主型领导方式与经济绩效、民主管理绩效、公民参与绩效、社会绩效、公共供给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因此,村干部民主型领导方式我国农村治理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权威型的领导方式也有一定的适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裴志军
从村民感知的视角,对浙江省的杭州、温州、衢州、嘉兴、金华等5个市的40个村进行调查,数据表明,村民对社会资本的满意度最高,对村民自治绩效的满意次之,对党群关系的满意度较低。研究发现,在农村中和谐的党群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对村民自治绩效有显著影响。研究认为,通过构建和谐的农村党群关系,可以提升农村的社会资本,进而提高村民自治绩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国申 孙丰香 宋明爽
村民自治实施以来,人们习惯于将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的指导作为村民自治最常见的外来影响因素。然而近年来,一种新的外部力量——"嵌入型村干部"对村民自治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嵌入型村干部的到来与村民自治形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其中既有外来精英对村民自治的推动,又有他治与自治内在逻辑上的冲突。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下乡干部对村民自治的积极作用,避免外来力量与村民自治的冲突,成为下乡干部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国申 孙丰香 宋明爽
村民自治实施以来,人们习惯于将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的指导作为村民自治最常见的外来影响因素。然而近年来,一种新的外部力量——"嵌入型村干部"对村民自治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嵌入型村干部的到来与村民自治形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其中既有外来精英对村民自治的推动,又有他治与自治内在逻辑上的冲突。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下乡干部对村民自治的积极作用,避免外来力量与村民自治的冲突,成为下乡干部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东日 石绍成
无论从整个国家的稳定还是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上看,当代中国"善治"的主要对象就是基层社会。而村民参与和村干部监督关系的研究,对探索基层社会的"善治"有重要价值。为此,选取了湘西蒙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村民参与虽总体上对村干部履职有促进作用,但蒙县的村干部监督状况却并不理想,这源于村民参与的传统性质和村民自治的体制局限。为此需要为公民参与创造条件和实施县域地方自治,而它们的运行需要以公共利益的建构以及公民参与权的保障为基础——这最终将体现在问责制上。因此,打造健全的问责制及其所需的体制机制是基层社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东日 石绍成
无论从整个国家的稳定还是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上看,当代中国"善治"的主要对象就是基层社会。而村民参与和村干部监督关系的研究,对探索基层社会的"善治"有重要价值。为此,选取了湘西蒙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村民参与虽总体上对村干部履职有促进作用,但蒙县的村干部监督状况却并不理想,这源于村民参与的传统性质和村民自治的体制局限。为此需要为公民参与创造条件和实施县域地方自治,而它们的运行需要以公共利益的建构以及公民参与权的保障为基础——这最终将体现在问责制上。因此,打造健全的问责制及其所需的体制机制是基层社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东日 石绍成
无论从整个国家的稳定还是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上看,当代中国"善治"的主要对象就是基层社会。而村民参与和村干部监督关系的研究,对探索基层社会的"善治"有重要价值。为此,选取了湘西蒙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村民参与虽总体上对村干部履职有促进作用,但蒙县的村干部监督状况却并不理想,这源于村民参与的传统性质和村民自治的体制局限。为此需要为公民参与创造条件和实施县域地方自治,而它们的运行需要以公共利益的建构以及公民参与权的保障为基础——这最终将体现在问责制上。因此,打造健全的问责制及其所需的体制机制是基层社会"善治"的主要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裕元 陈芙蓉 刘彩艳 赵一夫
基于15个省(区、市)5971份农户微观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村干部领导力通过农民村庄认同感和民主参与两个渠道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产生独立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其中独立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7.3%和9.0%,链式中介效应占11.1%;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应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增强农民村庄认同感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裕元 陈芙蓉 刘彩艳 赵一夫
基于15个省(区、市)5971份农户微观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村干部领导力通过农民村庄认同感和民主参与两个渠道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产生独立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其中独立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7.3%和9.0%,链式中介效应占11.1%;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应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增强农民村庄认同感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梦熊
本文在作者长期观察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村民自治的惟一主体和实践者——农民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切身感受和看法为依据,针对当前对村民自治的一些不同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包括:农民民主思想观念的确立是村民自治"搞好了"的主要标志;"选错了人"是农民在学会民主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贿选"这一消极现象能够反映出积极意义;民主实际上是粗茶淡饭,民主与生产力水平和公民素质只是一种相对关系;村民自治与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是能够统一起来的。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农民 党的领导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剑辉
村民自治组织的市场关系能力对农户经营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市场关系能力—知识和资源获取—农户经营绩效"的理论模型,以208家农户的问卷调查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村民自治组织市场关系能力能从正向影响资源和知识获取,而资源和知识的获取也能正向影响当地农户的经营绩效。同时,研究发现这些正向关系影响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实证结果了理论假设得到了很好的支持,为后续关于村民自治关系能力的研究和各种企业及组织在市场上实施关系能力战略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宇翔
为了研究村干部兼任管理者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绩效的影响,课题组以在陕西、山西两省调研的一手数据为基础,使用排序Logit模型,从农民收入和农村社区发展两个方面评价村干部作为管理者在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村干部兼任农民合作社管理者能有效提高成员收入和推动社区发展;村委会与农民合作社管理者关系是否融洽对农民合作社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村干部兼任农民合作社管理者是目前合作社成员的理性选择,村干部身兼多重角色,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内外部社会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整合,有利于带动合作社发展。为了保证合作的公平性、民主性,需要对村干部实施适当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以防止股权过度集中导致的合作异化现象。
关键词:
村干部 农民合作社 兼职 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耀疆 任保平 王生龙 J.J.Kennedy
提名方式是选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民主选举的不同提名方式对村领导的行为及其绩效有不同的影响。对土地的投入是农村普遍的经济活动 ,与土地相关的活动对村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村民对村领导决定的土地分配有着强烈的反响。从农村民主选举与土地管理体制的角度来研究选举提名方式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合平 王卫东
村民自治是农村村民在民主的基础上自主处理集体事务的权利,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自治,它是村民所应该享有的一种固有权利。我国的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其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市民社会学说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法理 市民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