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21)
2023(11914)
2022(10538)
2021(9879)
2020(8160)
2019(18946)
2018(18741)
2017(36110)
2016(19548)
2015(21930)
2014(22118)
2013(21945)
2012(19943)
2011(18283)
2010(18273)
2009(16705)
2008(16207)
2007(14164)
2006(12575)
2005(10622)
作者
(56588)
(46961)
(46601)
(44454)
(29674)
(22483)
(21207)
(18426)
(17927)
(16653)
(16098)
(15760)
(14736)
(14603)
(14421)
(14260)
(14050)
(13783)
(13326)
(13151)
(11692)
(11407)
(11230)
(10835)
(10633)
(10478)
(10321)
(10256)
(9522)
(9203)
学科
(77836)
经济(77716)
管理(53919)
(53700)
(41643)
企业(41643)
方法(34681)
(30725)
数学(29964)
数学方法(29559)
中国(20534)
农业(20399)
业经(19612)
(18641)
(17791)
地方(17368)
(15840)
理论(12796)
(12272)
(12126)
贸易(12119)
环境(12058)
(11719)
(11393)
银行(11360)
技术(11256)
(11231)
财务(11166)
财务管理(11146)
(11089)
机构
大学(279297)
学院(276682)
管理(111567)
(105805)
经济(103155)
理学(97249)
理学院(96108)
管理学(94414)
管理学院(93907)
研究(92674)
中国(67710)
(59812)
科学(58401)
(48117)
(47349)
(45635)
业大(42871)
中心(42215)
研究所(41655)
(39462)
(38836)
财经(38649)
师范(38535)
北京(37741)
农业(35893)
(35083)
(34075)
(32434)
师范大学(31491)
经济学(30735)
基金
项目(193893)
科学(152285)
研究(142557)
基金(140462)
(121986)
国家(120935)
科学基金(104060)
社会(89279)
社会科(84335)
社会科学(84316)
基金项目(75981)
(75600)
自然(67847)
自然科(66193)
自然科学(66180)
自然科学基金(64943)
教育(64377)
(63831)
编号(58979)
资助(56791)
成果(47868)
重点(42742)
(42317)
(40896)
课题(40044)
(39670)
创新(36931)
科研(36770)
教育部(36166)
国家社会(36084)
期刊
(119978)
经济(119978)
研究(81963)
中国(52633)
(47248)
学报(44198)
科学(41877)
管理(38590)
(34339)
大学(33878)
农业(32106)
学学(31705)
教育(31382)
技术(22714)
(22513)
金融(22513)
业经(21568)
财经(17690)
经济研究(17091)
问题(15797)
图书(15658)
(14876)
(14002)
科技(13988)
(13982)
理论(13837)
资源(12985)
现代(12838)
实践(12795)
(12795)
共检索到398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邓红蒂  王静  刘爱霞  
研究目的:为构建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服务于相关规划的开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综合法。研究结果: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处于探索阶段,较多应用精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形成了公众参与为主导的规划方法,但还存在着规划定位不明、规划研究不足、乡村特色考虑不足、管理实施薄弱等问题。研究结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及重点是对村尺度空间规划的定位、基于多样化的乡村特色的规划技术和方法以及村尺度空间管制的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华斌  盛硕  刘嘉  
城市化作为全球性事件,对地球支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会带来长久的影响,低碳模式和生态理念成为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厘清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组织与形态、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和城乡绿地评估与规划四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低碳导向的空间规划理论和技术。并指出当前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研究在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尚未建立。未来应根据不同的城市低碳发展模式,主要从降低碳来源、削减碳排放和加强碳捕捉三个方面构建整合的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苟爱萍  赵瑾瑾  王江波  
CA模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具有时空计算特征的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具有模拟复杂系统时空动态演化过程的能力,常用于自组织系统演变过程的模拟研究。自产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军事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在综合分析CA模型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对CA模型在城市空间规划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城市土地利用演变、交通流、生态系统演化、景观格局演变、城市灾害和人流疏散等仿真模拟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青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涵盖不同部门与不同形式的多种规划,对于各种规划之间如何协调与融合是大家一直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两规"、"三规"、"四规"甚至"多规"协调的说法日益增多。本文对多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旨在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地位,以期结束空间规划"群龙无首"的割据状态,促进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的各类规划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的形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靳利飞  刘天科  刘芮琳  
从界定国土空间尺度的内涵与作用入手,基于国土空间的“要素”、“区域”内涵与行政指向三重属性,针对国土空间的最小可以分辨单元,即基本空间单元,提出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主要包括依托于行政管理体系的规划层级以及基于空间的资源要素、地域空间属性划分的多重基本空间单元。同时,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分析尺度存在分析尺度偏大,类型多样而缺乏凝聚空间治理共识的基点,大尺度空间单元上的空间治理对象的主导优势特征与干扰因素有待进一步挖掘等问题。随着城镇化进入后半场,我国开启了生态文明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理念与技术方法发生重大调整,国土空间规划对象的复杂性凸显,基于空间尺度性与国土空间规划事权相匹配性,加强对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对象的主导优势特征分析,加强基本空间单元标准研究是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分析尺度选择的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永明  姜玲玲  王美霞  喻忠磊  
文章基于多尺度、人—地系统的理论视角,以湖南省8 000个相对贫困村为研究对象,利用平均最邻近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方法,从市级和县级两个尺度揭示了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识别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四层一体"模型提炼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异的机制。结果表明:(1)相对贫困村在市级尺度上均呈现集群分布模式,而在县级尺度上呈现出集群、离散和随机三种不同的模式。(2)市级和县级尺度上相对贫困村均呈现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但在两个尺度上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存在差异。(3)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支出、文盲率、坡度、平均海拔是影响县级尺度相对贫困村空间差异的显著因素。(4)基于"四层一体"模型揭示出相对贫困村的空间分异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姗姗  王涛  刘康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根据物种特征和植被类型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反演地质时期的气候特征,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林线作为气候变化的"强信号",是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不同尺度林线研究差异显著,均可反映诸多尺度气候变化信息。基于此,文章创新从样点尺度、景观尺度和区域尺度分别阐述了林线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方法新动向。通过新视角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林线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瑞民  王学军  郑一  王翠红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造成了太湖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太湖的水质污染目前已严重影响了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治理太湖、保护太湖已成为人们刻不容缓的任务。了解湖泊水质参数空间结构特征是进行太湖环境评价的重要前提 ,也是合理治理太湖的重要基础。地统计学的出现为精确描述湖泊水质参数空间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应用地统计学技术对太湖 3种水质参数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 ,结果显示 ,污染物集中在湖岸线附近不易向湖中央扩散 ,各水质参数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 ,且空间结构特征极为相似 ,不同尺度之间有差异性。同时 ,由于采样密度和范围的限制 ,更细微和更大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景天忠   陆华阳   刘丽萍   代丽敏   范淼   蔡小林   白丽   李响   李曼毓   文艺   韩勍  
【目的】柳蝙蛾是一种多食性的森林害虫,在我国东北地区对水曲柳危害严重。在小尺度上研究柳蝙蛾的空间格局,可为精准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本文将柳蝙蛾蛀孔数及其寄主树木水曲柳胸径作为标记的空间点过程的标记,使用基于距离指数的空间分析(SADIE)来分析标记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使用L函数来检验水曲柳分布的空间随机性,使用标记条件均值函数来度量标记与点之间的独立性,使用标记变异函数和Stoyan标记相关函数来度量标记的空间相关性。每个样方划分成2种不同密度的小样方来利用SADIE研究水曲柳分布与蛀孔的空间关联性。【结果】两个样地中柳蝙蛾蛀孔均呈显著的聚集分布。样地G1的斑块和间隙分别处于样地的两端,而样地G2的斑块和间隙混杂在一起。样地G1中,在4.0~4.8 m和14.5~16.0 m距离上存在显著的蛀孔数少的树与其他蛀孔少的树互为邻居的格局。样地G2中,在8.5~9.0 m距离上存在上述格局。标记变异函数分析表明,两个样地中的空间自相关性均不显著。水曲柳的空间格局及其胸径的空间格局均与柳蝙蛾蛀孔的空间格局成强烈的关联性,表明这两个因素均影响柳蝙蛾蛀孔空间格局的形成。SADIE分析及L函数分析均表明水曲柳的空间格局为聚集性。标记条件均值函数分析表明,标记(蛀孔数)不依赖于点(水曲柳位置)。【结论】柳蝙蛾蛀孔在水曲柳林中的空间分布呈聚集性。水曲柳的空间格局及其胸径的空间格局均影响柳蝙蛾蛀孔的空间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宇硕  吴殿廷  吕晓  
作为连接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桥梁与纽带,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LUCC)是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尺度问题一直是LUCC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管理的重点与难点。系统理解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特征、尺度差异及尺度关联,对深入LUCC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尺度效应研究、协调多层次管理机构的制度决策、缓解生态系统服务稀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尺度切入,基于国内外不同尺度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总结归纳尺度的概念与内涵,整理介绍考虑空间尺度的研究框架,系统梳理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中的空间尺度选择、空间尺度特征及空间尺度关联,评析单一尺度和多尺度研究方法的特点。并提出未来研究中应在构建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相结合的研究框架、阐释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效应、完善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分析方法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邹凤琼  张刚华  
经济区划是区域经济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传统聚类方法进行的经济区划不能兼顾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运用基于尺度空间理论的空间聚类方法、综合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对江西省县域单元经济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可划分为五类经济区,分别是昌九经济区、赣东北经济区、赣西北经济区、赣中南经济区和赣南经济区,区划结果与江西省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邹凤琼  张刚华  
经济区划是区域经济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传统聚类方法进行的经济区划不能兼顾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运用基于尺度空间理论的空间聚类方法、综合区划单元的属性特征与空间邻接性,对江西省县域单元经济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可划分为五类经济区,分别是昌九经济区、赣东北经济区、赣西北经济区、赣中南经济区和赣南经济区,区划结果与江西省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柴彦威  刘天宝  塔娜  
中国城市转型面临多尺度的空间重构,从社区、中心城市到都市区、城市群等不同空间尺度。一方面,每个尺度上的空间组织特征及居民行为模式彻底改变;另一方面,一系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问题出现并累积。面对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和新问题,需要依托行为研究,梳理多尺度城市空间的概念体系,揭示其形成机理,判断其环境响应,并以低碳和和谐城市为导向,提出规划策略。具体内容包括:整合GPS、手机、网络、问卷和访谈等多种行为数据,建立中国城市多时空尺度居民行为数据库;分析城市、都市区和城市群尺度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和居民行为特征,创建基于个体行为的中国城市空间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解析多尺度城市空间组织及居民行为模式与社会矛盾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立元  王兴平  朱凯  
文章针对农宅闲置这一空间现象,选择大都市区为研究范围,基于南京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农宅闲置的类型与空间特征。依据闲置程度的不同,将闲置农宅分为真实性、潜在性与周期性闲置3种类型。发现在单栋住宅尺度,不同类型闲置农宅与其建造时间、层数存在关联。在村庄尺度,闲置农宅在村庄早期发展区有集中趋势,但单一类型闲置农宅以穿孔分布为主。在区域尺度,村庄闲置率受其所在空间圈层影响,潜在性与周期性闲置率呈自近域、近郊向远郊递增趋势,但真实性闲置率在近郊最高;村庄闲置率还受空间属性区位影响,邻近或位于商品化、密集建设区的村庄各类闲置率都低于远离这两类空间的村庄。最后,结合农宅闲置类型与空间特征,提出规划策略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瑞玲  吴杰  秦洁琼  于忠华  许海英  巩在武  
绿色发展是城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小尺度空间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建立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市11个市辖区为例,对城市小尺度空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测度及特征分析,找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引导发展正效应。结果显示:2016年南京市溧水、高淳和江宁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而栖霞、雨花台和六合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后三位,这与南京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各辖区的自然禀赋有关;各分项指数评估结果中,主城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得分较高,而郊区在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方面得分较高,总体评价结果与南京市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