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61)
- 2023(5062)
- 2022(4007)
- 2021(3866)
- 2020(3159)
- 2019(6826)
- 2018(6933)
- 2017(12866)
- 2016(6703)
- 2015(7544)
- 2014(7431)
- 2013(7330)
- 2012(6953)
- 2011(6396)
- 2010(6524)
- 2009(5998)
- 2008(5786)
- 2007(5532)
- 2006(5043)
- 2005(4009)
- 学科
- 济(28928)
- 经济(28773)
- 农(22204)
- 业(18489)
- 管理(17057)
- 农业(14890)
- 业经(11503)
- 企(11273)
- 企业(11273)
- 方法(10705)
- 中国(9952)
- 数学(7590)
- 数学方法(7500)
- 制(7325)
- 财(7245)
- 地方(6787)
- 农业经济(6516)
- 发(6149)
- 工作(6125)
- 理论(5809)
- 学(5589)
- 和(5570)
- 发展(5504)
- 展(5488)
- 社会(5110)
- 收入(4984)
- 策(4903)
- 村(4900)
- 农村(4883)
- 建设(4788)
- 机构
- 学院(94997)
- 大学(94102)
- 济(38303)
- 经济(37327)
- 管理(37155)
- 理学(32131)
- 研究(32059)
- 理学院(31707)
- 管理学(31077)
- 管理学院(30863)
- 中国(24774)
- 农(21126)
- 京(19328)
- 财(18811)
- 科学(18787)
- 中心(15614)
- 所(15155)
- 农业(15152)
- 业大(14924)
- 江(14868)
- 范(14075)
- 师范(13978)
- 财经(13918)
- 研究所(13509)
- 经(12618)
- 州(11891)
- 北京(11810)
- 经济学(11595)
- 省(11273)
- 师范大学(11078)
- 基金
- 项目(64030)
- 科学(51138)
- 研究(49660)
- 基金(47112)
- 家(40068)
- 国家(39623)
- 社会(35223)
- 科学基金(34417)
- 社会科(31858)
- 社会科学(31847)
- 省(25296)
- 基金项目(25065)
- 教育(21990)
- 编号(21105)
- 划(20267)
- 自然(19721)
- 自然科(19310)
- 自然科学(19306)
- 自然科学基金(18969)
- 成果(18089)
- 资助(17534)
- 部(14472)
- 国家社会(14361)
- 发(14002)
- 课题(13833)
- 重点(13800)
- 农(13493)
- 制(13244)
- 创(12861)
- 教育部(12667)
共检索到151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圆圆 左停
在现行体制下村委会似乎充当了政府代理人和村民代理人的双重角色。村委会除了向村内提供社会保障类公共品,还承担着较多来自政府的公共行政事务。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能否完成提供村落内部的准公共品的职能,同时向政府反映需求、参与政府公共品供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基于对宁夏盐池县若干村委会实地调研发现,现行体制下村委会自身能够向村内提供社会保障类公共品的能力不足,而在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类公共品供给的各个环节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部分承担起由政府委托的社会保障类公共品供给职能。
关键词:
村委会 政府 社会保障类公共品 供给职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圆圆 左停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的严重社会问题。村委会因扎根于农村、亲近于农民的特殊性,其在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从政府单一管理到政府治理并由村委会参与,应该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基本取向。
关键词:
政府 村委会 农村社会保障 公共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汪淳玉
本文对比分析了村民与村委会对村级治理的评价以及对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结果表明,村委会对村级治理的评价高于村民的评价,村民对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期待高于村委会自身的职责描述。对村委会的监督、培训与扶持有助于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委会 角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奉宪 杨雨佳 姜艺
为探索农村社会资本存量,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资本发挥村委会的农业减灾公共品供给职能,解决我国农村减灾公共品供给不足,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湖北省3个县市7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法,对农村社会资本对村委会农业减灾公共品供给职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是影响村委会供给职能的主要因素;2)共享和社会参与对村委会的供给职能有一定负向影响;3)社会信任对村委会供给职能影响不显著。因此,村委会应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空心化"的现状,重视村内人际关系建设,有针对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裕民 刘伟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村级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三方行为主体:全体村民、村委会、生产企业,三者在村级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实质上形成了委托、代理加采购的委托代理关系。若要防止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村委会对村民利益的损害,就必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构建激励和监控相结合的机制,促使村委会致力于村级公共品的最优供给。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卢福营
文章以一个村庄的一次村委会选举为个案 ,考察了村委会选举中新凸现的派系竞争现象 ,分析了当前村委会选举中派系竞争的特点 ,并指出了派系竞争作为嵌入村委会选举的新变量 ,向村委会选举的制度与运作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关键词:
派系竞争 村民委员会 选举 挑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肖唐镖 邱新有
本文对 40个样本村的选民在选举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投票取向及其理性程度、选民 在选举中参与行为以及竞争理念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 ,在村委会选举中 ,选民的选 择行为已趋于理性化 ,越来越多的选民能积极参与选举 ,并敢于在选举中公开争取和维护 自身的民主权利。即使是那些对选举活动弃权或冷漠的选民 ,他们的行为与其说是由于 观念与素质所限 ,倒不如说是对选举的失望所致。不过 ,目前村民的政治文化是分层的、 多元的 ,既有公民文化、顺民文化 ,也有臣民文化 ,还有暴民文化。因此 ,村民选举与村民 自治的发展尚需长期的努力。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选民 参与类型 政治文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唐鸣
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制度既在各省(区、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也与人大选举中的规范有一些不同。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实际上的委托投票率大大超过统计上的委托投票率。委托投票问题很多,弊大于利,应当废止。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委托投票 村民自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志鹏
村民选举权利是宪法规定的村民自治权的一种 ,但在村委会选举中 ,村民的这一权利却常常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这种侵害行为具有独特的法律特征和特定的产生原因。我国现行法律对违法行政行为侵害村民选举权利的法律规定极不完善 ,应尽快加以改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志鹏
村委会选举中村民享有的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保障的村民权利 ,是村民自治 权的内容之一 ,应纳入宪法学的研究领域。村民选举权具有基本性、法定性、政治性和自 治性特征 ,在适用法律、享有主体、权利内容、行使方式和救济方式上都与公民选举权不 同 ,是一种特殊的选举权 ,有其特定的权利范围 ,其内容包括确认权、提名权、被选举权、投 票权、救济权、罢免权和知情权等。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村民选举权的享有、限制与剥夺 做出了规定 ,但相关规定很不完善
关键词:
选举 村委会 村民选举权 公民选举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永济 谢克俭 周国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博 王珺卓
村民委员会选择性治理行为,是指村委会对那些于自身有利的事就去管、去做,而对那些不利或者费力不讨好的事就尽量不管、不做的现象。选择性治理直接导致了村级集体土地违法建设行为高发,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甚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亟待通过建立健全土地激励约束机制,解决选择性治理问题。选择性治理土地问题的表现村民委员会越位集体土地经营管理。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依法具有本村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但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艳锋
我国农村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已近二十年。作为村民自治重要内容的村委会选举开展现状如何?本文根据作者的实践和观察,对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作简单梳理,试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选民角度、基层政权体制角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正确认识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旺盛生命力。
关键词:
农村 村委会选举 问题 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福云
本文根据我国法律和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实际操,作过程将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划分为不同层次的五种选举模式:普遍模式、无候选人选举模式、整体提名模式、定位选举模式与组合竞选模式。本文在考察分析各种模式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选举模式各自的合法性及其特征、优缺点等,并在最后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 选举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