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8)
2023(14766)
2022(13016)
2021(12228)
2020(10224)
2019(23330)
2018(23281)
2017(43926)
2016(24445)
2015(27543)
2014(27740)
2013(27409)
2012(25570)
2011(23271)
2010(23404)
2009(21396)
2008(20646)
2007(18185)
2006(16120)
2005(13817)
作者
(74249)
(61925)
(61548)
(58549)
(39410)
(30051)
(28065)
(24469)
(23695)
(22246)
(21406)
(20949)
(19898)
(19489)
(19274)
(19098)
(18647)
(18129)
(17613)
(17587)
(15672)
(15292)
(15068)
(14255)
(13895)
(13806)
(13755)
(13626)
(12571)
(12566)
学科
(96988)
经济(96880)
管理(62620)
(61758)
(46709)
企业(46709)
方法(41037)
(36449)
数学(35271)
数学方法(34807)
地方(26650)
中国(25140)
(25040)
农业(24506)
业经(23278)
(20870)
(17288)
理论(15770)
环境(15697)
(15446)
贸易(15435)
(15348)
(14835)
技术(13781)
(13629)
银行(13561)
(13452)
金融(13448)
地方经济(13275)
(13097)
机构
大学(347467)
学院(347000)
管理(132223)
(127379)
经济(124129)
研究(123361)
理学(114581)
理学院(113099)
管理学(110772)
管理学院(110160)
中国(89441)
科学(83112)
(75647)
(70339)
(64741)
研究所(59849)
业大(59104)
(56260)
中心(55836)
农业(54617)
(52832)
(50112)
师范(49570)
北京(47441)
财经(45017)
(44784)
(42998)
(41073)
(40771)
师范大学(40184)
基金
项目(245666)
科学(190292)
研究(175554)
基金(174467)
(155293)
国家(153941)
科学基金(129071)
社会(106538)
社会科(100375)
社会科学(100343)
(99043)
基金项目(93969)
自然(86326)
自然科(84205)
自然科学(84180)
(83571)
自然科学基金(82604)
教育(79651)
编号(72314)
资助(71004)
成果(58845)
重点(56050)
(53849)
(52470)
课题(50805)
(50234)
科研(47175)
计划(47109)
创新(46921)
大学(44030)
期刊
(145024)
经济(145024)
研究(97209)
中国(68889)
(67684)
学报(65403)
科学(58292)
大学(47627)
农业(46153)
管理(45493)
学学(44730)
(40489)
教育(40328)
技术(29503)
(28141)
金融(28141)
业经(26097)
(22569)
图书(20548)
财经(20453)
经济研究(20402)
(19506)
资源(19459)
问题(19227)
科技(18487)
业大(18123)
(17369)
理论(16069)
技术经济(15508)
林业(15208)
共检索到508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家君  李小建  
借助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理念,根据实地调查的大量农户数据,从微观视角对村域人地关系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用人地关系系统熵来表征人地系统的状态函数,用熵变来反映人地系统的发展变化,用熵流来表示人地系统各空间型式地域主体之间的流动。研究表明,三个调研村域人地系统稳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产业发展、农户行为对村域人类活动无序程度及其承载容量影响不同。从微观地域、微观个体视角,提出了村域人地系统相应的调控措施:高效利用农家庭院,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农户行为,发挥地方政府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乔家君  丁鹏飞  
对比分析了3个不同类型村域农田系统各类物质总能量的投入水平、投入结构及产能特征:吴沟村以有机能投入为主,结构单一(有机能占88 17%),具高投入、低产出特征;滹沱村能量产出结构多样化,效率较高,但投入结构欠合理(劳力投能比例偏高,占总投能1 3以上);孝南村机械化程度高,为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系统。用农业熵评判了3个调研村域农田系统的产出效率:吴沟村<滹沱村滹沱村>孝南村。接着分析了4类农田系统的投入产出特征:各系统能量产出、产投比依次为:水浇地>菜地>旱平地>旱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纪广  李小建  王德  牛宁  
采用典型案例调研法、空间分析方法和图谱法,将西华县乡村按照不同功能分为工业主导型乡村、现代农业主导型乡村和新型社区三种类型,并剖析了传统农区西华县1975—2017年乡村功能演变情况。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乡村功能演变形式不同,具体表现如下:(1)工业主导型乡村的功能演变主要强调工业化对乡村的影响,即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部分农民身份演变为"工厂工人";乡村经济活动具有兼业化趋势,农业生产功能逐渐受到挑战,城乡经济联系发生改变。(2)现代农业主导型乡村的功能演变主要聚焦于乡村生产功能和农民身份的变化,即传统农业生产功能演变为非粮化,部分农民身份演变为"农场工人",乡村经济逐渐向市场转化,农业生产空间增大。(3)新型社区功能演变主要聚焦于乡村功能的多样化和市民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生产功能逐渐丧失,但乡村的社会交往空间扩大;同时,基层政府功能得以更新和农村社会自治功能提高。(4)工业化是传统乡村功能演变基本动力,不同的发展阶段乡村功能演变的主导因素不同。(5)对乡村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认为工业主导型乡村未来可向工业小镇或工业小区方向演变,现代农业主导型乡村可向旅游型乡村发展,新型社区可借助于中心城镇体系的完善交通形成居住型乡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陈淑兰  李小建  
对农户打工区位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空间规律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三个不同类型典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区位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打工簇现象,在自然村尺度上,少数的打工簇集中了多数的打工者。其形成主要由打工决策和打工区位选择中打工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决定,主要基于传统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关系网络在打工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种子打工者和潜在打工者在由关系强度决定的博弈中造成了打工簇的形成和扩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世辉  葛党桥  
运用马尔可夫链对河南省18个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状态进行预测,结果发现,从人均纯收入来看,2006年河南省各地市农村已全部达到总体小康状态;从2010年起再发展五到十年,河南省达到全面小康的农村地区会逐渐增多,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要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农民增收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加快城镇化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完善并严格执行农民增收减负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耀蔓  夏振洲  
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波动有不同的反应。借助协整检验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发现企业贷款利率指数短期顺经济周期,长期逆经济周期;企业贷款利率指数短期逆调控周期,长期顺调控周期。其中,小型企业贷款利率受经济波动的短期影响最为显著,对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弱,中型企业贷款利率指数随经济周期逆向波动的幅度较大。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变化的监测力度、用活支小再贷款、运用金融手段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以及提高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等建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敬之  李士贞  
对4种类型12个玉米杂交种的丰产性和适应区域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杂交种产量和适应区域不同;同一类型杂交种的产量和适应区域也有差异.改良单交种豫玉5号和豫玉3号,比原单交种显著增产,且适应性较广;三交、双交种的产量不及单交种,但郑三3号、郑双3号的产量则等于或高于优良单交种丹玉13号.竖叶型单交种比平叶型单交种极显著增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亚恒  曲春红  刘现武  
农户兼业问题是在我国人地矛盾较尖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制约下形成的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均衡形态,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普遍现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户兼业经营现象将长期存在,并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普遍趋势。近年来我国农户兼业现象进一步不断深化,且兼业农户的比重远远超过了纯农户。文章首先对河南省农户兼业整体情况进行阐述,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对样本农户数据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河南省2004~2011年间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值较高,同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3种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丽珂  
作为目前和谐社会建设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政府社会建设的成果作量化分析并进行科学评估的研究尚不多见。社会建设指标体系设计包含了庞大复杂的社会要素,本文首先根据新时期中央政策构建了包括基本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8大方面,涵盖27个指标的评估体系,然后利用数学模型对河南各地区的社会建设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力求真实、客观地对河南省的社会建设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对其社会建设实施的成果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刘清臻  乔家君  李小建  
期望务工距离反映了农民务工地决策中的距离选择偏好,对其研究有助于在微观层面了解农民工流动的倾向和规律。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三个不同类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务工者的期望务工距离整体分散、局部集中,具有"U"型分布规律,同时具有一定惯性,但整体而言仍以本地为主。在期望务工距离选择模型中,年龄、上学年限、家庭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地形等因子达到了显著水平。年龄较大者、学历较低者、家庭人口较多者期望在本地务工的概率较大,经济较发达村和地形起伏度较大村的务工者,期望在本地务工的概率较大,反之亦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振兴,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对乡村振兴起着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作用。当前,乡村产业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是其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如何吸引乡村精英回流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居业协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在众多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对策措施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被公认为是乡村振兴最为有效的路径之一,而农业专业村则作为乡村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被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吴旭晓  
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影响区域生态效率的三股主要力量。通过建立"三化"联动下的生态效率效应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2000~2010年河南省的生态效率,并实证检验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效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河南省的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现出先下滑后上升的"V"字型变化趋势;在2000~2004年,生态效率处于下滑阶段,城镇化是制约生态效率下滑的主要力量,而工业化是推动生态效率下滑的核心力量;在2005~2010年,生态效率处于上升阶段,城镇化是生态效率上升的核心推力,而工业化是生态效率上升的主要阻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是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燕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互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在对其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新农村建设与第一产业的融合互动存在农用地非农化、农产品市场发展不完善、农业科技贡献率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互动存在产业链条短、缺乏规模企业带动、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互动存在消费带动能力不足、经营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最后,分别从加强土地管理、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深化农产品市场改革、加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家君  党睿  赵德华  
通过对河南省吴沟村81家农户依照设定标准所选取的反映不同层次的20家农户的调查,对比分析了具有不同自主发展能力的农户的经济状况及其自身发展情况,探讨了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和农户三商的度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技术、制度、地域基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影响农户发展主要取决于农户自身;农户的智商(IQ)、情商(EQ)、财商(FQ)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起着显著作用;但不同程度的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三商对其影响有明显差异,即主导商不同。调查发现:农户都有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的意识,且在追求农业以外的收入方面有着强烈愿望。在大致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提出了不断完善农户自身发展的相关措施,以利于农户自身合理规划,进而推动农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岩岩  
农村旅游是目前旅游业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开发与保护的失调、农村旅游产品种类不丰富等问题都制约这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以河南省为例,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