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9)
2023(10022)
2022(8021)
2021(7639)
2020(5915)
2019(13313)
2018(13020)
2017(22936)
2016(13730)
2015(14843)
2014(14674)
2013(13840)
2012(12624)
2011(11473)
2010(11551)
2009(10246)
2008(9887)
2007(9077)
2006(8059)
2005(6898)
作者
(37282)
(31744)
(31338)
(29635)
(19401)
(15426)
(14026)
(12441)
(12184)
(10967)
(10749)
(10380)
(10091)
(9777)
(9720)
(9611)
(9590)
(9175)
(9102)
(8805)
(8199)
(7736)
(7637)
(7384)
(7270)
(7210)
(7047)
(6837)
(6472)
(6430)
学科
(48909)
经济(48850)
(48617)
(37650)
农业(32350)
管理(25050)
教育(19231)
中国(18585)
业经(17394)
方法(17146)
(16109)
企业(16109)
数学(15974)
数学方法(15849)
(13115)
(12552)
农业经济(12282)
收入(11574)
发展(11172)
(11050)
(10767)
地方(10209)
(9683)
(9448)
贸易(9447)
(9381)
农村(9363)
(9271)
技术(8828)
(8044)
机构
学院(183865)
大学(181801)
(70947)
经济(69535)
研究(66332)
管理(63617)
(57652)
理学(56568)
理学院(55891)
管理学(54833)
管理学院(54505)
农业(44273)
中国(44065)
科学(41511)
(37945)
业大(37706)
(33647)
(33177)
师范(32866)
研究所(31037)
中心(30117)
教育(30069)
(28354)
农业大学(28120)
(28021)
师范大学(26476)
北京(23692)
财经(22861)
(22355)
(21599)
基金
项目(127868)
科学(101542)
研究(97303)
基金(90191)
(80152)
国家(79189)
科学基金(66150)
社会(62113)
社会科(58210)
社会科学(58196)
(53032)
教育(50107)
基金项目(48215)
(45330)
编号(41744)
自然(40821)
自然科(39870)
自然科学(39856)
自然科学基金(39170)
资助(33886)
成果(33820)
(33791)
课题(30665)
(30121)
重点(29788)
(29677)
(27207)
国家社会(25199)
教育部(25161)
创新(25108)
期刊
(80425)
经济(80425)
(63892)
研究(57631)
教育(46735)
中国(44805)
农业(43491)
学报(34225)
科学(29683)
大学(27325)
学学(25059)
业经(21756)
(19503)
(18465)
技术(16011)
(15734)
金融(15734)
管理(15491)
农业经济(14370)
农村(13651)
(13651)
(12372)
问题(12220)
业大(11367)
职业(11015)
经济研究(10802)
农业大学(10420)
财经(10326)
世界(9946)
农村经济(9161)
共检索到270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翔  朱玉春  
文章基于2005-2011年陕西农村住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系统变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购买力在农村市场无法得到完整发挥,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成反比,边际消费倾向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宏  毛明海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微观调查数据,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村领导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可以显著增加所在村庄村民的非农收入,而这一增收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对村民在本县参与非农就业的工作时间和每小时工资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对村民非农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增加村民在外县打工的工作时间以及非农收入。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干部队伍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实证依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振华  张学敏  
本文基于教育扩展与教育分配的视角,分析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探寻教育是否能够有效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并利用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应用OLS估计法和系统GMM估计法分别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对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取决于教育扩展和教育分配的交互影响,教育扩展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以教育基尼系数代表的教育分配公平水平低于某一临界值为条件,教育分配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也以平均受教育年限代表的教育扩展水平高于某一临界值为前提,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扩展及教育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杜冰青  吕之望  
本文基于CHNS数据建立一个多项Logit模型,分析教育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总体上,教育对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程度越高,收入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越大;不过在更具体的层面上,虽然较高的教育程度可以有效阻止农村居民收入的下滑,但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对收入向上流动的影响却没有对向下流动的影响显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宇  
选择我国1980年~2002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和市场化指数两个变量,运用协整理论的有关方法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市场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两个变量之间具有明显的协整关系,市场化指数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它们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市场化指数变化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而反之不成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欣  
人力资本和收入差距关系一直是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教育和健康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初始收入差距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居民对教育和健康的投资,从而产生人力资本差距,进而对收入差距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并对其相互影响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洁  
我国产业集聚区大多位于东部区域,其产业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而中国的西部区域,情况是截然相反的,相对落后。实施地区平衡计划,需将各种原因划入研究的范围,研究产业聚集度的相应走向,扩大影响范围,开拓扩展力,帮助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整体提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灵芝  马小辉  
本文在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理论基础上,借鉴坎贝尔和曼昆的λ假说理论所运用的分类研究方法,运用2002~2008年分阶层的收入和消费数据,研究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阶层结构和平均消费倾向。研究发现,在整个农村经济内部,收入分配状况比较稳定,收入差距恶化的现象不明显;农村的总体收入水平和消费层次低下,但平均消费倾向较高;农村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高收入户的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效应下的平均消费倾向比较相近。这说明,促进总消费增长,要结合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的事实,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调节收入分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平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也持续扩大,目前已逼近警戒线。为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持续扩大的原因,提出扭转差距持续扩大的对策,本文利用中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方法,对近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农村住户家庭经营收入不平衡和地区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是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主体。近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及时化解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晔  蔺琦珠  张坤  
本文依据收入经济理论,结合中国农村居民的特点,从经济新常态下收入公平视角出发,借助面板数据统计,运用面板门限模型从消费、生产、销售三个角度分析物价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为政府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梅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广东农村居民收入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广东农村居民收人结构构成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其中前两者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要把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作为突破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康慧  张晓林  
引入"农村居民收入质量"视角,在对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充足性、结构性、稳定性、成本性、知识性等5个维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对山西省11个地市的664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质量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变量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解释变量收入的充足性(花销后节余满意度)、结构性(最主要收入来源占比)、稳定性(近三年更换工作次数)、成本性(获取收入的活动范围)、知识性(工作技能水平)对农村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均有影响,基于此,依赖于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拓展农村居民增收的第三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居民就地就业的同时增加了收入来源,提高了收入充足性,降低了收入获取成本,最终可实现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