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8)
2023(5671)
2022(4814)
2021(4416)
2020(3782)
2019(8348)
2018(8361)
2017(15566)
2016(8851)
2015(9931)
2014(9906)
2013(9586)
2012(9153)
2011(8343)
2010(8652)
2009(8236)
2008(8483)
2007(7784)
2006(6974)
2005(6523)
作者
(27798)
(23522)
(23207)
(22093)
(15021)
(11139)
(10431)
(8929)
(8902)
(8554)
(8256)
(7969)
(7918)
(7702)
(7656)
(7145)
(6976)
(6944)
(6905)
(6825)
(6060)
(5955)
(5723)
(5462)
(5455)
(5305)
(5279)
(5176)
(4822)
(4702)
学科
管理(31887)
(31536)
经济(31458)
(27242)
(23989)
企业(23989)
(12440)
(12247)
方法(11791)
数学(9564)
数学方法(9413)
(8913)
(8742)
(8718)
中国(8529)
业经(8502)
体制(7449)
(7354)
财务(7336)
财务管理(7315)
企业财务(6969)
(6949)
银行(6820)
(6571)
金融(6568)
(6515)
环境(6049)
(6026)
技术(5757)
理论(5607)
机构
大学(136726)
学院(133981)
(52223)
经济(51058)
研究(48330)
管理(47589)
理学(40873)
理学院(40318)
管理学(39509)
管理学院(39263)
中国(35804)
科学(30780)
(28910)
(28598)
(26257)
(25620)
研究所(23201)
(21769)
财经(21738)
业大(21470)
中心(20906)
农业(20767)
(19591)
北京(17742)
(17353)
(17282)
师范(17100)
经济学(16477)
(16457)
财经大学(16128)
基金
项目(88979)
科学(70230)
基金(65968)
研究(62246)
(58838)
国家(58384)
科学基金(49310)
社会(40246)
社会科(38001)
社会科学(37991)
基金项目(34696)
(34544)
自然(32711)
自然科(31966)
自然科学(31951)
自然科学基金(31405)
(29561)
教育(29189)
资助(26631)
编号(23472)
(21652)
重点(20838)
成果(20821)
(20262)
(18850)
(18300)
创新(17793)
课题(17484)
教育部(17228)
科研(17089)
期刊
(61535)
经济(61535)
研究(40601)
中国(29732)
学报(26346)
(24932)
(23730)
科学(23051)
大学(19763)
管理(19362)
学学(18825)
农业(16244)
教育(14018)
(13013)
金融(13013)
财经(11659)
(9935)
技术(9887)
经济研究(9168)
业经(9068)
(8146)
问题(7960)
(7712)
业大(7439)
科技(6829)
农业大学(6413)
(6290)
世界(5897)
现代(5880)
理论(5763)
共检索到205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倩  王晗  马赛  胡秋辉  马宁  苏安祥  李辰  马高兴  
【目的】以杏鲍菇多糖(PEP)为原料,探究其基本理化性质和对葡萄糖扩散和吸附能力的影响。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制备PEP模拟消化产物(D-PEP),探究PEP和D-PEP对与糖代谢相关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方法】首先基于前人的研究方法对PEP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评价;然后采用DNS法测定PEP和D-PEP对α-淀粉酶活力的抑制效果,采用对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测定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后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PEP和D-PEP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结果】PEP具备良好的溶解/溶胀性、持水/持油性,且其对葡萄糖扩散和吸附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EP对麦芽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α-淀粉酶没有抑制作用,当PEP浓度为4 mg·mL-1时,其对麦芽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7.20±2.71)%和(78.91±0.51)%。然而消化产物D-PEP对3种酶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 mg·m L-1的D-PEP对α-淀粉酶、麦芽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4.08±1.79)%、(20.58±1.20)%和(95.58±0.12)%。荧光光谱法结果表明,随着PEP和D-PEP浓度增大,α-葡萄糖苷酶的内源荧光逐渐减弱,且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内源荧光淬灭以静态淬灭为主,其结合位点大于等于1。【结论】与PEP相比,D-PEP不仅能抑制麦芽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对α-淀粉酶活力也有显著的抑制效果,D-PEP对淀粉消化酶表现出更好的抑制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糖代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传信  江芸  夏新成  张卫辉  高峰  周光宏  
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方法研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和甘露聚糖酶5种单体酶制剂依次添加或5种单体酶制剂不同配伍比例添加对小麦基础日粮干物质和非淀粉多糖(NSP)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单体酶制剂对提高干物质和NSP消化率具有协同效应,其不同配伍比例与日粮干物质或NSP消化率之间均呈线性关系。各回归方程如下:干物质消化率:y1=-2.75 e-2+18.5 e2x1+46.5x2+11.5 e2x3+47.8 e2x4+2.7 e2x5(R2=0.687*);可溶性NSP(SNSP)消化率:y2=-3.18 e3+19.4 e2x1+4.4 e2x2+13.6 e2x3-2.9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雯   梁文馨   裴斐   苏安祥   马高兴   方东路   胡秋辉   马宁  
【目的】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以杏鲍菇粉和米粉为原料生产杏鲍菇挤压米产品,并分析产品的预测血糖指数,为开发营养全面、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用菌挤压米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测定20%、40%、60%杏鲍菇粉添加量的挤压米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脂肪等基本成分的含量;通过RVA快速粘度分析仪、旋转流变仪对不同杏鲍菇粉添加量的混合粉糊化特性、流变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扫描电镜、色度计、质构分析仪并结合体外消化和感官评价对不同添加量的杏鲍菇挤压米的内部结构、颜色、质构特性、淀粉水解率、预测血糖指数(pGI)、感官评分进行分析。【结果】与空白挤压米相比,杏鲍菇粉的添加使杏鲍菇挤压米的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20%、40%、60%杏鲍菇粉添加使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71.84%、70.19%、96.70%,粗纤维含量分别增加了850%、2350%、3750%,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40.98%、58.96%、66.03%。随着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体系的糊化特性和流变特性均呈降低趋势,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生值逐渐减小,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逐渐降低,典型弱凝胶,弹性占比大,其中20%的杏鲍菇粉添加量最接近米粉的粉质参数。通过扫描电镜发现,与空白挤压米相比,杏鲍菇挤压米横截面孔隙随着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多,结构紧密程度降低,其中20%的杏鲍菇挤压米结构紧密,裂痕少。杏鲍菇挤压米L~*、b~*值显著减小,a~*先增加后减小;蒸煮过后的吸水率、蒸煮损失率随着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膨胀率影响不显著,20%杏鲍菇挤压米的蒸煮特性在添加组中最好。挤压米饭的硬度、弹性、胶着度、咀嚼性随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粘聚性、回复性先减小后增加;淀粉的消化率、快速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预测血糖指数(pGI)也随着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均低于普通大米和空白挤压米;而抗性淀粉(RS)的含量均大于其他两组,且随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20%杏鲍菇挤压米预测血糖指数(pGI)值最低(60.18),相较于普通大米降低了20.60,而且其抗性淀粉(RS)含量最高;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杏鲍菇挤压米饭外观结构、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及综合评分随着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气味评分则是先减小后增加,从得分来看,20%的杏鲍菇挤压米是66.75分,最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结论】20%的杏鲍菇挤压米营养丰富,质构指标适中,预测血糖指数(pGI)60.18,为中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口感味道良好。添加杏鲍菇粉使挤压米的营养价值显著提高,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文飞  陈日春  宋洪波  
采用酶法提取杏鲍菇有效成分,以氨基态氮含量和多糖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酶解过程中的料液比和复合酶组成比例,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酶解温度、酶解pH以及酶的添加量对酶解杏鲍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料液比为1∶20;第一步纤维素酶酶解杏鲍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8.5℃,酶解pH 5.50,酶的添加量0.102×103U.g-1;第二步复合酶酶解杏鲍菇的复合酶的质量组成比例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3∶2,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7.5℃,酶解pH 6.75,酶的添加量4.08×103U.g-1.二步酶解最优条件下,酶解液中氨基酸总含量为5.82 g.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琪  邓媛元  张名位  张瑞芬  张雁  唐小俊  魏振承  池建伟  
【目的】建立超声-微波法连续提取苦瓜皂苷和多糖的优化工艺,并评价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超声-微波法连续提取苦瓜中皂苷和多糖的工艺条件,采用4-硝基酚-2-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测定皂苷和多糖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结果】以含水质量分数13%的苦瓜干为原料,先提取皂苷后提取多糖的条件为,将其粉碎至200目后,以体积分数75%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18,超声-微波协同萃取(50 W,20 kHz)16 min,在该条件下,皂苷提取率达2.51%。提取皂苷后的残渣,继续以水为溶剂,料液比1﹕14,pH 8.0,时间23 min,温度8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浩  魏炳栋  陈群  
为探明黄芪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及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25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0、0.2%、0.4%和0.6%黄芪多糖的基础日粮(分别记为CK和A、B、C组),饲养期为14 d。结果表明,①添加黄芪多糖对7日龄和14日龄肉仔鸡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②添加黄芪多糖对7日龄肉仔鸡肝脏指数和胰腺指数的影响明显(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B组的肝脏指数和胰腺指数与对照差异显著,C组的胰腺指数与对照差异极显著;B、C组的胰腺指数极显著高于A组),但对14日龄的影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③各试验组的胰腺脂肪酶活性和胰腺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勃  宋理平  
配制5组等蛋白质等脂肪,不同淀粉水平(26%、30%、34%、38%、42%)的饲料,网箱养殖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60 d,初始体重为(4.02±0.11)g,探讨其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淀粉含量34%组相对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38%和42%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6%和30%组(P<0.05);34%组全鱼以及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6%、30%和42%组(P<0.05),全鱼以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各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璐  杜双田  金凌云  荆留萍  李慧君  朱永真  王崇鼎  江微  
【目的】研究杏鲍菇的营养生理特性。【方法】以杏鲍菇菌株XBG-01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培养基中菌落的直径及菌丝生长速率,观察气生菌丝的长势,研究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杏鲍菇能以多种单糖、双糖、多糖等作为碳源,其中以果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均较好,最适碳源为果糖;在供试氮源中,杏鲍菇对复合氮源、无机氮源、氨基酸均能利用,其中以蛋白胨为最适氮源,麦芽浸粉和酵母膏次之;无机盐中的1.0 g/L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中6 mg/L维生素B2、烟酸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中8 mg/L IAA、KT,均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勃  王林桂  李二超  
对人工养殖的、不同体长的杂色鲍与九孔鲍消化酶活力大小进行了研究。酶学分析表明,无论是杂色鲍还是九孔鲍,其纤维素酶随着鲍的体长的增大活性逐渐增强;淀粉酶随着其体长的增大活性逐渐减弱;脂肪酶活性均很小;九孔鲍的纤维素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均大于相同体长的杂色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汤伏生  朱晓燕  张兴忠  
本文就鲤鱼肠道细菌对其宿主的影响和细菌淀粉酶对宿主消化的影响作了探讨。从鲤鱼肠道筛选细菌菌株63株,这批细菌中淀粉酶产生菌分布较广,溶血毒素产生菌较少,且产毒素的6株菌无致病性。淀粉酶活力较高的CCI139菌株的淀粉酶和鲤鱼肝胰脏淀粉酶的最适pH和反应产物都不相同。原位酶反应法显示鲤鱼肠道食物混合液及肠壁样品中均有细菌淀粉酶。本文结果证明了鲤鱼肠道有稳定的细菌群落,细菌淀粉酶对鲤鱼消化食物中的淀粉起了促进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冬英  邵宛芳  刘仲华  黄业伟  施兆鹏  
从普洱茶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尿嘧啶和没食子酸,其中尿嘧啶为首次从普洱茶中获得。同时,研究了尿嘧啶和没食子酸对α-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对α-淀粉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结果可为普洱茶降糖降脂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英  邓林燕  朱丽娜  李觅路  
采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鼠曲草提取物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了鼠曲草提取物及其中3个组分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鼠曲草提取物中分离出7个组分,并鉴定出3个组分,分别为3,5–O–咖啡酰基奎宁酸,3,4–O–咖啡酰基奎宁酸,2′,4,4′–三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4′–O–β–D–葡萄糖;当α–淀粉酶质量浓度达到1.67 mg/m L时,鼠曲草提取物、3,5–O–咖啡酰基奎宁酸、3,4–O–咖啡酰基奎宁酸、2′,4,4′–三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4′–O–β–D–葡萄糖的抑制率分别为32.37%、84.53%、63.07%、71.22%,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7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付新华  孙谧  孙世春  
以1龄大菱鲆(Scophalmusmaximus)为研究材料,研究养殖水温下大菱鲆消化酶的分布及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确定饵料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部位和主要消化酶的性质。结果表明,各部位蛋白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pH依次为40℃,2 0;40℃,8 0;60℃,8 0;40℃,8 5;60℃,8 0。18℃养殖水温下,在适宜的pH范围内,各部位蛋白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幽门盲囊、胃、前肠、中肠、后肠;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pH依次为40℃,6 5;40℃,8 0;40℃,7 5;50℃,7 0;40℃,8 0;淀粉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阿力米热·阿布都外力   吉利伟   冯慧勇   卫丁一   海婷玉   万政良   冯浩强   戴小华  
[目的]野山杏作为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多数研究表明野山杏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尤其是其总黄酮成分,但是相关的抗炎机制尚较缺乏。[方法]该研究基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炎症,构建体外细胞炎症模型,以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野山杏总黄酮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实验浓度;分别采用Griess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0、100、200 μg·mL-1野山杏总黄酮作用后各组细胞中NO、TNF-α、PEG2、IL-1β、IL-6、IL-10和COX-2的释放量;RT-PCR分析各组中COX-2、IL-6、IL-1β、TNF-α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印迹实验(WB)观察各组中NF-κBp65、p-NF-κB p65以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细胞活力实验表明野山杏总黄酮在50~200 μg·mL-1内对细胞无毒性作用,为安全浓度范围。野山杏总黄酮可以显著抑制LPS刺激RAW264.7细胞NO释放,且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野山杏总黄酮不同剂量组(50、100、200 μg·mL-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COX-2、TNF-α的mRNA表达,100 μg·mL-1和200 μg·mL-1时显著抑制IL-1β的mRNA表达。蛋白印迹结果表明,经野山杏总黄酮处理可显著下调NF-κB p65、p-NF-κB p65以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论]野山杏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NF-κB/COX-2信号通路减少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良好的抗炎作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廖盛臣   陈凯   高金伟   米海峰   张璐   滕涛   仲为成   习丙文  
为研究黄芩多糖对高脂日粮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氧化损伤的影响,实验选取450尾健康草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投喂基础饲料(ND)、高脂饲料(HFD)以及补充了0.02%、0.05%、0.125%黄芩多糖的高脂饲料(HFD+SBP),养殖草鱼4周后,取样采集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肝脏抗氧化以及肝脏组织病理数据。结果显示:在生长方面,黄芩多糖能抑制脂肪酶活性,显著增强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液总胆固醇(T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脂引起的肝体比(HSI)、饲料系数(FCR)升高以及增重率(WGR)降低。在氧化损伤方面,黄芩多糖能提高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从而缓解了高脂诱导的脂肪变性等肝脏损伤,显著降低了血浆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长期摄入高脂饲料会导致草鱼生长性能下降,引起肝脏氧化损伤;添加黄芩多糖能缓解高脂日粮对草鱼生长、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最适添加量为0.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