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87)
- 2023(3522)
- 2022(3149)
- 2021(2866)
- 2020(2727)
- 2019(5701)
- 2018(5637)
- 2017(10544)
- 2016(5961)
- 2015(6805)
- 2014(6597)
- 2013(6722)
- 2012(6358)
- 2011(5549)
- 2010(5540)
- 2009(5257)
- 2008(5108)
- 2007(4675)
- 2006(4188)
- 2005(3766)
- 学科
- 济(22491)
- 经济(22461)
- 管理(16158)
- 业(16150)
- 企(14184)
- 企业(14184)
- 方法(11550)
- 数学(10053)
- 数学方法(9912)
- 学(8622)
- 财(6310)
- 中国(5833)
- 农(5237)
- 制(4846)
- 业经(4352)
- 贸(4067)
- 贸易(4060)
- 地方(3952)
- 理论(3927)
- 易(3909)
- 务(3714)
- 银(3714)
- 财务(3713)
- 财务管理(3703)
- 银行(3581)
- 企业财务(3553)
- 和(3424)
- 农业(3416)
- 行(3405)
- 融(3332)
- 机构
- 大学(88450)
- 学院(85556)
- 研究(36484)
- 济(30888)
- 经济(30129)
- 管理(28175)
- 中国(27181)
- 科学(26847)
- 理学(24406)
- 理学院(24022)
- 农(23514)
- 管理学(23248)
- 管理学院(23143)
- 所(21091)
- 京(20302)
- 研究所(19673)
- 农业(18838)
- 业大(18394)
- 中心(15979)
- 财(14246)
- 江(14157)
- 院(13972)
- 省(13287)
- 北京(12961)
- 室(12779)
- 农业大学(11954)
- 实验(11687)
- 研究院(11278)
- 科学院(11275)
- 财经(11213)
- 基金
- 项目(62130)
- 科学(47146)
- 基金(45280)
- 家(43907)
- 国家(43586)
- 研究(37065)
- 科学基金(34831)
- 自然(26333)
- 自然科(25727)
- 自然科学(25712)
- 自然科学基金(25289)
- 省(23807)
- 基金项目(23641)
- 社会(22111)
- 划(21765)
- 社会科(20717)
- 社会科学(20705)
- 资助(19518)
- 教育(16905)
- 重点(15055)
- 计划(14991)
- 科技(13923)
- 部(13121)
- 科研(13106)
- 发(12996)
- 编号(12736)
- 创(12466)
- 创新(11741)
- 业(11528)
- 专项(11502)
共检索到132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峻 吴斌 孟平
利用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TDP)测定时间步长10min的杏树蒸腾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到的降水量和果树冠层微气象因子值,分析华北低山丘陵区杏树蒸腾耗水规律及其与降水、微气象因子关系。结果表明:1)杏树蒸腾速率具有明显昼夜变化特征,在夜晚杏树蒸腾速率很低,白天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逐渐增加,气温逐渐升高,蒸腾速率逐渐增强;而后,太阳辐射强度减弱,温度降低,蒸腾速度减小。且在同一生长期内晴、多云天气日的蒸腾速率高于阴天天气日。2)杏树在生长季(4—9月)、非生长季(1—3月、10—12月)蒸腾耗水量分别为294.4、68.4mm,分别占全年的81.1%、18.9%。从4月起,杏树的蒸腾耗水量迅速增加,5月...
关键词:
杏 蒸腾 热扩散植物液流 微气象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宇 李延明 孙林 许蕊 赵松婷 郭佳
基于液流观测数据研究银杏蒸腾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含水率(REW)大于62%时土壤水分对银杏蒸腾无影响,当REW小于62%时限制蒸腾耗水;2)光合辐射(PAR)小于0.39 mmol(m2·s)驱动蒸腾作用,且效果显著,PAR大于0.8 mmol(m2·s)后对银杏蒸腾驱动作用不再增加;3)水汽压亏缺(DVP)对蒸腾是双重作用,当DVP小于3.2 kPa时表现为驱动作用,蒸腾与水汽压亏缺关系可用双曲线函数描述;4)低风速时对蒸腾影响很小,在风速超过4 ms时表现出限制作用。构建植株蒸腾--环境关系模型,模拟计算的小时尺度蒸腾决定系数R2为0.7998,相对偏差为17...
关键词:
银杏 液流 环境因子 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文德 田大伦 项文化
The ICT\|2000TE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 system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ranspiration rate of Cinnamomum camphora and the variation of main ecological factors around canopy layer.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nder full light condition in sunny days, a single peak curve was found in the daily v...
关键词:
樟树 蒸腾速率 林冠层 生态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守家 丛日晨 张宝鑫 古润泽
该文应用热脉冲技术、改良的冲洗法、CI-301测定系统和PSYPRO露点水势仪,对不同程度断根处理的银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断根处理严重影响银杏树体水分状况的变化,土坨直径为胸径的12、10和8倍根处理的树干茎流通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断根处理后枝条栓塞程度增加且差异显著,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对照相比都降低且差异显著;土坨直径为胸径的12和10倍断根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片水势差异不显著,但8倍的断根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片水势差异显著.采取正交试验考察断根、剪叶和喷抗蒸腾剂对银杏枝条栓塞程度影响的主效应并筛选最佳组合,分析结果并结合实际应用情况综合考虑得知,银杏在生长季节移植中采取带10倍胸径土坨、...
关键词:
移植 断根处理 剪叶 抗蒸腾剂 水分状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守家 古润泽 丛日晨 车少臣 高俊平
利用GREENSPAN茎流测定系统监测银杏树干茎流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树干不同高度、不同深度和不同方位的茎流速率存在差异。上位的茎流速率高于中位和下位,但通过上中下位截面的累积茎流通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深度上的茎流速率存在差别,10mm位点的茎流速率最大,20mm位点最小;不同方位的茎流速率是树干南侧最大,西侧次之,北侧最小。使用HOBO气象站同步测定各种气象因子,分析树干茎流日变化、日际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太阳有效辐射、气温和风速是影响茎流的主要气象因子。通过干预处理研究不同的抑制蒸腾措施对树干茎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抗蒸腾剂、摘叶和遮荫处理能有效地降低蒸腾耗水,但摘叶...
关键词:
银杏 树干茎流 热脉冲 蒸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孙惠民 周泽福 于延凤
本研究采用由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时间步长10 min的樟子松蒸腾速率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的冠层微气象要素值,分析了毛乌素沙区20年生樟子松主要生长季节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冠层微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1)樟子松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多云天气日,蒸腾速率日内变化总体呈多峰曲线趋势,单株蒸腾速率(Tr)在4-9月各月白天(6:00-19:00)的平均值为0.36-0.85 L.h-1;晴天日,除9月蒸腾速率日内变化呈多峰曲线趋势外,其余各月总体趋势呈单峰曲线,9月时Tr在10:00左右、13:00左右、15:00左右出现峰值,在 14:00左右出现谷值。4-8月各月日内Tr在10:...
关键词:
毛乌素沙区 樟子松 蒸腾 热扩散植物液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鑫 张金池 谢德晋 庄家尧 邵永昌 张水锋
2012年9月和10月及2013年5-8月,利用树干液流仪和小气象站对南京近郊东善桥林场的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树干液流速率及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分析麻栎林冠层蒸腾量及其对周边环境的降温效应。结果表明:1各月麻栎液流密度均在13:00左右达到最大值,其中8月峰值最高(18.78 g·cm-2·h-1),6月峰值最低(13.49 g·cm-2·h-1);25-10月麻栎林冠层蒸腾总量为237.52 mm,7月冠层蒸腾量最高(50.46 mm),10月冠层蒸腾量最低(29.86mm);37月的蒸腾耗能量与太阳辐射能量值最高,分别为154.97 MJ·m-2,489.65 MJ·...
关键词:
森林水文学 麻栎林 冠层蒸腾 降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丛军 程娟 丁访军 周汀 谭正洪 崔迎春
【目的】开展茂兰喀斯特森林优势树种的水分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深入认识喀斯特原生林的水文生态过程和稳定性维持机制,为岩溶地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和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TDP)对喀斯特森林6种树种树干液流连续监测,结合电子显微镜观测叶片气孔特征,同步测定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降水量环境因子,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不同时间和季节尺度下植物蒸腾特征对叶片气孔及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1)不同树种的日均蒸腾速率呈青冈栎582.61±42.01 g/(m~2·h)>柿树472.58±73.05 g/(m~2·h)>朴树365.98±17.14 g/(m~2·h)>光叶山矾309.22±50.03 g/(m~2·h)>刺楸269.08±62.42 g/(m~2·h)>小花梾木181.42±35.80 g/(m~2·h);2)月蒸腾量表现为常绿树种大于落叶树种,观测季节月蒸腾量表现为青冈栎>光叶山矾>小花梾木>朴树>柿树>刺楸。3)气孔密度大小为青冈栎>柿树>朴树>光叶山矾>刺楸>小花梾木,不同树种之间的气孔密度呈显著差异(P <0.01),表明气孔密度越大,蒸腾速率越强,其中光叶山矾、青冈栎、柿树和小花梾木的蒸腾速率对气孔密度的响应最强。5)气象因子对树种的气孔密度影响不明显,但对气孔长度或宽度产生显著影响。【结论】叶片气孔形态特征及气象因子共同调节树种蒸腾速率,有较高气孔密度的树种抵御水分胁迫的能力较强,可作为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的优选树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金廷 尹立河 董佳秋 张俊 马洪云 王晓勇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地下水浅埋区沙柳蒸腾对降水的响应,为确定该地区植被用水来源提供依据。【方法】2011-05-29-07-13,在毛乌素沙地海流兔河流域,运用包裹式树干径流仪测定沙柳枝条的蒸腾量,并监测同期的气象要素、土壤含水率及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基于监测数据,分析沙柳蒸腾量在降水过程中的变化及蒸腾量与降水量、土壤含水率和地下水水位的相关性。【结果】1)降水过程中净辐射迅速减小,导致沙柳蒸腾量迅速减少甚至为0。2)降水后的沙柳蒸腾量较降水前有所增加,但最大蒸腾量出现的时间不同,且蒸腾量与降水量之间呈非线性关系。3)沙柳潜在蒸腾量解释了65%的蒸腾量变化,表明沙柳蒸腾主要受潜在蒸腾量的控制。...
关键词:
沙柳 蒸腾作用 降水 地下水 毛乌素沙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庆福 孟平 张劲松 高峻 李春友
于2007年主要生长季(4—9月),采用热扩散(TDP)技术测算了华北平原农田24年生毛白杨防护林带的蒸腾速率,分析了毛白杨蒸腾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晴天日和阴天日,毛白杨蒸腾速率的日内变化都为单峰曲线趋势,而在多云日受太阳辐射剧烈变化的影响,为多峰曲线趋势。在4、5、6、7、8、9月份晴天日的单株日平均蒸腾速率分别为5.44、7.84、8.05、7.87、7.26、7.17 L.h-1,在多云日分别为4.10、5.87、6.84、6.68、6.49、5.88 L.h-1,在阴天日分别为4.33、3.56、4.14、5.90、3.39、2.66 L.h-1。(2)毛白...
关键词:
毛白杨防护林带 热扩散式技术 蒸腾速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道枝 康绍忠 张建华 姚立民
采用热脉冲技术 -微型蒸渗仪和水量平衡原理 ,测定和计算了树体大小不均匀的苹果树蒸发蒸腾及其组成 ,利用冠层分析仪测定了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和计算的蒸发蒸腾量之间的偏差很小 ,最大偏差不超过 10 %。在夏季 ,蒸发蒸腾主要由果树蒸腾组成 ,而在春季和秋季 ,刚好相反。作物系数 (Kc)和叶面积指数成线性关系 ,依据这一关系可以用普通的气象资料计算苹果树的蒸发蒸腾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奉觉 郑世锴 巨关升 吴衍德
1989—1991年,分别在山东(I-69杨)与宁夏(合作杨)人工林中,用五种方法(整树容器法、热脉冲法、快速称重法、稳态气孔计法和微气象法)进行了蒸腾耗水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以整树容器法测定的单株日耗水量为100%,则水分饱和下快称法相应值为130%—140%;气孔计法值为291%;热脉冲法值为90.14%。2.以热脉冲法测定的日耗水量为100%,则快称法的测值为88%(六年生树)与112%(二年生树)。3.气孔计法测值高于快称法,在宁夏干旱地区为后者的130%—190%,在山东较湿润地区为240%—320%。4.微气象法中午蒸腾值十分接近整树容器法与热脉冲法,其误差小于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文君 舒德远 李成龙 崔迎春 刘延惠 吴鹏 侯贻菊 丁访军
使用热扩散液流探针,于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连续测定茂兰喀斯特森林宜昌润楠的树干液流,同步测定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风速等环境因子,分析不同天气、季节、时间尺度下宜昌润楠蒸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宜昌润楠树干液流速率呈现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各季节日间树干液流速率平均值分别是夜间的8.95倍、14.32倍、10.0倍、5.24倍;不同天气下宜昌润楠日蒸腾速率(g·m-2s-1)依次为晴天(41.93±1.43)>阴天(12.73±0.63)>雨天(8.82±0.29);宜昌润楠日均蒸腾量为(5.75±0.31)kg/d,各季节日均蒸腾量(kg/d)表现为夏季(7.57±0.57)>秋季(6.75±0.72)>春季(4.00±0.54)>冬季(2.35±0.20);小时尺度上,各环境因子对蒸腾影响最大的是太阳辐射,影响最小的是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其中直接影响因素是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除雨天外),间接影响因素是风速(晴天、阴天)和太阳辐射(雨天);日尺度下因季节不同主要影响因子不同,月尺度下主要影响因子只有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影响蒸腾的因素减少,且月尺度下环境因子对蒸腾的解释程度最高(78.9%)。各环境因子对蒸腾量的影响程度随天气条件、昼夜、季节、时间尺度等不同而不同,在任何尺度下太阳辐射都是影响蒸腾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龙 姚云峰 郭月峰 祁伟 尉迟文思 韩兆敏 董晓宇
为探究沙棘的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砒砂岩区典型造林树种沙棘为研究对象,采用SF60茎流计于2016年8月9—15日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蒸腾速率进行监测,并同时结合HOBO小型气象站监测相关环境因子,对沙棘液流蒸腾速率及其与周围环境因子的连日变化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沙棘的液流蒸腾速率表现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的蒸腾速率远高于夜间,夜晚有微弱的稳定的树干液流存在,呈双峰曲线趋势;2)沙棘树种液流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连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并且昼夜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且存在时滞效应,液流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有密切的联系,同太阳辐射、空气温度、风速、10cm地温、水汽压亏缺环境因子呈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3)沙棘液流蒸腾速率与各环境因子回归方程为Vs=-0.007-0.004V-0.025T_b+0.679VPD+0.155Rs+0.011RH+0.207T_a,其中Vs为液流蒸腾速率,kg/h;V为风速,m/s;T_a为空气温度,℃;VPD为水汽压亏缺,kPa;RH为空气相对湿度,%;Rs为太阳辐射,W/m~2;T_b为10cm土层地温,℃,决定系数R~2为0.971。
关键词:
沙棘 蒸腾速率 砒砂岩区 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