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6)
2023(2798)
2022(2371)
2021(2136)
2020(1914)
2019(4178)
2018(3982)
2017(7148)
2016(4246)
2015(4796)
2014(4560)
2013(4724)
2012(4560)
2011(4215)
2010(4223)
2009(3954)
2008(3902)
2007(3572)
2006(3170)
2005(2948)
作者
(17750)
(14965)
(14646)
(14003)
(9519)
(7327)
(6686)
(5860)
(5815)
(5453)
(5303)
(5170)
(5032)
(4991)
(4848)
(4678)
(4667)
(4570)
(4510)
(4462)
(4162)
(4020)
(3757)
(3468)
(3456)
(3444)
(3421)
(3369)
(3218)
(3149)
学科
(14421)
经济(14400)
管理(8852)
(8130)
方法(7238)
(7177)
(6469)
企业(6469)
数学(6407)
数学方法(6306)
中国(3998)
(3576)
(3486)
(3033)
业经(2816)
及其(2781)
(2777)
(2638)
(2504)
贸易(2503)
(2436)
农业(2386)
(2308)
水产(2306)
金融(2305)
(2281)
虫害(2278)
地方(2181)
理论(2166)
银行(2148)
机构
大学(65890)
学院(63772)
研究(31036)
(24770)
科学(24695)
中国(20954)
(20474)
农业(20352)
经济(19906)
(19459)
研究所(18215)
业大(17479)
管理(17069)
(16112)
理学(14406)
理学院(14119)
管理学(13520)
管理学院(13445)
(13140)
(13039)
中心(12888)
农业大学(12751)
实验(12236)
(11875)
实验室(11802)
(11589)
重点(11189)
(11088)
科学院(10848)
技术(10028)
基金
项目(47966)
(34758)
科学(34699)
国家(34533)
基金(33955)
科学基金(26341)
研究(24994)
自然(20926)
自然科(20444)
自然科学(20425)
自然科学基金(20059)
(19628)
(17753)
基金项目(17101)
资助(15339)
社会(13724)
计划(13577)
科技(13452)
社会科(12890)
社会科学(12885)
重点(11893)
教育(11307)
专项(10569)
科研(10457)
(10179)
(10106)
(10003)
(9626)
(9584)
创新(9152)
期刊
学报(25423)
(22399)
(21658)
经济(21658)
科学(18266)
大学(17192)
学学(16545)
研究(16466)
中国(15767)
农业(15181)
业大(8415)
(8387)
管理(7353)
农业大学(6924)
(6678)
林业(6443)
(5615)
教育(5049)
中国农业(4953)
自然(4679)
(4515)
金融(4515)
科技(4341)
自然科(4311)
自然科学(4311)
技术(4067)
经济研究(3983)
财经(3771)
(3562)
农林(3508)
共检索到99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俊环  孙浩元  Boris Krska  杨丽  姜凤超  张美玲  王玉柱  
为快速检测引进杏资源是否携带李痘病毒(PPV),并从国内资源中筛选抗PPV材料,通过RT-PCR和荧光定量PCR 2种方法的比较验证,确定了RT-PCR为快速、准确、经济高效检测杏PPV病毒病的方法,并明确了PCR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的具体参数。扩增体系为20μL,包括10×Buffer 2μL、25 mmol/L Mg~(2+)1. 6μL、10 mmol/L d NTP0. 4μL、0. 5 U/μL Taq酶0. 2μL、上下游引物各0. 4μL、模板c DNA 1μL、dd H_2O 14μL。RT-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5 min,然后以94℃变性45 s、55℃退火30 s、72℃延伸45 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利用捷克孟德尔大学园艺学院构建的杏PPV抗性分离F1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和集团分离分析法(BSA)相结合的策略,首先在抗PPV和易感PPV的对等基因间进行多态性标记的筛选,初步筛选得到6个SSR位点(PGS1. 23、PGS1. 24、Pa CITA5、UDAP-414、Pchcms4和Pchgms4)在两亲本间和2个对等基因池间的多态性是一致的,并进一步在F1分离群体间进行复选和验证,最终筛选到1个与PPV抗性性状连锁程度较高的SSR分子标记PGS1. 23,此标记检测杏资源分离群体PPV抗性的符合度达到了78. 3%。进而利用该标记在37份我国杏种质中进行了PPV抗性评价,结果筛选出了5份抗PPV的杏资源,分别是菜籽黄、杨继元、垂枝山杏、大早熟和媳妇杏,为今后杏的抗PPV育种提供较好的亲本材料,也为进一步挖掘抗PPV基因的深度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娜  陈国强  张敬友  范红结  
根据GenBank发表的猴痘病毒(AF380138)F3L基因全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建立了F3L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从人工合成的猴痘病毒F3L基因片段(48 048~48 509 bp)扩增典型的"S"型曲线,25μL反应体系检测灵敏度可达6.8拷贝,但不能从鸡痘、山羊痘等病毒中扩增出相应的扩增曲线。结论:本方法可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猴痘病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英  牛建新  
【目的】搞清苹果茎痘病毒在梨树组织中的分布,为茎尖脱毒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库尔勒香梨茎尖、叶片为材料,利用非放射性标记物地高辛(DIG),通过RT-PCR反应体系,合成了苹果茎痘病毒的cDNA探针,利用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对该探针特异性及灵敏度进行验证。研究制作了适合原位PCR及原位杂交的石蜡切片,利用原位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IS-RT-PCR)技术检测石蜡切片组织中苹果茎痘病毒RNA的定位及分布,并对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梨树中的苹果茎痘病毒RNA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叶片的叶肉细胞、茎尖的外围皮层组织及相应的初生维管束。蛋白酶K消化时间以20 mi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蕊  韩雪纯  李晴  陈招荣  
为了调查天津地区种植梨的已知病毒病的发病情况,以雪花梨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对梨的嫩叶进行总RNA提取,并通过RT-PCR对天津3个地区70株不同品种的梨树所带的潜隐性病毒进行鉴定,包括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苹果茎痘病毒(ASPV)、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凹果类病毒(ADFVd)。结果表明,改良方法 1-巯基乙醇法是提取梨叶片总RNA较为理想的方法,可获得的RNA杂质含量较少,总RNA得率较高,平均质量分数可达73. 880μg/g,获得的总RNA符合后续试验要求;利用RT-PCR法在70个检测样品中,上述5种病毒病的平均发生率依次为47. 1%,11. 4%,10. 0%,8. 6%,1. 4%,复合侵染率平均为28. 6%,种植年份越高的植株带毒率越高,不同品种对病毒的敏感性也不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地区梨病毒病发病普遍,其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是主要带毒种类,而且具有一定比例的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梨树种植管理水平低,地区间梨树引种缺乏规范的检测监控均可导致梨病毒病的发生和扩散,这对于天津梨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红英  黄青云  崔保安  李新生  管倩  刘金朋  
为构建表达鸡IL-18的重组禽痘病毒,将含痘病毒启动子LP2EP2驱动的鸡IL-18基因插入到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SY681/ChIL-18。将pSY681/ChIL-18转染已感染亲本禽痘病毒S-FPV-017株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使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与禽痘病毒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产生表达鸡IL-18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ChIL-18。在含有X-gal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进行蓝斑筛选后,对重组病毒rFPV-ChIL-18又进行了多次蚀斑克隆。以重组禽痘病毒DNA为模板,利用鸡IL-18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出1条约0.6 kb的带。收集含鸡IL-18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清  曹孟籍  王雪峰  李中安  唐科志  周常勇  
【目的】探寻一种快速、简便、灵敏而可靠的检测植物组织和单头蚜虫中柑橘衰退病毒的方法。【方法】运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反转录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nested-PCR)、印记捕获反转录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print capture reverse transcription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T-nested-PCR...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传贵  田砚亭  罗晓芳  
该文以优系短枝富士为主要试材,采用木本指示植物和间接酶联免疫(PAS-ELISA)两种方法,对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LSV)、苹果茎沟病毒(SGV)和苹果茎痘病毒(SPV)进行了检测.试验表明,俄罗斯苹果R12740-7A、司派227和弗吉尼亚小苹果3种指示植物可作为上述3种潜在病毒的鉴定植物.植物生长状况对鉴定结果有重大影响.间接酶联免疫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该试验所用最佳抗体工作浓度CLSV:第一抗体1/6000,第二抗体1/2000;SGV:第一抗体1/5000,第二抗体1/30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利利  孙国珍  王勇  高苇  张春祥  张安胜  竺晓平  
为明确2014年夏天在天津番茄种植区采集到疑似感染番茄褪绿病毒的番茄样品的侵染病原,利用To CV外壳蛋白和热激蛋白的特异引物进行反转录PCR(RT-PCR)检测,分别扩增得到特异核苷酸片段。序列分析表明,HSP70核苷酸序列与已登录的番茄褪绿病毒日本分离物Tochigi(AB513442)相似性为99.5%,CP氨基酸和核苷酸序列与已登录的番茄褪绿病毒日本分离物Tochigi(AB513443)相似性分别为99.2%和99.3%,表明天津地区的番茄受到To CV侵染,且天津与日本To CV分离物序列相似性最高。由于调查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生普遍,针对To CV阳性样品利用TYLCV特异性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杰  王军  周彤  陈志德  仲维功  
为了明确江苏新发生的矮缩病害为水稻黑条矮缩病,采用RT-PCR和序列测定方法对其病原进行了精确鉴定。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信息,设计扩增RNA聚合酶基因、外壳蛋白基因和RNA沉默抑制子基因以及核心蛋白基因部分编码区的4对引物,提取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水稻植株总RNA并进行RT-PCR扩增,可以在感病植株中分别扩增出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基因组特有的4个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来源于江苏南京的分离物的4个基因部分编码片段与已登录的对应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共发现7个碱基的突变。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7个单碱基突变都是同义突变,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根据以上结果确认该病病原为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颜新敏  张强  吴国华  李健  朱海霞  
为探讨鉴别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3株山羊痘病毒和2株绵羊痘病毒进行p32基因和GpCR基因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将获得的p3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陆的羊痘病毒p32基因进行HinfⅠ酶切位点分析表明,所有绵羊痘病毒p32基因在391 bp和691 bp处存在2处酶切位点,而山羊痘病毒仅在688 bp处存在1个酶切位点。将获得的GpCR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31条相应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根据GpCR基因序列信息可将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分成两个独立的进化分枝。这些结果表明,利用p32基因的HinfⅠ酶切位点信息和对GpCR基因进行分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利达  石延霞  谢学文  曹金强  柴阿丽  李宝聚  
为了检测和鉴定我国不同地区番茄上的病毒种类,2015-2018年,在不同蔬菜种植区采集431份番茄疑似感病样品。利用已报道侵染番茄的12种主要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样品进行RT-PCR分子检测与鉴定,结果表明:TYLCV在番茄上普遍存在,检出率为65.20%;而ToCV、TMV、CMV、ToMV、TSWV和PVY侵染番茄相对较少,检出率分别为21.11%,20.19%,17.63%,15.31%,14.15%,11.37%;未检测到TICV、PVX、TYLCVNB和BBWV等病毒。通过对番茄病毒复合侵染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病毒复合侵染率达35.73%,其中2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最多,占复合侵染总比的52.60%;3种病毒复合侵染率占复合侵染总比27.92%;4种及5种病毒复合侵染率略低,分别占复合侵染总比0.65%和18.83%。通过对我国20个地区的番茄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番茄上检出病毒种类最多的为北京地区,检测到7种病毒,其次是山东地区,检测到5种病毒;河南、甘肃及宁夏地区检测到4种病毒;西藏、河北、浙江、陕西、海南地区检测到3种病毒;四川、天津、黑龙江、山西、内蒙古等检测到2种病毒;其他地区只检测到单一番茄病毒种类。同时根据TYLCV和TSWV部分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TYLCV北京分离物(MK336782)与中国湖南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最近,TSWV河南分离物(MK318839)与山东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棋  黄闻霆  池海  王胜男  姜峰  李天忠  程玉琴  
为了评估北京地区梨园健康状况并明确梨树感染病毒和类病毒的主要种类,本研究利用RT-PCR对北京市重要梨果生产区的157份样品进行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和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的检测。RT-PCR的结果表明,ASGV的检出率最高,高达91.1%,其次为ASPV和ASSVd,检出率分别为59.2%和54.8%,ACLSV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为35.7%。统计分析发现,84.7%的梨树样品表现出复合侵染,其中受到ASGV+ASPV+ASSVd复合侵染的样品数量最多,占所检样品数的25.5%;受到ASGV+ASPV或ASGV+ACLSV侵染的样品各占11.5%。同一果园中不同‘京白梨’植株所感染的病毒种类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明确了北京地区梨园感染病毒和类病毒的主要种类,为梨病毒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刚  孙洪磊  于颖  吴玉宝  娄本红  刘思当  
【目的】验证FPV野毒株是否存在REV基因整合现象,初步研究整合毒株致病鸡群REV的抗体变化规律、FPV感染组织细胞的病变及发病鸡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特征。【方法】自泰安及周边地区搜集的9例典型FP临床病例取其病变组织分离FPV,电镜观察FPV形态特征、PCR扩增REV-env和LTR序列、ELISA检测FP发病鸡群血清REV抗体变化特征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鸡的病理学变化。【结果】9株FPV野毒株均有REV基因片段的整合,整合毒株使感染组织细胞的核由原来紧密球状变成较松散的螺旋状;FP患病鸡REV抗体阳性率显著升高;发病鸡除FP的一般病变外,同时显示脾脏、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淋巴组织严重萎缩,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晓华  张香华  李金花  张绮纹  郑先武  
本项研究是以抗杨叶枯病 (Alternariaalternata (Fr.)Keissler)美洲黑杨 (PopulusdeltoidesMarsh .)(♀ )与感病的青杨 (P .cathayanaRehd .) (♂ )及它们的种间杂种F1代和F2 代为材料 ,经室内外人工接种表型抗性鉴定 ,认为美洲黑杨对杨叶枯病的抗性Ala是由 1对隐性纯合基因控制。为进一步识别与Ala抗性基因位点相连锁的标记 ,我们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与BSA(BulkedSegregantAnalysis)分群法结合 ,用 4 0 0个 1 0 mer随机引物 ,分析了大约 4 2 0 0条DNA片断 ,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桂华  韩毅科  孙小红  李淑菊  魏爱民  杜胜利  
【目的】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探讨黄瓜抗病材料鉴定和选择的分子方法。【方法】以黄瓜抗黑星病和感黑星病亲本组合(Q6×Q12)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和AFLP技术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AFLP引物组合E20M64在抗病池和感病池间约130 bp处表现多态性。经F2单株分析,在抗病个体中扩增出了约为130 bp的特异片段,而感病个体无此条带。该特异标记与黑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4.83 cM。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的大小为125 bp,并将该标记转换为了SCAR标记。【结论】提供了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的分子手段,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