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1)
2023(5239)
2022(4553)
2021(4226)
2020(3636)
2019(8134)
2018(8193)
2017(14507)
2016(8484)
2015(9892)
2014(10306)
2013(9955)
2012(9332)
2011(8630)
2010(9050)
2009(8514)
2008(8382)
2007(7996)
2006(7444)
2005(7102)
作者
(27828)
(22850)
(22705)
(21802)
(14528)
(11117)
(10443)
(8874)
(8782)
(8747)
(7963)
(7864)
(7797)
(7475)
(7439)
(7259)
(6957)
(6857)
(6792)
(6778)
(5918)
(5887)
(5754)
(5528)
(5520)
(5363)
(5202)
(5056)
(4875)
(4711)
学科
(28213)
经济(28164)
管理(24030)
(22045)
(17328)
企业(17328)
中国(10806)
(10681)
方法(10062)
(9797)
(8699)
(8518)
理论(7667)
数学(7635)
农业(7555)
数学方法(7431)
业经(7166)
(6640)
银行(6611)
教育(6592)
地方(6489)
(6294)
(5450)
金融(5449)
教学(5403)
(5212)
(5100)
财务(5077)
(5064)
财务管理(5047)
机构
学院(122209)
大学(122136)
研究(45079)
(41268)
经济(39918)
管理(39283)
中国(36169)
理学(31566)
理学院(31141)
管理学(30235)
管理学院(30037)
科学(30020)
(28683)
(25503)
(24695)
(23735)
(22617)
研究所(21941)
中心(21744)
农业(20158)
业大(20033)
(18743)
北京(18686)
(18533)
(17719)
师范(17384)
技术(17005)
(16547)
财经(16386)
(14561)
基金
项目(72762)
科学(54456)
研究(51744)
基金(49215)
(44884)
国家(44418)
科学基金(35913)
(29621)
社会(28753)
社会科(26919)
社会科学(26912)
(25619)
教育(25411)
基金项目(24803)
自然(24768)
自然科(24138)
自然科学(24126)
自然科学基金(23696)
编号(22173)
资助(21868)
成果(19951)
重点(17417)
课题(17204)
(15627)
(14915)
计划(14565)
(14544)
科研(14195)
(13879)
大学(13643)
期刊
(55754)
经济(55754)
研究(39773)
中国(33969)
学报(24872)
(23714)
教育(21858)
科学(20411)
(19604)
大学(18304)
管理(17567)
学学(16632)
农业(15423)
(14022)
金融(14022)
技术(12959)
图书(10303)
业经(9074)
财经(8279)
书馆(8044)
图书馆(8044)
(7890)
经济研究(7851)
(7583)
(7232)
问题(6871)
业大(6777)
职业(6435)
(6358)
论坛(6358)
共检索到209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立鑫  
对李约瑟之谜的已有解释分为工商业畸型论、政经制度缺陷论、文化约束论、人口土地比率决定论、不可逆演化论等五大类。文章认为,要进一步解释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根源,探索范围就不能只局限于在社会系统内部,而是要追溯到自然约束条件的特殊性,这其中尤其要深入探索特殊的自然约束条件下特定社会发展形态形成的深层的系统动力学机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靳清  贾全星  
"李约瑟之谜"的讨论已经很多,虽皆粲花之论,却难成气象。中国与欧洲如此霄壤之别的历史结果背后必然有其支配历史的现象。我们能够想得到的各种现象,比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战争似乎更能担当这一角色,因为它关乎个人、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安全。中国没有先于西方发生工业革命,不是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中国,这个天朝上邦乐于"正其谊","明其道",用朝贡体系襟带四周,所以容易成为"睡狮"。战争对技术的需求是急迫的、大量的、也是苛刻的。战争与技术发明、发现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本文用计量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淀  伍敬群  
本文建立了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增长模型,用以解释李约瑟之谜,即“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西欧”。模型结果显示,在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率越高,技术进步速率越快。不过,到工业革命前夕,技术进步内在机制发生变化,人口增长率与技术进步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却与人口存量呈正相关关系。这一改变是李约瑟之谜的症结所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章家恩,徐琪  
从生态力学角度对生态系统退化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物质实体,它和一般物体一样,也具有运动的特性。生态退化实际上是生态系统从高水平的稳定状态向低水平的失衡状态转化的一种运动形式。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生态质量和生态惯性,当生态系统遭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合力大于生态系统的内在生态阻抗力时,生态系统势必发生运动或"位移"。文中定义了生态质量指数、自然干扰指数、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和生态退化潜势指数,以定量描述区域生态系统退化的潜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洋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重新考察了李约瑟之谜。通过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本文证明 ,初始人口 资源禀赋的差异是造成中国和西欧在 1 8世纪之后的文明分岔的原因。这一理论和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学说是一致的。本文纠正了伊懋可学说中的逻辑错误 ,并发现了形成高水平陷阱的两个重要前提 ,即工业中存在规模经济以及人口增长符合马尔萨斯原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德平  鲍国良  张俊岩  
金融革命对工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英、法、德等国早期的金融革命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形成。因为工业比较利益未充分显现,以及金融剩余虽然存在但被购置土地或进行奢侈性消费等渠道"消耗",导致中国传统农贷制度不可能实现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二元分野及那个历史环节所需要的"金融革命",从而也无法承担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工业转移金融剩余的功能,限制了中国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的突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美玉  
本文通过超边际一般均衡模型论证交易效率的提高将会产生分工,专业化经济程度高于投资品互补经济程度将会产生分工与内生技术进步共同演进,李约瑟之谜的谜底在于分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皮建才  
本文基于对文献的批判性思考,从权威委托机制的视角分析了李约瑟之谜的成因。文章结合权威委托机制的视角批判了当前的两种流行性假说,回答了地理禀赋和地方有地精英为什么不是李约瑟之谜的主要约束。文章认为,权威委托机制是李约瑟之谜的重要谜底,而权威委托机制的不同又是由中央政府面临的约束条件的不同决定的。思考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为了当代中国更好地崛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津津  任保平  
李约瑟之谜不仅是对现代科技起源的诘问,更是文明转换背景下的经济转型问题。本文从路径生成、稳定与分化三个相互继起的环节比较分析了中西方经济转型路径的演化过程,提出"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结构转变"具有多向度机制的解释性假说。研究认为,制度初始禀赋孕育出的经济转型路径生成力量构成制度动态约束条件分叉的动力源,技术层面路径构建力量能否实现对制度层面路径依赖力量的有效冲击是科技分化现象产生的关键,系统内选择机制与创新机制作用下的分化路径组合引起了经济形态与增长表现的分流。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重视创新与选择机制的结构转变效应是历史赋予未来转型挑战的规律性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贾舒宁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立足于可持续的国强民富,结合中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生产技术条件,中国未来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还是应该走"耕地集体所有+小农生产+合作化+政府计划管理和足够补贴"的社会主义道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潮  
"李约瑟之谜"是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率先出现的疑问,实际上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落伍的疑问。财政制度对产权的界定、保障、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是解读"李约瑟之谜"的重要角度。本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川  赵亚奎  
本文以"统一增长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李约瑟之谜"。本文分析指出,传统的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文献大多注重对18世纪以来东西方社会在经济和收入水平上的"大分流"的解释,而忽视对"李约瑟之谜"的另一部分,即近代中国的技术停滞方面的研究。本文以"统一增长理论"为框架,为"李约瑟之谜"进行了全面的解答,不仅分析了从马尔萨斯陷阱到后马尔萨斯阶段人均收入水平演变过程,还以技术抵制为视角给出了近代中国技术停滞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立足于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史研究中"大分流之谜"之中国版本"李约瑟之谜"。在一个周而复始的贫困陷阱中,必须具备形成临界最小物质资本积累的条件以及形成一种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实现创新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否则无法打破贫困均衡陷阱。因此,"李约瑟之谜"可以重新定义为: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未能形成打破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所必需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并将其转化为科学技术创新,以致中国未能成为工业革命的诞生地,错失拥抱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本文揭示欧洲典型的封建制与中国的王朝帝国制的巨大差异,造就了大相径庭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激励机制,尝试为理解"李约瑟之谜"提供了一个经济增长视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云才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 ,探讨了旅游经济系统内在的因果关系、系统响应与过程 ,在此基础上 ,尝试性地建立了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迟英庆  杜妍虹  
知识流程管理的思想方法是知识管理与美国学者哈默教授提出的“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流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是使知识管理从规范性研究进入实证性应用的有益探索。知识流程管理是现代企业“核心能力”战略理论中实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基本理论体系进行分析,有利于揭示其内在的结构关系与动力因子的作用,为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