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6)
- 2023(9208)
- 2022(7651)
- 2021(6766)
- 2020(5504)
- 2019(12030)
- 2018(11628)
- 2017(20732)
- 2016(11522)
- 2015(12661)
- 2014(12152)
- 2013(12188)
- 2012(11944)
- 2011(10904)
- 2010(11285)
- 2009(10293)
- 2008(10287)
- 2007(9258)
- 2006(8491)
- 2005(7871)
- 学科
- 济(47946)
- 经济(47901)
- 业(32565)
- 管理(32075)
- 企(25460)
- 企业(25460)
- 中国(18609)
- 地方(17985)
- 农(15011)
- 技术(14938)
- 业经(13506)
- 学(12658)
- 制(11525)
- 银(11057)
- 银行(11021)
- 方法(10938)
- 行(10745)
- 融(10571)
- 金融(10569)
- 技术管理(10534)
- 农业(10410)
- 地方经济(10092)
- 发(9744)
- 财(9185)
- 贸(9076)
- 贸易(9060)
- 环境(8750)
- 易(8675)
- 数学(8326)
- 数学方法(8221)
- 机构
- 学院(163060)
- 大学(159571)
- 研究(67249)
- 济(64270)
- 经济(62595)
- 管理(55162)
- 中国(50882)
- 理学(45266)
- 理学院(44597)
- 科学(43801)
- 管理学(43716)
- 管理学院(43408)
- 所(36892)
- 农(36669)
- 京(36635)
- 研究所(33312)
- 中心(29457)
- 财(29311)
- 农业(28498)
- 江(28302)
- 业大(27318)
- 省(25227)
- 院(24487)
- 北京(23919)
- 范(23108)
- 州(23005)
- 师范(22800)
- 财经(21465)
- 科学院(21339)
- 技术(20908)
- 基金
- 项目(105384)
- 科学(81389)
- 研究(74911)
- 基金(72377)
- 家(65787)
- 国家(65188)
- 科学基金(53768)
- 社会(45714)
- 省(44887)
- 社会科(43279)
- 社会科学(43272)
- 基金项目(37711)
- 划(37069)
- 自然(34625)
- 自然科(33781)
- 自然科学(33767)
- 自然科学基金(33125)
- 教育(32398)
- 发(30010)
- 编号(29121)
- 资助(28279)
- 创(24917)
- 重点(24855)
- 成果(23983)
- 创新(23644)
- 发展(23555)
- 展(23118)
- 课题(22731)
- 计划(21437)
- 部(20728)
共检索到276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奇志 曹海锋 王玉柱 孙浩元
近20年以来,国外一些研究发现斯氏科(Steinernematidae)和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的昆虫病原线虫作为生物防治制剂不仅能够主动寻找寄主、侵染有害昆虫,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植物线虫。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小杆科、小杆属Rhabditis(Oscheius)的某些昆虫寄生线虫也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关于这些研究国内报道甚少。为便于同行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和资料查询,本文综述了昆虫线虫对植物线虫的抑制作用和影响因素,并对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以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柯宇 巫建军 龙承鹏 曲爱军 王义平
[目的]明晰我国壳斗科植物瘿蜂昆虫种类,为瘿蜂科昆虫的野外采集、快速鉴定、及时预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采集虫瘿和室内饲养,对我国9种常见壳斗科植物上的瘿蜂昆虫种类进行调查与分类鉴定。[结果]危害我国常见壳斗科的瘿蜂科15种,隶属于8属,包括3种中国新记录和12种已知种。[结论]记录了15个种类的寄主、分布范围及虫瘿特征,并提供了12个种类的虫瘿特征照片,明确了大部分瘿蜂昆虫的寄主植物。
关键词:
瘿蜂科 虫瘿 壳斗科 种类调查 生物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圣勇 徐丽荣 李宁 王登杰 雷仲仁
【目的】针对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分析天敌昆虫的多样性特征及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通过筛选和贮存诱集植物上的优势天敌,并构建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评价其对目标害虫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2、2013和2015年分别在河北廊坊和湖北黄冈两试验基地混合种植5种诱集植物:玉米、紫花苜蓿、向日葵、小麦和大豆。通过调查天敌昆虫类群,计算2012和2015年的天敌群落特征参数,并用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天敌群落结构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的关系;2013年通过收集并贮存诱集植物中的优势天敌瓢虫,构建出小麦-麦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向东
植物凝集素及其防卫作用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李向东植物凝集素是植物体内国有的一类蛋白,对其他生物的侵染危害有防卫作用,正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一、植物凝集素的特性植物凝集素是指具有一个以上无催化作用但能与特异的单糖或寡糖可逆结合的结构域的植物蛋白。根据其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艳秋 李宝聚 石延霞 曹远银 陈捷
以烟草悬浮细胞和黄瓜为试材,采用常规试验方法测定防卫反应相关指标,探讨葡聚六糖诱导植物后防卫反应信号传导的途径。结果表明:葡聚六糖诱导后,烟草悬浮细胞在50min时pH值达峰值,为5.75;60min时一氧化氮(NO)含量达峰值,为38.4μmol.mL-1,80min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达到峰值,为3.06U·g-1.FW-1;30min时过氧化氢(H2O2)含量达峰值,为3.8μmol·g-1.FW-1,同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达峰值为129.3U·g-1.FW-1。添加不同抑制剂EGTA、新霉素、氯化锂(LiCl)等测定发现,细胞胞内和胞外Ca2+参与调控葡聚六糖诱导的N...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丽萍 高云霞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文丽萍,高云霞植食性昆虫在取食和产卵之前,首先必须在众多的植物中,找到它的寄主植物,它的取食活动期又必须与植物可供食用的时期相吻合,并且必须选择到植物在特定的发育阶段的组织或器官。那么,昆虫是如何到达和辨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松林 王济虹
本文报道南蛇藤属4种植物——苦皮藤(Celastrusangulatus)、穗花南蛇藤(C.vanioti)、大芽南蛇藤(C.gemmatus)和显柱南蛇藤(C.stylosus)的根皮乙醇提取物对二斑波缘龟甲(Basiprionotabisignsata)、菜青虫(Pierisrapae)和家蚕(Bombyxmori)幼虫拒食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根皮乙醇提取物均表现出显著的拒食作用,比较4种植物的拒食活性差异,其活性大小为:苦皮藤、穗花南蛇藤>大芽南蛇藤>显柱南蛇藤,说明在南蛇藤属植物中除了苦皮藤外,穗花南蛇藤、大芽南蛇藤和显柱南蛇藤也是具拒食作用的杀虫植物资源。
关键词:
南蛇藤属,拒食作用,昆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建珍
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和围食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昆虫蜕皮和生长发育依赖于几丁质合成和降解的精细调控。几丁质代谢酶参与昆虫表皮和围食膜几丁质的形成,在昆虫蜕皮发育等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利用几丁质代谢酶的调控作用研发分子靶标,在植物保护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NA干扰(RNAi)技术作为反向遗传学研究的有效工具,在昆虫基因功能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害虫控制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1-4])。RNAi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昆虫几丁质代谢关键基因生物学功能的解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琛柱 钦俊德
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琛柱钦俊德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是基本的生物组成部分。它们可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生产维持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昆虫作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其中的1/3是取食植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慧 金幼菊 李继泉 陈华君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在植食性昆虫的寄主定向、产卵、聚集、传粉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不仅有助于阐明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 ,也可为提出新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该文介绍了在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定向中起关键作用的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种类、作用方式、有效浓度和距离 ,并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海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燕会 李润植 毛雪 李彩霞
植物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具有至少一个非催化结构域,并能可逆地结合特异单糖或寡聚糖的植物蛋白。自从Stillmark(1888)首次在蓖麻种子抽提物中发现一种凝血因子和Sumner第一次分离纯化到植物凝集素———伴刀豆球蛋白A(ConA)以来,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贝贝 孙伟伟 李亮 董汉松
核质转运过程是真核生物对信号传导进行精密调控的重要途径,核输入载体蛋白(importin,IMP)和核孔蛋白(nucleo-porin,Nup)对此承担重要功能。植物擅长使用这两类蛋白质对抗病防卫反应信号传导进行调控,影响多种激素信号传导通路。水杨酸、乙烯、茉莉酸是介导植物防卫反应的最重要的激素信号,水杨酸信号传导靠含锚蛋白序列的NPR1来调控系统性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并经常与乙烯或茉莉酸对抗,而茉莉酸与乙烯常常协作。已知完全测序的拟南芥基因组至少含有26种IMP基因和18种Nup基因。据他人和笔者最近研究,IMP和Nup基因至少分别有...
关键词:
核质转运 信号传导 防卫反应 植物抗病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