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96)
2022(1103)
2021(997)
2020(932)
2019(2053)
2018(2005)
2017(3383)
2016(2189)
2015(2444)
2014(2545)
2013(2583)
2012(2542)
2011(2317)
2010(2561)
2009(2507)
2008(2539)
2007(2400)
2006(2339)
2005(2389)
2004(2041)
作者
(6472)
(5358)
(5323)
(5206)
(3391)
(2612)
(2451)
(2073)
(2072)
(2051)
(1877)
(1876)
(1809)
(1787)
(1736)
(1692)
(1625)
(1576)
(1565)
(1560)
(1552)
(1365)
(1344)
(1316)
(1298)
(1293)
(1254)
(1210)
(1143)
(1113)
学科
(7005)
经济(6986)
管理(6304)
(5350)
(4377)
企业(4377)
(3146)
中国(3047)
(2822)
地方(2358)
(2323)
(2304)
(2293)
银行(2285)
(2217)
教育(2170)
制度(1868)
(1868)
业经(1840)
农业(1790)
(1746)
方法(1730)
(1729)
理论(1727)
(1656)
金融(1655)
(1549)
税收(1465)
(1443)
组织(1382)
机构
大学(30071)
学院(28917)
研究(10632)
(9824)
管理(9765)
中国(9657)
经济(9438)
理学(7396)
理学院(7295)
管理学(7101)
管理学院(7040)
(6975)
(6886)
(6608)
科学(6330)
中心(5871)
(5535)
(5406)
(5375)
(5156)
(4992)
师范(4951)
研究所(4729)
北京(4692)
(4523)
财经(4419)
银行(4371)
(4148)
人民(4083)
图书(3982)
基金
项目(14882)
研究(11677)
科学(11304)
基金(10029)
(8583)
国家(8463)
科学基金(7039)
社会(6695)
社会科(6287)
社会科学(6287)
教育(5784)
(5675)
成果(5622)
编号(5330)
(4935)
基金项目(4828)
资助(4457)
自然(4339)
自然科(4248)
自然科学(4246)
自然科学基金(4172)
课题(3999)
(3588)
重点(3374)
(3312)
项目编号(3293)
(3193)
(2984)
大学(2935)
研究成果(2916)
期刊
(15354)
经济(15354)
研究(11831)
中国(9712)
教育(6763)
(5685)
(5505)
金融(5505)
图书(5484)
(5134)
学报(5001)
书馆(4702)
图书馆(4702)
管理(4458)
科学(4063)
大学(3755)
学学(2992)
农业(2873)
技术(2821)
财经(2342)
业经(2303)
(2169)
论坛(2169)
(2042)
问题(2001)
经济研究(1841)
理论(1815)
(1808)
职业(1804)
农村(1761)
共检索到59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霍艳芳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作家李开先,也是位著名的藏书家,其藏书宏富,与其戏曲成就一样闻名天下。他的藏书在其死后因家难及国变逐渐流散,家难虽未直接导致其藏书流散,而和它密切相关,家难之后他的藏书即流向朱睦的万卷堂,明末清初社会更替时流向徐乾学的传是楼、毛扆的汲古阁等,重新在私人藏书家手里得以集中。不过,这些藏书最终散佚无存,不仅是藏书界的损失,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而言,也是难以弥合的裂缝。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范青  
陈田为撰《明诗纪事》,曾于其室听诗斋收藏大量明人诗文集和明代史地书。本文主要借助文友堂《贵阳陈氏书目》、文求堂《陈松山旧藏明朝人诗文集》、罗雪堂《贵阳陈田听诗斋所藏明人集目》以及王国维《传书堂藏书志》中涉及陈田的部分,再结合相关人物的文集、书信、日记等史料,详考听诗斋旧藏在书肆、私人藏书家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流散过程。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莫晓霞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访书工作。以三则访书旧事为线索,回顾中科院图书馆采访组工作人员对馆藏历史文献的争取过程,从中学习图书馆前辈争取与建设特色馆藏的经验。同时,梳理访书过程中涉及的满铁调查部资料室、英国皇家协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等三个侵华文化机构的藏书情况、藏书价值及现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蔡银春  
通过访谈著名藏书家章钰的几位后代,获得有关纪录章钰"四当斋"斋藏流传始末的往来家信、日记、照片等第一手资料,结合大量相关文献进行考证和爬梳整理,对章钰去世后其"四当斋"斋藏的流散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追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一民  
随园藏书的聚与散张一民今南京广州路、随家仓一带,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息影之所——随园故址。康熙年间,这里曾是江宁织造曹寅象的花园(相传为《红搂梦》中的大观园).雍正年间,因曹家被抄检而籍役,这所园子就成了继任织造隋赫德的园子,到了乾隆初年,又被官居...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日法  
卧雪庐,袁芳瑛(漱六)藏书楼。对于卧雪庐的藏书,不论是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还是郑伟章的《中国藏书家传略》,苏精《近代藏书三十家》,都语焉不详,因而卧雪庐在私家藏书中的地位不彰。这固然和袁芳瑛来不及釐清所藏文献宝藏、著成目录传世有关,更由于他的后人榆生辈缺乏文化素养、不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千里  章增安  
刘盼遂先生一生藏书十余万卷,尤以"宋版十三经"及明刻秘本、孤本闻名。考查先生藏书来源、藏书取向及藏书用印,可作研究其生平学术的参照。先生藏书的最终下落,未见有学人细心考索;其实他的藏书除散佚焚毁外,尚有诸多善本、孤本归于图书保管部门,对于其流转过程及现今状况,此作简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小燕  
本文回顾了嘉业堂藏书楼藏书的聚积和散失过程,说明近代私人藏书积聚的不易和散失的无奈,同时也说明了嘉业堂主人刘承干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作出的积极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寻霖  
李希圣《雁影斋题跋》与方功惠藏书源流考略寻霖晚清名宿番禺叶衍兰先生曾积三十年之力,搜集清代学者画像,辑为《清代学者像传》一书,其中湖南有善化唐仲冕、邵阳魏源二人。后其孙叶恭绰先生继续捏集,又得二百人,编为第二集,其中湖南有衡阳王夫之、安化陶澍、善化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晓霞  
愚斋藏书是清末著名人物盛宣怀的藏书。由于藏书流散,书目编纂的缺陷以及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学界对其数量一直未有明确结论。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追寻藏书的踪迹,结合文献提供的线索,对愚斋藏书数量进行探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蔡迎春  
[目的/意义]对目前藏书采选机制的形成原因以及对藏书质量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基于目前藏书采选机制的三级控制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图书馆的藏书质量。[方法/过程]对当前图书出版状况和可供书目来源进行分析,探求采选机制对藏书质量影响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文献采选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专业的方法,还要通过经验积累保证采选的质量,从而满足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需求。而一套成熟的采选模式,需要依靠相关制度的完善和经验的积累,从图书的内容和质量两方面去把关。[结果/结论]当前藏书采选机制下,可以通过"馆员选验——专家把关——馆长审核"的三级控制制度对藏书采选质量进行控制,其中馆员和专家主要负责对藏书的内容质量进行把关,而馆长则主要负责对馆藏图书的结构质量进行控制和完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海明  
介绍了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李调元的“万卷楼”藏书始末、藏书类型和藏书管理 ,以及利用藏书著书立说所取得的成就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梁基永  
泰华楼是广州地区现存唯一的古代私人藏书楼,由近代学者李文田建于清代光绪初年,与当时广州一些学者的私人书斋所不同的是,泰华楼采用了模仿江南藏书楼的建筑形式,并且保存了相当数量的藏书楼专用文物。泰华楼的藏书以清代禁毁的明代人文集和西北地理史籍最具特色,虽然大部分今天已难觅踪迹,但是从近代的三种藏书纪事诗中,仍然可以看到泰华楼藏书的面貌。泰华楼所藏劫余书籍,大部分归入各大图书馆中,文章对其中部分珍本也加以考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雁  
文章对《中国近代藏书文化》一书作了介绍和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