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3)
2023(7639)
2022(6487)
2021(5764)
2020(5045)
2019(11262)
2018(11056)
2017(20865)
2016(11124)
2015(12443)
2014(12587)
2013(12289)
2012(11523)
2011(10704)
2010(11216)
2009(10649)
2008(10130)
2007(9037)
2006(8335)
2005(7524)
作者
(33929)
(28630)
(28384)
(26919)
(18209)
(13752)
(12837)
(11212)
(10868)
(10095)
(9948)
(9605)
(9351)
(9082)
(8915)
(8652)
(8276)
(8089)
(8027)
(7861)
(7298)
(6998)
(6968)
(6566)
(6516)
(6454)
(6204)
(6037)
(5942)
(5534)
学科
(75185)
经济(75125)
管理(32529)
方法(28429)
(26809)
数学(25785)
数学方法(25404)
(22613)
企业(22613)
地方(18166)
中国(14137)
(13756)
环境(13186)
地方经济(12756)
(12589)
业经(12168)
(10271)
(9121)
农业(8617)
(8594)
(8495)
金融(8495)
(8353)
经济学(8290)
生态(8104)
理论(8053)
(8052)
资源(7965)
(7593)
银行(7587)
机构
学院(169704)
大学(169437)
(80982)
经济(79536)
管理(65037)
研究(62311)
理学(55911)
理学院(55242)
管理学(54020)
管理学院(53706)
中国(46079)
科学(37376)
(35596)
(33375)
(31829)
研究所(28959)
中心(27452)
财经(26745)
(25853)
经济学(25852)
(25299)
(24130)
业大(24001)
经济学院(22885)
北京(22865)
(22231)
(21469)
师范(21319)
(19694)
财经大学(19679)
基金
项目(112892)
科学(89274)
基金(82505)
研究(80450)
(72901)
国家(71943)
科学基金(61155)
社会(53715)
社会科(51040)
社会科学(51019)
(44592)
基金项目(42675)
自然(38600)
自然科(37593)
自然科学(37582)
自然科学基金(36848)
(36803)
教育(35974)
资助(34993)
编号(30156)
重点(25826)
(25467)
(24616)
成果(23881)
国家社会(22750)
(22592)
课题(21737)
创新(21223)
科研(21158)
教育部(21057)
期刊
(96216)
经济(96216)
研究(51740)
中国(31752)
管理(25267)
学报(25106)
(25001)
科学(24267)
(22945)
大学(19279)
学学(18507)
技术(16238)
经济研究(15908)
农业(15907)
(14127)
金融(14127)
财经(13945)
统计(13140)
业经(12802)
教育(12545)
(12158)
问题(11835)
(11643)
技术经济(11389)
决策(10760)
资源(9396)
(9116)
世界(8736)
(8055)
经济问题(7763)
共检索到259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富炜  谢京湘  聂耿青  
该文在描述李家窑自然、经济和社会特征的基础上,以财务效果的评价为主,以资源利用评价和国民经济影响力评价为辅,对李家窑实施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的效益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文章对李家窑的资金、劳动力和土地三大经济资源进行机会成本分析,并采用群众意见与专家判断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所需的全部参数,编制了该村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现金流量表,以此为依据进行各项评价工作.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这一模式,只要相关政策引导恰当,在黄土高原地区是会有良好而广阔的前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富炜  谢京湘  聂耿青  
该文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为基点,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得失的基础上,阐述了指标体系设立的几个重要原则,并对经济效益评价中的系统观与系统分析问题和商品与产品等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并据此提出了以"投入资金效率"指标为主体,价值化指标与非价值化指标并存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对其是否应计入以及如何计入效益总值作了明确的分析,说明了标准,界定了范围,以确保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斌  李建军  侯小龙  
该文重点分析了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所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阐述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中所考虑各因子的环境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提出,在研究实践中土壤侵蚀量、径流量、输沙量、土壤水分、土壤主要物理性状、土壤养分、植被的生物产量、植被覆盖(或植被指数)等应成为重点分析的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勇  高志义  
中国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发展的必然性任勇,高志义(国家环保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35)(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防护林是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的产物,其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人类对环境危机和森林巨大的生态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守一  王久丽  任勇  包晓斌  
该文在分析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概念的基础上,就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中有关的方法系统进行了论述.所说的方法系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专家系统为核心的系统,其中包括区域诊断、土地评价、林种水平和立体配置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优化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守一  任勇  包晓斌  王久丽  
专家系统是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配置模式中的智能分析部分,旨在解决防护林体系林种的水平和立体配置.该文从专家系统及其在防护林建设中的应用着手,就系统结构、知识库、推理机及其应用作了论述.它为我国林业领域中开发利用专家系统提供了实践经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勇  陆守一  王久丽  高志义  
根据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系统研究的特点,开发出了专家系统工具和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专家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义雄  郑达贤  方祖光  谢皎如  沙济琴  
通过对福建平潭岛木麻黄防护林带生物量、生产力和生态经济效益进行 3a的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木麻黄防护林带现存生物量为 3 5 0 2 5t·hm- 2 ,其净初级生产力为 2 3 91 8t·hm- 2 a- 1 。其有效防护范围为林带迎风面距林带 1 0H和林带背风面距林带 1 5H内。林带风速平均降低 2 4 3 % ,土壤细沙含量平均提高1 1 % ,蒸发量平均降低 1 5 7% ,土壤表层含水量提高 1 1 % ;降水量增加 46 1mm。林带防护范围内大麦产量提高 1 5 % ,大麦千粒重增加 7% ,粗淀粉含量提高 4 8%。表明木麻黄仍是目前我省沿海地区防护林的首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雷孝章  黄礼隆  
通过对长江上游环境背景特征研究,探讨了防护林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并进行防护林体系配置,由此设置生态效益监测体系,以流域为单元,分层研究防护林体系的综合效益。研究表明:防护林体系配置后,坡面径流减少62%,径流含沙量减少69%,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活性均比荒坡高4~5倍;林地地温和气温均比农耕地低2~3℃,相对湿度提高30%~40%;流域的年地表径流减少,森林覆被率每增加1%,年地表径流减少4.1mm,年产沙量可减少5%~7%。生物措施可减少25%的泥沙,工程措施减少29%的泥沙。营建防护林后,经济效益明显:在中、低山区,林地直接经济效益净增值为921.5~992.4元/hm2·a,四川盆地净增值...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树全  陈林武  王江  王鹏  
提出了骨干防护林的涵义、布设原则和依据。把四川盆地防护林体系划分为5个骨干防护林区,并对川江流域骨干防护林进行了布局。提出了骨干防护林建设的要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枫  李生宝  蒋齐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盐池沙区林业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盐池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化模型,提出了盐池县风沙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林种、树种的最优比例。林地面积由原来的6.894万hm2增加到10.905万hm2,固沙林、饲料林、草原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分别占25.68%、20.39%、14.09%、12.09%、10.59%、8.78%、8.3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晓斌  
一、防护林体系研究的辩证发展防护林体系研究的辩证发展是林业生产发展和社会实践需要的结果。生态建设的经济化和经济发展的生态化是人类在发展与环境危机中的文明觉醒,其广泛性和深刻性正不断体现在社会的各行业、各层次。在农业由"传统型"向"生态型"迈进的过程中,林业也由"传统林业"走向"综合性林业"、"生态林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金兆  吴斌  侯小龙  
在详细分析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分布及其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揭示出,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环境效益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位于一定空间部位的防护林,它所发挥的生态环境功能,也都存在着其影响范围;防护林的某种生态环境作用,在不同的区域,所表现出的状态和程度具有不同的性质.该文提出建设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在生态环境上的主要目标是防治昕水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为农业和其他产业提供生态屏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勇  高志义  王久丽  陆守一  
该文根据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提出了其建设优化模式的规划设计方法系统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作了详尽的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勇  高志义  
从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观念的演变、概念、内涵、基本理论基础及其在中国林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等方面,探讨和初步构建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