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8)
- 2023(1998)
- 2022(1300)
- 2021(1191)
- 2020(859)
- 2019(2032)
- 2018(1722)
- 2017(3386)
- 2016(1865)
- 2015(1884)
- 2014(1702)
- 2013(1617)
- 2012(1433)
- 2011(1289)
- 2010(1148)
- 2009(1079)
- 2008(927)
- 2007(860)
- 2006(806)
- 2005(729)
- 学科
- 济(6769)
- 经济(6757)
- 业(5355)
- 管理(3993)
- 农(3980)
- 农业(3127)
- 企(3121)
- 企业(3121)
- 业经(2854)
- 中国(2481)
- 地方(2228)
- 收入(2033)
- 贸(1984)
- 贸易(1984)
- 易(1971)
- 产业(1957)
- 财(1810)
- 分配(1678)
- 信息(1645)
- 总论(1611)
- 信息产业(1605)
- 制(1562)
- 电子(1263)
- 网上(1245)
- 网上贸易(1245)
- 银(1191)
- 银行(1191)
- 行(1147)
- 发(1111)
- 地方经济(1095)
- 机构
- 学院(21736)
- 大学(20458)
- 济(9185)
- 经济(8995)
- 研究(7613)
- 管理(7481)
- 理学(6363)
- 理学院(6287)
- 管理学(6184)
- 管理学院(6142)
- 中国(5878)
- 财(4132)
- 科学(4028)
- 京(3819)
- 中心(3720)
- 范(3572)
- 师范(3560)
- 农(3551)
- 所(3462)
- 财经(3207)
- 研究所(3113)
- 江(3083)
- 经济学(3010)
- 经(2930)
- 院(2856)
- 师范大学(2824)
- 经济学院(2720)
- 州(2702)
- 业大(2697)
- 农业(2617)
共检索到33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祯 郭远鹏
变化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难题。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化等理念的冲击下,传统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以转型为核心的重组与洗牌,谋求变化,追求企业转型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家们的一种共识。
关键词:
李宁 转型困境 品牌定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大勇 余泳泽 陆晓召
本文通过产业价值链分析,指出在原有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下,中心、外围国家的产业人才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明显的不匹配。对此,本文运用均衡匹配搜寻模型,以产业因素变量和搜寻成本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将就业匹配变量内生化,运用比较静态方法分析表明:提升产业适应系数、降低搜寻成本可以提高搜寻效用。产业转型是中心、外围国家分别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达国家进行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从依靠要素投入到依靠生产效率提高转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祝继高 齐肖 汤谷良
本文以中国远洋、尚德电力和李宁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财务困境企业的应对措施,并从产权性质和政府干预的视角进行了解释。本文发现,为了应对财务困境,企业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公司治理重组、战略和运营重组、资产重组和财务重组。在重组中,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关联交易等非市场化手段,而民营企业更注重公司战略和经营策略的调整。国有企业的财务困境应对成本要显著小于民营企业。对于财务困境企业,政府干预体现为"支持之手"。政府干预的"支持之手"不仅体现为国有企业中的预算软约束,也会对民营企业发挥作用。但是,投资者对政府干预导致民营企业应对财务困境措施的非市场化反应消极。
关键词:
财务困境 产权性质 政府干预 案例研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锐
公司利润大幅下滑,西班牙授权商破产倒闭,高层班子大换血……由"体操王子"李宁一手创建的李宁公司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危机。虽然李宁已经迈开了以降低产品成本结构、加强组织执行能力和改善供应链管理营销以及再造营销与产品规划模式等为内容的改革步伐,但人们依然为曾经试图打造民族体育产品品牌的李宁公司能否再现往日雄风捏了一把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道志
过去成功的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前进的桎梏。也许,只有忘记荣耀,放下身段,抑或有二次创业的决心,才能让"李宁"这个品牌重新闪耀。李宁公司在成立初期,凭借经营运动服装逐渐起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忠诚的消费者,成为国内运动品牌的领头羊。随着国际知名品牌的进入和本土"草根"品牌的崛起,"李宁"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公司经营的各种弊端也逐渐显现。为了重回事业巅峰,"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晓 赵自伟 付焕芹
铸造产业是禹州市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在禹州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受经济下行等多种因素影响,铸造业出现了如结构性矛盾突出、规模优势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为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了解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笔者对禹州市铸造产业进行了调查。产业转型的基础和优势一是产业集群形成。禹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小波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突出表现为地位不明、生源不足、质量不高。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具有整体性、内生性的特点,根本原因是文凭至上、学历导向的价值取向所致。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从传统学历导向型向现代学习导向型的转型,是解决当前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菲利普·G·阿特巴赫 张东辉
分析了大学排行榜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大学排名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评估指标的选取、大学的不同定位等,进而指出世界范围内的排名活动会加大英语国家大学的强势,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大学的发展,并认为大学排名活动应以准确的评估和科学的指标体系作为基础。
关键词:
大学排名 评估 指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燕 张龙林 付春光
转型国家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型过程中面临困境与危机,转型期间的执政秩序、公民社会与市场交易的综合性作用造成转型国家的治理混乱。对转型困境的分析表明,造成这一困境既有来自于客观的历史约束的原因,也有来自于转型国家政府转型战略选择失误的主观原因,同时也有特权阶层干扰的影响因素存在。中国的改革绩效表明了保持政府主导在制度体系转换过程中的重要性。中国采用渐进式转型战略,通过适时调整的改革目标、切实决策与积极的公共政策保证了制度转换的秩序与稳定,有助于消除转型困境,增进变革动力。
关键词:
转型国家 制度困境 中国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海迪 张啟智
在辽宁文艺事业发展中,文艺期刊是一支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文艺期刊普遍发行量骤减、影响力降低。调查表明,《鸭绿江》《当代作家评论》《艺术广角》等14种辽宁文艺期刊普遍存在资金捉襟见肘、人才青黄不接和地位边缘化等问题。新媒体时代,传统文艺期刊渐趋小众化、专业化,但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意义。为此,要增加对辽宁省文艺期刊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人才环境、建立期刊联盟和扩大发行范围等,从而促进辽宁省文艺期刊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平 孙萍 王亮
认为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着结构欠缺完整性、学生规模小,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师资力量相对匮乏,教育对象质量参差不齐,培养环节有待完善的困境。提出了夯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地位,以区域经济需要助推教育规模结构合理发展,理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有效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力量,优化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过程等措施。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教育管理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久波
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辽宁省的数学乡村建设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网络化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过程,为助力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辽宁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帅
20世纪中叶之后世界各国的资源型地区普遍面临着诸如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转型艰难、社会矛盾突出、贫富悬殊加大等困境,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成为了这些地区治理的关键。中国的资源型地区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转型发展道路艰难。新时期资源型地区在治理过程中应当尤为重视资源型企业、地方政府和居民三者之间的良性协调互动关系,真正实现政府监管、企业出资、居民参与的有机结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方婷婷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乌克兰危机之后,俄罗斯再次陷入经济困境,同时也暴露出其内部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结构性问题。虽然政府一直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未能实现。就目前的俄罗斯来说,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相结合的经济结构转型模式更为适合,但向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却依然举步维艰。
关键词:
俄罗斯 经济转轨 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继康
在国民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地区未能依据本地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来选择不同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而是背离区域产业合理分工的规律,片面追求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从而导致“大而全”、“小而全”、自我循环、自我封闭的趋同型产业结构。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能力人为闲置,社会资源严重浪费。从微观企业运行的视角来看,区域产业结构同化,一方面导致不同地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致使不少产品供过于求,产销率持续下降,最终形成企业生产能力的闲置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