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9)
2023(7196)
2022(6289)
2021(5575)
2020(4845)
2019(11371)
2018(11138)
2017(21773)
2016(11814)
2015(13762)
2014(14109)
2013(14211)
2012(13695)
2011(12787)
2010(13090)
2009(12425)
2008(12260)
2007(11345)
2006(10012)
2005(9170)
作者
(36754)
(31221)
(31034)
(29861)
(19718)
(14802)
(14264)
(12181)
(11575)
(11024)
(10775)
(10193)
(9931)
(9866)
(9745)
(9734)
(9454)
(9185)
(8946)
(8919)
(7831)
(7765)
(7540)
(7178)
(7138)
(7015)
(6760)
(6752)
(6297)
(6156)
学科
(76380)
经济(76327)
管理(31538)
方法(28714)
(28663)
数学(25820)
数学方法(25657)
(22149)
企业(22149)
地方(18452)
中国(15282)
(14975)
(14311)
(12923)
地方经济(12888)
业经(12512)
(10301)
贸易(10297)
(10198)
农业(10053)
(9878)
(9493)
环境(9300)
(8779)
金融(8777)
(8336)
银行(8316)
经济学(8046)
(7953)
(7683)
机构
大学(188047)
学院(187125)
(89837)
经济(88124)
管理(68270)
研究(67278)
理学(58196)
理学院(57514)
管理学(56592)
管理学院(56233)
中国(50093)
科学(39845)
(39089)
(38154)
(35206)
研究所(31856)
(31742)
财经(30554)
中心(30108)
经济学(29459)
(28863)
(27476)
业大(26730)
经济学院(26393)
农业(24993)
北京(24923)
(24225)
师范(24027)
(23048)
(22347)
基金
项目(115623)
科学(89907)
研究(84454)
基金(83106)
(71684)
国家(71100)
科学基金(59835)
社会(54822)
社会科(51911)
社会科学(51892)
(45184)
基金项目(43785)
教育(38429)
(37515)
自然(36731)
自然科(35814)
自然科学(35800)
自然科学基金(35156)
资助(34686)
编号(34059)
成果(28302)
(26568)
重点(26238)
(26117)
课题(23598)
(23222)
国家社会(22685)
教育部(22376)
科研(22022)
大学(21933)
期刊
(105475)
经济(105475)
研究(58665)
中国(34046)
(30215)
(28662)
学报(28563)
科学(25829)
管理(24204)
大学(21289)
学学(20223)
农业(18879)
经济研究(17942)
技术(16754)
(16740)
金融(16740)
财经(16501)
教育(15839)
业经(14758)
(14357)
问题(14006)
技术经济(11934)
统计(10953)
(10717)
(10032)
世界(9676)
商业(9500)
(9318)
经济问题(9112)
理论(9034)
共检索到285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民  
李大钊对经济的深刻认识主要有:一切生活的条件以经济生活的条件为根本;其他一切问题的解决以经济问题的解决为根本;在解决经济问题时,尤以土地问题的解决为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经济思想则主要体现为对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状况及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论说之中。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董平均  李银  
唯物史观是李大钊教育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基于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认识,李大钊不仅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历史性和可变性,而且揭示了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又具有"培根固本"的重要作用。他主张在改造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普及国民教育,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栋梁之才,用民主精神、科学知识改变愚昧落后的社会现状。李大钊的教育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活动,对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为现代中国教育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雨绵  王治江  
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早期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影响,提出了“调和论”,显现出宜人性、内倾型的人格及道义、民主、博爱、勇担的精神,诠释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立场。李大钊的教育思想就蕴含在他的文艺思想中,并通过文艺理论表现出来。进一步研究李大钊的文艺思想,有利于牢牢把握李大钊的教育思想立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勇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三次重要论战对中共建党而言,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李大钊作为论战主将发挥了先锋模范和核心骨干作用,无疑成为持守马克思主义方最杰出的代表。此期间,在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进程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桉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明教育现象、性质和任务的教育家。他关于教育改革必须与社会的改革相联系、坚持"庶民方向"和"走庶民道路"、采取工读耕读等用灵活多样办学形式的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对建立适应与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以职业教育促进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谭丽旭  
李大钊图书馆理论中的许多主张超出了他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思想水平 ;这些主张不仅符合近代中国图书馆实际情况 ,反映了近代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且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永佶,王郁芬  
为了解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必要对中国共产党的两位创始人李大钊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宣传,及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对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作一个历史的考察。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雄青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梳理总结李大钊开创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在述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其制度、管理方式、经典馆藏开创的内涵,进而阐发对当下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启示:以人为本,赋能新时期图书馆的制度创新;与时俱进,赋能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思想引领,赋能新时期图书馆先进文化传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学军  
李大钊是中共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主张"灵肉一致"和"物心两面"的社会改造观。早期他受托尔斯泰人道主义和泛劳动主义的影响,主张道德革命和精神改造,号召青年发扬劳动主义,到民间去与农民为伍。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李大钊也主张物质改造运动,但他认为物质改造和阶级斗争仅是手段,最终还是要达到互助和人道主义的精神目标。李大钊后来虽也提出"工人政治"的表述,也领导了中共的工人运动,但随着都市工人运动的失败,他较早提出中国革命应依靠农民、应到农村开展农村革命。深入研究李大钊的思想,对我们理解以无产阶级为基础的中共,从城市革命转向农村革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顾烨青  郑锦怀  
《美国图书馆协会世界图书馆与情报服务百科全书》收录了两位并非长期专门研究中国图书馆史的美国学者撰写的李大钊词条,将其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李大钊凭借其他中国图书馆人物无可比拟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得以入选。通过对该词条内容和之前相关论文及其参考文献的解读,文章认为这两位美国学者之所以将李大钊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是因为他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基地,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图书馆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引领民众树立了开创性典范。文章进一步梳理中国图书馆界对李大钊的评价和对"之父"誉称标准的探讨,分析李大钊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对比同时期其他中国图书馆学人,认为李大钊属于第二层次的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距第一层次的真正的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尚有差距。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宇文利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作为教育者从事革命事业、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典范。李大钊教育思想主要有:教育革命、读书救国,唤起民众、张扬精神,关爱青年、寄望未来。回望百年党史,学习李大钊的教育品格,要从矢志励行、知行合一的教育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和自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南云僧  
借助一个案例,引出法学和经济学交叉的法经济学理论;经过对法经济学理论起源、发展和研究成果的梳理,抽象出法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和核心思想。通过对案例中各角色在经济活动中的付出—收益分析,说明了什么样的经济活动是有效率的,应该怎样做才能鼓励有效率的经济行为发生,亦即对法经济学制度设计的思想进行了解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超愚  
0.本文运用速度经济(economies of speed)概念,用以描述在我国宏观经济层面上经济效益顺周期运动现象。 本文是在总供给总需求分析理论框架支持下实证研究我国速度经济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需求管理影响的初步尝试。本文首先通过对国有工业速度与效益关系的周期分析,给出速度经济的存在性证明和经验特征;其次,证伪解释速度经济的两种代表性观点,进而在揭示总需求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小会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李大钊开历史之先河,创导和推动着近现代中国图书馆治理的进程。该文通过对李大钊关于图书馆管理的思想脉络及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实践活动的探讨,阐述了他有关图书馆管理理念与实践活动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亮  
通过对生命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及对“生命的经济价值”这个涉及哲学、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的令人迷惑的概念进行解析,以期为安全经济学理论的建立提供相关的基础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