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9)
- 2023(11032)
- 2022(9080)
- 2021(8220)
- 2020(6754)
- 2019(14963)
- 2018(14369)
- 2017(26691)
- 2016(14771)
- 2015(16147)
- 2014(16021)
- 2013(16048)
- 2012(15363)
- 2011(14225)
- 2010(14637)
- 2009(13773)
- 2008(13731)
- 2007(12438)
- 2006(11216)
- 2005(10208)
- 学科
- 济(82255)
- 经济(82181)
- 管理(42059)
- 业(36867)
- 企(30236)
- 企业(30236)
- 方法(30132)
- 数学(25435)
- 数学方法(25016)
- 学(22203)
- 中国(18198)
- 地方(18026)
- 农(15999)
- 业经(15757)
- 财(15201)
- 地方经济(12662)
- 理论(12062)
- 制(11911)
- 贸(11461)
- 贸易(11453)
- 农业(11233)
- 环境(11208)
- 融(11032)
- 金融(11031)
- 易(11021)
- 和(10819)
- 银(10085)
- 银行(10033)
- 行(9595)
- 体(9359)
- 机构
- 大学(241251)
- 学院(234421)
- 济(100666)
- 经济(98793)
- 研究(87008)
- 管理(83244)
- 理学(71688)
- 理学院(70712)
- 管理学(69156)
- 管理学院(68721)
- 中国(62745)
- 科学(55707)
- 京(50885)
- 所(46152)
- 农(44756)
- 财(44684)
- 研究所(42300)
- 业大(37620)
- 中心(36767)
- 财经(36232)
- 农业(35507)
- 江(35365)
- 范(33124)
- 经(32798)
- 师范(32709)
- 经济学(32502)
- 北京(31957)
- 院(30200)
- 经济学院(28927)
- 州(27506)
- 基金
- 项目(153435)
- 科学(119810)
- 基金(113319)
- 研究(104433)
- 家(101991)
- 国家(101170)
- 科学基金(84618)
- 社会(69408)
- 社会科(65778)
- 社会科学(65756)
- 基金项目(58789)
- 省(57895)
- 自然(55387)
- 自然科(54105)
- 自然科学(54083)
- 自然科学基金(53120)
- 划(50304)
- 教育(47640)
- 资助(46109)
- 编号(38958)
- 重点(35363)
- 部(33741)
- 发(33060)
- 成果(32690)
- 创(30932)
- 国家社会(29935)
- 科研(29608)
- 计划(29327)
- 创新(29098)
- 教育部(28517)
共检索到354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良文 黄强
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过程中,关于李嘉图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一直有不同看法,尤其是其抽象法引起了争论。可以说李嘉图对抽象法的运用不仅仅解决了当时要研究的问题,更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抽象法已经无处不在。肯定了李嘉图对这一方法的创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抽象法的产生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认为经济学研究应该将逻辑抽象法与历史描述法相结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伟
马克思的《导言》的写作目的是使"历史"落实为"逻辑",产生行动科学和历史科学统一、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科学叙述效果。这引起人们的误解,即把《导言》第三节看作生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规定的地点,进而误作是对"唯物主义知识论"的阐发,遮掩了真正涵义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唯物史观在文本中的阐释和运用。还原真相的路径不单是重回文本,系统梳理和剖解各种与文本相关的逻辑结构问题,更为主要的是把握整体的逻辑发展,找到"总的导言"和"证明"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言》对"行动如何可能"的探求,事实上奠定了后来《资本论》结构的路向,即由客观批判启动的主观过程。科学叙述的尘埃落定使新时代条件下重新理解《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在理论的推理逻辑上,经济学历来就存在着历史归纳主义和抽象演绎主义两种传统,两种传统一直在相互争论、相互排斥而又相互补充、相互吸收中发展。一般地说,那些自然科学出身的经济学家强调抽象的演绎主义分析路径,而那些社会科学出身且具有渊博历史知识的学者则更为注重历史的归纳分析方法。然而,自社会科学各分支分裂之始经济学就日益偏重于抽象演绎的方法,并最终使得经济学理论与经验事实相脱节,从而引起了一些非主流经济学的批判。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倩
建立研究生教育学必须对其理论体系逻辑起点进行合理抽象。认为影响合理抽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研究生教育学科衍生发展的成熟程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理论体系建构者探索的态度,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学 逻辑起点 合理抽象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光伟
从历史使命的工作方法出发,马克思方法论的主旨在于打破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解释学循环工作图式,还原"历史",解救"科学"。其规划的工作路线是历史——科学,工作模式是历史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结合。表明:政治经济学的特殊逻辑是历史(存在)的实践活动——生产发生史,从而将学科方法论落实为"发生学(方法)"。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模态是系统模型分析(方法)。内在构造的生成路径是逻辑模型-理论模型-计量模型。因此,劳动价值论上的实践逻辑即为实践的解题要素,意味着既有"教材方法论"的真正的破题。当下研究亟需从"专业遮蔽"中挣脱出来,以超越性行动进入实践域,在根除认识悖谬中达成对事实的彻底理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久儒
卢卡奇《青年黑格尔》一书的副标题即"辩证法和经济学的关系",实际上,卢卡奇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的现代性历史反观构成了其社会历史批判理论的逻辑主线和中心环节。因而,不能将卢卡奇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的考察简单地视为对青年黑格尔思想的诠释,其问题主要集中在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的阐释定向和现实基础上,即辩证逻辑意义下的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经济学说的交互关系。换言之,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哲学变革为政治经济学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同时由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带来的"术语革命"为唯物史观提供了理论内容和现实基础。由此可见,卢卡奇解读青年黑格尔思想的目的在于澄清辩证法和经济学的关系,借此也自觉地形成了其社会历史逻辑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鹰
笔者在文献[1]中已经提出了抽象图书馆的定义和抽象图书馆学的基本思想,本文将继续对抽象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作深入研讨。1核心思想及分析模型抽象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数理方法引入图书馆学研究,使图书馆学研究趋于精密化、规范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兴旺 陶克涛 张敬伟 贺妍婧 李炳杰
主导逻辑作为“管理工具”具有“信息过滤器”实践功效,那么“信息过滤器”为什么能够发挥和如何发挥实践功效的?主导逻辑除了“过滤器”还有其他“管理工具”实践功效吗?这些问题的研究关系到主导逻辑如何从一个“模糊抽象”的概念转变为一个可以指导企业实践的“管理工具”。本文聚焦于成功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案例企业TMT主导逻辑,依据主导逻辑的载体——“管理认知”的 “关注焦点”、“因果逻辑”的两个维度,运用因果映射法使TMT成本领先战略主导逻辑的信息“关注焦点”和“因果逻辑”可视化,结合主导逻辑因果映射图特征分析和TMT主导逻辑与成本领先战略行动决策、成本领先战略目标关系分析,最终分析出了除“信息过滤器”之外还存在“信息反应器”管理实践功效,并且归纳分析了TMT竞争战略主导逻辑的“五点三链”组成结构,进而回答了TMT竞争战略主导逻辑作为“管理工具”为什么能够发挥实践功效的作用机理,从理论上挖掘和释放主导逻辑作为管理工具的潜在价值,同时对企业实践也有重要启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毛翔
抽象思想例外原则是专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当一项技术方案涉及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的结合时,必须明确如何判断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脱离传统专利法以物质变化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析技术方案本身的可专利性。在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的结合中,应当以技术方案自身逻辑的考查为起点,通过判断所涉及的抽象思想在方案中的角色,区分抽象思想具体化的两种方式:抽象思想的实现与抽象思想的应用。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对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进行判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耀
根据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情况,可以将经济学方法论划分为四阶段,即前实证主义阶段、实证主义阶段、证伪主义阶段和历史主义阶段。认真研究这四个阶段之间演化的内在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过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德红
本文认为旅游消费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旅游消费研究方法论的选择;而旅游卫星账户(TSA,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的概念框架,注释了旅游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具体表现方式,在一定假设基础上,以经济影响为核心对旅游本质和旅游消费的特殊性进行了解释和扩展,提供了一个将旅游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去认识的强有力的系统研究方法;TSA体系将能是从消费经济角度探讨旅游消费问题的方法的现实选择,进而提出旅游消费研究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TSA 方法论 旅游消费 逻辑起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峻极
转轨国家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就是要把曾经严重扭曲的经济进程中的思想和实践所产生的意识形态与方法论、所有制与财产权利悖论以及自发性秩序与人为设计的对立,转轨到经济顺向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进程中来。由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一种观念指导下传统计划体制的起源与命令性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以及在另一种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市场经济基本价值观和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重点强调了经济过程的自发性秩序理念。
关键词:
经济顺向的逻辑 经济学方法论 传统体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利明
20世纪末以来,抽象美成为人类社会非常关注的美学现象。文章旨在论述与说明,太极图是热抽象的原点,卦象是冷抽象的发端。认为易学图像不但是抽象美的典范与源泉,而且在一定作用上建构了我国艺术与设计的基本思维模式,尤其在中国书画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
抽象美 太极图 卦象 易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申端锋
自分田到户以来,中国农村的公、私及其关系就处在大变动中,且这个变动在不同区域农村的具体机制并不相同,而对不同区域变迁机制的探讨反过来又可以丰富我们对公私关系的认识。鉴于此,我们组织了这一组调查随笔,分别从公私关系的南北差异、内部机制以及具体实践等角度展开讨论,呈现了乡村社会急剧变迁中的公私关系形态及其逻辑。我们看到,当前乡村社会中的公、私及其关系正在转换、组合和生成当中,本组文章力图呈现当前乡村社会公私关系的协调机制和平衡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变迁中的乡村社会。笔谈的问题意识首先来源于2007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河南汝南县和扶沟县进行的为期一月的集体调查和讨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清臣
在日益追求具体性、深刻性和核心化的教育认识和改进中,教育事件越来越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作为蕴含变化的功能性活动,教育事件是对教育常态的某种断裂,对它的研究本身具有察知现实和推测未来的两种意义,因而也就有了两种研究方法论逻辑:察知逻辑和推测逻辑。察知逻辑主要是根据普遍规则或普遍性知识前提对特定教育事件进行定位和判断的逻辑,这种逻辑下的教育事件研究方法从把其转化为研究素材开始进行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条理化认识加工,主要体现着定位定向的追求和思路。推测逻辑主要是对目标教育事件进行设想化探索的研究方法逻辑,这种逻辑下的教育事件研究方法从把其作为与常态的重要分裂开始对教育未知领域进行想象和设想,主要体现着再构对世界认识的追求和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