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7)
2023(9283)
2022(8444)
2021(8084)
2020(6802)
2019(15901)
2018(15923)
2017(31581)
2016(17294)
2015(19451)
2014(19365)
2013(19411)
2012(17616)
2011(15657)
2010(15346)
2009(13982)
2008(13572)
2007(11566)
2006(10158)
2005(8757)
作者
(48644)
(39976)
(39817)
(38051)
(25647)
(19260)
(18109)
(15835)
(15152)
(14298)
(13806)
(13522)
(12783)
(12555)
(12412)
(12292)
(12102)
(11995)
(11347)
(11189)
(9866)
(9811)
(9637)
(9214)
(8941)
(8904)
(8869)
(8853)
(8031)
(7907)
学科
(63788)
经济(63713)
管理(48619)
(46096)
(38912)
企业(38912)
方法(31616)
数学(27333)
数学方法(26997)
(21673)
税收(20242)
(20076)
(20048)
(16602)
中国(15368)
(14983)
业经(13913)
地方(13177)
(11722)
(11669)
(11622)
贸易(11617)
财务(11612)
财务管理(11597)
理论(11287)
(11277)
农业(11111)
企业财务(10996)
技术(10410)
(10396)
机构
大学(238611)
学院(236440)
管理(97323)
(89652)
经济(87627)
理学(85290)
理学院(84381)
管理学(82972)
管理学院(82556)
研究(75557)
中国(54527)
(50482)
科学(48620)
(46116)
(37811)
财经(36262)
业大(35614)
(35328)
研究所(34418)
中心(33508)
(33160)
(32867)
北京(32086)
(30303)
师范(30024)
农业(27759)
(27507)
(27334)
财经大学(26991)
经济学(25977)
基金
项目(165941)
科学(129457)
研究(122001)
基金(119906)
(104064)
国家(103222)
科学基金(88650)
社会(74631)
社会科(70679)
社会科学(70660)
基金项目(64549)
(64278)
自然(58567)
自然科(57179)
自然科学(57168)
自然科学基金(56116)
教育(54874)
(54406)
编号(50953)
资助(49876)
成果(41483)
重点(36291)
(36275)
(34530)
(34519)
课题(33693)
项目编号(32331)
创新(32142)
科研(31936)
大学(31154)
期刊
(93458)
经济(93458)
研究(73718)
中国(38083)
学报(37820)
科学(33451)
管理(33389)
(33239)
(31274)
大学(27781)
学学(26047)
教育(25032)
农业(22474)
技术(19158)
财经(15757)
(15671)
金融(15671)
(15419)
业经(14991)
(14974)
经济研究(14818)
图书(13764)
税务(13691)
(13129)
理论(12552)
问题(12204)
实践(11808)
(11808)
科技(11785)
(11016)
共检索到335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彦锋  李贞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巨额财政支出的筹资工具主要依赖税收还是债务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对李嘉图等价定理和税收平滑定理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以正确评价税收和国债——政府的这两种主要筹资工具的不同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迟  
由于理性预期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罗伯特·卢卡斯授予199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进一步奠定了理性预期学派在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的地位。财政理论也是理性预期学派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方面。在财政领域中,该派主要集中攻击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理论上这一点是从理性预期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罗伯特·巴罗在70年代中期复活古老的“李嘉图等价定理”开始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奎  王朝才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周期假说,而且其成立存在诸多前提条件。通过对我国的居民消费、国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的协整分析,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并不成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类承曜  
1998年以来 ,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能否有效地扩大总需求 ,即财政政策是否有效 ,不仅是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也是我国今后很长时期内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回顾性理论分析 ,并在理论上论证该定理站不住脚 ,最后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定理不适用于我国。本文的结论是 :税收和国债在我国并非等价 ,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效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毅  
现实生活中,政府通过举债融资时,消费者往往因为忽略了未来的税负的改变而增加需求,从而违背了李嘉图等价原理。通过建立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上述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国债余额对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长期上来看,国债的发行对于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从而论证了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的不适用性,并指出其不成立的原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何乘材  
一、引言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早在19世纪初,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思想,即在财政支出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政府是通过征税(一次总付税)还是发行债务来融资,对经济的影响是等价的,都会减少居民的消费支出(李嘉图,1981,p.208)。这一思想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人詹姆斯·布坎南(Buchanan,1976,p.337—342)在《巴罗论李嘉图等价定理》这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志强  
从目前各国爆发的债务危机来看,李嘉图等价定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成立。因此,政府在筹措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运行时,不但要防范巨额债务、不可持续的赤字路径和财政机会主义下所带来的债务风险问题,更要依据当时的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要求正确选择征税或举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李嘉图对等定理的分析赵志耘郭庆旺公债政策在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过程中占居重要地位。而政府在制定公债政策时,首先要依据当时的经济状况,清楚地认识到公债的经济效应。在公债的经济效应理论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问题,即李嘉图对等定理和公债的资产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国华  
按照标准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当总需求不足,从而出现大规模失业时,可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由此引起的财政赤字则由政府发行公债筹措资金来弥补。但是,这一政策主张遭到各种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攻击和批判。其中,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王成璋  
无关税的3×2李嘉图模型中,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对其他两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而且其交易效率低,那么有可能被排除在贸易之外。对征收关税的3×2李嘉图模型进行超边际分析表明,生产两种商品的国家与完全专业化的国家间进行的是非自由化贸易,而两个完全专业化国家间倾向于自由贸易,这是征收关税的3×2李嘉图模型的一般均衡的特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喻开志  陈良  
构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关键在于着力破解长期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有效扩大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本文从完善税收体制这一视角,通过引入累进的遗产税率变量拓展了李嘉图等价模型,尝试性地将居民消费需求、收入、一次性总付税和累进税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在累进的遗产税下,李嘉图等价不成立,政府实行累进的遗产税能扩大居民现期消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汪丽萍  邓文慧  
企业年金递延税优惠政策的实施存在着税收平滑作用,即将工作期高税率阶梯上的工资收入转移到退休后低税率阶梯上进行个税缴纳,从而减少税负。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税惠政策下平滑作用的分析和测算,认为我国当前税惠政策的平滑作用整体较小,激励不足。通过对现行税惠政策各项约束细则效率和公平的具体分析发现:第一、我国退休期的个税交纳不像工作期一样存在每月3500元的免除,这会使得平滑作用整体降低,尤其是对低收入者影响很大,大大降低税惠的激励作用;第二、按照工资的固定比例进行税惠限制会在限制高收入者税惠平滑作用的同时也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惠程度,而固定储蓄金额的限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汪丽萍  邓文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洁  翟胜宝  
李嘉图等价在中国是否成立及其适用条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中的讨论热点。本文在考虑经济周期和汇率制度的条件下检验了李嘉图等价在中国是否成立。考虑到李嘉图等价假说实际上检验了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首先根据产出缺口检验了不同经济周期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然后利用VAR模型检验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结论认为,财政政策在经济周期上存在不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效应更明显;与固定汇率制相比,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效应被削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