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8)
2023(15951)
2022(13740)
2021(13130)
2020(10883)
2019(25266)
2018(24815)
2017(47962)
2016(26173)
2015(29478)
2014(29512)
2013(28979)
2012(26880)
2011(24454)
2010(24387)
2009(22733)
2008(22280)
2007(19455)
2006(17289)
2005(15645)
作者
(74085)
(61621)
(61007)
(58304)
(39410)
(29252)
(27735)
(24055)
(23447)
(22112)
(20927)
(20815)
(19702)
(19590)
(19292)
(18980)
(18350)
(18029)
(17690)
(17504)
(15518)
(15198)
(14657)
(13979)
(13785)
(13697)
(13649)
(13493)
(12447)
(12079)
学科
(103372)
经济(103222)
管理(79178)
(72859)
(60575)
企业(60575)
方法(45413)
数学(39564)
数学方法(39075)
中国(30837)
(29481)
(28547)
(24249)
业经(23108)
(21289)
贸易(21276)
(21148)
(20778)
地方(19131)
农业(18406)
(17879)
银行(17842)
(17533)
财务(17457)
财务管理(17422)
(17096)
环境(16653)
(16580)
(16566)
金融(16563)
机构
大学(373586)
学院(369804)
(156058)
经济(152845)
管理(146402)
研究(129257)
理学(126186)
理学院(124779)
管理学(122870)
管理学院(122172)
中国(98566)
(80050)
科学(76028)
(74309)
(64140)
财经(58396)
研究所(58101)
中心(57600)
(56104)
(53810)
(53227)
业大(51680)
北京(51424)
(48584)
师范(48206)
经济学(47554)
(46964)
农业(43713)
财经大学(43438)
(42772)
基金
项目(248557)
科学(196737)
研究(185065)
基金(182315)
(157994)
国家(156719)
科学基金(134650)
社会(118237)
社会科(112127)
社会科学(112103)
基金项目(95624)
(93487)
自然(85916)
教育(84601)
自然科(83890)
自然科学(83873)
自然科学基金(82380)
(79672)
资助(75693)
编号(74757)
成果(62400)
(56587)
重点(55446)
(52655)
课题(51878)
(51165)
国家社会(49069)
教育部(49021)
(48500)
创新(47803)
期刊
(172373)
经济(172373)
研究(116450)
中国(72927)
(56041)
管理(55039)
学报(55024)
科学(52093)
(51397)
大学(42502)
教育(41528)
学学(39751)
(35556)
金融(35556)
农业(35520)
技术(30723)
财经(28909)
经济研究(27897)
业经(26372)
(24732)
问题(22276)
(19297)
图书(18472)
(18425)
理论(18416)
技术经济(17498)
世界(17178)
科技(16943)
国际(16819)
现代(16760)
共检索到556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毛泽盛  周军荣  李鹏鹏  
在物价水平的决定问题上,理论界一直存在所谓货币论与财政论之争。本文首先以政府预算约束等式为基础,区分了李嘉图制度和非李嘉图制度,然后运用相关数据,先后通过盈余—负债两变量VAR模型和周期性盈余—结构性盈余—负债三变量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政策属性。结果发现,1985-2010年间中国财政政策具有李嘉图制度属性,因此所谓的物价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在中国并不适用。这意味着,中国应该加强货币政策的科学运用,以更好地实现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洁  翟胜宝  
李嘉图等价在中国是否成立及其适用条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中的讨论热点。本文在考虑经济周期和汇率制度的条件下检验了李嘉图等价在中国是否成立。考虑到李嘉图等价假说实际上检验了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首先根据产出缺口检验了不同经济周期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然后利用VAR模型检验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结论认为,财政政策在经济周期上存在不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效应更明显;与固定汇率制相比,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效应被削弱。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崔惠民  王书越  马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一直处于赤字状态,理论上来讲,长期的财政赤字如果不能以税收收入作为担保,政府必然最终会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来弥补,而且如果财政当局处于主导地位,在政府的举债能力不受到任何限制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本文基于扩展VAR模型的实证检验显示,在当前的政府融资体制安排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财政现象,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治愈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和货币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融资体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金全  张菀庭  徐宁  
现有关于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研究多聚焦货币政策反应方程的拓展和财政价格决定理论的检验验,却忽视了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协同调控。实际上,货币的总量特征和财政的预算约束决定了单一经济政策无法有效挤出房地产价格泡沫了单一经济政策无法有效挤出房地产价格泡沫,采取一揽子政策组合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制度和长效机制才是规避效机制才是规避"明斯基时刻"的良方。有鉴于此,本文首先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划分货币、财政政策组合的区制政政策组合的区制,从中抽象出李嘉图和非李嘉图范式特征,随后分别以两种范式作为宏观调控的长期方针方针,置于二十年历史数据中进行反事实模拟,观察房地产价格的走势。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主导挤出泡沫挤出泡沫、货币政策辅助收紧银根的非李嘉图范式更有利于规避"明斯基时刻",能为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源源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将财政支出细分为政府投资、消费以及转移支付,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各类财政支出规则,结合反映中国特征的经济参数深入分析了货币政策外生决定情形下财政变量影响价格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即使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我国财政政策依然可以决定价格,财政政策非李嘉图制度的"债务通胀化"路径存在;政府投资短期最易引致债务和通胀风险,但长期可有效缓解债务压力,且对产出的挤入效应最强;转移支付虽然对产出的挤入效应偏低,但其引致的社会风险和福利损失最小。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时不应仅关注货币政策,还应注重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健全新常态下价格调控体系;在当前经济下行和通缩风险兼存时期,应加大积极性财政政策的力度,主要通过增强政府投资性支出促进社会投资和创新创业以助力供给侧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源源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将财政支出细分为政府投资、消费以及转移支付,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各类财政支出规则,结合反映中国特征的经济参数深入分析了货币政策外生决定情形下财政变量影响价格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即使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我国财政政策依然可以决定价格,财政政策非李嘉图制度的"债务通胀化"路径存在;政府投资短期最易引致债务和通胀风险,但长期可有效缓解债务压力,且对产出的挤入效应最强;转移支付虽然对产出的挤入效应偏低,但其引致的社会风险和福利损失最小。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时不应仅关注货币政策,还应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磊  李德智  
北京和上海试点集体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保障房供应制度的重大创新。但是,兼顾政府、村集体、租户等多方利益的租金定价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在梳理上海和北京试点项目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经典李嘉图租金模型的公租房租金定价模型,并据此对北京和上海试点项目的租金定价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完善我国集体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定价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李嘉图对等定理的分析赵志耘郭庆旺公债政策在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过程中占居重要地位。而政府在制定公债政策时,首先要依据当时的经济状况,清楚地认识到公债的经济效应。在公债的经济效应理论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问题,即李嘉图对等定理和公债的资产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坚  
寻求所谓"不变价值尺度"是李嘉图毕生全心关注但并未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李嘉图价值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经济理论界认为斯拉法在《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所建立的"标准合成商品"解答了李嘉图提出的"不变价值尺度"的难题,从而恢复了斯密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传统.究竟什么是李嘉图寻求的"不变价值尺度"?李嘉图为何寻求它?斯拉法从哪方面入手解决李嘉图的难题?他的理论和李嘉图理论之间有何联系?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一些看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迟  
由于理性预期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罗伯特·卢卡斯授予199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进一步奠定了理性预期学派在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的地位。财政理论也是理性预期学派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方面。在财政领域中,该派主要集中攻击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理论上这一点是从理性预期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罗伯特·巴罗在70年代中期复活古老的“李嘉图等价定理”开始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荣春  
李嘉图在机器与失业关系理论上,由于受亚当.斯密思想的影响,最初认为机器的使用与普及不会导致工人的失业,工资也不会下降。但是巴顿的《影响社会上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现实条件的考察》一文的发表,彻底改变了李嘉图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提出了机器驱逐工人,造成人口过剩的原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奎  王朝才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周期假说,而且其成立存在诸多前提条件。通过对我国的居民消费、国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的协整分析,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并不成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裴宏   潘东奇  
19世纪20~40年代,对英国政治经济学来说,是一个沉闷的年代,李嘉图经济学的兴衰是这一时期少数值得研究的事件之一。对此,马克思用“李嘉图学派解体”加以概括,但当代大多数文献对马克思相关表述的理解流于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辉格史观。当时同时发生了三个事件:“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庸俗化”“李嘉图号召力的退潮”和“李嘉图经济学同其他资产阶级学说的汇流”,三者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麦克库洛赫等人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庸俗化解释消解了李嘉图学说的科学成分,使之汇入古典经济学的后期发展脉络,但这不是李嘉图学说声势退潮的原因,后者主要是当时英国政治经济学体系变化的结果。恰是李嘉图学说的庸俗化,构建了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李嘉图—穆勒—马歇尔传统,马歇尔去世前,李嘉图学说一直是英国经济学的“旗帜”和基本盘。当然,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失败,因为马克思对李嘉图学说首先是批判者,然后是继承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类承曜  
1998年以来 ,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能否有效地扩大总需求 ,即财政政策是否有效 ,不仅是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也是我国今后很长时期内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回顾性理论分析 ,并在理论上论证该定理站不住脚 ,最后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定理不适用于我国。本文的结论是 :税收和国债在我国并非等价 ,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效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