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2)
2023(6417)
2022(5367)
2021(4622)
2020(3632)
2019(7805)
2018(7457)
2017(14406)
2016(7252)
2015(7995)
2014(7868)
2013(7993)
2012(7940)
2011(7560)
2010(7776)
2009(7302)
2008(7025)
2007(6451)
2006(6054)
2005(5701)
作者
(21537)
(18407)
(18242)
(17601)
(11838)
(8590)
(8183)
(7000)
(6970)
(6540)
(6409)
(5963)
(5929)
(5929)
(5883)
(5689)
(5384)
(5242)
(5132)
(4772)
(4644)
(4329)
(4319)
(4292)
(4252)
(4170)
(3873)
(3656)
(3490)
(3477)
学科
(59243)
经济(59202)
管理(22211)
方法(17552)
(17404)
数学(15342)
数学方法(15247)
地方(15201)
(14579)
企业(14579)
地方经济(11812)
中国(11714)
(10307)
(9596)
业经(9530)
(7808)
(7648)
金融(7648)
环境(7501)
经济学(7204)
(7061)
(6424)
银行(6422)
(6258)
(6203)
(6198)
产业(5988)
理论(5944)
(5861)
(5697)
机构
大学(121230)
学院(119324)
(65553)
经济(64530)
研究(44639)
管理(42946)
理学(36847)
理学院(36402)
管理学(35947)
管理学院(35702)
中国(33914)
(29342)
(24191)
财经(23402)
经济学(23162)
科学(22993)
(21993)
(21342)
经济学院(20609)
研究所(19597)
中心(18788)
财经大学(17458)
(17091)
北京(15662)
(15470)
(15442)
师范(15357)
科学院(13349)
商学(13097)
(13096)
基金
项目(71927)
科学(58199)
基金(55194)
研究(53189)
(46908)
国家(46571)
科学基金(40676)
社会(38976)
社会科(37078)
社会科学(37065)
基金项目(28424)
(25723)
自然(23798)
教育(23522)
自然科(23240)
自然科学(23237)
自然科学基金(22853)
资助(22646)
(21430)
编号(19160)
国家社会(17233)
(16931)
(16455)
重点(16130)
成果(15723)
(15462)
教育部(15452)
经济(15322)
人文(15126)
(14270)
期刊
(79812)
经济(79812)
研究(45069)
(22344)
中国(20775)
管理(18932)
学报(15053)
经济研究(14816)
科学(14545)
(13611)
金融(13611)
财经(13415)
大学(12286)
(11841)
学学(11676)
(11499)
问题(9934)
技术(9484)
业经(9268)
教育(8486)
技术经济(7891)
(7735)
农业(7447)
世界(7220)
统计(7049)
国际(6829)
经济学(6416)
经济问题(6162)
经济管理(6129)
商业(6094)
共检索到189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湛志伟  赵小凡  
李嘉图等价长期以来遭到了理论和实证上的批判,它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债经济效应观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源在于二者看待国债的角度完全不一样。家庭代际之间的利他主义为李嘉图等价成立提供了现实基础,流动性约束及市场的不完全性又使李嘉图等价脱离现实。由此,李嘉图等价既基于现实又脱离现实。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其人  
面对今天的学风,使我想起李嘉图。这是位传奇式的经济学家。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高度结合。敢于向权威论战,却与论敌不失友谊。文章结构杂乱,但言简意赅,闪耀真理光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洁  翟胜宝  
李嘉图等价在中国是否成立及其适用条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中的讨论热点。本文在考虑经济周期和汇率制度的条件下检验了李嘉图等价在中国是否成立。考虑到李嘉图等价假说实际上检验了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首先根据产出缺口检验了不同经济周期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然后利用VAR模型检验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结论认为,财政政策在经济周期上存在不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效应更明显;与固定汇率制相比,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效应被削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国华  
按照标准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当总需求不足,从而出现大规模失业时,可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由此引起的财政赤字则由政府发行公债筹措资金来弥补。但是,这一政策主张遭到各种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攻击和批判。其中,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代欣  叶子荣  
由于偿债率、债务依存度和债务率等不能对国债规模做出科学解释,全球公共经济学界开始运用现代数学工具,将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国债规模的微观解释。家庭账户的国债自然负债空间,是国家负债规模的重要微观基础,家庭账户下代际模型的研究模式,是在微观层面解释国债规模测量的主流路径;可能存在的后续研究空间将重点集中在家庭负担和收益预期对国家负债规模的影响,同时不同家庭或家庭成员间不同的预期和行为倾向研究,也将是新的研究热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正军  
本文对70年代以来在西方贸易理论界较为流行的新李嘉图主义理论及该理论对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对H—O—S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较为系统地介绍。认为它是一种动态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同时对其不足也作了一些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正军  张国圣  
新李嘉图主义一词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文献中,用以描述以皮罗·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的精神实质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新李嘉图主义的经济理论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之中,主张返回到李嘉图传统。伊恩·斯蒂德曼(IanSteedman)、迪克西特(A.Dixit)、梅特卡夫(J.S.Metcalfe)等新李嘉图主义者又把这个新范畴引入国际贸易理论领域,用新李嘉图主义的理论精髓解释国际贸易,因而可以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李嘉图对等定理的分析赵志耘郭庆旺公债政策在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过程中占居重要地位。而政府在制定公债政策时,首先要依据当时的经济状况,清楚地认识到公债的经济效应。在公债的经济效应理论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问题,即李嘉图对等定理和公债的资产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志强  
从目前各国爆发的债务危机来看,李嘉图等价定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成立。因此,政府在筹措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运行时,不但要防范巨额债务、不可持续的赤字路径和财政机会主义下所带来的债务风险问题,更要依据当时的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要求正确选择征税或举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坚  
寻求所谓"不变价值尺度"是李嘉图毕生全心关注但并未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李嘉图价值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经济理论界认为斯拉法在《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所建立的"标准合成商品"解答了李嘉图提出的"不变价值尺度"的难题,从而恢复了斯密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传统.究竟什么是李嘉图寻求的"不变价值尺度"?李嘉图为何寻求它?斯拉法从哪方面入手解决李嘉图的难题?他的理论和李嘉图理论之间有何联系?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一些看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良文  黄强  
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过程中,关于李嘉图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一直有不同看法,尤其是其抽象法引起了争论。可以说李嘉图对抽象法的运用不仅仅解决了当时要研究的问题,更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抽象法已经无处不在。肯定了李嘉图对这一方法的创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抽象法的产生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认为经济学研究应该将逻辑抽象法与历史描述法相结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段亚丁  车维汉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石,该理论以简洁的方式阐明了国家之间如何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贸易这一命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和出口关系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研究国家层面的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也因为Jonathan Eaton和Samuel Kortum(2002)文献(EK模型)的出现而得到广泛运用,且研究方法也日益丰富。本文梳理了战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实证研究的发展脉络,评析了该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以期有助于对比较优势理论和方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崎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次贷危机本质上涉及到"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衍生品。本文对"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的现有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文章认为从微观层面看,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金融效率;但从宏观层面看,资产证券化可能对金融体系结构、宏观经济稳定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潜在冲击。政策当局应该重视资产证券化可能产生的宏观经济绩效,协调微观效率与宏观稳定之间的冲突,建立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晓忠  张志超  张艨  
目前,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水平较低,国债交易流通速度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小,且滞后期较长,国债的效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建立国债余额常态化管理制度,将国债余额上限设定为略高于国债余额的预测值,在任何时点上均不能超越;坚持期限多样化、发行经常化和利率市场化的"三化"原则,构建合理的国债品种期限结构,丰富国债发行品种,形成均衡、动态的国债发行机制;拓展国债统计口径,通过编报狭义和广义两个口径的国债余额,全面衡量国债交易流通速度的宏观经济效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振京  杨昌勇  
女性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特点是特别关注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女性主义课程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对性别偏见的合理性 它对我国的课程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