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41)
2023(4953)
2022(4444)
2021(4081)
2020(3728)
2019(8888)
2018(8716)
2017(17081)
2016(9577)
2015(11182)
2014(11507)
2013(11680)
2012(11202)
2011(10193)
2010(10305)
2009(9679)
2008(9848)
2007(9147)
2006(7675)
2005(6885)
作者
(30400)
(25789)
(25745)
(24560)
(16213)
(12494)
(11841)
(10181)
(9623)
(9130)
(8784)
(8570)
(8354)
(8180)
(8170)
(8166)
(8128)
(7642)
(7489)
(7439)
(6620)
(6407)
(6339)
(5958)
(5848)
(5797)
(5782)
(5726)
(5342)
(5302)
学科
(42579)
经济(42544)
管理(25826)
(25680)
方法(22592)
数学(20430)
数学方法(20259)
(19488)
企业(19488)
(12459)
(11179)
中国(10006)
(9797)
(8437)
贸易(8437)
农业(8316)
地方(8243)
(8179)
业经(7508)
(7157)
(6827)
财务(6814)
财务管理(6792)
(6606)
环境(6489)
企业财务(6391)
(6008)
银行(5982)
(5769)
金融(5767)
机构
大学(147373)
学院(146583)
(60470)
经济(59175)
管理(54534)
研究(50735)
理学(46862)
理学院(46314)
管理学(45480)
管理学院(45206)
中国(37573)
科学(33072)
(31484)
(30409)
(27426)
(27390)
业大(25319)
研究所(25106)
农业(24249)
中心(23505)
(22753)
财经(21859)
北京(19855)
(19735)
经济学(19080)
(18836)
师范(18629)
(17917)
(17678)
经济学院(17497)
基金
项目(96341)
科学(73683)
基金(68344)
研究(67795)
(60618)
国家(60142)
科学基金(49635)
社会(41230)
社会科(39000)
社会科学(38984)
(38323)
基金项目(36600)
自然(32796)
(32411)
自然科(31972)
自然科学(31958)
教育(31519)
自然科学基金(31387)
资助(28687)
编号(28019)
成果(22952)
重点(22195)
(21601)
(21068)
(19449)
课题(19348)
科研(19141)
计划(18815)
创新(18268)
教育部(17925)
期刊
(63758)
经济(63758)
研究(40056)
学报(27266)
(27052)
中国(25885)
科学(23289)
(22195)
大学(19652)
学学(18701)
农业(18024)
管理(16822)
教育(13151)
技术(12591)
(11817)
金融(11817)
财经(10865)
业经(10389)
经济研究(10194)
(10008)
(9267)
问题(9233)
(8067)
技术经济(8051)
统计(7517)
理论(7447)
(7312)
商业(7062)
实践(6786)
(6786)
共检索到211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传涵  李明鹤  何绍江  向臻峰  王德坤  梅勇  
杉木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也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栽培面积达449.8万hm2,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23.9%,蓄积量的28.2%,居各树种之首位[1]。然而,杉木对气候、土壤有严格的要求,能生长杉木的土地有限,因此,连栽难以避免。近些年,不断有报告认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庆标  黄承标  黄恒川  黄海仲  韦家国  蒙跃环  
以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杉木连栽迹地改植的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经济收益与投资风险。结果表明:⑴改植秃杉人工林具有良好的经济潜力,在秃杉人工林8~28年经营期间任何时期采伐均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贴现值达到0.460 593~1.146 126万元/hm2,经营利润1.321 410~12.347 804万元/hm2,投资回收期介于10.8~19.3年,内部贴现率介于14.83%~23.30%,均优于同等立地的杉木二代林;⑵秃杉人工林经营具有较强的投资风险抵御能力,若营林成本支出和木材销售收入同时增加10%和20%,则8、11、14年生秃杉人工林的经营利润增加量均分别为14.9%~17.1%...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阮荣平  刘爽  郑风田  
2016年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其间经历了临时收储政策取消以及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建立两个阶段。利用2010~2017年全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DID设计,本文分析了此次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时间异质性。在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改革对玉米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总投入均有很强的负向影响;在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二年,虽然改革对玉米单位面积总投入依然具有较强的负向影响,但是对玉米总产量以及播种面积则呈现出正向影响。其原因在于,对玉米生产者来说,改革第一年没有配套支持制度,玉米种植收益下降;而在改革第二年,以生产者补贴为主的配套支持制度建立,玉米种植收益上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承栋  张小泉  焦如珍  魏以荣  冯福娟  
杉木连栽土壤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杨承栋,张小泉,焦如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魏以荣(浙江省丽水地区实验林场丽水323000)冯福娟(浙江省林业学校丽水323000)关键词杉木连栽,红外光谱杉木为我国特有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启武  杨承栋  焦如珍  
对江西分宜县大岗山不同立地指数(12、14、16指数)、不同生长阶段(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1、2代杉木人工林23项土壤因子进行了测定,运用主分量分析筛选出评价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3个综合因子,并用主分量分析结果进一步对所选的样地进行综合评分、排序。2代杉木人工林综合得分均低于对应的1代杉木人工林,表明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下降的事实;1代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为:从幼龄林发育至中龄林阶段,林地综合地力呈下降趋势;从中龄林发育至成熟林阶段,林地综合地力略有回升,说明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下降孕育在1代林阶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承标  曹继钊  吴庆标  韦家国  蒙跃环  李保平  
选择在杉木1代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8,11和14年生秃杉林及8,11和14年生杉木连栽2代林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11和14年生秃杉林地土壤密度依次为0.893~1.112,0.797~1.256和0.598~1.211g.cm-3,比杉木林下降0.9%~6.9%;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总孔隙度依次为45.69%~65.33%,46.45%~68.74%和39.82%~68.26%,比杉木林提高6.6%~8.7%;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通气度依次为3.43%~11.43%,4.15%~19.73%和2.28%~12.23%,比杉木林提高14.2%~24.4%;3个林龄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光训  
杉木林地土壤酚类物质的逐代积累这一定浓度,可以使林木生长受抑制直至死亡。土壤酚类物质分解消除主要依赖土壤中异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生长,故土壤有机质的激发效应和氮、磷的养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土壤微生物(细菌)将由初生代谢转向次生代谢,并积累次生代谢产物,致使土壤微生物无力分解土壤酚类物质。杉木林凋落物的激发作用小是不能促进土壤酚类物质消除的关键,必须有其他来源的有机质的协同作用以补充有效能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雯雯  王淑真  姜宇杰  周垂帆  
[目的 ]分析不同代数杉木林的土壤有效氮含量变化,探讨硝态氮与不同分类水平的氨氧化古菌(AOA)群落结构、多样性之间的联系,为人工林土壤氮素的有效性和杉木林土壤质量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在福建南平选取4个代数的杉木人工林,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PCR扩增的amoA基因进行测定,运用Mantel_r相关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等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代数的土壤有效氮含量与氨氧化古菌群落丰度、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杉木连栽代数增加,硝态氮(NO_3~--N)含量显著下降,铵态氮(NH_4~+-N)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变化不明显。土壤酶活性、氨氧化古菌群落丰度与多样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土壤有效氮含量与氨氧化古菌群落以及酶活性之间联系密切,其中,氨氧化古菌丰度与多样性指数是影响硝态氮含量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随着连栽代数增加,氨氧化古菌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一定程度上降低,除第4代土壤脲酶和氨单加氧酶活性略有上升,土壤氮循环相关酶活性基本呈降低趋势,从而导致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限制了杉木连栽林土壤氮素的有效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开敏  林国清  张沈龙  俞立  
天然阔叶林林地土壤具有比杉木林林地良好的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分别比杉木林增加2.82%和4.15%;0.25mm以上和5.00mm以上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杉木林高6.56%和9.86%,而土壤容重、结构破坏率和分散系数却比杉木林低。天然阔叶林土壤养分贮量较杉木林丰富,表层土壤有机质比杉木林高1.07%。因此,应注意保护和发展阔叶林,控制杉木纯林营造规模,尽量采用与阔叶树进行混交或轮栽,以便防止杉木多代连栽所造成的地力衰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盛炜彤  
本文利用企业动态经济分析方法进行了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经济评价。结果表明,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效果十分明显,净效益投资比最高可达3.15,最低也达1.60,内部收益率最高可达19.5%,最低也在15.2%以上;公顷净现值最高达5 275.35元,最低可达1 392.75元。不确定性分析表明,在木材价格下降20%或采伐成本提高20%等七种不利情况下,内部收益率均大于基准收益率。转换试验进一步表明,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最大承受风险的能力为总成本提高58%或净效益下降36%。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光训  
杉木连栽引起林地土壤肥力退化的机理 ,尚未定论。腐殖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根据腐殖质生物化学形成理论、酶学以及林地的研究现状 ,认为林地土壤中氨基酸的缺乏是导致连栽杉木林地土壤肥力退化的症结。阔叶树种在杉阔混交林中具有增氮和调节碳氮比作用 ,退化点和作用点彼此互为佐证。参 2 5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建铎  
众所周知,1984年以前粮食的连年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农产品提价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我们回顾1985年和1986年两年粮食生产下降的现实——1985年比上一年减少7%,1986年,比1984年仍减产4.3%。不难发现,原来的两大作用力大大减弱了,并且成为新的“反作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东群  王克军  蒋和平  
本文通过对多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和储备情况调研,对粮食减产影响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认为今年夏粮减产虽受天气因素突发的影响,但也是多种因素叠加产生的必然结果,包括有效粮田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种粮劳动力短缺,种粮成本上升和种粮利润降低,以及基层农业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从宏观层面看,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挑战。为此作者提出了新时代应树立新的国家粮食生产安全观、从"以主攻粮食产量为重"的导向转变为"以保证粮食有效供给为重"的导向,以及保障粮食安全三个重点。最后,提出了新时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贯彻落实粮食提质保量增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晶  封志明  杨艳昭  
中国粮食产量自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连续下降,2003年粮食产量降至1998年后最低点。本文选取1998和2003年为典型年份,从国家、省级、县域3种尺度对中国粮食减产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粮食生产变化模型,分别计算了播种面积和单产变化导致的粮食产量变化量,分析了二者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中国不同尺度粮食减产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①在国家尺度,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都在降低,粮食减产量的79.3%是粮食播面减少导致的,播面减少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②在省级尺度,我国有28个省级单位粮食产量在减少,总体上减产省级单位粮食播面和单产都在减少,减产量的80.7%是播种面积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淑艳  李波  周成刚  张卫光  谢丽霞  刘永杰  
【目的】我国经济林树种板栗和杉木上的重要害螨一直被认为是同一种螨——针叶小爪螨,但针叶小爪螨的山东板栗种群和浙江杉木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且生殖隔离并非由地理隔离和能调控寄主生殖的内共生菌引起,似乎二者已分化为2个独立的种。本研究目的是明确其成种原因,丰富物种形成理论。【方法】从之前做杂交试验时所采集的针叶小爪螨板栗和杉木种群中各随机取3头雌成螨,提取单头雌成螨的总DNA,使用根据其他小爪螨28S rDNA两端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扩增28S rDNA,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比较2种群的28S rDNA序列,并基于28S rDNA序列构建小爪螨属系统发育树,结合已有研究分析两种群分化原因。【结果】每个种群的3个个体的28S rDNA序列完全一致,无种群内变异。2种群的28S rDNA序列一致性为98. 3%,遗传距离为1. 7%。在基于28S rDNA序列构建的小爪螨属系统发育树上,浙江杉木种群与采自日本的日本柳杉上的本岛小爪螨亲缘关系最近,山东板栗种群与采自日本的日本栗上的栗小爪螨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板栗和杉木上的叶螨并非由同一种叶螨因适应不同寄主植物分化而成,很可能是2个独立的物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