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4)
2023(10159)
2022(8588)
2021(7849)
2020(6815)
2019(15436)
2018(15223)
2017(29197)
2016(16231)
2015(18005)
2014(17574)
2013(16992)
2012(15572)
2011(13955)
2010(14184)
2009(12893)
2008(12622)
2007(10972)
2006(9557)
2005(8451)
作者
(50600)
(41906)
(41864)
(39502)
(26938)
(20436)
(18885)
(16460)
(16078)
(14918)
(14473)
(14256)
(13861)
(13487)
(13364)
(13011)
(12708)
(12593)
(12277)
(12253)
(10852)
(10522)
(10346)
(9744)
(9533)
(9507)
(9262)
(9164)
(8717)
(8525)
学科
(64200)
经济(64125)
管理(43475)
(42035)
方法(34121)
(34045)
企业(34045)
数学(30858)
数学方法(30248)
(16417)
(15965)
中国(15828)
(15643)
(13290)
贸易(13284)
业经(13101)
(12956)
农业(11142)
理论(10668)
(10628)
地方(10377)
技术(10069)
环境(9242)
(9120)
财务(9089)
(9074)
财务管理(9064)
银行(9019)
(8949)
金融(8948)
机构
大学(229841)
学院(227920)
(89182)
经济(87474)
管理(85477)
研究(81023)
理学(74948)
理学院(74062)
管理学(72100)
管理学院(71727)
中国(58711)
科学(55754)
(50638)
(49496)
(43699)
业大(43259)
农业(40589)
研究所(40536)
(38484)
中心(36168)
(33850)
财经(31012)
北京(30895)
(29828)
(28323)
(27805)
经济学(27392)
师范(27273)
农业大学(27093)
(26240)
基金
项目(164488)
科学(127444)
基金(119708)
(110313)
国家(109509)
研究(107489)
科学基金(91539)
社会(67279)
(64861)
自然(64336)
社会科(63852)
社会科学(63835)
自然科(62960)
自然科学(62938)
基金项目(62803)
自然科学基金(61821)
(55929)
资助(50961)
教育(50409)
编号(40489)
重点(37922)
(35223)
计划(34624)
(34506)
(34393)
科研(32933)
创新(32292)
成果(31060)
科技(30952)
大学(29354)
期刊
(88142)
经济(88142)
研究(60007)
学报(50091)
(44100)
中国(43635)
科学(41656)
大学(36562)
学学(34831)
管理(31114)
农业(29990)
(28662)
教育(22471)
技术(19244)
(17312)
金融(17312)
(16883)
经济研究(16079)
财经(14950)
业大(14725)
业经(14553)
统计(13534)
(12834)
(12757)
(12408)
科技(12352)
农业大学(12061)
问题(11732)
林业(11544)
技术经济(11069)
共检索到325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明亮  李希菲  
对鸡公山、大岗山和洪雅种源试验的调查材料,用随机效应检查和固定效应检查两种方法检验和比较了同一地区不同种源对断面积生长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源试验中采用随机效应检查较好,固定效应检查容易造成差异显著的误判。随机效应检查的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不同种源的断面积模型相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明亮  李希菲  
对杉木种源所设 5个种源基因库以及四川省珙县洛表、民胜及邛崃所设种源试验区的 8个种源试验调查材料 ,用随机效应检查方法检验同一地区不同种源对断面积生长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证明了“同一地区不同种源的断面积模型参数相同”这一结论可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希菲  洪玲霞  
断面积模型是全林模型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型。本文应用南方5省(区)杉木、北方3省长白落叶松标准地,分别建立了10组断面积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杉木按立地区建模时,虽然优势高生长过程相似,但断面积生长过程却不同,不能使用同一模型参数。杉木按产区建模时,虽属同区同带,断面积生长过程差异仍很大,因此杉木产区也不是建模的依据。东北3省长白落叶松建模结果表明,各省优势高和断面积生长过程接近,模型参数差异不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纪山  唐守正  
选用包含林分密度指标、年龄和立地质量指标的Richards型和Schumacher型的生长模型作为杉木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经江西省14个未间伐林分和36个间伐林分数据的拟合,表明Richards型优于Schumacher型,杉木间伐林分和未间伐林分可用统一的断面积预估方程.结合实例指出在采用Richards型方程时,应注意地位指数方程中参数的变化对预估结果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童书振  
本文就Logistic及其改进模型在杉木人工林胸高断面积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在相同林分密度下,随立地指数增加,模型的模拟精度越高立地条件影响越大;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所有改进Logistic模型的模拟精度都受到林分密度影响;Logistic及其改进模型的模拟精度与林龄没有任何关系。对于某一具体植物种群,不同形式的Logistic模型的模拟精度主要受模型本身的影响。同另外4种Logistic模型相比,Z-Logistic模型参数最稳定,模拟精度最高,为模拟杉木人工林胸高断面积的首选模型。各改进模型的参数直接影响Logistic模型模拟的曲线形状,可作为形状参数使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纪山  洪玲霞  
根据江西省杉木人工林的 16块密度试验复测样地数据 (株行距为 :2m× 3m ,2m× 1.5m ,2m× 1m ,1m× 1.5m ,1m× 1m) ,分别不同密度指标、不同年龄、不同预估间隔期和不同林分优势高 ,应用负指数模型对蓄积生长率和断面积生长率进行了模拟 ,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 .给出的经验方程可用于森林经理调查中杉木人工林分蓄积数据的更新 ,并具有灵活、方便、准确的特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何彩云  童书振  
应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杉木人工林单木断面积生长规律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将胸径(DBH)和活冠比例(LCR)作为自变量,又分别加入密度因子和不同类型的竞争指数,同时引入立地条件和林龄效应来解释单木断面积生长过程中的异质性。结果表明:虽然密度因子与竞争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是在单木断面积生长中都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立地条件与林龄对单木断面积的拟合偏差在不同的林分密度下略有不同,随立地指数或者林龄增加,其对平均单木断面积拟合偏差的影响也增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希菲  王明亮  黄旺志  
应用线性模型统计推断理论检验了杉木种源对立地指数曲线的影响。洪雅和鸡公山种源试验材料分析表明:(1)同一地区不同种源的立地指数不同,相同种源不同地区的立地指数也不同,这说明立地指数的差异是遗传和环境差异的综合体现;(2)不同种源立地指数曲线的斜率相同,即各种源优势高生长规律相同,因此可以用同一个模型来描述,这对杉木模型的通用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明  
该文描述了传统生长收获模型存在的问题及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预估林分断面积方面的应用,介绍了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表达形式。选择常用的Richards和Schumacher两种基本模型形式,通过变化自变量进行断面积生长模拟,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回归法进行拟合;然后选择复相关系数及预估精度较高的函数作为基础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造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最后对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与传统模型拟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初植密度效应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传统的回归模型估计精度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雄清  张建国  段爱国  
以江西杉木人工林为例,以Korf型、Richards型和Hossfeld型3种模型为基础,通过广义代数差分法(GADA)分别建立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表明:以Richards型为基础的杉木林分断面积预测精度最高,以Richards型模型为最优模型,分别基于贝叶斯法和传统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发现,利用贝叶斯法估计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预测精度相当且预测值的可靠性比传统法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希菲  王明亮  
以鸡公山、洪雅、大岗山、柳州、六峰山 5个杉木种源基因库以及四川省珙县洛表、珙县民胜、邛崃所设杉木种源试验区的调查材料 ,用随机效应检查方法检验同一地区不同种源对立地指数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 ,同一地区种源对立地指数模型的斜率无显著影响 ,立地指数有显著差异 ;不同地区的立地指数模型斜率有显著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  周根苗  易烜  许冰冰  吕勇  
【目的】对湖南省现有的杉木二元立木材积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建立新杉木二元立木材积模型,为湖南省杉木材积的精准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原二元立木材积模型进行检验。以山本材积式为基础模型构建固定参数模型、可变参数模型,以区域作为随机变量、哑变量构建混合效应模型和哑变量模型,对拟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对原二元立木材积模型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湖南现有的杉木材积模型与实际材积计算值存在显著差异;2)固定参数模型和可变参数模型的确定系数R2都在0.95以上。对检验数据进行检验,模型的总相对偏差(TRB)和平均系统偏差(MSB)均在±3%范围内,利用分径阶的方法进行检验,其固定参数模型在10、22和24 cm径阶的总相对偏差与平均系统偏差均超出±3%范围,其在24 cm径阶的总相对偏差与平均系统偏差均超出±7%,而可变参数模型在各径阶的偏差较小;3)混合效应模型与哑变量模型的确定系数均在0.95以上,从整体上看,哑变量模型的总相对偏差和平均系统偏差趋于0,而混合效应模型在10、12和24 cm径阶的总相对偏差均超出±3%范围。【结论】可变参数模型与固定参数模型相比较,可变参数模型拟合精度更高,总相对偏差和平均系统偏差较小,明显优于固定参数模型。哑变量模型的总相对偏差和平均系统偏差较小,赤池信息准则和贝叶斯信息准则较小,明显优于混合效应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何彩云  童书振  
通过对26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进行多次间伐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只要人工林立地条件相同,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林分断面积最终趋于一致,与是否间伐无关;(2)随间伐次数增加,获得的木材径阶也逐渐增大,未被间伐的保留木则多为大径材;(3)对于立地指数大于16的杉木宜林地,宜采用高密度造林、多次间伐的经营模式,以生产不同规格用材满足木材市场需求,还可提高林分累积断面积的生长量;对于立地指数小于14的杉木宜林地,应该采用稀植造林,以生产小、中径材为主;(4)应在立地条件好、低密度造林条件下培育大径材林木;(5)在立地指数小于14的杉木宜林地,间伐在促进林分断面积生长方面的贡献并不明显,对林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相东  李永慈  向玮  
森林生长观测数据常常具有层次结构、重复测量等特点,因而不满足普通回归分析中的独立性假设,会得到有偏的参数估计,包含随机效应的混合模型可以灵活地处理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混合模型方法,建立东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中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慢阔(色木、水曲柳、椴树和枫桦)和中阔(白桦、榆树和杂木)6个树种组的单木5年断面积生长模型。数据来自于20个长期固定观测样地,共得到10756个观测数据,其中随机抽取15个样地的8034个数据用于建模,其他5个样地的2722个数据用于模型验证。建立的模型与距离无关,不需要年龄和立地指数。结果表明:起初胸径、林分密度、立地因子和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数都是显著影响林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雄清  雷渊才  陈新美  
引入组合预测方法以提高林分断面积预测的精度及2类模型(林分水平模型和单木水平模型)预测林分断面积的兼容性。组合预测法能够充分利用各单个模型的有效信息,从而提高预测精度,而单个模型权重的选取对提高组合预测法的精度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北京山区油松连续清查数据,利用误差平方和法、方差协方差法和最优加权法确定林分断面积组合预测模型的权重。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能够提高预测精度,同时利用最优加权法所建立的林分断面积组合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最高,方差协方差法次之,误差平方和法预测精度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