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2)
2023(13317)
2022(11556)
2021(10739)
2020(8847)
2019(20370)
2018(20372)
2017(38519)
2016(21290)
2015(23843)
2014(24075)
2013(23821)
2012(22208)
2011(20118)
2010(20296)
2009(18253)
2008(17604)
2007(15673)
2006(13858)
2005(12340)
作者
(63362)
(52600)
(52102)
(49342)
(33313)
(25161)
(23613)
(20737)
(20073)
(18972)
(17929)
(17846)
(16801)
(16771)
(16258)
(16135)
(15646)
(15628)
(14992)
(14963)
(13225)
(13103)
(12766)
(11923)
(11820)
(11791)
(11765)
(11597)
(10745)
(10440)
学科
(87264)
经济(87180)
管理(58260)
(55730)
(44800)
企业(44800)
方法(34528)
数学(29284)
数学方法(28953)
中国(26250)
(24649)
地方(24191)
业经(20733)
(19343)
(18903)
农业(16829)
(15273)
贸易(15260)
环境(15170)
(14938)
(14736)
(14708)
技术(14076)
(14051)
理论(14045)
银行(13991)
(13562)
金融(13561)
(13473)
(13356)
机构
学院(298672)
大学(298416)
管理(116744)
(115114)
经济(112409)
研究(106140)
理学(100019)
理学院(98833)
管理学(97134)
管理学院(96609)
中国(78064)
科学(67914)
(65843)
(54704)
(52705)
(51864)
研究所(49869)
中心(47254)
业大(47133)
(45050)
北京(42427)
(41559)
师范(41147)
农业(41002)
财经(40836)
(39014)
(37095)
(37051)
技术(33473)
(33269)
基金
项目(204276)
科学(158567)
研究(149439)
基金(144491)
(126987)
国家(125859)
科学基金(106519)
社会(90868)
社会科(85926)
社会科学(85902)
(81453)
基金项目(77340)
自然(69859)
(68645)
自然科(68167)
自然科学(68145)
教育(67917)
自然科学基金(66877)
编号(61900)
资助(59359)
成果(50428)
(47716)
重点(46171)
(43697)
课题(43523)
(42329)
创新(39428)
科研(38852)
项目编号(37647)
发展(37562)
期刊
(133971)
经济(133971)
研究(90564)
中国(61974)
学报(50224)
(49012)
科学(45956)
管理(43763)
教育(38379)
(37299)
大学(37262)
学学(34966)
农业(34378)
(26814)
金融(26814)
技术(26488)
业经(23339)
经济研究(20445)
财经(19069)
(17713)
图书(17413)
问题(17200)
(16183)
科技(15852)
理论(14966)
技术经济(14298)
现代(13931)
实践(13875)
(13875)
资源(13710)
共检索到451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智慧  史忠礼  许月明  朱治平  沈瑞娟  唐锡华  
对杉木种子发育生理及涩籽形成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胚的分化发育 ,雌配子体 (胚乳 )和胚的干质量、体积及生物大分子 (总核酸、蛋白质和类脂 )含量均不断增加 ,一直持续到种子成熟。败育的杉木涩籽中存在着凝集素类物质 ,它的存在与败育无关 ,而在贮藏蛋白的形成中有作用。败育的杉木涩籽中只积累较多的脱落酸 ,说明了败育涩籽的衰败和失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减少杉木种子败育的措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管康林  严逸伦  郑钢  
对杉木种子园几类无性系的株型,光合特性和呼吸酶类(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作了观察;对花芽形成,开花结实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物质代谢,包括碳氮比,大分子物质(DNA、RNA、蛋白质和脂类)和呼吸代谢中间产物(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揭示出杉木有性过程的生理活动与某些遗传性的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吴承祯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丰产树种,在人工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杉木种子涩籽率高是影响杉木产量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探讨杉木种子涩籽的预测与防治是杉木种子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不同的地域是造成杉木种子涩籽量差异的重要因子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杉木种子涩籽在地理上的流行规律,本文试图运用一种新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杉木种子涩籽与地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BP 模型对模拟预测不同地域杉木种子涩籽的涩籽率具有较高的精度,平均模拟精度为88-40 % 。这不仅为杉木种子园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人工神经网络在林业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平  余象煜  吕洪飞  
1978年我们在浙江省首次发现杉木(Cunnighamia lanceolata)雄性不育株。本文对杉木雄性不育株的小孢子叶球进行了有关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的雄性不育属于无孢子型。造成雄性不育的直接原因是绒毡层的过早解体和小孢子母细胞不能完成减数分裂。雄性不育株的雌球花发育正常,并能正常开花、授粉和结籽。在小孢子发生和发育过程中,不育株小孢子叶球的呼吸强度明显低于可育株的小孢子叶球,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不育株与可育株之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具有明显差异,前者的酶带数始终多于后者。作者认为,杉木不育株中可能存在雄性不育细胞质基因,通过影响或调节编码过氧化物酶的核基因的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成小飞  
研究了杉木幼胚发育过程中正常胚和败育胚的淀粉动态,分析了胚败育的原因。在发育正常的种子中,淀粉粒主要分布于胚体及其周围细胞中。在发育不正常的种子中,存在两种情况:1.胚自身的败育:在胚及胚柄系统中无淀粉颗粒分布,雌配子体中有或没有淀粉粒存在;2.雌配子体的败育:最初,胚系统发育正常,淀粉粒的分布与正常胚中一样:雌配子体中存在淀粉层;随着雌配子体细胞从边缘向中心萎缩区域的不断扩大,淀粉区消失,雌配子体死亡,最终导致胚的败育。前一种情况可能起因子自交衰退;后一种情况则可能是导致杉木涩粒形成的胚胎学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龙光生  徐刚标  黎麦秋  雷秀嫦  冯智  
对湖南省东安县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3、6、8月中旬每次每株各施尿素0.4kg、过磷酸钙0.3kg、氯化钾0.2kg为球花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施肥对当年的种子播种品质有影响,但不大;种子园大片母树不挂果的原因是土壤和树体中锰含量过高而树体中的硼元素缺乏,对此提出对土壤施石灰和对母树针叶喷B肥的改良措施;3—8月是杉木种子园施N、P.K肥最适宜时期;确定8月是杉木种子园母树营养诊断进行针叶分析的最佳采样时期,并制定出杉木种子园母树的针叶中全N含量为0.8%、全P含量为0.12%、全K含量为0.7%是其临界值;针叶全N含量0.8—1.2%、全K含量0.7-0.9%是其最适浓度范围;中...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管康林  
对杉木种子胚胎发育过程各阶段与胚胎败育的空瘪涩粒出现时期作了相应的概念划分。对空瘪涩粒的成因从遗传性、自交不孕与低孕、不良气候因素和涩粒的生理生化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且确认高涩粒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胚胎发育生理问题。它与遗传、授粉和环境因素有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鹏  孙宇涵  林华忠  方禄明  余小龙  翁建宇  张运根  李云  
【目的】探究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雄球花外部形态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杉木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杉木雄球花为材料,采用数码相机实地拍照、体视镜以及醋酸洋红染色压片法研究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雄球花生长发育的过程。【结果】杉木雄球花着生于新枝顶端,外部有芽鳞包裹。随着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雄球花的芽鳞逐渐打开,小孢子叶的体积增大,逐渐伸长到芽鳞之外,最终将雄球花的芽鳞挤压脱落;而小孢子叶颜色和大小也有着明显的变化,颜色经过翠绿色、黄绿相间、黄褐色、并最终变成红褐色,其长度变化范围为3.278~5.229 mm,直径变化范围为2.626~3.868 mm。观察杉木减数分裂过程发现:小孢子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存在异常,如减数分裂中期Ⅰ的落后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以及在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不均等分裂,如二分体、三分体。不同着生位置的雄球花发育具有不同步性;同一个雄球花的不同小孢子叶以及相同小孢子叶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也不相同,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大约持续3 d。【结论】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雄球花外部形态及小孢子叶颜色和大小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异常现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光球  费裕翀  路锦  黄樱  郑宏  林开敏  季春杉  曹世江  
[目的]探讨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对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下植被保留(UP)、林下植被去除(UR)和林下套种(IP)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土壤酶活性差异,并以土壤酶作为土壤生物活性指标,结合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IP处理提高了0~2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而20~40、40~60 cm土层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间土壤蔗糖酶活性差异较小;相比于UR和IP处理,UP处理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则相反,UR和IP处理间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较小;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下,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低排序为IP>UR>UP,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低排序为UP>IP>UR;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间土壤脲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较大,其中,多酚氧化酶对于林下植被管理措施的响应更灵敏,且能反映于较深土层;除酸性磷酸酶活性外,其余土壤酶活性均具明显表聚性,且随土层加深而递减。有机质和水解性氮含量与各种土壤酶活性具有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有效磷含量与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含量与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较弱。将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质量指标之一,结合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反映了原信息量的75.31%。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的土壤质量指数排序均为:IP>UP>UR。[结论]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中,林下套种楠木的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于保持和提升土壤质量效果最佳,其次为林下植被保留措施,林下植被去除措施的效果较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学军  李顺雨  张文娥  刘崇怀  
以种子败育型葡萄火星无核、康能无核为试材,系统研究其胚发育及败育的细胞学进程,分析胚乳败育与胚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与有核葡萄的胚均能发育到球形胚阶段,但不同品种发育到该阶段的时间不同,火星无核在花后28~37 d处于球形胚阶段,康能无核在花后31~40 d,有核葡萄白香蕉的球形胚阶段是花后28~40 d,随后无核葡萄的胚逐渐败育,而有核葡萄的胚历经心形胚和鱼雷形胚阶段,最后发育成熟。种子败育型葡萄胚乳败育均早于胚败育,可能是胚败育的直接原因。火星无核、康能无核胚挽救适宜取材时期分别在花后34 d和花后40 d。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少辉  马祥庆  陈绍栓  林上杰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 ,选择不同栽植代数 ( 1、2、3代 )、不同发育阶段 ( 5、1 0、1 5、2 0年 )、不同立地 ( 1 4、1 6、1 8地位指数 )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不同栽植代数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特点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连栽导致了杉木生长的明显衰退 ,2、3代杉木胸径分别比 1代杉木下降 7 2 9%~ 1 1 61 %和 1 5 63 %~ 2 1 4 7% ,树高分别下降 7 89%~ 1 1 76%和 1 7 76%~ 2 2 3 5% ,蓄积量分别下降 2 1 0 2 %~ 2 4 61 %和 3 8 70 %~ 4 4 1 8% ,而且随栽植代数的增...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章志琴  林开敏  邹双全  曹光球  
针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枯落物分解缓慢的问题,研究不同的调控措施对杉木枯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调控措施对杉木枯落物分解有一定的影响。埋置处理可加快杉木枯落物的分解,叶和枝条枯落物第1年质量损失率分别达46.5%和32.0%,分别比放置地表处理(对照)增加14.5%和38.5%;外加不同形态的氮源对杉木叶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影响不同,施加硝态氮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杉木枯落物的分解,年质量损失率为46.0%,比未施加氮肥处理(对照)增加13.3%,而施加铵态氮仅为40.7%,与对照接近。埋置地下和外加硝态氮源都能明显提高杉木枯落物腐解率,缩短了枯落物完成50%和9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顺恒  
通过建立16个径流小区,对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方式、间种绿肥和营造林模式等营林措施的杉木造林地的水土流失进行了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林地5年的土壤流失量表现为全垦>带垦>穴垦,穴垦比全垦、带垦分别减少4033%和2548%的土壤流失量;不同抚育方式林地5年土壤流失量表现为扩穴连带抚育(98695t/hm2)>块状抚育(92587t/hm2)>不抚育(4066t/hm2),块状抚育比扩穴连带抚育减少619%的土壤流失;不同造林模式林地5年的水、土、肥流失均表现为:传统模式>世行模式>生态型模式,其中世行造林模式林地水、土、有机质和养分(N、P、K)流失量比传统模式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费学谦  周立红  王劲凤  
研究了三种不同甘、涩类型柿果实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单宁细胞和薄壁细胞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的主要脱涩期明显不同,前者在果实发育的早期,后者在近熟期;完全甜柿自然脱涩主要是由于薄壁细胞的持续增大和单宁细胞的早期停止发育,造成单宁细胞占果肉面积比下降所致,而不完全甜柿的树上脱涩主要依赖果实成熟前单宁的凝固作用。在涩柿中这两种机制都不存在,因而不能自然脱涩。在杭州地区,细胞发育及脱涩过程略早于原产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管康林  黄坚钦  何福基  
杉木不同无性系的结果量、球果生物学性状和环境因子对出籽率和饱粒率的影响已被观察。高出籽率与果型和果的大小无关,而与可育种鳞数、种子数和千粒重有关。良好光照和充分授粉能提高出籽率和饱粒率,减少空瘪涩粒。11月中旬采收的球果较之10月中下旬的出籽率和千粒重增加。1995年,横畈杉木1.5代10年生种子园获得丰收,球果出籽率为6.2%,饱粒率达6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