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4)
- 2023(12084)
- 2022(10143)
- 2021(9455)
- 2020(7802)
- 2019(17825)
- 2018(17959)
- 2017(34521)
- 2016(19026)
- 2015(21461)
- 2014(21744)
- 2013(21130)
- 2012(18868)
- 2011(16892)
- 2010(16715)
- 2009(15218)
- 2008(14567)
- 2007(12700)
- 2006(11096)
- 2005(9764)
- 学科
- 济(73835)
- 经济(73756)
- 管理(54832)
- 业(50246)
- 企(41597)
- 企业(41597)
- 方法(33332)
- 数学(28336)
- 数学方法(28003)
- 农(21223)
- 中国(20584)
- 学(18399)
- 业经(17982)
- 财(16749)
- 地方(16285)
- 环境(14982)
- 农业(14295)
- 理论(13232)
- 和(13043)
- 制(12339)
- 技术(11795)
- 贸(11737)
- 贸易(11729)
- 划(11529)
- 易(11345)
- 务(10896)
- 财务(10823)
- 财务管理(10804)
- 发(10690)
- 银(10679)
- 机构
- 大学(268028)
- 学院(266187)
- 管理(107353)
- 济(99194)
- 经济(96843)
- 理学(93447)
- 理学院(92388)
- 管理学(90652)
- 管理学院(90204)
- 研究(88704)
- 中国(64126)
- 科学(58530)
- 京(58409)
- 所(44412)
- 农(43986)
- 财(43613)
- 业大(42627)
- 研究所(41011)
- 中心(39809)
- 江(38124)
- 北京(36859)
- 范(36481)
- 师范(36097)
- 财经(35740)
- 农业(34321)
- 院(32885)
- 经(32488)
- 州(31484)
- 师范大学(29273)
- 技术(28875)
- 基金
- 项目(190247)
- 科学(148856)
- 研究(138090)
- 基金(136930)
- 家(119896)
- 国家(118907)
- 科学基金(101972)
- 社会(85002)
- 社会科(80373)
- 社会科学(80351)
- 省(74756)
- 基金项目(73638)
- 自然(67605)
- 自然科(65936)
- 自然科学(65922)
- 自然科学基金(64700)
- 划(63011)
- 教育(62519)
- 编号(56816)
- 资助(55513)
- 成果(45337)
- 重点(42659)
- 部(40575)
- 发(40415)
- 创(39045)
- 课题(38910)
- 创新(36352)
- 科研(36284)
- 大学(34855)
- 项目编号(34734)
共检索到376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煊章 田大伦 周志华
对杉木林生态系统净化水质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气降水而进入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物质中,有二氯丁烷、苯等有机污染物,还有Ph、Ca等重金属元素。经过林冠层、地被物和土壤层的截留作用,这些污染物质不仅种类减少,而且浓度大为降低。进一步阐述了森林净化水质的机理和效益。为森林净化水质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杉木林,水质,污染物质,净化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兵 马向前 郭浩 王燕 冷泠
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共数据对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价值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详细评估。结果表明: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期间,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5643.82亿元.a-1和17043.86亿元.a-1,单位面积价值分别为12.62万元.hm-2a-1和12.34万元.hm-2a-1,其中在所评估的六大服务项中各服务项的价值所占比例次序为涵养水源>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固土保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玲玲 钟艳霞 李小宇
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银川市黄河湿地A区11个位点进行水质评价并与各位点水生植物分布、可培养细菌数量进行契合关系分析。发现自入水口至出水口随水流方向,各位点多项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可培养细菌数量呈高—低—高弱变化特征。同时进行可培养细菌菌种鉴定共分离获得4属13种细菌。黄河湿地A区水生植物、可培养细菌数量、种属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水质。
关键词:
银川平原 天然湖泊湿地 水质净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康文星 邓湘雯 赵仲辉
根据会同生态站2000—2005年连续定位观测数据,研究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在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转换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林冠层每年吸收的辐射能为25.5430亿J.m-2,透过林冠层的辐射能为2.5306亿J.m-2,被冠层反射的辐射能为2.7432亿J.m-2,分别占到达林冠表面辐射能的82.7%、8.2%和9.1%;林冠截留水分的蒸发,使得系统获取的净辐射能向潜热能转化。每年林冠截留水分蒸发耗能6.3695亿J.m-2,占系统净辐射能的22.9%,占系统总蒸发散耗能的30.4%,是系统能量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冠截留使大气降水中的雨滴动能消耗在克服枝叶阻力的做功上,叶面水滴从冠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会同生态站)于1978年正式建站,1982年林业部(现国家林业局)批准为林业部重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000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自干 李谷 吴恢碧 陶玲 李晓莉 姚延丹 赵巧玲 樊启学
由潜流和表面流湿地组成复合人工湿地,与池塘有机结合构成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应用于草鱼苗种培育,研究了该系统对池塘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在760 mm/d的水力负荷率条件下,复合湿地系统对NH4+-N、NO2--N、NO3--N、TN、TP、COD和T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56±3.71)%、(50.73±3.95)%、(46.33±4.95)%、(27.99±2.78)%、(58.15±3.38)%、(29.60±2.24)%和(84.49±1.77)%;湿地出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要求。结果表明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对养殖用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养殖用水 净化效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勇军 王兵 陈步峰 彭清珍
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以及碳汇功能是一项基础工作,对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平衡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对江西大岗山16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进行研究,估算其碳汇/源功能。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156.256 t·hm-2,乔木层占94.9%,林下层生物量为3.197 t·hm-2,年凋落物归还量为4.756 t·hm-2;杉木人工林碳储量为77.246 t·hm-2,其平均年净生产力为6.837 t·hm-2,其碳汇能力为1.595(±1.179)t·hm-2a-1,可见杉木人工林林生态系统显著地固定了大气中的CO2,有着明显的碳汇作用。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生物量:碳储量 森林碳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思东
本文以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探讨了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乱流热量的交换规律。结果表明:每年冠层向邻近空间扩散的热量83105×108J/hm2;邻近空间传递给冠层的热量20190×108J/hm2;林下空间输送给地表层的热量1096×108J/hm2;地表层传送给林下空间热量有584×108J/hm2。乱流热量交换的大小,主要由辐射能和湍流扩散强度决定。在热量的交换中,林冠层起着直接的热源和桥梁作用。由于冠层对辐射的截留,对动能的削弱,使得冠层和地表层空间的乱流热量大小和交换方向极不相同。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热传递,乱流交换,净辐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廷杰 齐增湘 罗军 甘德欣
在阐述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理的基础上,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各种新型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构建复合人工湿地系统、蚯蚓生态滤池、生物栅与生物浮岛、生态砾石床技术和人工水草生态净化技术.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净化 机理 生态工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祥庆 何智英 俞新妥 管守忠 何宗明
在尤溪杉木人工林生态站7年定位观测基础上,进行杉木幼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建立了养分循环的分室模型。结果表明:7年生杉木幼林生态系统N、P、K贮量分别为;7308.46、2022.96、130290.14kg/nm2,其中99.73%存在于土壤分室中。杉木幼林N、P、K年吸收量52.20kg/hm2,年存留量22.62kg/hm2,年归还量29.58kg/hm2,系统每年通过水文学途径获得N、P、K为15.92kg/hm2,径流输出9.23kg/hm2,系统中年净积累6.69kg/hm2。同时通过计算模拟,定量地描述了0—10年内系统N、P、K在各分室的运转状态及施肥效果,并计算了N、P、K...
关键词:
杉木人工幼林,养分循环,分室模型,模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郝博 闫文德
基于土壤有机质模型CENTURY研究典型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站为研究地点,基于会同观测站的长期气象资料,以及站内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实测资料和生产力实测资料,对CENTURY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模拟。首先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收集模型运行所需数据,如土壤质地和土壤C、N含量等。其次在模型内的文件中改写所需驱动参数。运行模型后的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模拟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决定系数R2为0.937,大于临界值,均方根误差值RMSE为27.46 t·hm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洋 吕建树 毕军
陆地生态系统的水体净化服务能过滤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有助于防控流域非点源污染。准确表征该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定量探索其驱动机制则是生态系统服务应用的前提。论文以太湖流域典型地区为例,利用空间分布式的生物物理模型,研究流域陆地水体净化服务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变特征,并借助GIS空间统计方法及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主导驱动力。结果显示:2000—2010年间研究区59.19%、58.27%的面积分别为氮、磷净化服务的弱降低区。2000—2005年与2005—2010年两个时间段内研究区氮净化服务先下降后略有上升,其中苏州市区增幅最大;磷净化服务为下降趋势,以无锡和苏州市区降幅最大。气候因素和水网密度对水体净化服务具有显著正影响,而负向驱动力则存在差异。为此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整主导因素,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水体净化服务,减少氮、磷排放,为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及水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廖利平 赵士洞
杉木人工林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材林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保持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可持续性,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林学界和生产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最近提出的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理论与方法为解决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生态系统管理的具体定义和内涵出发,结合所面前的问题,指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管理不应仅指对林木本身的管理,还应包括林分形成的前期阶段、系统内各组分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凋落物分解管理、土壤生态系统管理,以及在广大林区开展综合性的长期生态监测计划等方面。包括上述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方法,是实现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可持续性的根本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布多 李明礼 德吉 许祖银 旦增 刘勇
水质净化功能是湿地的一个重要生态功能之一,本文以西藏拉萨河流域甲玛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湿地水的色度、浊度、pH值、水温、溶解氧和20种相对重要的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西藏甲玛湿地水的pH值、DO值分别为7.40、8.07mg/L;甲玛湿地水中金属元素含量普遍较低,并且水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也差异较大,它们的含量序列为:Ca>As>Mg>Na>K>Fe>Al>Cu>Mn>Zn>Mo>Ni>Cr>Pb>Sb>Co>Cd>Se>Hg>Be。通过对进水和出水水质的比较发现甲玛湿地对色度、浊度和金属元素的去除效果比较明显。对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达到了65.1%、63.8%,对不同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娥 刘兴国 王小冬 陆诗敏 曾宪磊
为研发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菌藻固定化体,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和海藻酸钠、CaCl_2等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法等方法,研究了菌藻固定球的制备方法与条件,比较分析了固定化菌藻球对养殖废水的净化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包埋蛋白小球藻和光合细菌的最适条件为2%海藻酸钠与6%氯化钙交联24 h。养殖废水中,藻菌固定球在14 d对PO_4(3-)-P去除率显著高于蛋白核小球藻和光合细菌(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