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
- 2023(1625)
- 2022(1372)
- 2021(1351)
- 2020(1213)
- 2019(2775)
- 2018(2610)
- 2017(4784)
- 2016(2687)
- 2015(3212)
- 2014(3268)
- 2013(3107)
- 2012(2901)
- 2011(2760)
- 2010(2703)
- 2009(2732)
- 2008(2725)
- 2007(2468)
- 2006(2195)
- 2005(2168)
- 学科
- 济(9671)
- 经济(9624)
- 管理(8376)
- 业(6918)
- 企(5944)
- 企业(5944)
- 制(4598)
- 方法(3595)
- 财(3233)
- 体(3099)
- 数学(2989)
- 学(2986)
- 中国(2944)
- 数学方法(2921)
- 农(2806)
- 体制(2728)
- 度(2253)
- 制度(2222)
- 银(2212)
- 融(2206)
- 金融(2206)
- 银行(2201)
- 行(2141)
- 业经(2114)
- 土地(2032)
- 贸(1841)
- 贸易(1840)
- 易(1801)
- 地方(1769)
- 法(1714)
- 机构
- 大学(42230)
- 学院(40561)
- 济(15935)
- 经济(15589)
- 研究(15415)
- 管理(14296)
- 理学(12057)
- 理学院(11900)
- 中国(11675)
- 管理学(11672)
- 管理学院(11585)
- 科学(9314)
- 京(9267)
- 财(9101)
- 所(8229)
- 农(7580)
- 研究所(7387)
- 中心(6738)
- 财经(6725)
- 业大(6721)
- 江(6542)
- 北京(6101)
- 经(6070)
- 院(6052)
- 农业(5733)
- 省(5553)
- 范(5267)
- 师范(5217)
- 经济学(5185)
- 州(4971)
共检索到64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童书振 张建国 罗红艳 罗云伍
杉木林密度间伐试验历经 1 8年的定位试验研究 ,其结果表明 :(1 )同一立地指数级 ,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 ,当某一密度的林分经间伐后同另外一个密度基本相同未间伐的林分比较 ,两者优势木高、平均木高无明显差异 ;两者胸径差异明显 ,即间伐的林分小于未间伐的林分 ;两者立木蓄积 ,间伐的低于未间伐的 ;间伐林分总蓄积量 (立木蓄积 +间伐蓄积 )高于未间伐的蓄积。初植密度不同的林分 ,间伐后与未间伐林分的总蓄积量百分比 ,其比值 ,初植密度大的大于初植密度小的 ;间伐林分的枝下高一般高于未间伐林分的枝下高 ,1 6年前影响明显 ;间伐林分的冠幅一般小于未间伐林分的冠幅 ,1 1~ 1 6年时差...
关键词:
杉木 密度 间伐 蓄积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玲霞
初植密度、间伐对杉木林分优势高生长过程的影响*洪玲霞关键词杉木优势高初植密度间伐立地质量是决定林分生长和收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用材林经营与管理中,立地质量定义为“生长在某一地位上既定树种或林分类型林木的生产潜力”。以往的研究表明:许多树种的材积生产潜...
关键词:
杉木,优势高,初植密度,间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何彩云 童书振
通过对26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进行多次间伐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只要人工林立地条件相同,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林分断面积最终趋于一致,与是否间伐无关;(2)随间伐次数增加,获得的木材径阶也逐渐增大,未被间伐的保留木则多为大径材;(3)对于立地指数大于16的杉木宜林地,宜采用高密度造林、多次间伐的经营模式,以生产不同规格用材满足木材市场需求,还可提高林分累积断面积的生长量;对于立地指数小于14的杉木宜林地,应该采用稀植造林,以生产小、中径材为主;(4)应在立地条件好、低密度造林条件下培育大径材林木;(5)在立地指数小于14的杉木宜林地,间伐在促进林分断面积生长方面的贡献并不明显,对林分...
关键词:
杉木 间伐 林分断面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童书振 盛炜彤 张建国
该项试验共分 2个部分。 (1)造林密度试验 ,小区面积为 6 0 0m2 ,5个处理 ,即 16 6 7株·hm- 2(A)、3333株·hm- 2 (B)、4 983株·hm- 2 (C)、6 6 33株·hm- 2 (D)、996 7株·hm- 2 (E) ;(2 )造林密度调控试验 ,造林设计方法与造林密度试验相同 ,但在林分生长过程中 ,按密度管理图的密管线 0 5为标准进行间伐 ,间伐后保留密度要与临近的下一个初植密度较稀植的林分密度基本相同 ,两者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1)造林密度试验 ,优势高、平均高、平均胸径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 ,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 ,优势高 9a、平均...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密度调控 林分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佳琪 马东旭 蓝伟立 陈块明 林开敏
[目的]探究不同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枝条发育的影响,为杉木无节材定向培育的间伐密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9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的林分保留密度:1 200株·hm~(-2)(间伐强度为67%, L)、1 800株·hm~(-2)(间伐强度为51%, M)和2 250株·hm~(-2)(间伐强度:27%, H),间伐后的第5年,在各样地内选取标准木进行观测,探讨不同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对杉木枝条发育的影响。[结果]1)枝条总量、8 m以下枝条数量、8 m以上枝条数量、死枝数量、活枝数量均表现为:L>M>H,枯枝率表现为H>M>L;2)基径随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且L与H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L的枝长大于M和H,说明低的林分保留密度更有利于枝条生长;3)活枝枝条基径和枝长呈明显的线性相关,死枝枝条基径和枝长线性相关性较小。4)死枝的基径、枝长、数量与活枝数量随树干垂直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活枝的基径与枝长随垂直高度的增大而减小,H、M的分枝角随垂直高度的增加而减小。5)死枝与活枝的基径、枝长与分枝角在南部区域(90°~225°)整体大于北部区域,但枝条数量在东部区域(0°~180°)大于西部区域。[结论]要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调整杉木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高的林分保留密度会抑制枝条基径和数量的生长,从而减少节子的大小和数量,提高木材质量。在杉木幼龄期时可以对林木进行修枝,以减少宿存枝条,达到提高木材质量、培育无节材的目的,综合本研究的3种间伐保留密度,其中1 800株·hm~(-2)的林分保留密度更适宜培育无节大径材。
关键词:
杉木 间伐保留密度 枝条发育 无节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炳华 傅志刚 陈登华
杉木林历来采用下层抚育间伐作业。杉木林上层、下层抚育间伐对比试验说明,上层抚育间伐能比下层抚育间伐显著地提高林分生长量。本文论述了上层抚育间伐显著提高林分生长量的机理,并提出上层抚育可应用于杉木林的首次间伐。
关键词:
杉木 疏伐 森林抚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冠军 郑宏 林开敏 林强 邹显花 曹光球 马祥庆
通过研究两种不同间伐密度管理模式对34年生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大径材产量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1)与仅经过1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相比,经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更大,径阶分布范围更为集中,高径比更小,尖削度更大.(2)就林分蓄积量和材种结构而言,经1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的蓄积量明显大于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经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大径材及超大径材(D≥40)出材量更高.表明两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更适合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关键词:
杉木 密度管理模式 大径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相聪伟 张建国 段爱国 张雄清
采用3参数Weibull生长方程,对15块杉木密度试验林26年连续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林分材积年平均生长量(MAI,包括净材积年平均生长量(MAInet),总材积年平均生长量(MAIgross));利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林分净材积(Vnet)和总材积(Vgross=Vnet+枯死木材积累积(∑Vm))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及峰值林龄与初植密度、立地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MAInet峰值与立地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而受林分密度影响很小,其在立地指数级22 m的样地内平均值比立地指数级12 m的样地增加了8.33 m3·hm-2·a-1;MAIgross峰值与立地质量及林分初植密度均...
关键词:
年平均生长量 杉木 初植密度 立地质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邱尔发 何智英 林思祖
对5种造林密度的29年生杉木林分的全面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冠长、冠幅、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呈递减趋势,林下植被生活势减弱,根幅和单株根量减少,根深、粗根密度及总根系密度增大。细根以3750株·hm-2为最大,近似正态分布。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生境 生态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炜彤
198 7~ 1999年 ,在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对 9a生的杉木人工林 ,进行了不同保留密度的管理。设立 6个固定样地 ,对林下植被变化作了 13a的连续观测 ,土壤肥力变化作了 9a变化测定 ,并对水土流失、枯落物量及其分解速率进行了 8a的测定。结果表明 ,凡经间伐的林分 ,林下植被获得了良好发育 ,13a中林下植被种类达到了 30~ 36种 ,盖度达到 80 %~ 90 % ,而生物量达到 5t·hm- 2 以上。未经间伐密度较大的林分林下植被发育较迟 ,比间伐林分推迟 8~ 9a。适度间伐不会产生不利于地力维护的水土流失 ,合理的林分密度管理可提高微生物数量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品福 陈汉民 顾小平
杉木林生长和合理密度管理模型研究赵品福,陈汉民,顾小平关键词杉木林,相对地位级,合理密度,数学模型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林分的密度管理研究是用以指导杉木造林和中幼林抚育间伐的基础,在林业生产上有着十分...
关键词:
杉木林,相对地位级,合理密度,数学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翰琛 张雄清 张建国 屈彦成 姜丽
[目的 ]利用杉木密度间伐林探究林分生长优势在间伐处理下的变化规律,为杉木林栽培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方法 ]以江西省分宜年珠林场青石湾杉木密度间伐林为研究对象,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生长优势与林龄、累积间伐强度、保留株数密度以及这些变量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 ]在间伐前后,生长优势伴随着累积间伐强度、林龄以及保留株数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生长优势的负值未在最后的观测年出现。同一保留株数密度下,生长优势随累积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低密度种植,低密度管理,使得生长优势更趋近于0,有利于林木均衡生长,提高大径材产量。高密度种植,低密度管理不仅在间伐收获小树的同时,伴随着累积间伐强度的增强,生长优势增加,促进林分内大树的生长,从而收获大径材。
关键词:
生长优势 间伐 初植密度 竞争 杉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琪 马东旭 蓝伟立 陈块明 郑鸣鸣 叶义全 江先桂 江祥庆 林开敏
【目的】探究间伐保留密度对基于大径材培育下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径阶分布和材种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规律,为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间伐密度控制技术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9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高间伐保留密度(H:2 250株/hm~2)、中间伐保留密度(M:1 800株/hm~2)、低间伐保留密度(L:1 200株/hm~2)3个处理,进行连续观测5 a。【结果】1)林分胸径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林龄为11 a时,出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间伐对树高的影响不显著;2)单株材积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林分蓄积量表现为H>M>L;3)总出材量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H>M>L;总出材率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4)小径材出材量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H>M>L,H处理显著大于L处理(P<0.05),出材率表现为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中径材出材量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与林龄呈正相关,出材率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大径材出材量与出材率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且L处理显著大于H处理(P<0.05)。【结论】抚育间伐能促进杉木人工林的生长,优化林分结构,有利于大径阶林木培养,这些作用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光智 段爱国 张建国
[目的]揭示南亚热带不同密度和立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蓄积量发育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36 a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A(1 667株·hm~(-2))、B(3 333株·hm~(-2))、C(5 000株·hm~(-2))、D(6 667株·hm~(-2))、E(10 000株·hm~(-2))5种初植密度杉木人工林总蓄积、活立木蓄积动态变化。[结果]初植密度与立地对林分活立木蓄积生长的影响与总蓄积一致。中幼龄阶段林分总蓄积与初植密度和立地正相关,初植密度愈高,立地指数愈大,林分蓄积生长量愈大;但15 a后中等密度林分总蓄积最大。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高峰随密度增大而愈早;平均生长达高峰后下降,密度越大下降越早、下降趋势越明显;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大多分别在10、14 a达到高峰,林分蓄积生长率降到3%时林龄为19~25 a。[结论]随初植密度增大,立地指数对林分总蓄积的影响程度减弱。若以蓄积生长量最大为培育目标,16指数级以C密度为最适宜造林密度。南亚热带杉木林首次间伐、最后间伐、主伐时间分别为10、14、25 a;主伐林龄不宜早于19 a,且初植密度愈低主伐林龄更晚,A、B密度林分的主伐林龄可推迟到25 a。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蓄积 立地 密度 南亚热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齐建文 张蓓 刘金山
杉木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用材树种,在森林固碳增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数据对湖南省杉木林样地尺度进行碳储量估算的基础上,通过多因子非线性回归方法,量化环境因子和林分因子对生物量密度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杉木生产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杉木 生物量 地理环境 非线性回归 湖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