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6)
- 2023(6178)
- 2022(5514)
- 2021(5099)
- 2020(4668)
- 2019(11025)
- 2018(11024)
- 2017(21135)
- 2016(12196)
- 2015(14150)
- 2014(14507)
- 2013(14716)
- 2012(13947)
- 2011(12640)
- 2010(12892)
- 2009(12136)
- 2008(12371)
- 2007(11602)
- 2006(9869)
- 2005(8828)
- 学科
- 济(50927)
- 经济(50881)
- 管理(32350)
- 业(32174)
- 方法(25789)
- 企(25548)
- 企业(25548)
- 数学(22792)
- 数学方法(22588)
- 农(14706)
- 中国(12965)
- 财(12873)
- 学(12315)
- 地方(10314)
- 贸(10141)
- 贸易(10135)
- 易(9828)
- 制(9791)
- 业经(9774)
- 农业(9430)
- 和(8563)
- 银(8393)
- 银行(8353)
- 行(7941)
- 理论(7905)
- 务(7884)
- 财务(7858)
- 财务管理(7835)
- 融(7694)
- 金融(7692)
- 机构
- 大学(182802)
- 学院(182298)
- 济(73022)
- 经济(71376)
- 管理(67097)
- 研究(64381)
- 理学(57255)
- 理学院(56601)
- 管理学(55537)
- 管理学院(55204)
- 中国(48353)
- 科学(42578)
- 京(39559)
- 农(38033)
- 所(35084)
- 财(33527)
- 研究所(32184)
- 业大(31632)
- 农业(30269)
- 中心(29661)
- 江(28884)
- 财经(26592)
- 北京(25123)
- 经(23915)
- 范(23430)
- 院(23361)
- 师范(23114)
- 州(22620)
- 经济学(22449)
- 技术(20874)
- 基金
- 项目(119566)
- 科学(90672)
- 研究(84498)
- 基金(83113)
- 家(74332)
- 国家(73697)
- 科学基金(60230)
- 社会(50330)
- 省(48387)
- 社会科(47553)
- 社会科学(47536)
- 基金项目(43998)
- 划(40927)
- 自然(39691)
- 教育(39492)
- 自然科(38692)
- 自然科学(38674)
- 自然科学基金(37987)
- 资助(35254)
- 编号(34943)
- 成果(29247)
- 重点(27923)
- 部(26323)
- 发(26046)
- 课题(25162)
- 创(24229)
- 计划(23754)
- 科研(23516)
- 创新(22665)
- 科技(21822)
共检索到267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忠坤
在湖南会同县、绥宁县以33个杉木无性系和2个对照分别于1983年、1986年及1997年营造了单株、行状和块状3种造林形式的区组设计无性系试验林。研究发现参试无性系间胸径、树高生长量的差异在幼林期(4—7年)、中林期(13—16年)和成林期(28—31年)始终显著存在。不同无性系生长规律不同,有的无性系幼林期生长不是特别突出,但在中林期生长加快,到中林期后趋于稳定。优良无性系y18、y15在28或31年生时仍能保持前期所具有的生长优势,且在16 m立地指数和18 m立地指数条件下,生长同样突出,排名均为1、2名,表明这2个优良无性系的生长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稳定性。在块状造林条件下,优良无性...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造林格局 生长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润辉 胡德活 郑会全 韦茹萍 黄越茂 蔡维就
对19年生和17年生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开展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研究,其中,19年生测定林包括38个参试无性系,17年生测定林包括102个参试无性系。2块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重复力达中等偏上至较高水平,遗传变异系数各性状间差异较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基本密度存在弱负相关。不同选择方法的结果表明,指数选择能整体提高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综合的遗传增益,达到比单性状选择更好的选择效果,是多性状改良较理想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材性 多性状指数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林峰 高建亮
[目的]研究杉木不同林龄无性系生长性状(胸径、树高、材积)的遗传变异规律,探讨早期选择的适宜年龄,为杉木无性系良种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从131个杉木无性系每木调查数据中随机选择56个无性系样本,以其5,10,15,20和30年生时测算的胸径、树高、材积数据为依据,进行各性状的变异分析、方差分析、重复力估算,分析各无性系在不同林龄的遗传变异规律;采用早晚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早期选择的适宜林龄;利用聚类分析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选择出杉木速生无性系,并通过计算遗传增益和现实增益对选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杉木无性系的胸径、树高、材积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变异幅度分别为11.82%~24.41%,10.56%~21.28%和30.83%~66.73%,表现为材积>胸径>树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杉木胸径、树高、材积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且重复力达0.919~0.947。相关分析认为,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早晚相关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表型相关系数为0.432~0.999;各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与林龄间隔期有关,间隔期越短其相关性就越紧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与30年生时入选的速生无性系比较,在林龄15年生时进行选择的正选率达85.71%,而错选率为14.29%,漏选率为0%。30年生时6个速生无性系胸径、树高、材积的总体遗传增益分别为21.86%,18.32%和61.19%,现实增益分别为29.86%,24.93%和92.92%。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价以无性系79172(1.705)最大,然后依次是7911 (1.698)、8213(1.688)、8237(1.672)、79173(1.666)、8219(1.664)。[结论]杉木无性系间的生长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受到较高的遗传控制,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15年生是杉木速生无性系进行适宜选择的最早年龄,此时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更有利于提高杉木遗传改良的效率。30年生按照<5%的入选率,无性系79172和7911被选择出来,适宜在湖南永州林区进行推广种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云 李鑫 李勇 叶代全 施季森 边黎明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木材安全重大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株型是决定杉木产量的核心要素,掌握理想株型的性状组成对提高杉木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4个杉木组培无性系造林后3 a内生长量和造林后第2年的形态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试验林分郁闭前幼树阶段的形态与和生长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杉木理想型无性系的选择和不同株型的定向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造林后1至3年林分树高的平均值分别为1.00、2.52和3.87 m,第3年的胸径平均值为4.76 cm,无性系的树高生长变异系数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不同无性系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除020在高生长上优势明显外,054、061、063和023在3 a内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具有较大的优势。2)造林后第2年坐生密度、冠幅、枝盘数、当年生节间距离、一级侧枝数和年盘二级分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3.58片、176.1 cm、6.11、21.76 cm、21.02和19.88,且不同无性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杉木株型之间的差异较大。3)通过聚类分析将无性系063、054及061归为浓密型杉木,无性系047、148、023及049归为稀疏型。4)生长与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浓密型杉木的生长量更大,根据以上的分析初步认定,在生长初期,杉木的理想株型具有枝条浓密和冠幅宽大的特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德活 伍伯良 阮梓材 李建林 姚邦杰 朱报著
对 1块 7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在不同无性系株数、小区株数抽样下 ,进行树高、胸径、材积及木材密度的无性系排序、遗传参数估算 ,并作效果比较 ,结果如下 :对于生长量测定 ,适宜无性系株数应在 2 0株以上 ,以 30株测定效果较佳 ;适宜小区株数在不同无性系株数下 ,结果不太一致 ,普遍表现为参试无性系株数少 ,宜采用少株小区 ;参试无性系株数多 ,则宜采用多株小区。试验株数为 6、12、2 4株时 ,分别采用 2、4、3或 4株小区的效果较好。对于测定木材密度的适宜无性系采样株数宜在 6株以上 ,而适宜小区采样株数为 1株 ,且为所在小区最优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常耕 周天相 徐金良
对两片包括 1 8个和 1 7个无性系试验林历年树高和胸径作了测量 ,分析了树高和胸径历年位次 ,表型和遗传相关 ,遗传力、遗传和环境方差随年龄增高的时间趋势 ,历年树高和胸径与最后一年测量中所计算的单株材积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等。看到无论树高还是胸径 ,早—晚龄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都是极显著的 ,但少数生长型和生长动态模式偏离常态的无性系影响着这些参数在树龄间的稳定性。认为杉木的适宜早期选择年龄在4~ 6a生时 ,但最好从 3a后开始采用两阶段逐步评价和选择的策略 ,第 1阶段先按树高初选 ,第 2阶段按胸径或单株材积做出决选 ,既保证了选择的可靠性 ,又能提前把优良无性系投入生产性造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林峰 高建亮
【目的】对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34年生杉木速生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的林木特征因子进行多种比较分析,为杉木用材林良种再选育和定向培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31个无性系34年生每木调查的数据计算蓄积排序,取前7位为速生无性系,124个无性系为普通无性系,取其蓄积平均值作为比较CK的蓄积近似值。每一速生无性系选择平均木3株进行伐倒、比较CK也选择有代表性的平均木3株伐倒。实测每一伐倒木的树高和伐根处、胸径处、1/2树高处的带皮和去皮直径,量测2根南北或东西方向最长生活枝。对这些实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结果】所研究的7个速生无性系间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38%~11.96%。除树高外,其他8个性状(生长性状2个和形质性状6个)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这9个性状的重复力均在75%以上,其中胸径、材积、径高比、树皮率的重复力达到95%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树高与形质性状的相关系数为-0.041~0.390;胸径与形质性状的相关系数为-0.241~0.980;材积与形质性状的相关系数为-0.488~0.807。主成分分析得出:可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2.91%,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和径高比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所调查性状中的关键指标。利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后各速生无性系的Qi值排序:79172> 8219> 7962> 7922> 7911> 79173> 79182。【结论】7个速生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稳定的遗传变异,且生长性状(胸径、材积)和形质性状受到中等以上的遗传控制,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在这7个速生无性系中选择杉木用材林良种,79172是最佳选择,其次是8219;这2个无性系的变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能兼顾生长和形质方面的定向选育。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德活 林绪平 阮梓材 陈忠林 龚益广 黄小平
对 10年生和 7年生的两块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历年生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结果 :从第2年起无性系高、径生长量的 F值、方差分量、重复力明显增大 ,并开始趋于稳定 ,无性系重复力较高 ,介于 0 .6 5~ 0 .90之间居多。从 3~ 4年生起 ,各年龄树高、胸径与近期对应性状的相关系数 ,以及与近期材积的相关系数增大 ,至趋于稳定。3~ 4年生后各年龄树高、胸径相关信息量亦表现出与相关系数同样的趋势。遗传相关系数大于秩次、表型、环境相关系数 ,表明年龄间生长的相关主要受遗传控制 ,无性系早期选择是有效的。早期选择最佳年龄 ,随主伐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介于 3~ 4 a之间。选择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刘化桐 蔡宏明
By taking split plot design,two year ol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lones were tested.Six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and ten clones were u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rtilization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Chinese fir clones.The difference ...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施肥 幼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段爱国 张雄清 张建国 钟建德
对来源于湖南省的38个杉木无性系在广西柳州市21年生试验林各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中林龄杉木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树冠指标生长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冠长及冠幅等性状重复力为58.65%87.19%,均达50%以上,表现为中等以上重复力,说明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及树冠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无性系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及材积与树冠性状冠长、冠幅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38个供试杉木无性系中筛选出88号、68号、300号等3个优良杉木无性系,单株材积分别达0.494 8、0.438 9、0.412 9 m3,较优良种源、改良代种子园种子及优良家...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生长 遗传 选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关志山 封剑文 蔡宏明 伊加生
杉木无性系生长及分枝习性的遗传变异*何贵平陈益泰关志山封剑文蔡宏明伊加生关键词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重复力遗传相关近10年来,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无性系的研究在我国有了长足的进步[1~5],各地均有较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重复力,遗传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明鹤 沈宝仙 李传涵 梅勇 严明学
Fifteen cuttings of each donor were taken from a clonal hedging orchard and rooted in Hunan Province in spring of 1991. A total of 552 clones were selected out of 1 000 clones based on rooting percentage, growth rate and resistance to disease and insects in 1992 and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代喜 李魁鹏 黄开勇 陈琴 莫宗恒 覃建强 莫尚伟
对20年生的包含广西本地转化培育和从广东、贵州、湖南等地收集的102个无性系的试验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遗传差异。随着林龄的增长,各性状的差异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运用3类聚类法对8年生杉木无性系进行的早期选择可靠性高。对比5类聚类法,3类聚类法降低了优良无性系的漏选率。与参试无性系6年生时进行的早期选择相比,8年生时早期选择的错选率降低25%。运用3类聚类法对8年生参试无性系进行的早期选择,选对率达到了61.1%。相比对照无性系,决选出的24个无性系材积增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早期选择 选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忠坤 徐清乾
经过16a对杉木无性系材积、单株干物质、单株纤维量、纤维长、纤维宽、纤维长宽比、纤维含量、木材密度的变异规律和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纤维长、宽不受立地影响。材积、纤维含量、木材密度对单株纤维量贡献率分别为61 7%、22 6%、15 7%。各性状遗传力0 51~0 68。选出了长纤维型造纸材优良无性系12个、中纤维型造纸材优良无性系4个、适合立地条件较差的造纸材优良无性系4个。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造纸材 材积 木材性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祥庆 刘爱琴 黄宝龙 陈友力
为筛选适应退化地生长的杉木无性系 ,通过N素胁迫进行N素高效基因型杉木无性系的选择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杉木无性系的N素利用效率存在差异。随N素胁迫加剧 ,杉木无性系NR活力及光饱和点下降 ,CO2 补偿点增加 ,不同杉木无性系对N素胁迫的反应日趋明显 ,根据不同无性系在胁迫条件下的反应 ,把供试无性系分成 3类 :耐N肥性强、耐N肥性弱及耐N肥性一般无性系 ,其中 16 3号和 30 1号无性系是具有较高N素利用效率的省肥高产无性系 ,在肥力较低的林地上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N素高效 基因型 杉木 无性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