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6)
2023(2341)
2022(2196)
2021(2035)
2020(1823)
2019(4307)
2018(4135)
2017(7219)
2016(4492)
2015(5068)
2014(5130)
2013(4995)
2012(4636)
2011(4141)
2010(4203)
2009(3913)
2008(3888)
2007(3670)
2006(3199)
2005(2683)
作者
(17299)
(14380)
(14317)
(13563)
(8938)
(7369)
(6419)
(6107)
(5562)
(5189)
(5144)
(5017)
(4972)
(4791)
(4757)
(4730)
(4527)
(4359)
(4266)
(4237)
(3953)
(3745)
(3647)
(3411)
(3361)
(3290)
(3288)
(3189)
(3169)
(3137)
学科
(14711)
经济(14701)
管理(9100)
方法(9006)
(8532)
数学(7899)
(7851)
数学方法(7627)
(7467)
企业(7467)
(3370)
(3294)
森林(3294)
(3273)
生态(3028)
(2941)
(2939)
地方(2883)
环境(2779)
理论(2689)
中国(2602)
业经(2478)
农业(2285)
技术(2249)
教育(2202)
(2128)
(2066)
资源(2018)
(2009)
(2007)
机构
大学(65801)
学院(65113)
研究(27310)
科学(23098)
管理(21815)
(20711)
(18611)
中国(18542)
理学(18509)
理学院(18259)
经济(18040)
业大(17786)
管理学(17577)
管理学院(17498)
(16772)
农业(16165)
(16057)
研究所(15946)
(12064)
中心(11482)
(11406)
(11194)
(10809)
农业大学(10657)
实验(10629)
北京(10566)
实验室(10149)
林业(10123)
技术(9717)
重点(9632)
基金
项目(50558)
科学(36367)
(33492)
基金(33449)
国家(33269)
研究(28954)
科学基金(25570)
(21845)
自然(20001)
自然科(19500)
自然科学(19488)
自然科学基金(19078)
(18798)
基金项目(17321)
资助(15552)
社会(14757)
科技(14403)
社会科(13916)
社会科学(13904)
计划(13531)
教育(12899)
重点(12519)
科研(10883)
(10572)
编号(10454)
专项(10338)
(9372)
(9327)
创新(8903)
(8807)
期刊
学报(21295)
(19325)
经济(19325)
(16520)
科学(16462)
大学(14560)
研究(14204)
学学(14184)
中国(12919)
农业(11025)
林业(10081)
管理(6679)
业大(6607)
(6526)
教育(6499)
技术(6132)
(5839)
统计(5770)
科技(5566)
(5007)
决策(4765)
(4636)
农业大学(4510)
资源(4193)
自然(3880)
业经(3849)
科技大(3849)
科技大学(3849)
技术经济(3721)
中国农业(3516)
共检索到93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先仪  盛伟彤  邓宗付  李旭明  张小文  
在江西分宜县上村林场地位指数≥16,没有或极少五节芒、茅草和水竹的地段,对杉木幼林采用以下抚育方法:①全面刀抚;②全面刀抚加局部松土除草;③全面松土除草。连续3a试验观测,结果表明:①和②法比③法植被覆盖度分别大5%~25%,侵蚀量少40%以上;3种抚育方法对林水生长均无显著差异,单位面积的抚育用工量,①法仅为②、③法的1/3左右。所以综合看来,以①法效果为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何智英  黄宝龙  
对不同幼林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抚育技术对杉木保存率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而不抚育的杉木保存率则最低。树高和抽梢高基本上表现出块状抚育 >全垦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 ,并且在后期更为明显 ;地径则基本上表现出全垦抚育 >块状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抚育技术对地径的影响大于树高。多重比较表明 :除了不抚育外 ,其他 4种抚育技术均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 ,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和劈草抚育的总单株生物量分别为不抚育的 3 4 6、3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黄宝龙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 ,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 ,结果表明 :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并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 ;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地径结构 ;全垦抚育的成本最大 ,不抚育最小 ,块状抚育居中 ;块状抚育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林分结构和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块状抚育是南方林区较好的杉木幼林抚育方式 ,它既能有效地减少林地植被对杉木的竞争 ,保持杉木的正常生长 ,又能降低抚育成本和保持地力及物种多样性。这对今后指导杉木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延惠  丁访军  崔迎春  谢涛  马亨发  赵文君  
林地抚育(松土、割灌、锄草)是提高人工林林分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但对其固碳功能的影响研究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抚育(松土、割灌、锄草)对黔中地区杉木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组分(植被层、枯落物层、作为主根系层的060 cm土壤层的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抚育使得杉木人工林林木的保存率、林分郁闭度、林木胸径、树高等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林木单株生长的固碳能力大幅提高,其碳储量是对照林分的4.93倍。抚育杉木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106.37 t/hm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惠刚盈  罗云伍  张校林  
近年来,国际上由于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的缺乏,从而普遍采用低密度控制,即加大造林株行距,加大疏伐强度、减少疏伐次数,以提高林分质量,提前获得收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是我国重要用材树种,生产中通常采用多次下层间伐方式。本文对杉木中幼林一次性间伐的合理保留密度即主伐密度以及深抚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一、试验地概况试验是在江西大岗山山下林场陂元Ⅰ区杉木人工林中进行的。地理坐标为114°36’E、27°42’N,地处中亚热带东部罗霄山北端武功山余脉,海拔130-220m,属丘陵山地。土壤为页岩上发育起来的黄红壤,土层厚度为80-150cm,腐殖质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怡  景美清  阳胜男  朱宁华  周原驰  
为更好地协调农业用地与林业用地之间的关系,探讨杉木-花生林农间作模式,本论文选取广西种源2.5代实生苗(简称"广西-2.5")杉木、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20(简称"福建-020")以及福建种源无性系扦插苗-061(简称"福建-061")杉木幼林纯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花生间作对相应种源杉木幼林的成活率、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花生-杉木间作模式下的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杉木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4.02%、6.06%、7.39%;树高总增长量分别增加了8.31%、28.57%和6.55%;地径、冠幅和新枝分支角度均略低于于未进行花生间作的对照组;不同种源的杉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均为不对称双峰曲线,其中净光合速率Pn的大小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花生间作模式和未间作的杉木纯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一致,依次为:广西-2.5>福建-020>福建-061。研究结果可为科学优化杉木幼林套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贵平  徐金良  徐永勤  陈永辉  沈凤强  徐卢雨  
通过对不同立地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家系的生长差异研究,了解杉木家系生长性状与立地的互作效应,选出生长快、稳定性好和适应性强的杉木家系进行推广。用营造在浙江余杭长乐林场和开化县林场的3年生杉木家系(21个家系,1个对照)区试验林,开展了不同立地杉木家系生长性状的差异、互作效应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家系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以及同一立地不同区组间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余杭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采伐迹地)3年生杉木家系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树高为3.21 m,胸径为4.31 cm)比开化点(杉木林采伐迹地,树高为2.33 m,胸径为2.31 cm)分别高出37.77%和86.58%。树高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胸径性状在家系与地点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通过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的速生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评价,选出在两地幼林期表现良好的杉木家系7个,它们可在两地及相似地区推广应用。表5参1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陆媛媛  罗福裕  
浙江省遂昌县最近3a杉木幼林质量好,一整套造林营林措施付诸实施,促使杉木幼林生长,使林地生产潜力得到发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鹏飞  马祥庆  蒋建  陈友力  林文奖  何友兰  
为筛选适宜闽西地区推广的杉木优良无性系,对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7年生不同杉木无性系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无性系的速生性,估算不同无性系幼林生长的现实增益.结果表明:供试的86个不同无性系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5.87 m、7.82 cm和0.0255 m3,分别是福建洋口国有林场第1代种子园混合子代实生苗的1.13、1.10和1.55倍;不同无性系生长存在较大差异,M34无性系生长最快,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1.02 m.a-1,1.47 cm.a-1和0.0052m3.a-1;初步筛选出17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与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初级嫁接种子园实生苗相比,这些无性系的树高、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隆高  陈天华  陈林恩  林日传  
通过两次抚育间伐试验,显示16年生杉木团状造林林分(1穴2~4株、每公顷3400~6800株)在生长上与1穴单株式造林(每公顷2500~3000株)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单位面积总蓄积量比后者大27 72%~70 14%,又具有间伐作业设计和施工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林分质量和稳定性,增加间伐材和经济效益的优越性。其中1穴2株式表现最为突出,其单位面积总蓄积量比单株式大57 27%~70 14%,每公顷多获纯利13004~14249元,且在间伐材品质和促进保留木生长、提高主伐材品质和效益上均优于其他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方奇  
杉木幼林系统是由 4个不同密度级处理系列小区组成 ,栽植密度分为 1 6 6 5、3330、4995和 6 6 6 0株 /hm2 (以下分别用A、B、C和D代替 )。这些小区土壤质地及地形别无二致 ,都是用 1年生实生苗 1 987年春天定植。 8年生时调查了这些幼林系统林木生长、冠层厚度、枝下高以及生态效益等。随着密度由A增加到D :平均胸径生长量从 8 1cm降到 6 6cm ;平均树高生长量由 5 9m降至 5 4m ;平均冠层厚度自 4 9m变薄到3 3m ;平均枝下高由 1 0m上升到 2 3m ;这些系统生产力从A到D分别为 :4 6、7 3、9 ...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祥庆  俞新妥  何智英  杨玉盛  刘爱琴  林开敏  
利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林地的水、土、肥流失及产流过程进行的6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导致了林地水、土、肥流失的较大差异。随时间推移,这种差异在缩小。林地缺少采伐剩余物覆盖及炼山时有机质烧失是炼山林地严重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在影响南方杉木造林地水土流失诸因子中,炼山是首要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金良  毛玉明  郑成忠  范荣德  周世水  陈永辉  成向荣  虞木奎  
间伐对人工林生长及木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浙江开化开展了间伐强度(强度、中度和对照)和间伐方式(间伐1次,间伐2次)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等的影响研究,第1试验区大径材培育林分在第7年和第14年进行了2次间伐,第2试验区中径材培育林分仅在第12年时进行1次间伐。结果表明:22年生大径材培育林分和19年生中径材培育林分不同间伐处理之间树高、总断面积的差异均不显著。间伐显著增加了林木胸径的生长,大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3.78%和9.69%,中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2.28%和7.02%。间伐显著促进了林木单株材积的增加,2组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祖映  孙鸿有  江刘其  唐明荣  倪荣新  
搜集了浙江、江西、江苏等省产量较高的夏(秋)大豆优良品种80个,在临安、淳安、庆元等地造林后1~3年生杉木幼林中进行套种对比试验。临安试验点通过3a试验,根据品种高产性能和品种稳定性,并适当参考籽粒百粒重,选出6个高产稳产、适宜杉木幼林套种的优良大豆品种,其产量比指定对照品种野猪戳平均增产38.4%~76.4%,平均遗传增益30.8%~50.9%。庆元、淳安试验点,通过初试,分别初选出3~5个较好的套种大豆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金林  俞元春  王光萍  游为贵  林志鹏  黄道明  
在肥力中等的酸性红黄壤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年生杉木幼林进行7个处理、3次重复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杉木幼林树高、抽高和胸径虽有影响,但效果均不显著;钙镁磷肥、磷酸铵及过磷酸钙肥效相当,沟施肥效好于穴施。施肥能影响杉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叶、干、枝、根;沟施磷酸铵对树叶生长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对生物总量影响显著。协方差分析显示杉木幼林施肥时的初始树高会干扰肥效,特别对施肥当年树高的影响显著,肥效分析时必须进行修正以消除其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