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4)
2023(7060)
2022(5932)
2021(5340)
2020(4198)
2019(9447)
2018(9380)
2017(16820)
2016(9404)
2015(10775)
2014(10830)
2013(10830)
2012(10796)
2011(10031)
2010(10383)
2009(9698)
2008(9728)
2007(9116)
2006(8448)
2005(8000)
作者
(31132)
(26128)
(25977)
(24425)
(16663)
(12625)
(11687)
(10105)
(10034)
(9500)
(9130)
(8853)
(8574)
(8537)
(8378)
(7914)
(7776)
(7773)
(7570)
(7568)
(6890)
(6674)
(6518)
(6121)
(5939)
(5889)
(5838)
(5832)
(5516)
(5297)
学科
(45294)
经济(45245)
管理(23348)
(23238)
地方(17028)
(16864)
企业(16864)
中国(16567)
(13894)
业经(11565)
方法(11232)
(11202)
地方经济(9717)
农业(9626)
(9483)
(8862)
金融(8862)
数学(8816)
(8744)
银行(8721)
数学方法(8615)
(8566)
(8237)
(8139)
贸易(8128)
(7741)
环境(7478)
(7325)
发展(7096)
(7069)
机构
学院(142941)
大学(140653)
研究(58041)
(54470)
经济(53081)
管理(46686)
中国(44570)
科学(38074)
理学(37985)
理学院(37410)
管理学(36480)
管理学院(36225)
(33326)
(31928)
(29794)
研究所(28700)
中心(25637)
(25237)
(24789)
农业(22974)
业大(22955)
北京(22176)
(21785)
师范(21520)
(21228)
(20691)
(20242)
财经(18599)
技术(18151)
科学院(17885)
基金
项目(87091)
科学(66372)
研究(62557)
基金(58924)
(53003)
国家(52484)
科学基金(42808)
社会(37182)
(35803)
社会科(35075)
社会科学(35069)
基金项目(30248)
(30056)
教育(27941)
自然(27289)
自然科(26619)
自然科学(26608)
自然科学基金(26093)
编号(25440)
(25360)
资助(24813)
成果(22006)
重点(20512)
发展(19952)
课题(19761)
(19583)
(17430)
(17415)
计划(16680)
创新(16340)
期刊
(75023)
经济(75023)
研究(46892)
中国(37837)
(29738)
学报(27599)
科学(24533)
教育(21081)
大学(20840)
农业(20324)
管理(20133)
学学(19551)
(18555)
(16562)
金融(16562)
技术(13546)
业经(13539)
经济研究(11376)
(10673)
财经(9392)
问题(9279)
(8215)
图书(8074)
科技(7877)
(7847)
业大(7610)
(7572)
世界(7432)
林业(7429)
(7079)
共检索到244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龙玲  陆熙娴  
采用小型干燥机干燥木材,在冰浴中用酸化的2,4-二硝基苯肼溶液和去离子水分别对尾气中醛类和有机酸、醇类采样,用活性炭管对萜烯类采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对有机挥发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干燥释放的主要物质是甲醇、乙酸和甲酸,其次是乙醛、甲醛、丙烯醛/丙酮;萜烯类挥发物主要有α-蒎烯、D-柠檬烯、莰烯、β-蒎烯、β-水芹烯。杉木高温干燥释放的醛类和酸、醇类挥发物远高于常规干燥,高温和常规干燥中挥发物总量分别为91.7g.m-3和29.9g.m-3,但萜烯类挥发物总量差异很小。木材干燥终含水率对醛类和有机酸、醇类释放量影响较大,对萜烯类释放量影响较小。甲醛高温干燥时随含水率降低释放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隽  刘玉  朱晓冬  
以兴安落叶松刨花和脲醛树脂胶黏剂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密度工艺因子对刨花板甲醛和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和密度4个工艺因子对刨花板甲醛的释放及其他有机挥发物的释放均影响显著;提高热压温度、延长热压时间、降低板密度能显著降低甲醛及有机挥发物的释放量;综合考虑甲醛及其他有机挥发物释放量确定优化工艺因子为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37.5s.mm-1,施胶量11%,密度0.6g.cm-3,压制出的刨花板甲醛及其他有机挥发物释放量明显下降,满足GB18580-2001的要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  崔晓宁  孙可可  刘德广  
【目的】比较健康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植株与经过机械损伤、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和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成虫危害后的植株释放挥发物组分及含量的差异,了解不同诱导方法对苹果小吉丁虫寄主植物挥发物释放的影响,为开发高效的植物源诱捕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收集不同处理新疆野苹果植株挥发物,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来检测和鉴定收集到的挥发物的化学组分及相对含量,同时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秀华  李传荣  许景伟  胡丁猛  王超  
【目的】元宝枫、雪松是华北地区常见的绿化树种,阔叶树和针叶树的典型代表,研究其挥发物释放规律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树种合理配置,科学指导绿地游憩林建设,创造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绿地环境。【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SPME-GC-MS),选择生长健康的多年生元宝枫、雪松植株,摘取当年生向阳叶片与枝叶,在7月中旬从8:00—次日5:00,每隔3 h测定其挥发物成分与含量,同时同步测定植株生长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采用SPSS软件对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元宝枫叶片挥发物主要成分是C6,C8的酯、醇、醛和萜烯类化合物,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3-己烯醇、3-己烯醛和β-石竹烯约占挥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鸿斌  张真  孔祥波  沈佐锐  金幼菊  
该研究以动态顶空采样法对油松叶部和树干基部分别进行活体采样 ,并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探讨近自然状态下的挥发物组分和含量变化以及红脂大小蠹危害对其的影响 .通过对生长季 5— 9月山西省沁源县赤石桥乡红脂大小蠹的寄主植物油松的挥发物的采集分析 ,明确了挥发物质的基本成分有 2 5种 .其中萜烯类成分占较高比重 ,主要为 3种成分 (S) (+) 3 蒈烯、(R) (- ) α 蒎烯和 (S) (- ) β 蒎烯 ,占萜烯类总量 96 %以上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 (+)柠檬烯、香叶烯、莰烯、对 1,4 二烯和水芹烯等成分 .分别进行了健康油松、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继泉  樊慧  金幼菊  陈华君  
阔叶植物叶片通常释放少量的挥发物 ,但是当受到害虫取食后植物会释放大量的物质 ,并且其挥发物的指纹图谱与未被损伤的植株相比大不相同 .这些挥发物在植物 -害虫 -害虫天敌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昆虫取食植物后挥发物的释放机制 ,作者选用复叶槭 (Acernegundo)和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glabripennis (Motsch .) )为试验材料 ,利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 (GC MS)检测挥发物 .在天牛取食后大多数物质在 9h的释放率达到第一个峰值 (β 蒎烯、六氢法尼烯基丙酮、乙酸苯乙酯、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syn 2 甲基丁醛肟除外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蒋冬月  李永红  沈鑫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胡椒木叶片不同时期释放的挥发性有机成分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a中不同季节胡椒木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共鉴定出37种,包括萜烯类、酯类、酸类和醇类等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12种,酯类化合物10种,为胡椒木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胡椒木不同季节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差异,胡椒木挥发性有机成分种类在3月份最多,24种,主要为酯类、萜烯类和酸类物质;9月份最少,8种,主要为萜烯类。1 a中,萜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酯类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而烷类、酸类和醇类物质只在3月和6月出现,醛类仅在3月份出现。在6月份的日变化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呈现先减少后增多再减少的趋势,在14:00达到高峰,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胡椒木不同时期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肉桂酸甲酯、α-石竹烯、β-月桂烯和石竹烯等,这些有机物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效。因此,胡椒木是营造保健型园林景观的理想材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华  金幼菊  周金星  李文彬  
采用改进的便携式循环收集装置,直接捕集无损伤天然活体绿化植物珍珠梅的挥发成分,进行热脱附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TCT GC MS)分析,鉴定出不同季节的挥发成分差异,并结合相关的人体脑波测试实验总体结果及挥发成分中的刺激性、毒害性物质评价,指出珍珠梅对于林业人类工效学中绿色嗅觉环境建设的慎用问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胜青  雷静品  胡永建  李良俊  邬江辉  
为今后VOCs在林木抗虫新品种的选育、抗虫机理及森林生态恢复等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树木VOCs释放的主要类型及VOCs对植食性昆虫的作用。树木挥发物(VOCs)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具有昆虫定位和自身防御双重作用,主要包括异戊二烯、单萜烯、其他活性物质等,其释放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VOCs对植食性昆虫具有吸引、趋避以及吸引天敌等方面作用;特异性VOCs的鉴定与分离比较困难,还需从分子水平发掘树木VOCs中具有防御作用的关键组分。通过VOCs这个桥梁,对新的预防和控制虫害方法以及抗虫树种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邹志广   张马啸   黄小艳   张新阳   李树斌   周丽丽  
[目的 ]研究升温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C)、氮(N)、磷(P)释放规律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杉木人工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特征。[方法 ]收集中龄林(18年生)、成熟林(30年生)和过熟林(42年生)3个发育阶段的杉木凋落叶,设置25、30和35℃3个温度梯度进行室内模拟分解试验。[结果 ](1)在264 d的分解周期内,各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C、N、P残留率总体表现为随分解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但不同元素残留率变化模式不同,C残留率表现为释放—富集—释放模式,N残留率表现为富集—释放模式,P残留率表现为释放—富集模式。(2)拟合模型结果表明,成熟林与过熟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周转期在35℃处理下比25℃处理分别缩短了34.4%和16.9%,P周转期分别缩短了38.4%和43.8%。(3)不同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 N:P比总体呈波动变化,C:P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杉木凋落叶C:N、C:P、 N:P比变幅分别为9.32~39.0、949~2 194、32.7~153,升温处理在凋落叶分解过程总体上增大了C:P、 N:P,降低了C:N比。[结论 ]温度升高能够缩短成熟林、过熟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P的周转期,提高各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C:P、 N:P,说明杉木凋落叶分解明显受P限制,建议根据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的生长需求,适当增加磷肥的施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绣宏  郑家银  李少宁  鲁绍伟  赵娜  徐晓天  杨新兵  
[目的]探究生长季苹果叶片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叶片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BVOCs的成分测定。[结果]在整个生长季(4—10月),苹果叶共检测出12类295种BVOCs,其中烷烃类(56)、烯烃类(40)和芳香烃类(34)种类数量较多,组分总数量9月(113)>5月(100)>6月(70)=7月(70)>8月(67)>4月(45)>10月(20),以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为主;不同月份一天中,烯烃类BVOCs相对含量均表现为上午>下午,其他类别BVOCs相对含量峰值会出现在任意时间点;苹果叶共检测出8类40种有益BVOCs成分,主要释放烯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BVOCs,有益组分总相对含量为夏季(47.59%)>春季(35.96%)>秋季(23.13%),在一天中,各时间点有益成分相对含量和数量随月份增加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季(5月)12:00和16:00释放有益BVOCs相对含量为全年同时间点最高,均超过70%,主要释放有益BVOCs成分包括α-蒎烯、对薄荷-1(7),3-二烯、3-蒈烯、罗汉柏烯、乙酸乙酯等。[结论]苹果释放BVOCs组分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和日动态变化性,释放有益BVOCs能力较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岳远征  胡宏敏  刘家伟  申慧敏  施婷婷  杨秀莲  王良桂  
【目的】花香是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最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对桂花MYB-related基因家族成员OfMYB1R47在芳香挥发物形成过程中的功能进行鉴定,可为桂花花香合成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的基因节点。【方法】以桂花‘日香桂’O. fragans ‘Rixianggui’和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材料,以前期的花香转录组数据筛选出的MYB-related家族基因OfMYB1R47为目标基因。通过基因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亚细胞定位、酵母自激活、瞬时超量表达本氏烟草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挥发性代谢物质量分数,对OfMYB1R47基因的特性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OfMYB1R47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485 bp,共编码494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表明:与OfMYB1R47同源性最高的基因在木犀科Oleaceae的木樨榄Olea europaea subsp.europaea中;RT-qPCR分析发现:OfMYB1R47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桂花花香的释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桂花花朵初花期表达量最高;亚细胞定位和酵母自激活实验表明:OfMYB1R47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且具有自激活活性;与转化空载体的植株相比,在瞬时超量表达该基因的本氏烟草叶片中,辛醛、β-紫罗兰酮等芳香挥发性物质量分数均发生了明显改变。【结论】OfMYB1R47具有典型的转录因子特征,其表达模式与桂花花香的释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参与调控了桂花β-紫罗兰酮等花香物质的合成,可作为桂花花香分子育种的基因资源。图7表2参3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隽  曹连英  黄占华  
为研究室内装修材料有机挥发物(VOCs)的散发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测定建材VOCs散发特性(初始VOCs平均浓度、分离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的模型及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得到几种常见建材(复合地板、大芯板、地板砖和地毯)的VOCs散发特性和对流传质系数。结果表明:当实验时间有限、密闭小室与测试建材体积比较大时,模型计算能提高分离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的精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庄正  李艳娟  刘青青  于洋洋  刘博  刘爱琴  
为模拟杉木凋落物源低分子有机酸对杉木林下土壤中磷的活化和持续释放作用,采用化学浸提法,以外源有机酸(草酸、丙二酸、苹果酸、柠檬酸及其混合酸)和南方红壤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浓度有机酸溶液处理,对南方红壤进行一次性浸提和多次连续浸提.结果表明:在一次性浸提条件下,各类有机酸对土壤磷释放量皆随浓度的上升而上升;2 mmol·L(-1)浓度处理下各类有机酸对土壤磷释放作用表现为混合酸>草酸≈柠檬酸>丙二酸>苹果酸;4、8 mmol·L(-1)浓度处理下各类有机酸对土壤磷释放作用表现为草酸≈混合酸>丙二酸≈柠檬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辰  田娜  程小琴  
【目的】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净化空气、改善身心健康的生态功能。通过研究夏秋季节油松叶片BVOCs的成分、动态变化及其对于空气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揭示油松叶片释放BVOCs组分与规律,探索其抑菌特性,为森林康养型植物的选择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动态顶空吸附采集法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进行油松叶片BVOCs的采集与分析。通过城市微生物采集点与油松样地空气微生物含量测定的对照试验计算油松叶片BVOCs的抑菌率。【结果】(1)油松叶片释放的BVOCs共测定出11类173种化合物,其中,夏季共测定出11类113种化合物,秋季共测定出11类103种化合物。主要组成成分为烷烃与烯烃,夏季含量最高可达70%以上,秋季最高可达90%以上。夏季较秋季油松叶片释放的BVOCs组成成分更丰富且总量高但夏季油松叶片BVOCs释放峰值要滞后于秋季。(2)在环境因子中,油松BVOCs释放量与大气温度呈不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湿度呈不显著负相关。(3)油松叶片BVOCs抑菌物质释放量呈现出“一峰一谷”的日变化趋势,夏、秋季抑菌物质释放峰值分别为14:00与12:00,且夏季较秋季抑菌物质释放总量高。油松对空气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其中以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且抑菌率表现为早上>中午>晚上。(4)综合考虑油松BVOCs对人体有益及有害影响,夏季在16:00,油松叶片BVOCs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相对含量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有害物质相对含量为一天中的最低值;在秋季,14:00至16:00油松叶片BVOCs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相对含量上升,有害物质相对含量下降,且在16:00左右抑菌物质相对含量达到峰值,有害物质相对含量接近于零。【结论】在一天不同时间和一年不同季节(夏季和秋季)油松叶片释放BVOCs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油松叶片BVOCs对空气中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改善空气质量作用。夏秋季节14:00至16:00左右林内对人体有益的油松植物挥发物质较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挥发物质较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油松释放BVOCs调节人体健康的生理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